宝鸡河南人

太白山(冀)

<h3>我们是宝鸡河南人!</h3> <h3>1938年6月9日,国民党政府为阻滞日本侵略者西进,在郑州花园口炸决黄河河坝,使黄淮平原形成了豫、皖、苏三省44个县的黄泛区,导致89万平民丧命,1200万人丧失家园,不得不踏上流亡之路。河南人民为抵抗日本侵略做出了巨大牺牲。</h3> <h3>1941——1943年河南遭遇年馑;旱灾、水灾和蝗灾袭击了中原大地,庄稼减收或绝收,河南大面积发生了饥荒。特别是1942年灾情更加扩大严峻,人们连草根和树皮都啃光了。惨绝人寰的大灾难夺去了三百多万灾民的生命。为求生灾民挑起担子沿陇海铁路进潼关沿途乞讨。逃往西安、渭南、铜川、宝鸡、天水等地(当时陇海铁路修到宝鸡)。原来只有数千人的宝鸡县城(今宝鸡市)就湧来灾民接近一百万。(路上病死、饿死、冻死不计其数)</h3> <h3>1944年春,日本鬼子先后攻战了郑州、洛阳。使河南逃往陕西的难民愈来愈多。不大的宝鸡城内城外都是河南难民。受尽熬煎的河南灾民在渭河滩、金陵河滩搭窝棚,刨石头开滩涂,在陵原坡下挖窑洞垦荒地,在一切有生存希望的地方开荒种地。为一家老小能活命,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抗争。顽强地在三秦大地扎根发芽,使这个秦川西端城镇变成了名符其实的“小河南”;碳市街,布市街,马道巷,铁道巷,大通路,原东巷,汉中路,金台观坡下,群众路,摩天院、三马路,二马路,人民街,沿河街,瓦场街,十里铺、蔡家坡等等都是河南难民的聚居地。</h3> <h3>感谢宝鸡这片善良的热土接纳了上百万河南人。我上的敦仁堡小学及龙泉中学差不多一半都是河南人。班上百分之九十都是说的宝鸡河南普通话,最常说的是:“你咋啦”“你弄啥”。河南人爽快、憨厚,肯吃苦,舍得下力气,坚韧不屈,生命力强。很快融入了宝鸡的建设、发展之中。当时的申新纱厂,大新面粉厂,裕民铁工厂,洋火厂、铁路上基本都是河南籍劳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历经了苦难的河南人,意气风发,敢想敢干,在各行各业为宝鸡的经济腾飞撸起袖子死劲干,成为建设宝鸡不可缺少的骨干力量。河南担、河南话、胡辣汤、这些流落异乡的难民及后代已成为宝鸡的城市元素。先辈们流离失所,吃尽了苦,遭够了罪,没过上几天好日子,如今大多已经安息在这片黄土地,落叶不能归根。当今这代大多是河南来陕的二、三代,出生在1950年前后。和宝鸡这座善良的城市有割舍不下的情感,这里有先辈的辛酸和血汗,这里有我们的童年和理想,这里有我们的青春和思念,这里有我们的后代生生不息。比起先辈们算幸福多了。并且由衷的爱上了这里的一山一水。宝鸡河南人的根已经深深地扎在了这片肥沃的土地,深深地爱上这里的一草一木。在这片热土上宝鸡河南普通话成了宝鸡的大众语言。</h3> <h3>说起河南逃荒人,就要提起豫剧大师常香玉和逃难的河南灾民有着千丝万缕的连系;1940年由常香玉筹措资金,宝鸡河南同乡会和从河南迁到宝鸡的大新面粉厂积极协助建立了“私立中州小学”(据说是后来的原东巷小学),解决了河南难民孩子的上学问题。1943年1月20岁的常香玉为让河南老乡看到家乡戏,在宝鸡募捐义演同大新面粉厂和河南同乡会的仁义之士共同筹款、置地。在汉中路盖起了“河声剧院”(大概是1966年一场大火烧了,原来的剧埸内部情况我还记的很清楚)。常香玉视宝鸡为第二故乡,对逃难的老乡给予了很大的帮助。1988年6月29日66岁的常香玉携丈夫陈宪章及大女儿回来看望阔别三十多年的故土,满含热泪说:“宝鸡!你的女儿想你了!”。当时在宝烟俱乐部献上了一台难忘的演出,我有幸陪母亲看了这场演出。我记得常香玉身穿桃红上衣上台第一句话是:“宝鸡的老姊妹们,我回来看你们了”。宝鸡的河南人也非常感谢、敬佩这位戏曲大师。常香玉在宝鸡的故事也会代代相传。</h3> <h3>如今的宝鸡。</h3> <h3>宝鸡火车站。</h3> <h3>如今的渭河两岸彩虹飞越,步步通便。</h3> <h3>曾经的马道巷生意红火,热闹非常。河南人集中的地方。</h3> <h3>这是在老“河声剧院”旧址上建立新的“宝鸡剧院”。</h3> <h3>人民电影院。</h3> <h3>今天的中山路。从前宝鸡的主要街道。</h3> <h3>经二路,曾经河南难民棚户区。</h3> <h3>公园路附近仅存的河南人居住较为集中的地方。</h3> <h3>峪泉路步行桥。</h3> <h3>神武路小学,上段就是原原东巷小学(私立中州小学)。</h3> <h3>现在的大通路。</h3> <p>金台观旧貌换新颜。金台观周围河南人如今已搬新居。</p> <h3>如今的引渭渠,碧水清清。</h3><h3>以前引渭渠周围的河南人已搬进了楼房,改善了居住环境。</h3> <h3>住宅楼拔地而起。</h3> <p>“十八孔桥”多少人的记忆,很多河南人曾经在桥下金陵河洗过衣服。</p> <h3>今天宝鸡人的精神面貌。</h3> <h3>美丽的金陵河畔。</h3> <h3>店子街桥</h3> <h3>一九七三年全民参与开始建的人民公园,改变了宝鸡没有公园的历史。</h3> <h3>这就是这座城市的历史。历史的天空云曲云舒,生命的种子随遇而安。随着宝鸡城市规模的扩大,再过几十年宝鸡河南普通话也将被来自四面八方的方言同化甚至消失。但新一代“宝鸡人”正昂首阔步,发扬继承先辈们不屈不挠的精神,把宝鸡建设的更好!涛涛黄河养育了炎黄子孙,滔滔渭水滋润了三秦桑田。努力吧!宝鸡河南人!</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