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自驾游2017年7月17日(川藏南线)成都-西藏-新疆</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冈仁波齐峰</h1><h1 style="text-align: left;"> 冈仁波齐峰是中国冈底斯山脉的主峰,是中国最美的、令人震憾的十大名山之一;位于西藏省普兰县境内,南临玛旁雍错和拉昂错。山顶高度海拔6721米,是冈底斯山脉第二高峰,"冈仁波齐峰"藏语意为神灵之山。冈仁波齐南侧断层降落象泉河谷地和玛旁雍错以及拉昂错湖盆。海拔6000以上的冰雪覆盖,分布着28条现代冰川,以冰斗冰川和悬冰川为主。南坡冰川多于北坡。冈仁波齐峰北麓是印度河上游狮泉河和象泉河的发原地。</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古格王国遗址</h1><h1> 坐落于阿里扎达县扎布让区境内,象泉河南岸,距县城19公里。在一座高300米的黄土山上,占地约183万平方米。曾经是古格王朝的宫堡。这座宫堡从10世纪至16世纪经16代古格王不断扩建,规模十分庞大。它由王宫、庙宇、碉楼、佛塔、洞窟组成。宫堡依山叠砌,从地面到山顶建筑物高度达300米,居高临下,地势险峻,气势雄壮巍峨。内有四通八达的通道,外有坚实的城墙,犹如铜墙铁壁,巍然屹立。为曾经拥有百万之众的金戈铁马的吐蕃王室后裔所建,偏居此地700余年,传承20余代国王,居今有1300年的历史,于17世纪灭亡,给后人留下了无数珍贵的文物和历史资料。</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扎达土林</h1><h1 style="text-align: left;"> 扎达土林是经㳘水侵蚀而形成的特殊地貌,蜿蜒曲折数十里,约1100年历史。扎达土林是古格王国的宫殿和寺院的遗址,昔日沉积在湖底的岩层,以不同的色调,层理结构和物质组成,以及包容在岩层内部的动植物化石,为人们解读高原古地理、古环境的变迁提供直接或间接的证据,这里是科学家们研究高原隆起的大自然实验室。</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藏野驴</h1><h1 style="text-align: left;"> 藏野驴,别名:藏驴、野马,拉丁文名:Equus Kiang。是奇蹄目、马科下一属,青藏高原特有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体形酷似驴、马杂交而产的骡子,因尾稍似马尾,所以有人又称其为"野马",该物种为高原型动物,栖居于海拔3600-5400米的地带、营群居生活,对寒冷、日晒和风雪㘬具有极强耐受力,多半由5、6头组成小群,大的群体在10数头,最大群体可达上百头,小群由一头雄驴率领,营游移生活。</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藏羚羊</h1><h1 style="text-align: left;"> 藏羚羊(Tibetan AnteIope),是偶蹄目、牛科、藏羚属动物。藏羚多生活在中国青藏高原(西藏、青海、甘肃、新疆),有少量分布在印度拉达克地区。被称为"可可西里的骄傲"。群居。藏羚仅雄性有角,角黒色,基部近,长而略弯曲,前侧有棱状突起。躯干平直;尾短。体长约130-140厘米,角长约50-65厘米,体重约40-60千克。身体颜色以淡褐色为主,被毛致密,雄性面部棕黑色,头顶及耳白色,下颌,颈部下方,腹部及四肢内侧毛色浅。藏羚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也是列入《植种国际濒危野生动物贸易公约》中严禁贸易的濒危动物。</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