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路,你必须走——西藏

昀莀

<h3>  看不到事情的因果,说明走得还不远</h3><h3> 正如一位登高的行者,只有越过脚下蜿蜒曲折的道路,放眼望去,才可能得到一个通盘的概观.</h3><h3> 同样,只有走完人生旅途中的某个阶段,才能认清我们全部行为之间的真实联系,并明确地知晓我们做了什么,得到了什么.</h3><h3> 只有那时,才能明白精确的因果链条和我们一切努力的价值所在.——叔本华</h3><h3> </h3> <h3>  一场‘天鸽’洗劫了整座城!台风过后的清晨,天空格外澄明干净,大地却是劫后的一片狼藉.我,竟然恍然如梦,分不清此刻的自己置身于哪?人生如梦,众生纷繁,每个人都有一种存活于世间的姿态!有的人清醒,有的人迷糊,有的人半梦半醒</h3><h3> 西藏是一场做了就不愿醒来的梦.为此,我们辗转三年穿梭在西藏各个地区,探索着它、靠近着它…其实,在西藏,我一直在寻找着,寻找着那个正在远去的真实的自己…</h3> <h3>  30号从北京抵达拉萨!莎姐姐把咱俩妥妥的安顿好后,己是深夜!不管夜有多深,总有你忘不了,而不得不去的地儿…大昭寺门前转经</h3> <h3>  31号出发阿里,西藏以西,天上阿里.眼睛的天堂,身体的地狱.我们于凌晨四点到达萨嘎,中途我和梅子俩都有非常强烈的高反,我更为严重,一路呕吐不止,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第二天.内心很崩溃,有过各种设想,甚至想过放弃前方的路,但是谁也不愿、不忍说出口…</h3><h3> 直到我走进了那家药店后,我俩仿佛重生了,小半条命捡回来了!在那一刻,我冥冥之中感觉到了一股强大的力量,和上一世待续的缘在引领着我们,有些路,你必须走…</h3> <h3>沿途你会发现无数个像他们这样的人,骑行的魅力不再单纯的只是为了征服某一座山亦或是某一段路,他们所追寻的、挑战的也许就是那个简单亦复杂的自己,心之向往,便往那去…</h3> <h3>这是一家三口,父亲是名教师,带着5岁的女儿和太太,从新疆叶城出发(新藏线的起点),骑行到了阿里,最终目的地是骑行到拉萨.父亲有点内敛,太太和女儿非常健谈!很和善的一家人,在他们的身上让我看到了坚毅和无畏的精神</h3> <h3>在阿里,一天同时经历四季轮回,是一件再寻常不过的事儿…沿途的美景,可以让你忘却了来时的路</h3> <h3>一措再措.玛旁雍措:日落</h3> <h3>拉昂措.与玛旁雍措一路之隔,人称‘鬼湖’</h3> <h3>浪措湖</h3> <h3>羊卓雍措</h3> <h3>不论路途多么艰难,也要让生活活色生香!赶在落日前,我们在玛旁雍措生火煮茶.湖天一色,品最有韵味的藏茶:金芽!</h3> <h3>钟情于日出前的那一抹光,日落虽美但略显萧瑟</h3> <h3>这是我所走过最美的一段路,去古格王朝的途中!韦韦说:你看,咱们把车开到天上去了……</h3> <h3> 当年西藏吐蕃王朝崩溃后,相传吉德尼玛衮带着千余骑士离开了故土及王宫,前往西部的象雄古国,在今扎达地区娶地头之女为妻,生有三子。此后,长子占据原拉达克,以首府列城为中心,成为拉达克的首领,另外两个儿子分别成为现普兰县域的普兰王和现扎达的古格王,并相继推崇佛教</h3> <h3> 建在山上的古格王宫是西藏防守能力最强的建筑,整个王宫只有一条隧道可以通到山上,四周都是悬崖,易守难攻</h3> <h3>冈仁波齐照亮了人内心最后的一片净土</h3> <h3>刚刚越过第一垭口,沿途有来自世界各地、各族的人群来朝拜.他们五体投地,穿越生、穿越死、穿越高原、穿越肉体和灵魂将面临的一切未知的磨难,直至抵达道路尽头的神圣</h3><h3><br /></h3><h3><br /></h3> <h3>那一天,闭目在经殿的香雾中,蓦然听见,你诵经的真言。</h3><h3>那一月,我转动所有的经筒,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尖。</h3><h3>那一年,我磕长头匍匐在山路,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h3><h3>那一世, 转山转水转佛塔,不为修来世,只为途中与你相见。</h3> <h3>  在我的背后,这是一处天葬台,我看到了人的脊骨、头发、散发出的血腥味等等…天葬台周边坐满了人,他们非常平和安详地端坐着:诵经.此刻,内心的害怕转念间灰飞烟灭(为了表以尊重,当时没有拍下任何场景等人物照片)</h3><h3> 在平均高海拔5000多米左右的高山徒步,是一件无比痛苦的事,同时还伴随着高原反应带的各种折磨.当天徒步到22公里左右的时候,整个人的躯体是不受自由支配的,找到落脚点后,傍晚开始发烧,这让人崩溃到了极点.手上除了高反的药物,其它的什么都没有!睡在我边上的福建大姐和她先生,拿了好几种药给我,夹着自己备的高反药,全部混一起吃了!睡了大概一个小时后烧退了…</h3><h3> 醒来后,我闭着眼睛想了许多许多,当遇到磨难时,不要去抱怨、去仇恨,尽管往前走,累了就歇歇,你要相信一切苦难过后就是坦途,只有经历了无尽的痛苦和磨难,才足以让自己去认真思考一些问题!就好比大姐的那一剂药,如同雪中送炭……</h3> <h3>清晨5点出发,翻越了最高的垭口:卓玛拉山口</h3> <h3>梅子和上海大叔渔翁老师,阿叔已经63岁,不论是从任何层面来看,阿叔都是令人惊叹、佩服的.用有限的生命和自己的双脚来丈量大地</h3> <h3>此次转山结伴同行的四位上海伙伴,我们在拉萨小聚!(我们每个人面部全是浮肿状态,除莎姐外)雪中送炭的那对夫妻,在下山的途中走散了,就再也没有遇上…</h3> <h3>从阿里返程后,拉姆拉措是我们最后一站</h3><h3>在拉姆拉错山脚下,过了两天最原始的生活</h3><h3>自己生火煮饭、住帐篷、信号什么都没有</h3><h3>那些曾经非要不可的,感觉也可以不需要了</h3> <h3>在拉萨最后的日子,大昭寺门前,朝拜的人们</h3> <h3>韦韦开着车前脚离开阿里,后脚梅子便说了句:马年我们再来转山!我说:好!</h3><h3>三年来,我们约好的每一个行程,都是如此的简约,时间一到,便去履行</h3><h3>在西安、北京、武汉稍作停留后,回到广州,许多朋友提起电话、见到面就是:带我去西藏.</h3><h3>对了,明年你去哪?我说:非洲.不,也许是耶路撒冷.不不不,我还没想好,下一站……</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