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云南省盆景艺术培训班在通海开班

林路

<h3>2017-08-22 第1474期 旭东词典</h3> <h3>2017-08-22 通海县盆景协会</h3><h3>图文/王健</h3> <h3> 学员及嘉宾合影</h3><h3><br /></h3><h3> 夲次培训班分为理论和实操两个部分。理论课12日在阳光酒店进行,徐昊大师盆景造型演示、和学员实操训练分别在13日、14日在"世外桃源"一隐园进行。</h3> <h3>▲云南省盆景赏石协会理事长韦群杰(左2)、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太云华(右1)、副理事长杨云坤、许万明、解道乾、刘辉,通海县盆景协会会长沐仕鹏、秘书长张国琳,玉溪市农广校校长黄连英(中)、通海县农广校校长蔡丽萍(右2)等人出席开班典礼。<br /></h3> <h3> 庄重热烈、兴致勃勃。</h3> <h3> 山光悦鸟性,盆景诱人心。</h3><h3><br /></h3><h3> 云南省盆景赏石协会向来注重会员盆景理论及技艺水平的提升,先后在1999年、2013年、2015年举办过三次大型研讨、培训活动。本次培训班的目的就是为了全面提升云南省盆景艺术的创作技艺和鉴赏水平,促进云南省盆景艺术水平的整体提高,尽快缩小云南盆景与全国先进省区盆景的差距。</h3> <h3>  触动他们的、恳定是大师精彩的盆景制作演示、和来自四面八方盆景人的实操激情。</h3> <h3> 座 无 虚 席</h3> <h3> 精彩点评,引人如胜。</h3><h3><br /></h3><h3> 客居德宏的盆景爱好者杨瀚森,(徐昊大师左一),十分推崇徐昊大师,认为他的技艺已达到至高境界,经常撰文发表于《盆景世界》微信平台,称呼徐大师为"徐无忌"。为了参加这次培训班,杨瀚森在妻女的陪伴下,驾车18个小时奔赴通海。杨瀚森告诉盆景君,本次培训班他根据徐大师作品立意构图的特点、轮生枝的活用、平行枝相破等特色,特意挑选两种松桩,现场操作,得到了徐大师的细致指点,受益匪浅。</h3> <h3> 佳作图相、文、解说并茂。</h3><h3><br /></h3><h3> 本次培训班特邀中国盆景艺术大师、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常务副会长兼会长助理徐昊主讲,吸引了来自贵州、重庆、四川、广东、广西、福建等省区市及云南省内11个地市州的232名盆景爱好者报名参加。</h3> <h3>  肢疾部位各不同,但心声相同,大师的作品艺术魅力象磁石一样从千里迢迢把他们引到了身边。</h3><h3><br /></h3><h3> 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定居的王健,虽然双腿残疾,但却在电动轮椅的帮助下,自由自在地享受着盆景带给他的无穷乐趣。他喜爱松柏,在自家的盆景园中培育了一些中小型松柏盆景。他很珍惜这样难得的学习机会,不论是理论培训,还是实操培训,他总是坐在最前面。</h3> <h3> 实 操 训 练</h3> <h3>  左一杨瀚森老师,我看过他写的为云南盆景放歌的多篇文章,文笔流畅、潇洒,语词层出不穷。</h3> <h3> 俯瞰这与青山碧水交融的盆景盛事</h3><h3><br /></h3> <h3> 云南作家陈友贵先生临场制作的两件作品</h3> <h3> 陈友贵先生在点评</h3> <h3> 徐昊大师临场制作的又一作品---黄杨</h3> <h3> 妙 语 连 珠</h3><h3><br /></h3><h3> 徐昊大师在一天的时间里,先后作了《从盆景的三重境界谈盆景制作的学习方法》、《松树盆景造型艺术》和《柏树盆景造型艺术》等三个主题演讲。徐大师结合自己三十余年的盆景创作经历,提纲挈领,深入浅出,和学员们交流盆景的三重境界,即写形、写意与写心,也是学习、创作盆景的三个不同阶段:首先,师人学会做一棵微缩自然、小中见大的树;其次,师物冲破心为形役的围城,让心灵自由飞翔;再次,师心以作品寄托自己的思想情感和人生理念。徐大师还结合中外盆景名作,与学员们交流松、柏盆景的文化内涵,以及造型理论、创作方法。</h3> <h3> 毛 柸 盆 栽</h3><h3><br /></h3> <h3> 制 作 完 毕</h3><h3><br /></h3><h3> 丽江 王志远(左) 昆明 罗春祥(右)</h3> <h3> 毛 柸 盆 栽</h3> <h3> 他们都有一双点石成金的手</h3><h3><br /></h3><h3> 通海盆景协会:张国琳(右) 龚靖翔(左)</h3><h3><br /></h3><h3> 以上四位是参加"中国爵---中国盆景作家国家大赛海选赛"的作者</h3> <h3> 聚 精 会 神</h3> <h3> 倾情相授,不遗余力。</h3><h3><br /></h3><h3> 参加此次培训班的学员,年龄层分布均匀,既有50后、60后、70后,也有80后、90后、95后,甚至还有00后!来自重庆永川的高紫昂,今年17岁,即将读高三。别看他年纪小,他可是拥有4年"盆龄"的老手了。他培育了40余棵金弹子、三角枫、对节白蜡桩材。其中,一部分是他上山采挖的,一部分是利用自己的压岁钱和零花钱购买的,还有一部分是他"以桩换桩"换来的。高紫昂告诉盆景君,此次通海之行,他开阔了眼界,学到了技术,交到了盆友,更加坚定了他报考大学盆景、园艺相关专业的决心。</h3> <h3> 理论课会场盛况</h3> <h3>  清雅古拙,窈窕淑女。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记者房岩观察盆景、拍盆景、写盆景,自然和这灵动的盆景有一种默契。</h3> <h3> 鸦雀无声,专心致志。</h3> <h3> 方寸之间见天地</h3><h3> 把这自然之景的元素浓缩在盆中。</h3> <h3> 课上一分钟,课下十年功</h3> <h3> 部分通海会员与大师合影留念</h3> <h3> 学 员 向 大 师 提 问 解 惑</h3> <h3> 立 意 构 思</h3> <h3> 成 竹 在 胸</h3> <h3> 欣 慰</h3><h3><br /></h3><h3> 云南省盆景协会会长韦群杰,临场表演水旱盆景制作。</h3> <h3> 十年磨一剑,一朝创辉煌。</h3><h3> 中国爵---中国盆景作家国家大赛海选赛</h3> <h3> 专心致志,行云流水</h3> <h3> 精彩技艺,引人入胜</h3> <h3> 精彩技艺,引人入胜</h3> <h3> 毛 柸 盆 栽 松 树</h3> <h3> 制 作 中</h3> <h3> 谷草堆变"腾龙"---精品诞生了</h3> <h3>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h3> <h3> 传授松树盆景嫁接技艺</h3> <h3> 盛 况 空 前</h3><h3><br /></h3><h3> 注:部分文字(叙事文)自《盆景世界》微信平台(2017-8-17)"大师来了!直击2017云南盆景艺术培训班现场"。</h3><h3><br /></h3><h3>摄影师简介</h3><h3>王健, 通海文联摄影协会会员、玉溪市摄影家协会会员、云南省摄影家协会会员、云南省盆景赏石协会会员、中国民俗摄影协会会员、《中国摄影家全集》入集摄影师。2017年&quot;旭东词典&quot;微信平台特约摄影师。</h3> <h3>&quot;旭东词典&quot;微信公众平台意在与大家一起分享更多云南本土资源,传播本土文化,如果你有好的作品、好的建议,可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h3><h3><br /></h3><h3>联系电话:15894281278 孙</h3><h3>投稿Q Q:2312915121</h3><h3>小编微信:xdcd_007</h3> <h3>阅读原文 阅读 1522 👍9 投诉</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