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今天,趁着空闲时间,我们来到了潘家峪。</h3><h3> 潘家峪是河北省丰润县(今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腰带山中的一个山村,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卢沟桥事变,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挺进敌后,奔赴华北战场,放手发动群众,建立抗日根据地,广泛开展人民战争,潘家峪成为抗日堡垒村,成为冀东抗日根据地的中枢。</h3> <h3> 潘家峪人民的抗日斗争,极大地激怒了日本侵略者,面对潘家峪这座打不垮、攻不进的抗日堡垒,他们惶惶不可终日,必欲除之而后快,丧心病狂地要把潘家峪人民斩尽杀绝。</h3> <h3> 潘家峪惨案纪念馆始建于1971年,1999年新馆竣工开放。陈列面积630万平方米,通过原始照片、实物和影像资料,向世人展示了惨案发生的历史背景、事件经过以及潘家峪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惨案留下了西大坑、老槐树、小铁门、南岩子、杀人场潘家大院、殉难同胞的葬墓等遗址,是日本侵略者侵华罪恶的铁证,时刻警示后人“警钟长鸣,勿忘国耻”。</h3> <h3> 大屠杀一直延续到次日下午7点钟。全村有1230人被杀害,1941年1月25日,3000多名侵华日军制造了骇人听闻的潘家峪惨案。日军仅在潘家峪惨案中就屠杀了1230名无辜的中国人,放火烧毁房屋1235间,其中有儿童妇女658名,有33户人家被杀绝。</h3> <h3> 为纪念潘家峪惨案中遇难同胞,1952年,唐山市政府机关干部捐资修建了祠堂和惨案纪念塔。1997年,省、市、县三级政府投资400多万元新建了潘家峪惨案纪念馆。寓意“警钟长鸣”的钟塔高高耸立,警示人们时刻牢记发生在这里的悲惨一幕,牢记中华民族受屈辱的历史,更企盼着世界的和平与安祥。</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