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河鸟系列之七——水中“鸡”兄弟

坐看云起

<h3>  灵山秀水的洛河,生活着众多的水鸟中,有一对善于游泳的鸡兄弟——骨顶鸡和黑水鸡。其实它们都不属于动物分类中鸡形目的鸡,也就是说它们虽然名字叫鸡,但是和鸡的亲缘关系甚远。<br></h3> <h3>  骨顶鸡和黑水鸡兄弟俩,都属于鹤形目秧鸡科的不同种属的鸟类,看起来与鹤大小形态大不一样,但它们却是近亲。之所以称其兄弟,是因为两者都善于游泳,都是灰黑色家鸡的外形,头顶顿圆没有鸡冠,红宝石般的两眼间具有额甲即骨顶,骨顶鸡额甲和嘴基白色,又叫白骨顶,黑水鸡额甲和嘴基红色,又叫红骨顶。除此之外,两者还有其它差异:黑水鸡体型较小,体侧和尾下有白色羽毛,而骨顶鸡较大,通体黑色。古人称它们为鷭,骨顶鸡叫大鷭,黑水鸡叫小鷭,更形象也更象兄弟。它们的脚差异更大,但平时多藏在水中,难得一见:骨顶鸡的脚趾上生有瓣蹼,因此它游泳技能要比黑水鸡娴熟很多,而且常潜到水下取食水底的水草;而黑水鸡的脚趾则是光杆。</h3> <h3>  灵山河中的黑水鸡数量不多,常见于两处,一处是一个不大的水塘,西边有一片芦苇,生活着黑水鸡的一家三口,整天游弋于水中,游泳时身体浮出水面很高,尾常常垂直竖起,并频频摆动。偶而也会上岸活动,捉食嫩草及草中昆虫。但黑水鸡非常胆小,大鸡遇人在五十米开外,即迅速钻进芦苇丛中躲避,其短小而侧扁的身躯,很适宜于在稀疏的芦苇或香蒲丛中穿梭。小鸡则有点儿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憨劲儿,你已走得很近了,它还在若无其事的戏水觅食。然后也会躲进苇丛深处。</h3> <h3>  还有一处在上游流水很缓的一大片似湖的支流河水中,两岸长有茂密的香蒲,几只黑水鸡和一群骨顶鸡生活在一起,我曾经潜伏在香蒲丛中,透过枝叶缝隙小心翼翼观察它们很长时间,更多时候是分散开在水中悠闲地游来游去,头部潜水时会翘起尾巴,捕食水草小鱼昆虫等。有时也会出现二鸡相斗的场面,扑扇着翅膀跃出水面,又是两喙相啄,又是腿蹬脚踢,一方渐渐不支逃跑完事。一有响动,大多是迅速遁入草丛,或潜水逃跑,能长时间潜水且潜行达10米以上,能仅露个鼻孔呼吸而将整个身体潜藏于水下。在危急情况下起飞时不论水面或岸上草地都需助跑,两翅扇动很快,呼呼生风。一般不做远距离飞行,飞行速度缓慢,常常紧贴水面或苇丛低空飞行,飞不多远又落下。</h3> <h3>  俩鸡兄弟在洛河均属夏候鸟,每年5-7月为繁殖期。雌雄成对营巢于水边浅水处芦苇丛中或水草丛中,形如碗状,紧贴于水面弯折芦苇作为巢基,然后在其上面用草叶堆集而成。每窝产卵可多至10枚,雏鸡破壳而出的当天即能下水游泳,但成活率低,如上面三口之家仅成活一只。故骨顶鸡和黑水鸡均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低危。同时也属于我国“三有”鸟类(即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野生动物),所以我们要爱护洛河中罕见的这对善于游泳的“鸡”兄弟!善待它们也是善待我们自己!</h3><div> 坐看云起于2017-08-25</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