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哉,教育青春★

柳风诗书画原创部落

<h3><font color="#b04fbb">【个人简介】孙振奇,男,生于1977年2月,1997年7月毕业于九台师范学校,2001年取得本科学历。现任九台区三台中心学校小学教导处主任。爱好音乐,擅长舞蹈,喜欢绘画,乐于书法。曾获得全国科研骨干教师、吉林省骨干科研主任、长春市教师岗位练功优秀教师、九台区德育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font></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教育的青春是无悔的★</font></h1> <h3><font color="#ff8a00">  教育青春的无悔在于:谁说我老,我都不愿意,以前是,现在亦是。因为我觉得在教育这条路上,我痴心教育的信念始终没有改变过。虽然我已步入不惑之年,但我仍坚信,我还年轻。所有的时间仿佛刚刚过去。我也总感觉时间不够用,总有做不完的和等待我做的事。尽管易逝的青春有缺憾,但青春无悔。</font></h3> <h3><font color="#ff8a00">  “再过二十年我们重相会,伟大的祖国该有多么美……”伴着这难忘的歌声,1997年,20岁的我从九台师范毕业了。因为爱好文娱,工商局留过我,文体局要过我,自来水公司也找过我,而我却把在师范立下的誓言——“一名好教师,胜过千本书”当做了事业选择的唯一。我想回到捉泥鳅的小河旁,我想骑在老牛背上要掉来的感觉,我更想进入我小学时的破旧而难忘的教室……不知多少人苦心劝过我别回三台,而我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回去,仅仅因为我喜欢当老师。那年我刚满20岁。</font></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教育的青春是美好的★</font></h1> <h3><font color="#ff8a00">  教育青春的美好在于:什么也不懂,但却显得可爱;什么也不会,但可以认真对待。<br></font></h3><h3><font color="#ff8a00"> 怀着对为人师表的憧憬,我走上了工作岗位。万事开头难。当时就有两件事难住了我:一是怎样当好一名班主任?往届师范毕业生少且都分到了不同的村级小学,社办老师都把你看得像个“宝”,为了面子也不好意思问。二是怎样做才能教好学生?当时日常教学档案管理的材料都是手写的,业务校长和主任开学忙得都喘不过气来,根本没有时间指导你。于是我就硬着头皮,自己琢磨着做。每天早晨起来第一件事就是看教学参考书,并将重要的内容都背下来。因为当时考试就考那里面的。吃过饭后骑上我的旧自行车上班。到了学校第一件事就是收取昨天留的80余本的作业并进行批改。之后一字不落地将“背下来”的课讲给学生。现在想起来还能记得孩子们那瞪得溜圆的眼睛看着我的神情。我也时常训斥学生,不留情面的。教育的青春是应该受到考验的。一个月后的全乡公开课,虽然大汗淋淋,也总算顺利完成了。课后,同事们的点评令我难忘,也使我明白了:原来别人的指点对你的教学实践这么有帮助。于是我坚定了向别人学的信念。当年,我所教的学生的整体成绩也提高了一大截。现在看来,如果一个老师教育的青春是在学习中度过的,那他就一定是幸福的。 </font></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教育的青春是幸福的★</font></h1> <h3><font color="#ff8a00">  教育的青春是幸福的!这种幸福在于:和孩子在一起,你永远快乐着;和教育在一起你永远充实着。</font></h3><h3><font color="#ff8a00"> 忘不了大雪纷飞的星期日,孩子们因我步行7里地到学校为他们无偿补课而流泪的场景; 忘不了除草时我给他们包扎伤口时,孩子说声谢谢老师时的信任表情;忘不了,开班会我排练舞蹈,让学生注意别被操场的碎石绊倒时,我却被绊倒时孩子们爽朗的笑声······</font></h3> <h3><font color="#ff8a00"> 上班初始,不懂什么是“赏识”教育,只觉得夸夸班里的孩子,让“差”生有了前进的动力,让班级中的优等生更加优秀。当我的工作便有了一点点成绩,我叶因此而欣慰着。<br></font></h3><h3><font color="#ff8a00"> 我喜欢学习,特别热衷于两件事。一是看教育刊物。《现代教育科学》、《长春教育》、《吉林教育》、《实践新课程》等等我都喜欢拜读。二是外出学习培训。从教二十年整,到外地参加长春市级以上培训近百次。回来亲自进行二级传导。印象最深的就是进行了“由《圆的周长》所想到的”教导会,让老师们学会了数学教学思想的运用。当时我是最快乐的,我觉得这就是我教育青春的价值。</font></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教育的青春是勇于担当的★</font></h1> <h3><font color="#ff8a00">  教育青春的担当在于:在工作中一丝不苟,在困难下勇往直前。<br></font></h3><h3><font color="#ff8a00"> 2001年8月,我承担了学校少先队总队辅导员工作。我结合我校学生特点开展了各种寓教于乐的活动。如:组织评选环保小卫士,组织学生慰问抗美援朝烈士家属,建造村级小桥,鼓励学生从家中拿课外书后互相传阅……现在看来,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德育无小事,事事皆教育”啊!</font></h3> <h3><font color="#ff8a00">  2003年4月,非典疫情在社会上蔓延,给学校和家长带来了冲击。我作为少先队总队辅导员,积极组织全校师生开展科学防范工作。从消毒到晨检,从板报的宣传到班级通风的安排,处处精想细做。我还被派到市里开会,获取新精神,取得新政策,帮助学校度过难关。没想到,那段日子,我竟获得了“口罩”老师的“绰号”</font></h3> <h3><font color="#ff8a00">  2005年到现在,我一直担任教导主任职务。这让我的教育青春浸在了课堂之中。这段时期,我沉迷于研究,喜欢给老师们导课,喜欢与老师们听课、评课、磨课,乐此不疲。白天,听课、评课;晚上,撰写教研活动方案。今天忙于质量分析,明天还要研究校本课程;上午录完一师一优课,下午还得进行课题研讨;上次进行了教学设计大赛,这次又要进行集体会课;这边刚进行完艺术指导;那边还要进行学校信息接收······我在用我全部的青春来诠释什么是“竭尽全力”和“一丝不苟”。同事们说我是个“工作狂人”。</font><br></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教育的青春是闪光的★</font></h1> <h3><font color="#ff8a00"> 教育青春的闪光在于:这是一种影响,也是一种精神的传递。</font></h3><h3><font color="#ff8a00"> 2003年9月,我参加了九台市教育局组织的“学,做,创,树师德典型”的师德演讲比赛,我讲的是三台西沟小学焦淑红老师的事迹。可以说,从采访她的事迹到撰写演讲成稿,我早已经将焦老师的事迹熟记于心。可是天不作美,预赛前,我竟得了中风,嘴歪眼斜。怎么办?参加吧,自己形象倒不说,咬字不清,听者不明白怎么办?不参加吧,学校给的任务就不能完成,焦老师的师德精神就无法辐射给更多的老师。“不能让病吓倒,一个年轻人,这点病算什么”。这样一个念头突然在我脑海中浮现。于是,我还是决定参加比赛。可喜的是我被选入了决赛。在进入决赛的前一个星期里,我在九台县医院进行了针灸和输液的自费治疗。当饭粒还从嘴边掉下来,当口水还在无意识中流出时,我内心仍存在一个信念:不负使命,让师德闪光。决赛那天,我刚刚针灸完,还没来得及进行“烤电”,便匆忙赶往比赛现场。用一张吐字还不很清晰的嘴,用一份感动的真情,赢得了在场观众的热烈掌声,并为学校获得了一面锦旗。感谢焦老师,感谢在场的所有观众,让我真正地体会到了:教育精神本身就是一种“影响”和“传递”。它会绚丽一株株多姿多彩的微笑,更会灿烂一颗颗心灵的芬芳。</font></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教育的青春是有力量的★</font></h1> <h3><font color="#ff8a00"> 教育青春的力量在于:我们可以战胜一切,热烈地拥抱生活。</font></h3><h3><font color="#ff8a00"> 有的人说我属穆桂英的,场场不落:07年到现在教师节表彰及四届艺术节7个到九台表演的节目都由你亲自指导;08年九台教育局成果展所有的成果由你设计和实际布展;拉练式现场会由你来当解说员;校本教研的大学区现场会由你来主持和具体组织······我只淡淡地说:“我年轻,我有用不完的力量。”<br> 其实就是这种青春的奉献力量挽救了我的家庭和我的生活。<br> 2008年,同作为教师的妻子由于劳累过度,得了急性脑出血。她是一名非常要强的人,业绩高、口碑好。重度昏迷中还在断断续续地讲着圆周率。这场面让所有病房中的看护人员都落下了感动的泪水。是啊,妻子的话语是不是也在提醒自己,不要忘了我的事业。<br> 3天后,正当妻子仍是半昏半醒,说话也只能说一两个字,而且指意不明时,我偷偷地到九台进修学校取了我校期中考试的试卷。回来已是1个多小时后了。同病房护理的人没管我父母在没在场,就对我喊道:“你怎么才回来,你媳妇已经醒很长时间了,她四处看呀看,后来就流出了眼泪,分析她一定是在找你。怎么说你好呢?你不去做事,你单位就没人做了,你这么替单位着想,单位能给你什么?能不能把你妻子的生命给你!”面对病房人的指责,我理解他们,但却一句话也没说,立即拿起苹果,用小勺刮起果汁喂妻子吃。可谁知道我心中却有多少说不出的个中滋味。13天后,妻子的病脱离了危险期。但由于右半身瘫痪,右腿和右手一点也没有知觉,转到了长春医院,又进行了全面的治疗和康复训练。几经周转,现在,我的妻子已能完全自理,基本像正常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有人说这是“善”的力量,但我说这是教育青春的力量,让我相信奇迹会在坚守和充满希望中发生。她爱教育,我也爱教育。在病危中我们念念不忘的终是教育。是教育给我们架起了生命希望的桥梁,是奉献教育青春后给我的恩赐,挽救了我的家庭,使我们重获了新生。</font></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教育的青春是有激情的★</font></h1> <h3><font color="#ff8a00"> 教育青春的激情在于:我能执著地拼搏和追求。</font></h3><h3><font color="#ff8a00"> 工作20年了,我仍是三无产品:没楼、没车、没长个。同事们还给我定了四大“最”:最不能喝酒,最不喜欢吸烟,最不能讲大话,最不讲报酬。我总觉得学生的喜欢、家长的认可、教师的承认、领导的信任、家人的微笑是这个世界上给我最好的报酬。虽然我的周围到处是“充满诱惑的阳光”,我对教育青春的热情不改,激情永存。有人认为我生活清贫,的确,我的月工资比较低,但我却觉得自己是最富有的,因为我有追求——当一名能更好地为身边人服务的老师。就因如此:我虽长得小,但我可以成为中流砥柱;我虽看上去“傻”,但我可以让别人变聪明;我虽40岁了,但我仍是20岁。而且我坚信:容颜易老,青春不老,面对教育,我永远20岁。</font></h3> <h3><font color="#ff8a00">  有人说:“青春就像一本厚厚的书,需要每个人用心去品读。”是啊,读懂了它,你就知道了怎样生活,怎样工作,怎样在快乐与苦涩中绽放生命的美丽,实现生命的价值。</font></h3><h3><font color="#ff8a00">我相信,这样的书会在美好、幸福、闪光的青春年华中越来越多,越来越壮美……</font></h3> <h5><font color="#ed2308">《柳风诗书画微刊友情提示》<br></font><font color="#ed2308"> 柳风诗书画原创空间,是对外推介九台以及周边文学爱好者佳作,推荐诗书画新人,增进文友交流与沟通的桥梁和纽带。<br></font><font color="#ed2308">1 作品主要来源于长春柳风诗书画微信群,九台文友社交流群等,作品也系文友们的原创,如发现盗版或断章摘句抄袭等行为请及时和我取得联系,我将定点爆破清除,且永不录用。<br></font><font color="#ed2308">2 微刊所用插图多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我删除。<br></font><font color="#ed2308">3 投稿作品尊重原作,本刊编辑时不会作删改。<br></font><font color="#ed2308">4 本微刊平台虽有赞赏功能,却不提倡大面额赞赏。打赏纯属公益行动,自愿参与量力而为。所有赞赏也都用于平台的维护和保养。<br></font><font color="#ed2308">传承中华传统文化,让我们一起努力吧。</font></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