峥嵘岁月 ——父亲的革命传奇

一江春水

<h1 style="text-align: left;">我的父亲1930年9月15日出生于河南巩县(1991年改为巩义市),家境贫寒。在兄妹4人中排行老大,自幼给别人种田、放牛。三代贫农,根正苗红。</h1> <h1>父亲的童年时期生活在缺衣少食、哀鸿遍野的困苦年代;少年时期生活在饱受日寇蹂躏、生灵涂炭的战乱年代。穷苦的孩子早当家,父亲在12岁时,柔弱稚嫩的肩膀已挑起了家庭的重担。</h1> <h1>1944年,皮定钧以老庙山五指岭等崇山峻岭为依托,在我们的家乡新中开辟了豫西抗日根据地,司令部就设在离我们家不足一千米的张诰庄园内。小龙池有座石桥横跨两岸,桥拱上刻着三个大字——“皮修桥”,见证了当年皮定钧的抗日事迹。</h1><h1>这一年父亲参加了儿童团,站岗、放哨、送信。有一次联络站交给父亲一封信,吩咐火速送给山上的八路军。父亲一看信封上插有三根鸡毛,知道这个情报十分紧急,便把信藏在粪筐里,装上驴粪匆忙上路。为了避开鬼子,父亲专拣羊肠小道一路飞奔,终于按时把信送到山里的八路军指挥部,连长再三叮嘱回去的路上遇到鬼子不要怕不要跑,紧接着听到紧密急促的脚步声传来,队伍紧急集合。父亲在返回途中遇见了日本鬼子盘查,把刺刀顶在父亲的胸口,父亲装颠卖傻,对鬼子的问话前言不搭后语,被恼羞成怒的鬼子一脚踢下深沟,摔得浑身是伤。父亲后来听说正是这个情报让八路军在米河两河口一带打了一个漂亮的伏击仗。</h1> <h3>历经70余载的“皮修桥”,见证了历史并向人们诉说着英勇的中华儿女抗击日寇侵略的丰功伟迹。</h3> <h1>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原解放区成了蒋介石向华东、华北乃至东北发兵的重要障碍,也是全国解放区的前沿,因此它便成了国共双方都十分看重的战略枢纽。</h1><h1>1946年6月,蒋介石撕毁《停战协定》,委派郑州“绥靖”公署主任刘峙指挥10个整编师,约30余万人的兵力,首先对中原解放区的6万解放军发起大规模进攻并包围,致使内战全面爆发。</h1><h1>皮定钧临危受命率7000余官兵向东撤退吸引了国民党22万余兵力,掩护以李先念为司令员,王树声、王震等为副司令员的中原军区向西突围,这就是中国解放战争史上著名的“中原突围”。正是这场战争让皮定钧一战成名。</h1><h1>就是在这个时候,年少的父亲找到皮定钧司令员强烈要求参军,皮司令摸着父亲的头和蔼地说:“小鬼,你还小,个子还没枪高呢。”父亲问:“那你们什么时候回来?"皮司令认真地说:“三年,三年后回来一定带你走。”<br></h1> <h1>1949年8月,父亲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成为一名光荣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被编入县大队独立团,剿匪、反霸、打土豪、分田地、护铁路。</h1> <h1>解放初期,广西各地的国民党残余武装纠结地方恶霸、惯匪、反动会道门,挑动群众与人民解放军和人民政府对立,全省102个县匪情蔓延到了97个县,省内大部分公路、桥梁被破坏,500多名干部被杀害,公粮2800多万斤、牲畜26万多头被抢,影响极为恶劣。为清除匪患,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从1950年1月起,广西剿匪作战全面展开。</h1><h1>在这样的背景下,1950年初,林彪率部从东北到河南军区调兵遣将,然后在长沙和国民党起义将领陈明仁的21兵团55军合编,父亲被编入219师655团,隶属中南军区兼第四野战军。是年8月,父亲所在部队作为后续部队从郑州乘火车到达长沙,再徒步到耒阳转乘运兵车,在广西黎塘迅速集结,展开了声势浩大的广西剿匪战争。<br></h1><h1>广西的气候地理环境十分恶劣,这里素有“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之说。父亲和战友们每天昼夜行军100多里,加上得不到休整,没多久许多战士的脚底就磨出了水泡。又因水土不服,父亲身上长了两个脓包疮,肿得像小馒头似的,疼痛难忍。行军1000多里地以后又得了一种绣球风,整天淌血,衣服都染红了。父亲的行装都被身体稍好点的同志们抢了去,自己拄着棍子咬着牙坚持着走,瞌睡了就拉着前面战友的背包带边睡边走,被石头绊倒了爬起来继续走。就这样又坚持走了几天,病情越来越严重,连稀粥都喝不进去了,同志们就一勺一勺地喂。同志们要用担架抬着走,倔强的父亲坚决不让,为了不拖累同志们硬撑着自己走。</h1><h1>有一天到了一个村庄,老百姓看到被土匪宣传成魔鬼的解放军特别紧张,戒备心理很强。部队耐心地向老百姓宣传解放军的各项政策,主动帮助老百姓挑水、打扫院子、修葺房顶、干农活,晚上就睡在路边,就这样天天如此。</h1><h1>老百姓一看:不对呀,解放军不像他们说的那样,他们都是好人呐!顿时态度180º大转变,赶紧把解放军往屋里让,又是端茶又是倒水,把解放军当成了自己家的人。</h1><h1>父亲看到同志们在外面帮老百姓干活,心里着急起来,咬着牙拖着病重的身子一瘸一拐到院子里拿草料喂牲口,被乡亲们看到了,连搀带扶地架进屋里,让躺在床上好好休息,啥活儿也不让干。</h1><h1>父亲的身体一直不见好转,老大娘天天端饭伺候着,饭菜把桌子都摆满了,父亲就是不吃,一是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二是实在吃不下,眼不想睁,话不想说,水也不想喝。老大娘急了,就去把指导员找来叫到父亲床前,指导员说:“小张啊,你就吃一点儿吧,你吃了大娘就高兴啦。”父亲吃力地点了点头,老大娘亲自喂着父亲喝了两口稀粥,老大娘笑了,笑得眼泪都掉出来了。</h1><h1>父亲的病情持续恶化,自己连身子都翻不动了,上级得知情况后派人火速把父亲送往南宁军区后方医院紧急抢救,经过抢救后送入病房特护。特护病房里共有八个伤员,都是因长期行军累病后得不到有效治疗才住进来的。</h1><h1>半夜时分,父亲被嘈杂的声音惊醒,迷迷糊糊地看到有人被抬了岀去,接着急促的脚步声一直不断,还没到天亮就搬空了七张病床。父亲这时感觉到自己也快不行了,气也不会出了,眼珠子也硬了。医生和护士赶忙抢救,忙了一阵之后认为没有希望了,便把花圈摆满了父亲的周围。</h1><h1>从长征走过来的院长急了,拔枪吼道:“八个人要是都死了,我非枪毙你们不可!”就在这时,一个军医快步走进来,给父亲注射了一针。过了一会儿,身体虚弱的父亲慢慢睁开了双眼。院长笑了,医生和护士跟着也笑了。</h1><h1>此次广西剿匪于1952年末收剿,共歼灭白祟喜等国民党残余武装27万余众。这个数字与现在的资料有很大出入,所以我一再向父亲求证,父亲说当年军报上面的的确确写的是这个数字,对此记忆犹新。父亲说有关文章当年被《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等新闻媒体广泛详细刊载。</h1> <h1>1953年,父亲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从一个普通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变成一名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h1> <h1>1953年10月,父亲被选送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汽车学校学习,翌年2月毕业,调入144师炮团1营1连。营长名叫刘以胜,山西人,大学生,在郑州上的大学,营长对父亲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很是关心,其爱人是郑州人。父亲每到周末都会上营长家里做客,每次一来营长的爱人就包饺子热情款待。营长的驾驶技术还是父亲手把手教的,他们是无产阶级同志加兄弟的关系。</h1><h1>这一年京剧表演艺术家、京剧四大名旦之一的梅兰芳来部队慰问解放军巡回演出,父亲被派遣为剧团拉演出道具,整整服务了半年,在这期间愣是没见着梅大师,因为一个剧团分几组,每组在一个地方演出结束后演员们被先行送往下一个地方,并且几个组的演出和结束时间也不一致,父亲所在车队只能马不停蹄几处奔波,别说见到梅大师了,就连小演员们的一句唱词也几乎听不到。</h1> <h1>1954年,父亲被任命为司机班长,奉命率部前往福建参与修建飞机场3个,历时1年,剑指彼岸。</h1><h1>任务完成动身回撤时,营长对父亲说:“这些日子咱们经常路过的那个房子,那个布了几道岗的房子,你知道吗?”父亲说:“知道呀。”“那你知道里面住的是谁吗?”父亲说:“不知道。”“那就是你时常向我提起的皮定钧司令员呀!我怕影响工作一直没敢告诉你。”父亲一听急得一个劲挠头跺脚:“我的营长啊,你怎么不早点说呀!”</h1><h1>皮定钧这个时候任福建军区副司令员。1944年初见,1946年离别,父亲和皮司令相处了两年,再到1954年援建福建飞机场,已然八年未见,父亲也已从当年的儿童团“红小鬼”成长为一名解放军战士,盼望着参军以后能有机会见到皮司令,谁曾想曾经的日思夜盼今天擦肩而过,父亲怎能不急?!更没想到的是与皮司令见面的绝好机会只此一次,1976年7月7日,皮定钧司令员赴福建沿海前线视察时,因飞机失事殉职。父亲从报纸上看到这个消息时泪流满面,数日无法平静!</h1> <h1>1955年,父亲调回广东原炮团本单位,同年全军授衔时为上士司机班长,接着奉命率全营车队从广西黎塘运送炮弹到广东徐闻,再海运至海南,昼夜不停,为解放台湾做准备。</h1> <h1>1956年,配合海陆空战术演习,父亲所在班被评为优秀班,父亲本人荣立个人三等功,在营连多次受到嘉奖。特别是组织上安排父亲在军旗下照像,父亲讲给我听时,脸上洋溢着无比的骄傲,眼神中也充满了幸福的回味,我并不觉得这有什么特殊,但是父亲说,这在当时可是至高荣誉、无上光荣的殊荣。</h1> <h1>1957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上将“三杨”之一的济南军区司令员杨得志来到部队复员团看望官兵,大家欢聚一堂,杨得志司令员再次亲切征询老兵们愿走愿留。因祖国统一,形势大好,暂时无仗可打,刚刚成立的新中国一穷二白百废待兴,地方建设急需大批力量,大部分官兵选择惜别心爱的部队,投入到新中国轰轰烈烈的大建设中。</h1> <h1>1957年6月,父亲回到阔别的家乡,担任生产队长兼大队治安股长。翌年4月,第八区(时年小关、新中、米河三个乡合并为第八区)召开万人大会,预估麦季产量,从第一旅开始报,父亲站了起来,经过部队锤炼的父亲刚直不阿,泾渭分明,实事求是地报了亩产350斤。那个时候正值大跃进时期浮夸风盛行,“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其他生产队争先恐后“放卫星”:1000斤,1500斤,2000斤,更有不怕遭雷劈的人喊到了5000斤 ! ……。第八区区委书记李呛在大会上严厉批评父亲不思进取忘了本,把父亲揪上主席台批斗。父亲心里悲愤异常,泪洒衣襟,不由得怀念起具有求真务实优良传统的老部队。</h1> <h1>1958年4月,父亲在遭到不公的当天彻夜未眠,最后决定还是离开这个轻浮虚荣的环境为好,于是第二天一大早就前往县兵役局,在这里见到了老首长李局长和好多老战友,大家一见面高兴坏了,互相抱着又蹦又跳,就像回到了家见到了亲人一样。父亲把自己的遭遇原原本本告诉了老首长,老首长听后也很气愤,先把父亲的吃住安顿好,第二天驱车赶到第八区,经过调查确认情况属实,把区委主要领导狠狠批评了一顿。</h1><h1>父亲在兵役局赋闲了将近一个月,对老首长说 : “我出来的时间不短了,也该回去了,现在真想念我们的老部队呀 ! 我不想再呆在农村了,可是部队也回不去了,就请老首长给安排个工作吧!”老首长笑着说 :“ 好啊,早就等着你这句话了,你放心,哪怕省、地区、县里只要一个人,也要叫你先出来。”“那大概得多长时间 ?”“ 最多一个月。”</h1><h1>果然,父亲回到家还没到一个月,通信员来找父亲去乡里接电话,电话那头传来老首长的声音:“明天过来,把粮食计划,还有党员介绍信都带过来。”“到哪里去呀老首长?”“开封客运站。”</h1><h1>1958年5月,父亲来到开封汽车客运站工作。10月,开封成立客运一车队,劳动关系随即迁入。</h1><div><br></div> <h1>1965年,巩县成立客运五车队,父亲满载荣誉调入。</h1><h1>当年一车队在开封,二车队在兰考,三车队为流动服务车队,四车队在密县,五车队在巩县。</h1> <h1>1968年,文革时期,巩县成立工宣队,父亲作为队长率队被派往开封调研,按照党中央毛主席的指示精神,重新调查冤假错案。经过一系列认真细致地调查取证,最后决定摘掉所有“牛鬼蛇神”的高帽子和牌子,当众烧掉。顿时所及人员无不涕泪,激动地高喊 : 毛主席万岁 ! 共产党万岁 !</h1> <h1>1970年,时任巩县县委书记张元喜的兄长、河南省化工厂行政主官张元征亲自到省城申请调批,作为部队培养的技能过硬的急需人才,父亲进入河南化工厂工作。</h1> <h1>1974年,我时年3岁。时值文革中后期,受当时大气候环境影响,全中国人民的日子都挺紧张的。我从小就体弱多病面黄肌瘦,整日病秧秧的,父亲心急如焚,为照顾我向组织提出申请,调入新中煤矿。</h1> <h1><font color="#010101">1983年,父亲光荣离休。我那时12岁,清楚记得单位调度室主任郭长兴带领供应科一众人等,抬着“光荣离休”的牌匾,敲锣打鼓,锣鼓喧天,把胸前带着大红花的父亲欢送到家门口,在大门前的空地上点燃了长长的鞭炮,前来看热闹的乡亲们都捂紧了耳朵把脸侧向一边,小孩子们则不顾辟啪乱响四处迸射,兴奋地冲进硝烟里捡拾没被点燃的鞭炮。而后欢送队伍前呼后拥步入院子,大家围着宴桌分宾主落座,众人欢声笑语、推杯换盏,整个院里院外洋溢着欢乐的气氛。</font></h1> <h1>  毛主席诗词《沁园春·雪》里“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指的就是为建立新中国立下汗马功劳的父亲这一代人!</h1><h1>父亲一生风雨坎坷,见证了新中国的诞生、发展和强盛。父亲从小接受党的教育和熏陶,对党、对国家、对生活有着超乎寻常的热爱,喜欢读报纸,喜欢写毛笔字,喜欢在自家菜园子里辛勤劳作,喜欢每天通过电视和报刊等新闻媒体了解党中央的重大决策和国家的发展方向。父亲看到祖国在各个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党中央领导国家和人民迈着坚实的步伐走向国富民强,激动兴奋的心情就溢于言表。</h1> <h1>2016年8月19日上午10点,父亲应邀出席了新中镇党龄50年以上党员代表授牌仪式,精神矍铄、风采依旧。<br></h1> <h3>2008年 全家福</h3> <h3>2005年 口头</h3> <h3>2008年10月28日 北京</h3> <h3>在整理文章搜寻素材时看到了这张照片,我当时就被父亲的这张照片深深地震撼了!</h3><div>透过照片里父亲伟岸的身姿和刚毅的眼神,我仿佛看到了父亲——</div><div>在水深火热的环境里艰辛度日;</div><div>在杀声震天的战场上浴血奋战;</div><div>在亦苦亦乐的工作中攻坚克难……</div><div>父亲经历了我们这一代人难以想象的艰难屈折,为国家和家庭付出了太多的不容易……</div><div>——我爱我的父亲!!!</div> <h3>2016年3月 家中</h3><h3><br></h3><h3>父亲生日 1930年农历九月初七</h3> <h3>母亲生日 1934年农历二月十四</h3> <h3>2016年5月4日 水道口</h3> <h3>2016年7月29日 小龙池</h3> <h3>天下无不是之父母,世间最难得者兄弟。</h3> <h3>2017年10月5日 小龙池</h3><h3><br></h3><h3>祖孙情深 其乐融融</h3> <h3>2017年10月5日 自家门前</h3><h3><br></h3><div>父母已相携走过55个春秋,“执子之手,与子偕老。”</div> <h3> 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h3> <h3>2017年10月6日 郑州</h3> <h3>2017年10月7日 自家门前</h3> <h3>2017年10月11日 自家门前</h3><div><br></div><div>孙儿是爷爷奶奶心中永远的牵挂</div><div><br></div><div><br></div> <h3>2016年10月21日(农历九月廿一) Happy Birthday</h3> <h3>2017年5月15日 长寿山</h3> <h3>  2013年 6 月 8日 三号池 2015年4月 9 日 陕西临潼 </h3><h3> 2014年11月 3日 新 山 2011年5月10日 云南大理</h3> <h3>2017年3月7日 新中镇第五届人大代表照</h3> <h3>2017年4月25日 水道口</h3> <h3>2017年8月11日 新乡宝泉</h3> <h3>2017年10月4日(农历八月十五) 洛阳涧西</h3><h3><br></h3> <h3>2017年国庆节 重庆</h3> <h3>2017年10月11日 封门沟</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