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九星岩,小时候觉得她很高很高,太阳和月亮都是从半山腰升起的,没有上山的路,山下有条星岩路,荒凉人稀,山顶没亭子,只有几株枯树干,曾也有老鹰在那落脚,在山顶盘旋了数周后就被山下的人猎杀了。</h3> <h3>这是我们儿时在捕捉名单上排名第一的昆虫,在马岗山下的茅草丛最多,那里人稀寂静,百米内只要它飞起,就听到啪啪啪的声音,只是害怕它那带刺的大脚。</h3> <h3>那时的云城除了解放路及几间国营厂外,全是自然村,天空绝对幽蓝。</h3> <h3>放学后我们会用竹枝在天柱塘边追它,直至把它扫得折翼沉沙。那种现在想起都感残忍的,而那时只是一种游戏而已。</h3> <h3>黄茅洞,学校经常组织野餐活动的地方,这风景现已荡然无存……</h3> <h3>在当时城边淌流着一条溪,当地人都叫“南沙河”,后可能规范了名字,叫“南山河”,水是这样清的,没有夸张。</h3> <h3>早上翻过大金山看背面的群山,俨然一派亚马逊之景象,那边的城市开发价值不大,所以景色依然。</h3> <h3>城西以外,夏天仍可看到这些以前一样的云彩。看着看着,心里酸酸的。</h3> <h3>城市要发展,城区一些地标性的小石山逐个消失。</h3> <h3>以前,云浮的一半是著名的硫铁矿。</h3> <h3>这是原来硫铁矿半山“大降坪”的百货商店,卖的货品要比城区的新潮,70年代末我们曾穿着胶凉鞋走路到这买时髦的泡沫拖鞋。在云城街行着,引来许多羡慕的目光,现在却是这个样。</h3> <h3>运矿的载重车仍是呆头呆脑的穿梭矿湖,样子显苍老了。</h3> <h3>半山的矿山开拓者住的老小区,现在人去楼空,一抹萧瑟。</h3> <h3>回到云城,八十年代的高尚住宅“十幢大楼”静静地等待旧城改造。</h3> <h3>大金山顶,这是一块美丽而宁静的净土,山下的喧嚣俗尘和她没半毛关系,只有风在唱。</h3> <h3>南山公园未开发时是这样的。</h3> <h3>城区外的乡镇山野基本都有这种“糖梨”花,因长居山野,所以纵使样子纯洁清秀,也不会评为市花。</h3> <h3>牧羊火车站,八十年代初、中期,深夜也会听到火车的呜叫,前段时间过去看看,与想象一样。</h3> <h3>城乡结合部,一些“市民”仍离不开的生活方式,好怀旧的场景。</h3> <h3>由于使用燃气的原因,这些芒草仍风采依然。</h3> <h3>未拆迁的城中村,</h3> <h3>蟠龙天湖天生丽质,原是一片耕地水田,弃耕养水后,倚山而卧,只要你随手一按快门,绝对不用ps,就是这样。</h3> <h3>东街口,不论苍海桑田,仍旧是商业繁华之地,计划经济时代的副食、粮油、日杂、供销、商业多集于此。看到带着苔痕的骑楼柱,思绪瞬时回穿30年。</h3> <h3>“墟日”在老一辈人的观念里是难抹掉的,没有摆卖的位置,“墟”的日子,这位阿姨带着这台伴了几十年的“华南牌”在横巷里为顾客缝补衣服。</h3> <h3>你懂的。</h3> <h3>天马山的晨曦,每逢雨后的清早,她都如此艳丽,美哉!吾乡吾土!</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