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作者 万轩麟</h3> <h3> 在二十一世纪,人们愈来愈重视理论知识,而忽视了实践。对于2000年以后、生活在大城市的青少年来说,社会实践更是一种其他世界的东西。为了培养自己社会实践的能力,我曾经在小区里贩卖衣物、两次在车站卖水。今年觉得卖东西没意思,就换了种玩法:去爸爸妈妈的单位上几天班。</h3> <h3>第一天</h3><div>地点:重庆市图书馆五楼;</div><div>任务:民国缩微报纸数字化;</div><div>老板:爸爸。</div><div> 缩微胶卷是个神奇的东西,一个圆盘状的黑色不明物体,每三厘米就有一张民国报纸的照片。为了让民国文献展示在广大读者面前,并不损害文物,于是人们就将报纸用相机照下来并存储在微缩胶卷里。现在,就要把胶卷里的报纸扫描出来。几年了,报纸依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总之,继续!</div> <h3>微缩胶卷</h3> <h3>但是,有一点令我十分为难:步骤太难!如下图的胶卷机,其滚筒可谓错综复杂,时左时右,忽上忽下,令人摸不着头脑;而且一条路线不对,全盘失败,拆下重来。这对于新手是个困难的活计(据说我爸爸用了两天才能做到熟练使用)。经过十分钟的训练,我基本能正确使用该仪器了。就在自己沾沾自喜时,“老板”前来检查,给了我这“被打压的实习生”当头一棒:“你这家伙,这叫上好啦?!这里出头了,这里没弄紧……这里一开始就错了!”这一顿臭骂弄得我不知所措,手忙脚乱,赶紧改进。结果第二次又是同样的情况。作为惩罚,“老板”对我实施“二次压榨”:“给我……接水去!”在我瞠目结舌之际,又说:“你应该服从总管(老板)的命令!”无奈,只得服从命令。</h3> <h3>干劲十足💪💪</h3> <h3>于是,一天就过去了……</h3> <h3>第二天</h3><div>地点:重庆市图书馆五楼;</div><div>任务:将第一日扫描的胶卷转为jpg格式;</div><div>老板:爸爸。</div><div> 这天来到爸爸的办公室,他笑咪咪地看着我,告诉我:该工作了。但那天,他却开始让我操纵电脑,把昨日扫描的报纸转换成图片格式。这要用另一个软件,大约有4步:首先更改路径;再选定图片(电脑不知道哪些图片要导出,那些不导出);接着旋转(图片是斜的);最后导出。
</div><div> 这项工作重复了一天,逐渐熟能生巧,“老板”也不再让我倒水,还我自由。</div> <h3>依旧干劲十足💪💪</h3> <h3>第三天、第四天</h3><div>地点:重庆市图书馆五楼;</div><div>任务:做网页;</div><div>老板:爸爸。</div><div> 刚才提到,扫描是为了广大读者的阅读方便。但是你若不将图片发在网上那读者还能方方便便地浏览吗?若你把扫描到的所有的报纸一股脑的塞给读者:“自己去找吧您哪”,那么倒也方便了读者一件事:找投诉的理由。因此可见,做网页是必须的。于是我们打开了一个编程软件,将报纸一点一点地传到网上。其中有一个问题,是关于报纸在网页上排版的,好在父子齐心,齐力断金,成功攻破大关;如驱车一般,驶向了光明。</div> <h3>完成后😊😊</h3> <h3>第五天、第六天</h3><div>地点:重庆市图书馆五楼基藏书库;</div><div>任务:整理书库;</div><div>老板:妈妈。</div><div> 做了四天的脑力运动,于是我换了一件事做:整理书库。</div><div>(由于某些原因,只有这两张,请谅解)</div> <h3>第七天</h3><div>地点:重庆市图书馆;</div><div>任务:提书;</div><div>老板:妈妈。</div><div>CEO:唐先生(唐红,用来锻炼新人和技术指导)</div><div> 这是真正锻炼人的体力的时候。总共1206册新书,装在三台手推车里,从一楼推到五楼,虽说有电梯的援助,但起步的那一下还是需要很多力气的。以下是手推车的图片,书本数从0开始;</div> <h3>接着……</h3> <h3>最后……</h3> <h3>载着这么多书,我开始了孤独的旅程。</h3> <h3>去了一次,但还有第二次……</h3> <h3>终于完了……</h3> <h3>慢慢的,一天又过去了。</h3> <h3> 这次社会实践,让我体会到了一个图书馆员工(或两个)的辛苦,感受到了父母的艰辛:他们含辛茹苦,为我们付出了多少!</h3> <h3>再次感谢父母,以及……</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div>点赞的人</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