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贵阳途中的相遇故事

桃李菲菲

<h3>文/桃李笑春风</h3><h3><br></h3><h3><br></h3><h3>几天来,几个好友一直问我,春风呀,去贵阳都回来了,怎么还不见文字,我们一天不看到春风的文字和美图,心里就像缺少点什么。很高兴,各位好友喜欢春风的文字。只是回来之后,身体状况一直不佳,还要上班,还要照顾孩子,无法集中注意力写文字。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对贵阳的印象不太好,印象不太好的城市,总是无法起笔。<br></h3><div><br></div><div> </div><div>今天忙着赶着一个材料,好紧张,限定时间交稿,因为心急,打字的过程无法集中注意力,不断出错,五笔打错字,一错就会牵出一长串,终于完成,累得要虚脱。现在可以静下心了,想写,这就起笔吧。<br></div><div><br></div><div> </div><div>春风写文字有时很矫情,每去一个地方都要写下艳遇。很多友友就记住了,纷纷问我,这次去贵阳有没有艳遇?我一说没有,大家都很遗憾,好像春风有了艳遇,才是不虚此行,而且艳遇的还要是帅哥才够味,没有了艳遇,读春风的文字,是不是也没劲了呢?<br></div><div><br></div><div> </div><div>那我就写一下相遇小帅哥的故事。<br></div> <h3>坐火车去的贵阳,漫长的旅途,用时很长很长,火车还晚点,整整两天又5个小时,才到达贵阳站。在一节车厢里,都是长途旅客,慢慢就渐渐熟识起来,说说话,聊聊天,打发寂寞的乘车时光。</h3><div><br></div><div> 我今年体内有寒气,尤其怕冷,车厢里空调打的很低,把我们都冻得丝丝哈哈的,和列车员说了几遍,空调的冷还是依旧,就懒得去说,“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随他去吧。白天偶尔到小座上坐会儿,大多数时间躲在卧铺的被窝里看书、取暖。半夜,车行到辽宁站的时候,上来一个小帅哥,就在我旁边的铺位上铺,起先我没注意到他。</div><div><br></div><div> </div><div>第二天早上,我还在被窝里取暖的时候,就听见他和我的同伴在小座上聊得很热闹,我抬头看了看他,一张青春洋溢的面庞,带副眼镜,很斯文,很秀气,很愿意和周围人说话,也很会说话,讨人喜欢,一刹那间,我仿佛看到了儿子就在眼前。我听他们聊了一会儿,说他是辽宁鞍山的,正好是儿子学校辽宁科技大学校址所在地,不由得对他格外关注起来。在铺上懒够了,就下来弄点早餐,补充能量。<br></div><div><br></div><div> </div><div>吃完了早餐,就和小帅哥聊了起来。原来他才22岁,在贵阳一所高职院校读的大专,因为普通话标准,人长得比较帅,毕业后就留在学校任助教,月薪5000多。我们吉林省工资在全国来说是比较低的,我这个可以当他妈妈的年龄,又是副教授职称,每月拿到手里的薪金和这个小朋友相仿,顿时有种失落莫名而生。同伴很会开玩笑,贵阳薪酬这么高,咱俩普通话又这么好,是不是考虑一下这次贵阳之后就留下吧……伙伴的戏谑之语让突然不平的心情慢慢恢复了平静。<br></div><div><br></div><div> </div><div>小帅哥很健谈,说他14岁就出来闯荡,最后在贵阳留下,每年都要乘飞机回家几次,这是第一次乘火车,还挺好玩的。说起他的家庭,他爸爸妈妈很早就不在一起了,他现在见到他们的次数极少,说这些的时候神情有些落寞,但很快就被阳光、乐观所代替。一说起他和那些学生的交集,就神采飞扬;他的女朋友在六盘水,还给我看了她的照片,满脸都是幸福的模样。无论有多世故,毕竟年龄还小,多数时候显得还很稚气。凭着他在贵阳的几年经历,他滔滔不绝地给我们介绍风土、人情,各处景观,说得头头是道,最后说,贵阳的话你们有可能都听不懂,都是方言,贵阳的饮食你们也会吃不习惯,但是特色很多,品尝一下也无妨,当成正餐可就不会太舒服了。<br></div><div><br></div><div> </div><div>两天的乘车时光,有着小帅哥在旁边娱乐,倒也不寂寞。他说他学的是中医,家里外祖父也是中医,我心里想两年的中医学习会学到什么程度?有天早上就逗他,小帅哥,给老师把把脉,看看我身体怎么样。他赶紧说,他从不轻易给别人看病。一会又忍不住了,那我给你试试吧。那天我手腕正好贴着一贴膏药,我说是不是得把膏药摘下来,才能准确呢?他说,不用,他可以的。我伸出腕部,任由他搭脉,旁边的旅客都来围观。把脉的时间很短,然后说了句,姐姐你身体很虚呀。为了鼓励他,我说,你说的对,我的身体真的很虚,脾虚、气虚,以前看过的。你把脉很准呀,不愧是中医世家的子嗣,他脸上呈现喜悦。我说,能开药吗?他说,从来不给人轻易开药,把脉的时候也很少。旁边的旅客就起哄,还看得挺准,看来这学没白念,把脉事件就这样过去了。<br></div><div><br></div><div> </div><div>小帅哥第一次乘火车,买了许多方便面、方便粉丝、小食品之类的即食食品,水杯也没带。吃了两桶方面类食品,他就吃够了。有时饿了,也没啥吃的,就继续泡方面,可方便面吃了两桶之后,谁都会倒胃口,他吃了两口就把整桶方便面都倒掉,此类事情发生了三次。老师我又忍不住了,给他上起了忆苦思甜的政治课。说起1942年那场大饥荒,饿死多少人;60年代文化大革命时又有多少人挨饿,70后的我那个时代也有许多人过着吃不饱、穿不暖的日子,现在的孩子生在蜜罐里,没受过苦,所以不懂得食物的可贵。他倒是很认真听,也不再糟蹋方便面了,我心里暗喜,孺子可教。过了不久说,姐姐,你给我100块现金吧,他没带现金,想买水和八宝粥吃,他用微信转帐的方式还给我。我心里笑道,究竟还是个孩子,就答应了他的请求,有了现钱,小家伙可高兴了,买回来一系列吃的,100块钱花得也差不多了,如此又用微信转我现金几次,买买买,但不浪费了。过一会儿,他和女朋友打电话,说他在车上倒掉方便面,被人给骂了。我一听,他在说我,赶紧说,老师哪是骂你呀,就是告诉你不要浪费,要敬畏粮食,如果你认为我说的不对,就当我没说,我心里呀真是哭笑不得。</div> <h3>晚上他为了报答我,将他买的新书借给我看。正是我喜欢的一本书,英国作家克莱儿•麦克福尔的《摆渡人》,几次想看却失之交臂的经典作品。我是个书虫,有了书看,就不再关注他,晚上看到熄灯,早上起来就勤奋阅读,用了小半天时间终于把这本书读完了。没有了人说话,小帅哥就上去睡觉。谁知道我看书看上瘾了,下铺的大学生也有几本书,看他们看得那样慢,着实替他们急。他的书不太新,以前都读过,借过一本高尔基的《童年》,不一会又读完了,周围的旅客惊讶我读书速度。读完了书,也快到贵阳站了,就继续和小帅哥有一搭没一搭地说说话,家在贵阳的大学生也掺和进来,还有布依族的阿爸、阿妈都和我聊得很热闹,还邀请我到他们的黔南州体验少数民族风情。</h3><div><br></div><div> </div><div>快要到站了,我们的车厢最是热闹,大家边整理行包,边互道珍重,希望我们在贵阳玩好。小帅哥很有礼貌,坚持和我们同行,为我们指路。最后在出站的时候,一个女孩子走到我跟前说,阿姨,其实我也是从延吉上车的,你们说话的时候一直认真听,很想加入你们,可是没有勇气,现在和你道一声不晚吧。我说,不晚,不晚。<br></div><div><br></div><div> </div> <h3>贵阳,我们终于到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