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利镇位于广西阳朔县的东部,距桂林市70公里。福利镇历史悠久,山环水抱,地灵人杰,历代文人学士辈出,有较高的文化传统。表现在建筑上,便是原有的三街、九井、十八巷、三宫、两寺、一宝塔。据记载,这些建筑多古色古香,工艺精湛。那时若登高鸟瞰,便有“深山藏古镇,青峰倾廓门”的情韵。可惜,时序迁移,人世沧桑,这些古建筑大都因天灾人祸或年久失修而毁圮,留下的不多。福利的文化传统还表现在画扇制作上,有着悠久的画扇制作历史,被文化部授予“中国画扇第一镇”的称号。福利有很多的家庭从老到小都会画画,小孩子都会画扇面,更有很多的“农民画家”。 福利镇位于县城东8公里,漓江北岸,1200多年前的唐代显庆年间,此地便有人居住,因原地荔枝成林,村舍隐伏其间,故名伏荔村。宋朝时,镇北东郎山下的黄道街繁盛一时。后来因此地水路畅达,上通桂林,下连梧州,居民移居于此,渐成圩镇。明代在村东北的马山脚下建马山圩,故有“马山名胜甲天洲”之称。清道光年间迁到老街(在天后宫后面)改为伏荔圩,1926年取其谐音改为福利圩,地方上以谐音改为福利,取福国利民之意。 福利的旖旎风光和人文传统正越来越多地被外界所认识,当年的《刘三姐》电影大部分都是在福利镇拍摄的。中央电视台也多次来报导过福利的文化和风景,中央电视台《走进广西》桂林篇的拍摄组也曾来到福利,专门采访了“阳朔画扇第一人”——福利的赵桥发先生。 福利镇是阳朔县的一大文明古镇,陆路距阳朔仅8公里,水路9公里,漓江钻石水道穿镇而过,水陆交通便利,通讯发达。这里峰峦叠嶂,别具特色,景色宜人,水乡风味浓郁,地带开阔,风光引人入胜。 阳朔福利是漓江水运的码头,也是珠江水系的古埠头,古代没有公路、铁路,漓江是沟通长江和珠江的惟一通道,福利潭深水平是避风雨的泊船航港湾。长期作为上溯顺水的埠头,这里人烟日渐增多,由于阳朔一带地形复杂,历代受战乱破坏较少,许多广东、湖南、江西、山东、安徽、福建人逃难避乱到阳朔,到阳朔福利的尤其多,现在福利镇几乎有一半人口是外来迁徙人口,这里文化复杂,至今还保留有原始部落文化——古傩文化,这里的傩乐、傩舞保存完好,傩乐被茅山教作为教课音乐,有一定发展,很有历史研究价值和艺术鉴赏价值。 我走进镇子里最大的一家卖扇子的店铺,工人正在制作扇子,桌子上堆满了扇子的半成品。 折扇子全部手工完成。 本想拍一些现场制作扇子画面,可惜正值春节,工人们基本都放假在家过年。这是店家的一个伙计正在手工折扇子。 阳朔画扇可谓代表了阳朔民间画的特色。顾以阳朔画扇来概之阳朔民间画.阳朔画扇是以当地楠竹为骨,以宣纸或绢帛为面,经画、染、裱、糊、穿、漆等工序制作而成。阳朔画扇选料考究, 工艺精致, 画面内容有桂林山水、阳朔风光、花鸟虫鱼、奔马猛兽、古装仕女等各类古今题材, 全部由本乡本土的农民画家创作并手工绘制, 画扇以此而名。在画的正面、反面或周边配以诗词、书法、篆印, 即成为集诗、书、画、刻于一体的旅游工艺品和纪念品。小者盈尺, 大者1米~2米不等。 阳朔福利几乎每家每户都能画画,这里是全国最有名的国画镇之一,被称为“中国画扇之乡”,因此也是全国最大的画扇生产基地之一。 福利画扇画面内容包罗万象,不仅有福利的奇山秀水,还有桂林、阳朔的怡人风光,以及花、鸟、鱼、虎、龙、马、梅、花等,做工精致,内涵丰富,极有观赏和收藏价值。
制作材料极为考究,扇面分铜版纸、宣纸、绢、丝绸四种,扇骨以本地盛产的毛竹为主体。制作一般包括剪、画、裱、打折和扇骨入套五道程序。先将白色的铜版纸剪成扇形,然后在宣纸或绢绸上作画,画好后裱上铜板纸上,也有在铜板纸上直接绘画的,接下来将画纸打折,在纸的背面再糊上一层铜版纸,糊的时候,留出插入扇骨的部分,其余部分都粘紧,最后将扇骨插入两层纸的之间所留的缝隙内。经过五道工序,一把画扇就算基本做成,余下就是修饰工作。制作过程中最为讲究和需要技巧的环节就是画、裱和扇骨入套。画,要相当高水平的绘画底子;裱,要求均匀、平整、不伤画面;入套,要求扇面的大小、留缝处与扇骨互相吻合,否则无法入套。 走到另一家扇子店,选了两个扇子,这是老板帮忙在扇子上写字。 这里民风淳朴,古色古香,颇有文化底蕴。镇子不大,绕着主街道转上一圈,不到半小时就能转完了,随手拍了一些镇里的人文。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作者简介:</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美国摄影学会影艺精通会士(PPSA)</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英国皇家摄影学会硕学会士(ARPS)</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新加坡摄影艺术家协会博学会士(FAPAS)</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新加坡怡丰摄影协会博学会士(FPVS)</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国际摄影家联盟(GPU)会员</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会员</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中国女摄影家协会会员</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