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扶贫路上显身手

山水情怀

<h3>  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的治本之策,太白县紧紧围绕贫困群众长期稳定增收目标,下大气力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各镇、各村在产业扶贫的道路上,大显身手,各具特色,成效初显。</h3> <h3> 黄金小镇一一太白河镇</h3> <h3>  太白河秦西南林麝特种养殖产业园区位于太白河镇东青村五组,是集林麝、豪猪养殖、观光旅游、药研基地为一体的现代特种养殖农业园区。园区采取党支部+合作社+能人大户+农户(贫困户)的方式,由村党支部牵头成立合作社,能人大户担任技术指导,农户自愿以土地、资金、劳动力入股的形式,抱团经营。建成后将成为全省林麝养殖规模最大、建设标准最高的扶贫产业园区之一。</h3> <h3>  太白河镇兴隆村高山冷水鱼养殖项目养殖三文鱼、金鳟、虹鳟鱼十余万尾,全村125户群众和贫困户全部参与入股,其中贫困户35户。采取党支部+合作社+能人大户+农户(贫困户)的方式,由村党支部牵头成立太白县天山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能人大户担任技术指导,农户自愿以土地、资金、劳动力入股的形式,抱团经营。建成后将成为目前全县以名贵冷水鱼殖,池塘垂钓、渔家乐等乡村旅游为方向的优势产业。经营取得收益留存壮大集体经济资本金后,按比例分红。 </h3> <h3> 古道明珠一一王家堎镇</h3> <h3>1.“党支部+合作社+园区+贫困户模式</h3><h3> 王家堎中明水岸市场是镇上依托移民搬迁点,倾心打造的一项扶贫产业配套项目。探索运用“三变”改革模式,由村集体统一经营管理,贫困户通过出资金,出劳力,出土地等方式入股,收益按股分红。市场建成后,兼具无公害农产品交易中心,游客服务中心,电商服务中心功能,为全镇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h3> <h3>2.“合作社+电商+贫困户”(国会养殖专业合作社)</h3> <h3>3.“党支部+能人大户+贫困户”(板桥村林麝养殖基地、和平村富硒灵芝种植基地)</h3> <h3>4.“园区+贫困户”(金大养生谷)</h3> <h3> 梦幻山水一一黄柏塬镇</h3> <h3>  黄柏塬镇各村以“党支部+合作社+基地+电商+贫困户”为模式,建设了切合村情实际的特色种养殖、乡村旅游、产加销一体化的产业园区和基地,将覆盖全镇165户445名贫困人口,通过入园务工、土地流转、盈利分红等形式,促进所有贫困人口稳定持续脱贫致富。 </h3> <h3>核桃坪村豪猪和藏香猪养殖基地</h3> <h3>皂角湾村香米种植示范园</h3> <h3>黄柏塬村合作社+中蜂+冷水鱼养殖基地</h3> <h3>二郎坝中蜂养殖基地</h3> <h3>高家坝电商+合作社+特色民宿示范点</h3> <h3> 怡情古关一一靖口镇</h3> <h3>  靖口镇肉牛养殖示范基地,位于靖口镇庙台村,计划投资8000万元,建成标准化基养殖场两个,示范带动一百户贫困户发展肉牛养殖产业。该基地按照“合作社+协会+贫困户”模式。现已集中养殖50余头,带动分散养殖800余头。</h3> <h3>  靖口镇食用菌生产示范园,按照“双支部(水蒿川党支部、凉水泉村党支部)+园区+贫困户”模式,建成占地面积40余亩,平菇大棚54座,年度投入550万元,带动贫困户97户,年度可实现户均分红1200元。</h3> <h3>  靖口镇生态农业养殖示范园按照“党支部(关上街村党支部)+合作社(太白县嘉隆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电商+贫困户模式”,配套关上街扶贫移民搬迁点产业发展,带动75户贫困户,建成占地60亩,集无公害蔬菜种植、土蜂、土鸡、土猪、观光休闲农业为一体的产业脱贫示范园区。 </h3> <h3> 诗意田园一一桃川镇</h3> <h3>1.“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模式</h3><h3>  枣园村通过党支部牵头,充分发挥“四支力量”作用成立枣园村黑猪养殖专业合作社,吸纳32户贫困户入股,预计年底 每户增收500-1000元。 </h3> <h3>  蹇坡村支部牵头成立太白县益康种养殖业专业合作社,建设百亩树莓、百亩梨园、中蜂养殖基地等,将全村63户贫困户吸纳,通过土地流转,集体经营,统一管理,年底分红,年底每户贫困户可增收3000元</h3> <h3>2.“党员能人+贫困户”模式</h3><h3> 枣园村支部书记刘会兵带头发展农家乐、醋坊,成立专业合作社,将全村32贫困户全部吸纳,带动贫困户年人均收入增加1000元。</h3> <h3>3.“龙头企业+贫困户”模式</h3><h3>  桃川镇杨下村蓝莓种植示范园建设流转土地573亩,其中涉及建档立卡贫困户30户,土地面积122.9亩,一期土地流转价格680元/亩、年,30户贫困户签订土地流转合同,户均每年增收2788元,解决杨下村贫困户劳动力就近就业45余人,人年均增收8000元。</h3> <h3>4.“合作社托管代养经营+贫困户”模式</h3><div> 针对无业可扶、无力脱贫的贫困户实际情况,采取“合作社托管代养经营+贫困户”模式,委托有发展能力和养殖技能的大户代养。杨下村绿瑛养殖专业合作社通过租用贫困户山林、吸纳贫困人口就业、土蜂代养、定期回购贫困户土蜂蜜等形式,帮助贫困户稳定增收。全镇目前有4个村正在实施合作社托管代养模式,为贫困户稳收增收提供了保障。</div> <h3>5.“乡村生态旅游+贫困户”模式</h3><h3> 按照全域景区化的发展思路,桃川镇立足本地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旅游服务业,杜家庄村、灵丹庙村在充分开发旅游资源的同时,辐射带动贫困户致富,把“旅游+扶贫”落地,走出绿色致富路。</h3><div><br></div> <h3> 药王故地一一鹦鸽镇</h3> <h3>产业扶贫具体做法:  </h3><h3> 一是抓支部,党员带头。坚持党建领航、产业助推、群众参与、合力攻坚,每个支部引领发展增收产业,党员干部带头示范,带领贫困户积极发展产业,以培育壮大产业促增收,充分发挥了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例如火烧滩村、柴胡山村,梁家山村。</h3><div> 二是抓规划,科学布局。坚持从实际出发,因村制宜,注重传统产业与优势产业相结合,每个村培育1一2个示范园、3一5个示范点,发展5一10示范户,以优势产业带动贫困户增收。例如马耳山村的树莓光伏、六家村的草莓基地、鹦鸽街村的中药材弥猴挑、高棉杨的"三土"养殖、火烧滩的农家乐和采摘园。</div><div> 三是抓创新,优化模式。因村制宜,发挥优势,分别确定了党支部+合作社+基地+贫困户、龙头企业+基地+贫困户等4种模式,采取贫困户参股分红、保底分红,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div><div> 四是抓管理,建立长效机制。三分建,七分管。建立各项工作制度,完善工作机制,规范管理,科学运营,发挥产业助增收的决定性作用。目前,全镇747户2453名贫困户,除99户101名五保户外,均参与到产业扶贫项目之中,每户有增收产业、致富门路,力争到年底户均增收4000元以上,确保年度脱贫攻坚任务落实。</div><div><br></div> <h3>马耳山树莓园、蜂场</h3> <h3>柴胡山村农家乐、黑木耳大棚</h3> <h3>六家村草莓育苗基地、土蜂养殖场</h3> <h3>五朝堎中药材示范园</h3> <h3>火烧滩村农家乐</h3> <h3>药王谷景区</h3> <h3> 云尖慢城一一咀头镇</h3> <h3>1.“支部+协会+合作社+贫困户 "模式 </h3><h3> 下白云村中蜂养殖基地占地50亩,总投资800万元,新建基地厂房11间180平方米,养殖中蜂3000余箱,集中养殖规模突破1000箱,共吸纳会员98户343人,其中贫困户36户104人,预计年底可实现户均最低收入1000元。</h3> <h3>2.“支部+园区+合作社+贫困户 ”模式 </h3><h3> 咀头街村供港蔬菜示范园占地300亩,总投资150万元。由村党支部引领,绿蕾合作社牵头,建成蔬菜种植大棚10座,目前流转土地200亩,带动贫困户25户86人,预计年底可实现户均最低收入1000元。</h3> <h3>  梅湾村莓种植示范点,带动贫困户17户72人。</h3> <h3>3."支部+园区+能人+贫困户"模式</h3><h3> 拐里村蔬菜示范园由村党支部引领,北川合作社牵头,党员能人杨锦龙指导,建成蔬菜种植大棚9座,目前流转土地41亩,带动贫困户22户76人,年底可实现户均分红收入1200元。</h3><div></div> <h3>  黄凤山贡菊种植示范园占地180亩,投资43万,带动贫困户74户294人。</h3> <h3>  牛家沟中蜂养殖示范点,养殖中蜂500箱,带动贫困户21户80人。</h3> <h3>4.“支部+公司+能人+贫困户”模式</h3><h3> 北沟村“心自在”生态农场项目由陕西龙景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实施,占地面积约300亩,集种植、养殖、生态休闲、观光为一体,由村支部指导,能人党员王龙飞负责,建成后可带动贫困户25户91人,实现户均最低收入1000元。</h3> <h3>5.“支部+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贫困户”模式</h3><h3> 依托龙头企业海升集团,吸纳贫困户35户123人进园区务工,年实现户均最低收入5000元以上。</h3> <h3> 依托龙头企业煜群集团、黄菜花种植专业合作社、天绿专业种植合作社吸纳贫困户入股分红,带动贫困户464户,年分红1500元以上。</h3><div><br></div> <h3>  产业扶贫正在进行时,太白县将紧紧围绕资源优势,持续用力,下绣花功夫,走出一条独具太白特色的产业扶贫路子。</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