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集古到创作----以欧体楷书集字创作为例

杨涵之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b>从集古到创作</b></span></h1><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以欧体楷书集字创作为例</h3><h3><br /></h3><h3> 从临摹到创作,是任何一位书家都必须面对的课题。书法的艺术特性,即决定了它比其他艺术更加注重"临摹"这个入门和修习的途径,同时更加追求"创作"这个蜕化和升华的境界。但两者之间,并非是简单或绝对的因果关系,而是存在着某种超越于这种关系的转换性奥秘。自古以来卓有成就的书法家,无不是在参透这种奥秘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h3><h3> 集字创作是初学者从临摹到创作之间的一架桥梁。"集古字"的方法属于半临半创,相较于"从临摹直接到创作"更接近创作一大步。为什么要用"集古字"的方法练习书法创作呢?原因有二:首先,临摹字帖就是学习笔法、字法、章法,然后进行创作作品。其次,通过集字创作可以检验我们对笔法、字法、章法的理解以及记忆。通过集字创作来更加深刻地了解临摹的重要性,仔细观察的重要性,保持敏感的重要性。集古字练习可以使人很快进入书法创作的状态,并且可以提高书法创作的情趣。</h3><h3>古代的"集字"有两种情况。一是根据内容的需要从某一碑帖中集字;二是根据某碑帖中的字创作内容。二者各有利弊,前者内容精美,而往往有某碑帖中所无之字需要集字者去"创造",如果"创造"得好,可称完璧。后者虽可做到字字精美,不免有削足适履之感。故成为经典流传后世的往往是前者,最为显赫著名的当属唐代僧人怀仁的《集王书圣教序》了。</h3><h3><br /></h3><h3> 下面我就用具体的例子来讲解一下如何"集古字",并应用到楷书创作中去。</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r /></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一</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br /></b></h1><h3> 我们用"集古字"的方法创作《海不扬波》四字作品,形式为传统的四尺对开横幅。</h3><h3> 首先,从欧阳询书《九成宫醴泉铭》中找到"海不扬波"四个字,因为原字帖中重复的字形多,我们在选择的时候尽量挑字形结构完整的范字,以便仔细观察每一个字的细节。将范字找出来以后会发现,这几个在原碑不同位置的字放在一起,它们的大小、笔画的粗细,书写的节奏都不是很协调,这就给我们下一步的书写造成了一点小麻烦。</h3> <h3>  创作书法作品,书写经验非常重要,它要靠长时间的练习与思考得到。反复书写这几个字,对照范本找差距。写熟练以后按照高宽比1:4的比例,选择合适的纸张完成实临作品。在这期间,要从整体章法的角度出发,初步调整四个字的大小与结构,写完以后落款、钤印,使得视觉上完整统一。审视完成的作品,因以实临为基础,单字的笔画有一些细,整体显得比较单薄,落穷款也略简单,这些问题留待进一步解决。</h3> <h3>  接下来就要进入创作阶段了,写大字的宣纸很重要,就我的经验来说,偏生一些的纸能够托住墨,写出的笔画浑厚有表现力。如果宣纸偏熟,就容易把笔画写的扁薄。我选择了一张印制好图案的浅黄色四言瓦当宣纸,这种纸装饰效果比较好,因为有等距离的瓦当图案,也省去了叠格子的麻烦。我用一支比较饱满、蓄墨量较大的的兼毫毛笔和偏浓一些的墨汁来创作这件作品。为了增加作品的书写性,有意的加强了一些提按、节奏、映带。这样写出的作品比较有趣味。正文大字写完之后,发现四个字正好写在纸的正中间,两侧留的距离相等,于是将落款分为两部分,写在作品前后的空白处。整体观察,觉得还是太注意细节上的表现,虽然比第一幅作品显得厚重,但还没有达到预想效果。</h3> <h3>  最后创作的这件作品,先按照&quot;海不扬波&quot;的词义,设计创作用纸的装饰效果。我选择了几张清代《康熙字典》残页,让裱画师父按照我设计好的位置把它们粘在纤维比较粗糙的宣纸上,然后用浓墨书写正文。这次为了强调线质的凝重与厚度,我有意加重下笔的力度,运用中锋将笔画写粗,减少笔画之间的空隙,尽量在视觉整体效果上下功夫,忽略一些书写的细节,尽可能的增加笔画的张力。正文大字完成后,在左侧用两排小字落款,使落款的视觉重量与大字匹配。整体上看,&quot;不&quot;和&quot;扬&quot;两个字之间的位置有些空,我选用一方五厘米的宽边朱文印章钤在装饰用的古书残页上,依靠作品上一分为二的印拓,将两个字在视觉上拉近。这样既不会显得印章突兀,也很好的增加了作品的&quot;味道&quot;,真正做到两全其美。</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二</b></h1><h3> 我们再用&quot;集古字&quot;的方法创作对联:&quot;笔若随心神则远,人惟无欲品能清&quot;。因为现在的住房都不高,稍微大一些的对联就没有办法悬挂,所以我选择以传统小品&quot;书房联&quot;的形式创作,这类作品高度只有八十厘米左右,既可以上下联单独装裱悬挂,也可以裱在一起悬挂,形式自由,装饰效果极佳。接下来我谈谈整个的创作过程:</h3><h3> 首先还是从原帖中选字。这件七言对联涉及到的字比前面讲的横幅要多一些,选字的时候更要细心,仔细甄别范字的优劣,这一点对创作经验还不丰富的初学者很重要。将自己认为比较好的字选出来后,如果有条件,可以在电脑中进行简单的排版,试着初步调节它们的大小,将范字排列成相对完整的一件对联作品。</h3> <h3>  范字选定以后,就要完成创作前的练习。仔细观察每一个字的结构特点,包括开合、取势、映带、伸缩等。认真的反复临写,逐个突破,临写的目的首先是形似。因为最后创作的成品尺寸比较小,所以临习正文十四个字要更加注意他们的细节。当每一个字都能够顺利的写好时,就可以通篇练习了。为了能够有效地控制书写节奏,我选用五分熟的白色宣纸,上边提前印好了灰色的界格,这样书写时即使字与字之间气息的映带不够明确,也可以用界格来填补。第一遍书写完整的作品,在字形结构准确的前提下,要把握好每一个字的大小、笔画的轻重。这种练习对以后的创作有极大的好处。为了调节作品的书写节奏,落款用小字楷书,在下联左侧分上下两部分书写,下边钤盖朱、白文印章各一枚,用红色的印拓影响白底黑字的单调,使作品在视觉上丰富起来。</h3> <h3>  观察前面实临的作品,虽然字写得还算&quot;到位&quot;,但是总觉得缺少一些&quot;味道&quot;。到底问题出现在哪儿了呢?经过仔细分析发现,书写过程中,过于注意字形的准确,忽略的书写的节奏,导致正文十四个字&quot;各自为政&quot;,缺少联系。单字的笔画偏简单,不够含蓄。针对这些问题,再创作的时候就有了指导方向。</h3><h3> 接下来,我选择了仿古色描金龙纹宣纸,并手工绘制朱丝栏装饰,用在主体创部分。书写时加强了笔意的呼应、运笔的跳跃、笔画的节奏。压在朱丝栏上落穷款,打破机械直线的视觉板正,分别在上下联钤盖大小不同的五枚印章,补充章法上的空白。书写完成后总觉得意犹未尽,于是将上下联拼接起来,为了使作品保持对联的形式,中间加了一厘米的白色距条,因为上下联是由一张宣纸裁开书写,整体上还保持着一个完整的描金龙纹图案,使得左右两部分衔接的更加紧密。然后在下联左侧粘上一条白色的宣纸,用墨汁将磨好的朱砂颜色调和沉稳后,写两行小楷长跋,简单介绍楹联书法的来历。这部分写完后,从视觉角度看左侧整体有些&quot;轻&quot;,于是用笔画略粗的行书加了一行顶天立地的长款并钤盖一枚较大的白文名章,来补充这部分的张力。这样从色彩、形式、字体都为这件作品增加了可读性。其实,在当今书法类的国家级展览上不乏这样的拼接作品频频入展获奖,借鉴这种形式,可以增加作品的美感与趣味,何乐而不为呢?</h3><h3> </h3><h3><br /></h3> <h3>  楹联是中国书法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集形式、内涵和韵律众美于一身。书写对联最忌讳体式单一,缺少变化。书写时字形的扁长大小,笔画的轻重缓急,韵律的张弛有度,左右的呼应避让等都是极其重要的。这时候的字已经不是完全实用意义上是字了,而是要将美学意义上的每个要素都做足,做到位。形式要丰富、结构要到位,笔韵要有味道。</h3><h3><br /></h3><h3> 集古字进行书法创作仅是迈向熟练自如创作的一个过程和台阶,并不是终点。我们要依靠集古这个&quot;拐杖&quot;,迅速进入到书法创作的境界中去,进而追求更高的目标。</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九成宫醴泉铭》集字对联创作欣赏</b></h1> <h1><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本文是《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集联创作》一书的序言,书中收录了集联与创作的作品各100幅,16K本,四色全彩印刷。此书将于近期由河南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河南美术出版社天猫店、微店的售书信息!</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