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从陶小平老师的课堂及报告中,我真切地感受到阅读不只是课外的事情,不只是点缀,不只是特色工程,而是每所学校、每间教室、每位教师应该去做的工作。我要在我的学校把语文主题学习实验做出成效来。”这是十堰市茅箭区二堰小学陶国德校长这次培训后的感言。<br></h3><div> 21、22日,在北京华樾教育研究院的牵线下,十堰市茅箭区教育局诚挚邀请到湖北名师武穴市第二实验小学陶小平、吕爱华两位老师来为二堰小学、三堰小学、西坪小学的所有语文教师做实验启动培训。</div> <h3> 22日上午第一节课,陶小平老师进行了二年级的《归类识字》教学展示,虽然暑期还未过完,但相约而来的孩子在陶老师的带领下启动了学习模式,课堂上孩子们争先恐后,好生惬意,整堂课,轻松、愉悦又高效。让听课者们赞不绝口,二堰小学教这班的盛老师感慨地说:“课堂密度这么大,内容这么多,学生怎么却一点儿不觉得累,不觉得吃力,反而很欢。”</h3><div> 这正是语文主题学习倡导的一课一得,正所谓弱水三千,只取一瓢,关键要这一瓢,要让学生饮得爽。</div><div> </div> <h3> 随后,吕爱华老师展示了五年级的《在矛盾心理中体会母爱》,1+x范式的教学,一节课学同一作家毕淑敏的三篇文章《学会看病》、《剥豆》、《孩子,我为什么打你》,教学目标集中,语言品味到位,无不让老师们意犹未尽,为之叹服。<br></h3><div> 通过课堂教学,让实验初期的教师有了近距离感受。两节课之后,吕老师现场说课,谈课感,谈实验感悟,这种现身说法更真实、可信。随后,陶小平老师为大家作了《让语文主题学习向更深处漫溯》以及《语文主题学习整合的策略》两场报告。</div> <h3> 她以自己所处的学校武穴二小为例,谈这三年来的实验历程、具体作法及所带来的改变。她告诉大家:语文主题学习实验是绝对值得做的,引领孩子们多读书、读好书是终身受益的事情。她还告诉大家:任何一项改革,肯定是有困难的,困难不可怕,关键要认清方向,方向明了,方法就有了。她更强调一点:坚持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h3><div>报告中,她脱口而出的课例,深深吸引了老师的耳根,现场的讨论、互动、答疑,也是让参训者们受益多多。</div><div> </div> <h3> 下午的活动是分段现场备课。备课前,陶小平老师针对老师们的疑惑又做了场《三种教材的比对》微报告,从定位、整合、习得、课内外、阅读量、评价这六个方面剖析了课标本、统编本、实验本三种教材的联系与区别,让参训者更明确了行走的方向。<br></h3> <h3> 随后的备课活动,两位指导者更是穿梭其间,或与老师们共同研读,提取语用点,或手把手地教。从最初的一头雾水,慢慢地,老师们有感觉了。<br></h3><div> 学习的意义,就在于学习的真正发生。</div> <h3> 老师们现学现用,成果还真不赖,二堰小学佘老师的团队五上6单元"感受父母之爱"语用主题定位准,精读引领课设计妙。三堰小学周老师的团队三上2单元"名人故事"的单元整体思路更是让大家啧啧称赞,单元思路清晰,五种课型整合到位。</h3><div> </div> <h3> 看着学习者取得的成效,看着老师们慢慢上路了,作为指导者很欣慰。能把好的经验、好的作法、好的读本、好的实验向更多人传播,这是件多么有意义的事情。<br></h3><div> </div> <h3><br></h3><div> 朝着明亮的方向前行,相信他们会有美丽的遇见……</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