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贵州自驾游~(十)超级盆景小七孔景区

阿玮

<h3>小七孔景区位于“地球腰带上的蓝宝石”~黔东南州荔波县,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AAAAA级景区,世界遗产——中国喀斯特,中国最美丽的地方之一。该景区在宽仅1公里、长12公里的狭长幽谷里,集洞、林、湖、瀑、石、水多种景观于一体,玲珑秀丽,令游客耳目常新,有“超级盆景”的美誉。因景区内有一座建于道光十五(1836)年的小七孔古桥而取名为小七孔景区。</h3> <h3>我们预订的客栈在西门,因景区扩容改造,西门已暂时关闭,所有游客都在东门游客中心购票再乘坐景区车辆进入景区。昨晚在客栈偶遇湖北来自驾游的一家三口,他们早上8点到景区,人太多,购票排队、乘车排队,直到11点才进景区,下午6点才出景区,要我们汲取教训,尽量要早点到景区,避开高峰期。于是我们今早6点半出发,西门至东门20公里左右,除3、4公里在修外,其余都是山路,但路况非常好,公路两旁景色也不错,云雾缭绕,如入仙境。</h3> <h3>游客中心背景如一幅水墨画,很美。</h3> <h3>7点到达景区。游客中心7点半才开始售票,几个售票窗口已站满了排队的游客,有些游客6点多就来了。将近9点才买到门票,接着又排了半小时队坐景区车,乘坐40多分钟景区车近10点才到达第一个景点~卧龙潭,位于小七孔景区最西头。</h3> <h3>卧龙潭,喀斯特暗河——卧龙河的出口处。从地表看它只是卧龙河的源头,自从这里筑坝引水发电后入响水河,成两河的总水源。水潭犹如地底深渊,即便是发洪水时,潭面也犹如镜子般平静。</h3> <h3>卧龙潭潭面不大,水色呈绿色,水面平静如镜,飘着一层薄雾,倒映着两岸青山、翠竹,色彩斑斓、绚丽多彩,的确有点九寨沟的感觉。</h3> <h3>这是个人造瀑布,叫滚水瀑布,潭水雪崩似的倾泻而下,形成一道宽大的弧形水帘,这才感觉表面平静卧龙潭下卧龙河在潭底翻动。</h3> <h3>游完卧龙潭,景区车站台已排着长长的队伍,等了半个多小时车,终于坐上车,乘车10分钟左右到达鸳鸯湖。</h3> <h3>很多攻略上说,大凡游人慕名来小七孔景区,无不到鸳鸯湖,到鸳鸯湖无不荡舟,对鸳鸯湖评价都非常高,我们便购得船票体验这一快乐。票价按人头每人30元,时间为1小时,后来发现,其实没人给你计时间,完全可以玩够了再上岸。</h3> <h3>鸳鸯湖主要由两个大湖组成,相依相偎,永不分离因此得名,另外还有四个小湖串联组成一个奇妙的水网,是一组高原喀斯特湖泊。</h3> <h3>湖水如茵,深不可测,据说湖中最深处达38米。</h3> <h3>前面两棵长在湖中央的树叫鸳鸯树。</h3> <h3>经过鸳鸯树,天空下起了雨,刚上船时还艳阳高照,这天变就变,我们的把船划树底下躲雨。</h3> <h3>不到5分钟又晴了,继续前行。</h3> <h3>慢慢的大家也掌握了划船技巧,随心掌控,躲过不少横冲直撞过来的小船,也超过不少。大家都喜笑颜开,连碰船都是件乐事,怪不得有人说:鸳鸯湖荡船,老叟变顽童。</h3> <h3>还没划20分钟,第二场雨到来,比第一场雨来得更大一些。可怜的我们把包都放在岸上,准备的雨衣雨伞没带上船。还好湖中树多枝茂,可遮风挡雨。看着别人撑伞雨中划船,甚是羡慕。</h3> <h3>10分钟后又是艳阳高照,继续前行。</h3> <h3>划船入湖,发现这里的树木植根于水中的石头,又透过石头扎根于河床。由于地形、水深和光线的变化,可以看到五颜六色的景色。</h3> <h3>绿岛之间,港汊交错,水面迂回交合,湖中有很多幽深的巷道,难怪这里叫水上迷宫。</h3> <h3>我们划进一条小巷</h3> <h3>穿过小巷又是一片水中森林</h3> <h3>湖水纵横交错,趣味无穷。</h3> <h3>我们还选择了一条最狭窄的巷道,很多小船在此碰壁,我们已是熟能生巧,轻松过关。</h3> <h3>熟话说贵州天气晴不过三日,可我们在鸳鸯湖里体验到了晴不过30分钟,在湖中游玩一个小时下了三场雨,来得毫无征兆。第三场雨来得最猛烈,即使我们选择了湖中一棵最茂密的大树,外加头顶救生衣,依然没逃过湿身。</h3> <h3>雨小下来,快速划向码头,船到码头,又是晴空万里!真该坚持会,再划一圈。</h3> <h3>鸳鸯湖景区站台人更多,等了将近一小时才坐上车,时不时又下着雨,影响到了大家游玩心情,跳过天钟洞、翠谷瀑布,直接到了水上森林。</h3> <h3>水上森林——亦名瑶池。长约600米,分上下两段。河谷里丛生着茂密的乔木和灌木,形成一道翡翠屏障。</h3> <h3>这里的千百株树木,包括珍奇树木数十种,全都植根于水中的顽石上,又透过顽石扎根于河床,造就了水中有石,石上有树,树植水中,水、石、树相偎相依的奇景。</h3> <h3>清澈的河水从河床的杂木林中穿涌而下。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冲涮,河床已没有了一粒泥沙,连磐石也被激流磨光了棱角而变得“圆滑”起来,但树木却死死扎根在河床里,纹丝不动。</h3> <h3>水上森林中,石上盘根错节,枝间古藤缠绕。游人手攀曳藤、足踏盘根,沿河穿行,踩瀑践浪,有惊无险而趣味无穷。<br></h3> <h3>要在林中走,哪能不湿鞋。要么湿鞋要么脱鞋。</h3> <h3>随后又是等车坐车,来到68级瀑布。下得车来,天也放晴,眼前一条小河河水随着河床跌跌落落、浪花飞溅、哗哗的向下流淌,似千万个快乐的孩童向前奔跑,排队、下雨对心情的影响瞬间消失。</h3> <h3>响水河河水在1.6公里的狭窄山谷里,沿高高低低的河床,错落成68级瀑布和跌水,千姿百态的瀑布跌水竞领风骚,争奇斗妍,构成风情万种的动态水景,令游客目不暇接。</h3> <h3>层层叠叠的瀑布,淙淙哗哗倾泻而下,或倾珠撒玉,推雪拥云,或如匹练飘逸,似银河泻地,形态各异,气象万千。</h3> <h3>走到68级瀑布尾部,公路旁,一个瀑势如山倒,吼声状雷,壮观的瀑布出现在眼前,这就是拉雅瀑布。</h3> <h3>瀑在路侧,人在瀑下,倍觉畅酣和亲切。瀑布溅喷的水雾飘飘洒洒,纷纷扬扬,给人以扑面凉爽和美的享受,可一洗征尘的暑热和劳乏,顿觉轻松和振奋。<br></h3> <h3>瀑布腾空喷泻,横向坠落,同响水河纵向错落的68级跌水瀑布构成一幅绝妙的立体交叉瀑布群景观。</h3> <h3>经过拉雅瀑布前行2、300米即到达小七孔古桥,景区之名由桥而得。这是一座小巧玲珑的七孔古石桥,桥长25米,桥面宽4米,拱高4米,建于清道光15(1836)年,当时为沟通荔波至广西道路的重要桥梁。</h3> <h3>桥由麻石条砌成,桥身爬满藤蔓和蕨类;古色古香的桥下是绿得令人心醉的涵碧潭。两岸古木参天,巨大的虬枝沿着桥伸臂,宛如巨伞撑在桥上。此桥看似单簿,但几百年来它经过多次洪水冲击却泰然屹立,迄今完好无损,可见其建筑工艺的精妙。</h3> <h3>总体感觉小七孔景区风景很美,只是景区提升改造,西门关闭,导致游客都集中在东门且同一向游玩,景区内很多道路在维修,人满为患,游玩时间都浪费在排队购票、等车上,建议大家在改造结束后去游玩,会有更好的游玩乐趣。本来计划还去大七孔景区,回到景区停车场已是下午4点,时间不够。也许受小七孔影响,一些同行的小伙伴想家了,只好取消后面的肇兴侗寨和桂林龙脊梯田的行程。于是将导航目的地改为“新余”。</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