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文:海觅</h3> <h3> 外婆90岁时来我家小住一段日子,晚饭后我经常陪她一起散步那时我俩手搀手不像是祖孙辈,倒像是一对忘年好友。我从小由外婆带大,直到结婚才与外婆分开住,然而外婆喜欢来我这儿小住,因为从小到大我一直是她的倾听者。</h3><h3> 那天晚饭后我们又出去散步,两人扒在饮马桥转角处的栏杆上看着路上来往的车辆。那是一个很柔和的夜晚,天空星星明亮,路上没有拥挤的人流,外婆望着对街的灯光轻轻叹了口气,又开始怀念她的往事了……</h3> <h3 style="text-align: left;"> 外婆出生在江南水乡的一个美丽的小镇,二十岁那年跟随做保姆的小姐妹来到了上海,在那里认识了叫她一生难以忘怀的初恋情人——徐炳坤。他是一个刚从医学院毕业不久的青年,学的是外科专业开一家诊所行医。在外婆的描述中他好像出生于一个很有教养的家庭,说话谦和,举止温文儒雅。外婆大字不识一个,但人十分聪明,经常去他的诊所还能帮上不少的忙。于是他做起了她的老师,教她识字读书,而外婆也十分勤奋好学,学习成绩进步很快,同时也在上海一家工厂找到了工作,那段时间外婆十分开心和幸福。家乡有一个小男孩头部生了个脂肪瘤,外婆把他带到徐炳坤处帮助治疗,她亲眼看他操刀手术,动作娴熟麻利。最终还不收人家一分钱,这让外婆很感动,也为有这样一位男友感到自豪。他带外婆见过了父母,开明的父母全凭他自己做主,外婆期待和憧憬着做他的新娘!他对外婆十分体贴和关爱,他要外婆继续识字读书,直到能简单的看书看报。</h3><h3> </h3> <h3> 在和外婆以后相处的日子里,徐炳坤逐渐忙碌了起来,忙的不是门诊而是药品采购,他对外婆说这些都是他的一个朋友需要托他买的。外婆当时是一个沉浸在恋爱中的幸福女人,没有关注到国家形势的变化,直到有一天,徐炳坤很凝重的把外婆拉到身边,对她说我要出去一段日子,你好好待在家里等我回来,如果上海有什么变化和不安全你先回老家躲避,我到时候会来找你。直到这时外婆好像心里明白了点什么,说我不让你一个人去,我要和你一起去,这时他坚定地说"你不能去,那里太危险,但你一定要等我"。外婆看着他那庄重的表情,只能点头听从他的安排。他把诊所卖了,三分之一的钱给了外婆,三分之二的钱全部买了药品和医疗器械带往前线,外婆当时知道他肯定参加了地下组织,但不能多问。就这样徐炳坤带着他那一腔热血和信仰投身了革命,这一去就再也没有回来,这便成了外婆一生的等待和怀念!</h3><h3> 外婆几乎一生都在等待,北伐战争结束了没有等到他,有人给她传信说是他受伤了,抗战结束没有等到他,外婆满心失落,然而全国解放了仍然没有他确切的音讯……在我十岁左右好像经常会听外婆说起南京大丁家巷这个地址,原来外婆终于千方百计找到了徐炳坤的弟弟,详细询问了他弟弟关于"他"的情况,才知道他在一次坑道里为战士做手术,遭遇敌机轰炸牺牲了!从那以后外婆经常要说起她的炳坤,并说在她死后一定要去找他!那晚与外婆聊完后,她还是不忘说死后要找他的那句话。我听的有点感动,听的有点心酸!</h3> <h3> 外婆在96岁那年离开了这个世界,在她临终前那半梦半醒的日子里,她仍会说我要去找炳坤了!不知天堂里的徐炳坤是否也在苦苦寻找和等待!外婆的初恋也没什么特别和传奇,但她一生放不下的是怎样一种情怀,一生装在心里的是怎样的一种记忆,唯有刻骨铭心才会伴随一生!</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九十的黄昏已没了矫情,</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心内仍存放着初恋的回忆。</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此刻她更坚定一生的等待,</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渴望天堂相遇已不觉奢侈。</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念叨了一生一世的名字,</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定是一世放不下的真情。</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那心中久装了一份沉淀,</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它却填满了人生的空寂。</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生离是一份永久的等待,</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天堂是一种永远的相聚!</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