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有人曾说:“戏曲是一门夕阳艺术,只配跟着目前尚痴迷于它的老人们一起走进坟墓。”<br></h3><div>但90后的我,偏偏不喜欢流行音乐,不喜欢时尚的娱乐文化,却对中国传统的戏曲艺术情有独钟。</div> <h3> 因为它浸透了古典之美:发物于原始歌舞,沾染着先秦的理性精神,反映着汉、唐盛世的浪漫气息,显示着诗画书法的神韵,闪耀着不同时代的风采,宛如一朵在中华文化沃土上绽放出来的色、香、味独具的艺术之花。</h3> <h3> 而宛梆就是戏曲百花园中一朵灿烂的奇葩,有许多绝技和绝招,是同州梆子传入南阳后,结合南阳方言俚语、民间音乐而形成,流行在河南南阳的地方戏。有近400年历史,很早人们称它为“南阳调、老梆子、南阳梆子。</h3> <h3>宛梆曲调丰富,唱腔激昂,其声腔高亢豪放</h3> <h3>男声用大本嗓,给人以粗犷、豪迈、奔放、明朗的感觉,化腔是宛梆声腔艺术中,比较突出和独特的重要组成部分</h3> <h3>几乎和类板式的结构中都有花腔、生、旦、净、丑各种行当皆可用之。</h3> <h3>女声唱腔的高八度呕音花腔,娓婉清亮,配之梆胡发出的“唧唧”声,犹如鸟鸣,是其声腔主要特色,堪称一绝。</h3><div><br></div><div><br></div> <h3> 戏曲的美,美在写意,美在神韵,美在含蓄,美在典雅,“可意会而不可言传”,这是一种带有鲜明中华民族审美情趣的东方之美!</h3> <h3> 每当一段唱词从容吟出,骤然间,我仿佛看到古典文化鲜活在舞台上,飘曳着、飞舞着、回旋着,长长的水袖缠绵着声腔琴韵,转成一圈圈的游涡,由疾而徐,由徐而疾……</h3><h3> </h3> <h3> 失意时听如泣如诉的唱腔,感觉得到了共鸣和慰藉;高兴时听高亢激昂的旋律,更觉意气风发;夜深人静时那轻柔婉转的韵调,仿佛儿时的摇篮曲,伴我安然入梦……</h3> <h3>看那不大的舞台,简单的布局和道具,这是个多么奇妙的地方啊。它盛开着演员的技艺,孕育着众人的梦想。</h3> <h3>同一个舞台,须舆间就变幻出了不同的时空,不同的格局,不同的命运。青衣长舒的水袖、花旦灵活的眼神、老生持久的拖腔、花脸个性的笑声……让我沉迷在他们所创造的时空环境里。</h3> <h3> 在这里我找到了知音,感觉那么亲切,那么的有人情味儿,不知不觉我也成为一个资深戏迷,也和许多演员成为朋友,无话不谈。</h3><h3>戏曲带我到过去,也引我到未来,我在不知不觉中感到命运的牵引,感叹人生的波折和奇巧。</h3> <h3> 我也喜欢一个人静静地哼着曲子,很多时候是不在意演绎技巧的,而是感受它戏外的韵味,在曲的里让沧桑幻化,让古今同心。我可以放心地将一腔心事全然托付,并让自己的情怀暂且安顿。现代生活总是那样马不停蹄地向前赶,滴滴答答的秒针就像锣鼓点一样催着我大步行走,仿佛快节奏就是现代社会的一个代名词。而我们太需要慢活了……于我,似水流年中,步履匆匆时,心灵需要栖息,沉迷戏曲中,“但愿长醉不复醒”……<br></h3> <h3>宛梆也是戏曲百花园中一朵灿烂的奇葩,有许多绝技和绝招,值得我们青年人去学习和了解,更值得我们去传承和发扬</h3><div><br></div><div><br></div> <h3>再来欣赏一段宛梆,和我一起沉醉其中吧</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