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童年记忆——大街上的游戏</b></h1><div><br></div><div><br></div><div> 阿琴(大连)</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 我的童年没有大山,没有河套,没有青纱帐,也没有像卫士一样站在田里的稻草人。我的童年是坐在窗台上看窗外的光景,是胡同里大街上的行人、车辆和偶尔传来叫卖的吆喝声,是窗外一夜间开起来的槐树花,是到了晚上楼梯里被小孩子们提着的小灯笼点亮的雀跃,是偷偷去赶海,赶出来的那些忘乎所以的大高兴……是毛泽东思想宣传员、是唱着毛主席语录歌跳皮筋时的疯狂和张扬,是被大街上那些乱七八糟的游戏蒸腾出来的有些撒野的快乐……还有那个特殊年代在最初的心里刻下的印痕和怎么都搞不明白的混乱与困惑……</div><div><br></div> <p class="ql-block"> 童年的家就是那个友好路上有二十户人家的三层楼院。露天的走廊成U字形,从三楼一下子看到一楼,一家一家的门挨着门。除了冬天外,几乎每个晚饭后,都会听到孩子们唱诗般的、为再次聚拢一起玩耍而发出的呼唤:“谁家有小孩儿,赶快出来玩儿……”我们的手里提着个小灯笼,都是家长自制的,相当于如今儿童必有的“大”玩具吧。小灯笼是八块梯形的小玻璃组成,中央燃着小蜡烛。孩子们提着跳跃着童年梦想(那时候叫理想)的火焰,沿着楼梯挨家挨户的闪烁着,直到队伍慢慢庞大起来。这也是我们一天中最后的快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比起现在的孩子,我们童年里的游戏很有些团队精神,还有些野性,好像还夹杂了那么一点当时我们并不懂的ZZ色彩。更多的时候我们是在大街上跳皮筋、跳方、打翻牌、抓大把。牌是用糖纸叠成的三角形,几个人蹲在地上,用手一扣、一抬,牌翻过来就赢了。大把,通常是用一寸见方两种颜色的布,或反正染成两种颜色的杏核做成的。好像五个、十个或十一个都可以,将其握在手里,把其中一个向空中抛起,同时将手里的散落开,再抛起一个,再抓起同一颜色的几个,口中还念着口诀。跳皮筋是最开心最尽兴的。两个人将圈起来的皮筋往身上一套,呈长方形,另外一个或两个人便跳起来。那时候,学校也兴跳皮筋,还参加比赛呢,皮筋上系着各种彩纸花,老师们把我们打扮成穿着白色衣裙扎着白色蝴蝶结的小蝴蝶,在音乐背景下,穿行在扯成各种图形的皮筋队列里。每一段有一个人跳,而且是唱着歌,双手上下摆动,踩着节奏跳。我们学校的皮筋操在全市小学的比赛中还拿了名次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童年的快乐中,属于那个时代的音乐也自然而然地渗透到了我们的游戏里。跳皮筋时,我们唱得最多的是毛主席语录歌,每条语录歌都能跳,而且越是节奏快的跳得越起劲。比如那首“凡是错误的思想,凡是毒草,凡是牛鬼蛇神都要进行批判,决不能让它们自由泛滥”。真是唱得铿锵有力,踩得爱憎分明。尤其是唱到“错误思想、毒草、牛鬼蛇神”时,双脚踩在一根皮筋上,且一脚一拍地踩。然后右腿向后一翘,将皮筋缠在腿上,身体原地一转,皮筋自然打开。这是我们最喜欢跳的一首语录歌。还有“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 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样雅致、那样从容不迫,文质彬彬,那样温良恭俭让,革命是……”等“力量型”的语录歌,唱着、跳着的时候真是情绪饱满到愤愤然。楼下那条大街,成了我们的游戏乐园,通常一玩就忘了回家,该吃饭的时候,就听见大人们满楼喊着……玩野了的我们,脏兮兮的脸上冒着热气,极不情愿地随喊声回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晚饭前,我们会在家长的带领下,统统到二楼的大平台上,手握毛主席语录,面对毛主席照片,极其虔诚地跟着大人们鞠躬,宣誓。解散后才回家吃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当然,童年记忆中还有很痛的画面。那次我们正在楼下玩,被突然从三楼倾泻下来的水和鱼吓傻了,各种各样的热带鱼、金鱼,有的摔死了,有的在地上直打滚儿,特别是金鱼,瞪着眼睛,拼命地张着嘴……鱼儿们那一张一闭的嘴和鼓鼓的垂死挣扎的眼睛,刺痛了我还没有长大的心,并留下了深深的印痕。后来知道那些惨死的鱼儿们是因为它们主人被抄家而带来的厄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那是我们当时怎么也搞不懂的很严肃很重大的、甚至连大人们恐怕也搞不明白的事情。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都说城里的孩子没有童年。那是因为在满眼都是水泥筑成的世界里,我们不知道炊烟里夕阳走进山后的味道。只知道,在那个特殊的属于我们的年代,留在记忆里的那些属于我们童年里的快乐和故事。</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