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克里米亚是我们此次俄罗斯游的重头戏,2014年在乌克兰乱象中通过公投决然脱离乌克兰,回归俄罗斯,成为俄罗斯最新的自治共和国,为此俄罗斯开始被西方世界全面的经济制裁;</b></h1><h1><br /></h1><h1><b>2017年8月16日。一场淅淅沥沥的夜雨,伴着几声隆隆的夏雷,朦朦胧胧莫斯科的晚上。凌晨1:20预定的闹钟响了,我们以冲刺般的速度洗漱完毕,行李已经装好。2:00在仿膳餐厅吃完早饭,2:30从礼花宾馆出发。徐导游带领我们一行28人前往莫斯科孙子机场,预计需要2个小时的飞行时间到达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br /></b><b>5:30波音777-300准时起飞。从莫斯科向南航线要绕过乌克兰领空,经亚速海峡进入克里米亚。飞行大约一个小时之后,俯瞰整个地面有大片大片的农田,完全是开阔的大平原,与先前在伏尔加河上飘荡的1345km,目极之处几乎全都是森林的景象完全不同。真是要水有水要地有地的富饶国土啊!<br /></b><b>飞机降落在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的首府辛菲罗波尔,它的人口约250万。距莫斯科1500km,圣彼得堡市2000km。是与乌克兰相连凸入黑海的半岛,扼守着亚瑟海出口。<br /></b><b>半岛上的塞瓦斯托波尔现在是俄罗斯除莫斯科、圣彼得堡外的第三个直辖市。<br /></b><b>克里米亚(Crimea)历史悠久,在公元前1000年左右就孕育着人类文明。有足够证据表明在克里木半岛定居最早的是凯尔特人。公元前438年,这里曾建立了与雅典关系良好的博斯普鲁斯王国,向雅典提供谷物等商品。公元前15年,克里米亚称臣于罗马帝国。在此后长达10多个世纪中,克里米亚半岛相继被哥特人、匈奴人、可萨人、拜占庭、蒙古金帐汗国占领。直到1783年,沙皇俄国正式将整个克里米亚半岛纳入自己的版图,并入俄国的克里米亚隶属塔夫里达州管辖,1918年建立了塔夫里达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成为俄罗斯联邦的成员。1921年,又成立了隶属俄罗斯联邦的克里米亚鞑靼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二战后,俄联邦最高苏维埃以克里米亚鞑靼人在战争中同德国纳粹合作为借口,将鞑靼族整体强迫迁往中亚等地,自治共和国也改为克里米亚州。<br /></b><b>为庆祝乌克兰的哥萨克人鲍格丹·赫梅尔尼茨基开始与俄国"结盟"300周年,出身乌克兰的赫鲁晓夫主导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在1954年通过决议,将克里米亚划归乌克兰。决议的理由是:"鉴于克里米亚同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之间经济上有共同性、地域接近、经济和文化关系密切。"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议会曾单方面通过决议要求废除1954年苏联把克里米亚划入乌克兰的决议,将克里米亚"收回"俄国,遭到乌克兰政府的拒绝,最后俄、乌、克三方以成立内部自治的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和维持俄国在黑海塞瓦斯托波尔海军基地的驻军达成妥协。<br /></b><b>为了将克里米亚半岛并入俄版图,沙皇俄国17世纪同土耳其进行了9次战争,自18世纪中期以来克里米亚隶属俄罗斯以来,帝国为保持这个黑海出海口,为它所付出的代价可谓不小。19世纪中叶,爆发了以俄罗斯为一方、英国、法国、土耳其皮埃蒙特和奥地利为另一方的漫长而艰苦的"克里米亚战争"。虽然这场拉锯战以西方盟国最终艰难取胜而告终,但沙俄军队在著名的巴拉克拉瓦战役里全歼英国白衣轻骑兵而挽回了一些颜面(360度全景画廊讲的就是这个故事。1854-1855年俄罗斯与英法联军的一场战争,这场战争持续了349天。全景画的作者是弗朗次罗波,画了三年,也是进行爱国教育的一个好地方)。尽管如此,当年将克里米亚划归乌克兰并没有引起俄罗斯人的强烈反感:一方面,领土变更是在强盛时期的苏联国内进行;另一方面,俄罗斯在苏联占据特殊地位,"划归"事件在当时并未触及到俄罗斯的根本利益。<br /></b><b>随着苏联解体,俄罗斯人意识到克里米亚将永久地划归乌克兰所有。于是俄罗斯一些政党和团体就以克里米亚历史上"就是俄罗斯的",以及"1954年苏联最高苏维埃的决议不合法"为由,提出不放弃"任何一寸神圣的领土"。来自自民党的俄国家杜马议员库里扬诺维奇表示:"我们不应该再与乌克兰续签条约,当年赫鲁晓夫是在酩酊大醉的情况下将克里米亚送给乌克兰的。"</b><b><br /></b><b> </b></h1> <h1><b>克里米亚地理位置重要,自然条件优越,有众多的深水良港,曾是前苏联的军工造船基地。在克里米亚的刻苏、费奥多西亚、塞瓦斯托波尔等地均建有大型造船厂,在辛菲罗波尔设有无线电厂。<br /></b><b>位于克里米亚半岛西南端的塞瓦斯托波尔(Sevastopol),原属乌克兰共和国直辖市,有着深水不冻良港,其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历史上也曾是克里米亚战争时英俄两国必争之地。是俄罗斯黑海舰队司令部所在地。北纬44°36,东经33°32。面积864平方公里。地处苏联欧洲部分南部黑海北岸,北有铁路经克里木州首府辛菲罗波尔,可直达莫斯科,南出黑海海峡可通地中海,战略地位重要。城市坐落在塞瓦斯托波尔湾和南湾沿岸阶梯形山坡上。<br /></b><b>1993年俄联邦宪政危机期间俄最高苏维埃曾宣布塞瓦斯托波尔拥有俄城市的联邦地位。<br /></b><b>2014年克里米亚全民公投,公投全部选票的统计结果表明,96.6%的选民赞成克里米亚加入俄罗斯,反对加入俄罗斯的仅占2.51% 。俄罗斯同意克里米亚加入俄罗斯联邦。强势的普京总统这个克里木半岛脱乌入俄的举动,至今还遭到联合国的经济制裁。</b></h1> <h1><b>去克里米亚半岛的中国游客似乎只有我们这一个团队,远离了吵吵嚷嚷的中国人,似乎安静了很多,心情也豁然开朗了。(请原谅我用这种语气形容我的同胞们,你懂的)。第一个景点是共青年团员雕像广场,方尖碑下为纪念二战中殉国的烈士们点燃着长明不熄的火焰。俄方导游只给我们五分钟的拍照时间。大家匆匆而去,迅速返回,开车后俄导问:"你们为什么要去这里照相?" 这时车里唱响了"再见吧妈妈,别难过,莫悲伤,祝福我们胜利归来吧"共青年团员之歌的旋律,音乐无国界,听懂了歌声的俄导安娜非常激动,一路几乎不停地介绍我们走到了哪里,及今天要去参观的第35号炮台在二战中的作用等等。</b></h1> <h1><b>听吧!战斗的号角发出警报<br /></b><b>穿好军装拿起武器<br /></b><b>共青团员们集合起来踏上征途<br /></b><b>万众一心保卫国家<br /></b><b>我们再见吧亲爱的妈妈<br /></b><b>请你吻别你的儿子吧!<br /></b><b>再见吧,妈妈!<br /></b><b>别难过,莫悲伤,<br /></b><b>祝福我们一路平安吧!</b><b><br /></b><b>再见了亲爱的故乡<br /></b><b>胜利的星会照耀我们<br /></b><b>再见吧,妈妈!<br /></b><b>别难过,莫悲伤,<br /></b><b>祝福我们一路平安吧!</b><b><br /></b><b>我们自幼所心爱的一切,<br /></b><b>宁死也不能让给敌人<br /></b><b>共青团员们集合起来踏上征途<br /></b><b>万众一心保卫国家<br /></b><b>我们再见吧亲爱的妈妈<br /></b><b>请你吻别你的儿子吧!<br /></b><b>再见吧,妈妈!<br /></b><b>别难过,莫悲伤,<br /></b><b>祝福我们一路平安吧!</b><b><br /></b><b>再见了亲爱的故乡<br /></b><b>胜利的星会照耀我们<br /></b><b>再见吧,妈妈!<br /></b><b>别难过,莫悲伤,<br /></b><b>祝福我们一路平安吧!</b><b><br /></b><b>再见了亲爱的故乡<br /></b><b>胜利的星会照耀我们<br /></b><b>再见吧,妈妈!<br /></b><b>别难过,莫悲伤,<br /></b><b>祝福我们一路平安吧!</b></h1><h3><br /></h3> <h1><b>塞瓦斯托波尔是一个英雄的城市。它是前苏联黑海舰队的主要基地。在苏德战争刚爆发后不久,希特勒就派遣第11集团军攻击并包围了塞瓦斯托波尔,战争一直延续了8个多月(1941年10月30日~1942年7月4日)。最终苏军因寡不敌众而撤出了该市(一部分军官和政府官员是用潜艇撤出的),德军占领了塞瓦斯托波尔。此役苏军损失了八万余人,德军的损失也达两万四千人。</b></h1> <h1><b>克里米亚半岛在二战期间经过德军900多天的轰炸,城市和村庄几乎被夷为平地。<br /></b><b>在二战期间,前苏联一共十三个英雄城市中,克里米亚半岛的塞瓦斯托波尔位列英雄城榜单。<br /></b><br /></h1> <h1><b>塞瓦斯托波尔的守卫者永远站立在这里,那些年轻的士兵的遗照有些很严肃、有些有点轻松幽默。面对他们的注视,人们会突然发现这些活生生的人原本可以享受他们的生活,而野蛮的战争却夺取他们年轻的生命。</b></h1> <h1><b>德军大炮轰击35号炮台,掀翻了硕大的石块,压在炮台的废墟上,就像压在死难士兵身上的悲哀一般沉重。</b></h1> <h1><b>这种近距离的目测观察哨所,一旦发现敌军时已经近在咫尺了。</b></h1> <h1><b>墙上到处还可以看到当年错综复杂的动力电缆管和通讯电线管的痕迹。</b></h1> <h1><b>原先这里是是中央发电站的前厅,现在成了烈士纪念厅,墙上挂满了烈士的照片和人们敬献的蜡烛和鲜花。</b><b><br /></b></h1><h3><br /></h3> <h1><b>第35号炮台是黑海舰队威力最大的海岸防卫要塞之一,始建于1913年,1915年,因一战的爆发而停止建设,最终在1924-1927年间由前苏联政府建成。这个炮台实际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军事要塞,地下有三层,非常坚固,有完备的通风设施,供水设施,有医院、幼儿园,甚至还有学校。<br /></b><b>第35号炮台一直是德军胆战心惊的坚固堡垒,为此,德军对35号炮台进行了重点打击,从陆上包围了塞瓦斯托波尔,城里的军民无路可逃,德军击沉毁损了苏军运输兵员、弹药和补给的船只。塞瓦斯托波尔腹背受敌,无法抵抗德军从陆地、天空、海岸上的全面袭击。</b></h1> <h1><b>废墟中挖出的士兵的遗物,万人坑的累累白骨。情景极为惨烈。</b></h1> <h1><b>红色的立柱是坑道的空气过滤系统的一部分!旁边的钢丝床架也是当时接收救治伤员的临时医疗站。</b></h1> <h1><b>清理废墟时挖出的炮弹,这枚未引爆的炸弹好像还能听到它飞来时的呼啸声。</b></h1> <h1><b>第35号炮台,即马克西姆·高尔基一号炮台,在战斗中的损失最为惨烈。<br /></b><b>马克西姆·高尔基一号炮台是捍卫塞瓦斯托波尔的十二座炮台中最新、装备最强的重型火炮。它配备有1934年制造的双联装305mm巨炮,射程达到42km,外部防御层形状酷似当时的战列舰炮塔,由200-300mm厚的装甲板全体包裹,炮塔下面有3层永固工事,每层永久混凝土顶板都厚达3~4m。一直是德军胆战心惊的坚固堡垒,使德军难以接近塞瓦斯托波尔。为此,德军对其进行了重点的打击,1942年6月6日,德军经缜密策划后调拨了3门超级巨炮,它们分别是:420mm固定式臼炮"刚玛设备"、610mm自行臼炮"卡尔"、800mm列车加农炮"古斯塔夫"对其进行了毁灭性的打击,终于摧毁了该炮台以及其在地下30m深的弹药库。</b></h1><h3><br /></h3> <h1><b>这块牌子上刻着1941——1942。记录着这个悲壮的时刻。</b></h1> <h1><b>锈迹斑斑的一门火炮!</b></h1> <h1><b>修复遗址时发现的烈士遗骸!</b></h1> <h1><b>第35号炮台遗址对面是参加塞瓦斯托波尔保卫战的士兵的后人,企业家阿里克谢修建的一个环幕影院式的纪念馆,这个纪念馆本来只对俄罗斯人开放,<br /></b><b>我们的地陪导游安娜同纪念馆导游说了什么,允许我们进去了。这里是个庄严肃穆的圆顶型环幕影厅,周围墙壁上不断添加地镌刻着在此战斗牺牲的人们的姓名。参观后馆导(这个纪念馆的工作人员全部都是志愿者)。送来了由本团领队李总执笔翻译的中文说明,才知道了有如此待遇的缘由。<br /></b><b>纪念馆是一个圆形建筑,入口的门关上之后,屋内一片黑暗,此时屋内地面的正中间,有一束红色的康乃馨,一束光正照在康乃馨上,然后,建筑的穹顶四周出现了第35号炮台战后的废墟,废墟的投影上开始一个个出现战死的士兵的照片,一个个年轻帅气的生命,直至照片布满整个穹顶,然后这些照片渐渐变成一只只烛火,烛火再渐渐变成一颗颗星星,汇入遥远的太空。这场投影,没有音乐,没有对白,却看得人热泪盈眶。今天的人能够享受和平的生活,是多么幸福。</b></h1> <h1><b>一条450m长的地下走廊通往指挥室。</b></h1> <h1><b>第30号炮台和35号炮台,以蝎子式的队形钳制住德军。<br /></b><b>塞瓦斯托波尔的这场战役,也是二战的转折点。它用了225天拖住了德军。给苏军在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赢得了时间。在8~9万的塞瓦斯托波尔保卫者中,3万人壮烈殉国,5万多人被俘。</b></h1> <h1><b>石头不会说话,可是它见证了那个惨烈的时代!</b></h1> <h1><b>塞瓦斯托波尔战役中,3万多将士战死殉国,5万人被俘,俘虏的队伍绵延几公里。这些被俘的将士包括伤病员,统统被关进监狱、集中营,被送到德国做劳工,命运极为悲惨。<br /></b><b>更令人唏嘘的是,在1942年,苏联政府设立了"保卫塞瓦斯托波尔"奖章。当时的8万将士中只有极少数人获得了这个殊荣,而那些被德军俘虏侥幸活下来的人,不仅未能得到这个奖章,还要受到审查甚至被自己人判了死刑。</b></h1> <h1><b>修复战争遗址时,保留了一些当时的原貌。</b></h1> <h1><b>这些年轻的士兵为国捐躯!<br /></b></h1><h1><b>站在他们面前,双目对视,那个活生生的人会是谁呢?</b><br /><b>突然想起一句:</b><br /><b>"可怜无定河边骨 犹是深闺梦里人。"</b></h1><h1><b><br /></b></h1> <h1><b>凝视着这些年轻的生命,您会想些什么?</b></h1> <h1><b>这是一个被子弹穿透的士兵钢盔。那支红色的花像喷涌而出的鲜血。</b></h1> <h1><b>没有照片的烈士,只有功勋荣誉证书!</b></h1> <h1><b>炮台里有与两个炮塔相连的通讯系统,还有弹药库、发电机房、通风室以及泵房;通往大海的错综复杂的地下室和大门。也有独立的不相连的地下结构。当年主要的爆炸发生在炮台中心部分的房间里。这是纪念馆的主要展室。</b></h1> <h1><b>1929年,这个炮台被编制为前苏联黑海舰队第一独立海防大队第35号炮台。</b></h1> <h1><b>1942年12月,前苏联政府设立了"保卫赛瓦斯托波尔"奖章。战时和战后只有52000人获此殊荣。但是,塞瓦斯托波尔保卫者远多于这个数字。而那些无名的英雄和被俘将士都没有这种荣誉。令人伤感!</b></h1> <h3>这是《伟大的卫国战争》2⃣️视频的部分截图!</h3> <h1><b>为祖国的自由和幸福而捐躯的英勇的塞瓦斯托波尔保卫者,永垂不朽!</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