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小军100幅摄影作品(第一辑)

★皆大欢喜★

<h1> <font color="#167efb"><u>也算是序</u></font></h1><h3>&nbsp;&nbsp;&nbsp; 摄影,作为爱好坚持多年。兴趣日增,热情不减,且多年来抓住一切机会勤于练习,尝试在各种气候条件下对强弱光线的把握,体会其中的变化奥妙。</h3><div> 自上世纪接触海鸥120、135相机,每每有机会且经济条件允许下,换机入货……2011年起,有幸以特邀会员身份每年在香港中央图书馆展出摄影作品、参加香港心连大地摄影会的慈善展,向更多的摄影行家朋友讨教,遂积集一些作品。</div><div>&nbsp;&nbsp;&nbsp; 利用美篇越来越方便的编辑功能,将其中100幅作品冒昧献丑,与朋友同好分享。</div><div>&nbsp;&nbsp;&nbsp; 初衷之一,是让希望加入摄影行列的单反爱好者,在掌握镜头焦段与主体的关系、ISO、光圈、快门以及一些曝光补偿、测光、对焦等技巧方面尽快上手,不至于像某些专业摄影书籍一样,故意把摄影说得多么多么高深,神乎其神,把众多本来对摄影有兴趣但又对单反相机的功能设定、技术参数把握、实战运用心里没底的“新人”们弄得云里雾里。</div><div>&nbsp;&nbsp;&nbsp; 作品配上“图片说明”,是想把场景、技巧、要素记录下来,简单明了把握参数,当遇到类似天气时段、拍摄环境、拍摄物的时候,都能拍出同样光效的照片来。如此,摄影就成为了大众而非“专门家”的专利。</div><div>&nbsp;&nbsp;&nbsp; 摄影,本不神秘,也无需故弄玄虚,更不需要跟着一些所谓的“摄影团”到一些“能出作品”的“摄影基地”,如“圈定”的海边、榕树下、滩涂以及大漠、草原等地,通过烧烟制造人工云雾,再通过租渔民、租农民,租牧民等“摄影专业模特们”撒网、挑框、拖牛、策马……拍出一堆“人有我有”的翻版年画般的所谓“摄影作品”。</div><div>&nbsp;&nbsp;&nbsp; 用香港英国皇家摄影会资深会士、心连大地摄影会陈俊濠会长的话:摄影,就是光影的掌控与运用,要慢慢地练出一双异于常人的“摄影眼”,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风景。“摄影眼”,在于平常对前人作品在季节、构图、角度运用等方面的学习、揣摩的基础上,多做拍摄练习。</div><div> 说到底,摄影,就是用镜头真实记录自然、记录生活的一种方式而已。</div><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2017年8月于香港西环</h3> <h3 style="text-align: left;"><font color="#ed2308">香港篇</font></h3><h3>工作关系久居香港,十多年来,在港的周末或节假日,除了专门相约同好外拍,平常随身携带的徕卡卡片机亦不会错过每一次有光的机会,得以留下这12幅还算满意的映像。</h3> <h5 style="text-align: left;"><b>【维港全景】</b></h5><h5>香港的美,是由维多利亚港湾和诸多山峰构成的。尤其是维多利亚港湾,怎么拍都难以完美展现她的全部。作品是尝试在蓝天白云下,用单反一帧一帧扫拍西九维港景色,共六帧照片合成此全景照。经验建议是,使用三脚架,快门线、连拍、后期合成。</h5> <h5 style="text-align: left;"><b>【铜锣湾避风塘彩虹】</b></h5><h5>2012年6月下旬,当年第六号强热带风暴“杜苏芮”在香港东南方的南海北部海面慢慢形成,不停搅动着香港上空的风云。已经挂起三号风球的一天傍晚,似乎预感着会发生些什么,急匆匆拿上“架撑”赶到铜锣湾避风塘码头,再请“蛋家”用小船将送到外面的防浪堤上。刚摆好脚架、支起相机、换好广角镜头,东方的天边渐渐清晰的一道完整的彩虹呈现出来,一口气连拍了不到十分钟,彩虹渐渐淡去。</h5> <h5 style="text-align: left;"><b>【黄金海岸落日】</b></h5><h5>屯门,最美不过黄金海岸。尤其对于摄影人来说,时常可以“等候”到各种飞云、红日,前景既有沙滩,亦有港口设施。此作品用600长镜头将海对面的货柜码头拉近做前景,等太阳完全潜入海平面前的一两分钟才会生成的“咸蛋黄”,瞄准时机抓拍“咸蛋黄”在吊臂顶端上最美的一刻……</h5> <h5 style="text-align: left;"><b>【青马大桥与丁九桥夜色】</b></h5><h5>乘地铁、转巴士、再换乘的士,最后徒步跋涉,背着几十斤的器材行山近四个小时,在拍点后守候近一个小时,当太阳下山、华灯初上的短暂日落时间里不断按下快门……这就是摄影作品的艰辛孕育过程,虽苦、也累,却乐此不疲。</h5> <h5 style="text-align: left;"><b>【云遮雾罩锁中环】</b></h5><h5>2013年4月,谷雨时分,寒冷散去,一场大雨过后的清晨,暖气流上升,大雾在维港形成并渐渐“入侵”市区,整个维多利亚港顿时“消失”,浓浓的云雾慢慢从海面吹向陆上,高层建筑若隐若现,海市蜃楼般的美景煞是壮观……跑到最高处,一阵狂拍,太阳渐渐升高,阳光照射下水汽迅即消失,云雾散去。瞬息万变,稍纵即逝,只留下难得的映像。</h5> <h5 style="text-align: left;"><b>【维港夜色】</b></h5><h5>有人说,香港维港两岸的灯光夜色是全世界最美丽的,法国塞纳河、英国泰晤士河两岸,还有纽约、东京、莫斯科、多伦多、哥本哈根等国际都市都难以与之比肩。这,正是香港令每个中国人引以为豪的地方。</h5> <h5 style="text-align: left;"><b>【雨中中环湾仔交汇处】</b></h5><h5>中环,称之为香港政治金融中心一点也不为过。中国银行、汇丰银行、渣打银行……诸多银行集聚此地,魅力无穷。而湾仔,则是老香港生活最具代表性的区域。然而,最美的,却是雨中带着朦胧美的中环湾仔交汇处……雨天坐在“叮叮”的二层上面,隔着玻璃拍雨中街道、电车的朦胧效果。</h5> <h5 style="text-align: left;"><b>【黄昏倩影】</b></h5><h5>天青沙靓,常常会有情侣喜欢在黄金海岸沙滩上拍摄婚纱照。一天傍晚时分,远远地尝试用600长镜、脚架“偷拍”远处的情侣……</h5> <h5 style="text-align: left;"><b>【帆影】</b></h5><h5>避风塘码头,码头外一般都砌有东西、南北走向各的堤基,两条堤基之间留有以前供渔船、现在主要供游艇、帆船等船只进出的航道。类似地方,大多已经成为摄影人拍日出日落的蒲点。不同的季节,不同时间段,到同一个地方——香港铜锣湾避风塘堤坝。这里,往西可以看到以中环为前景、每天都不一样的维港日落;往东,可以拍到绚丽且变幻万千的东区走廊日出景色……</h5> <h5 style="text-align: left;"><b>【同庆香港回归】</b></h5><h5>回归二十年来,七一回归当天,几乎都会在香港背上相机,走在各种喜庆的人群之中。2017年7月1日,又是一个风和日丽的大晴天,在一个喜庆的活动场所拍得充满欢愉的几张外国女孩的笑脸。</h5> <h5 style="text-align: left;"><b>【花卉展&amp;港姐】</b></h5><h5>一年一度特区政府都积极推广环保意识,在维多利亚公园举办花卉展。在对公众开放的前一天,都会预先网上实名登记,采取限额先到先得的方式给本港的摄影爱好者、发烧友们进场,拍摄当年香港小姐前十佳丽,在不同的场景任由拍摄。2017年得此机会近距离拍摄港姐倩影。</h5> <h5 style="text-align: left;"><b>【喜帖街】</b></h5><h5>香港,中西文化荟萃的地方,即使即使在英国人殖民下的百年光阴,各种中式街道依然留存了下来。“喜帖街”,顾名思义,是印刷买卖喜帖的街道。在香港人乃至珠江三角洲的大广府范畴,人们习惯将结婚请柬称之为“喜帖”。所以,以印刷、买卖喜帖、利是封(过年或婚庆红包)、挥春(迎春对联)的地方就叫做“喜帖街”。</h5> <h3><font color="#ed2308">首都篇</font></h3><h3>魂牵梦绕之古都,难忘的京城,每次都不忍放下手中的镜头,哪怕是来去匆匆……</h3> <h5 style="text-align: left;"><b>【故宫角楼黄昏】</b></h5><h5>慕名已久,兴趣日增。近年来,每到京城,都会不自觉地背上相机重临这里,百拍不厌。期待的,是遇到每次都不一样飞云、落日。这就是古老的故宫城门楼和每天都不一样的太阳搭配出来的特殊光影效果。</h5> <h5 style="text-align: left;"><b>【首都大剧院之夜】</b></h5><h5>当晚西边,呈现出古老京城少有的、层次极为丰富的反射云,金黄血红,不禁让人击掌,内心不停地山呼万岁。巨大的鸟蛋玻璃幕墙,绚丽的天幕相映,心满意足地完成了一次新的创作,拍到了这张还算满意的《大剧场之夜》。</h5> <h5 style="text-align: left;"><b>【天安门夜色】</b></h5><h5>作为中国人,首都情结自然是少不了的。天安门自然是最具象征性的标志。要拍出最佳光影的天安门,无论广场人流管理、时段掌握都十分不容易。最好的表现手法,自然就是静静地、充满故事和神秘性、夜色中的天安门城楼。</h5> <h5 style="text-align: left;"><b>【什刹海傍晚】</b></h5><h5>北京奥运后的第三年,“北京蓝”也还时常能够出现的好日子。这一天,天清气爽,天穹深邃,空气能见度甚高,很是通透,非常适合大气磅礴的风光摄影。</h5> <h5 style="text-align: left;"><b>【春之鸟巢】</b></h5><h5>自国人首次举办奥运会,在京城的这个奥运主场馆自然就成为了国人心目中的图腾。因此,2008年当年以及之后的每一年,只要来京城,都少不了来这里拜偈一番,留下她不同时段的映像。</h5> <h5 style="text-align: left;"><b>【冬之鸟巢】</b></h5><h5>与春天万物萌动、生机勃勃不一样的,是鸟巢这座包含着更多现代气息,在冬季具有更多静谧、淡雅的建筑物,这就是有沉淀的厚重感。</h5> <h5 style="text-align: left;"><b>【钓鱼台银杏大道】</b></h5><h5>秋天的北京,最吸引人的就是全城的金红色,其中就包括银杏大道的金色和香山的红色。构成了最适宜镜头摄入的色彩。再次慕名来到的银杏大道,有所斩获,不虚此行。</h5> <h5 style="text-align: left;"><b>【影】</b></h5><h5>夕阳斜照,成为影人最为喜爱的光与影效果。摄影人毕生追求的,就是永恒的光与影。</h5> <h5 style="text-align: left;"><b>【历史的光影】</b></h5><h5>恭王府,占地6万多平方米,有“99间半”之称,后罩楼拦腰将之隔为府邸和花园,府邸堂皇庄重,花园优美繁华。在王府、贝勒府扎堆的前后海,恭王府以其富丽而被称作“城中第一佳山水”,更因其堪比故宫的府邸建制而声名显赫。无疑,她就是一座讲述着故事的历史建筑。历经了清王朝由鼎盛而至衰亡的历史进程,承载了极其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故有“一座恭王府,半部清代史”的传说。</h5> <h3><font color="#ed2308">美国篇</font></h3><h3>一次考察机会,负责摄影组,成就了途中偶拾。</h3> <h5 style="text-align: left;"><font color="#010101"><b>【壮观的尼加拉瓜瀑布】</b></font></h5><h5><font color="#010101">相信,来到它跟前无不被它的气势所震撼,虽然时机不对,但也只能无奈拍下一张到此一游的纪念照片。</font></h5> <h5 style="text-align: left;"><b>【夜幕下的尼加拉瓜】</b></h5><h5>远眺加拿夜色中,瀑布对岸的加拿大方灯光效果更佳,将相机光圈调至最小,长时间曝光,细腻表现相关细节,不失为一次尝试。照片尝试从另一个角度表现尼加拉瓜瀑布在夜幕下的柔美,不直接拍摄瀑布一泻而下,而是寻找瀑布悬崖后面的充沛水面,配合黄昏后美加两岸华灯初上映在水面的光效,长时间曝光,以美岸的七色水面及树为前景,以加岸灯光为主体。</h5> <h5 style="text-align: left;"><b>【斯坦福大学校园】</b></h5><h5>长长的园廊,很有光影效果,透视感尤为强烈,在接近晌午外面光线极强,偏暗的室内环境下确保清晰度,加大ISO的同时,又不能过分曝光,尽量强调出它的厚重感。</h5> <h5 style="text-align: left;"><b>【美国国会山】</b></h5><h5>大凡到达美国的每一个游客没有不到国会山一游的,何况作为考察团的成员。我们在里面还有考察交流,听取美方工作人员介绍议会运作等,故特意留下这张国会山的全景照。</h5> <h3><font color="#ed2308">澳洲篇</font></h3><h3>2013年圣诞前后的澳洲之旅,成就了一组难得的南太平洋上的光影。</h3> <h5 style="text-align: left;"><b>【悉尼大桥英姿】</b></h5><h5>百年前作为英国犯人的流放地,今日的悉尼光彩夺目。其中最著名的当然就是悉尼港了,一桥飞架南北,为悉尼增添许多吸引力。近乎墨绿的海水,当船艇在其上面划过,留下一道道雪白的“划痕”,甚是壮观,形成一幅很美的画面。</h5> <h5 style="text-align: left;"><b>【悉尼大桥夜色】</b></h5><h5>长时间曝光,令高悬暗淡的月亮露出来了,原本稀疏的流云也连成了一帘夜幕,而大桥主体则明快清晰,拍出自己喜欢的照片。</h5> <h5 style="text-align: left;"><b>【歌剧院远眺】</b></h5><h5>妩媚的悉尼大剧院闻名于世。从悉尼大桥远观中的她更富韵味,有如少女,羞羞地把妆容裸露在世人的眼前。</h5> <h5 style="text-align: left;"><b>【上帝之光】</b></h5><h5>悉尼天主教圣玛利亚大教堂的古朴和厚重,很让人流连忘返。某天,惊讶地发现早上的太阳斜照在教堂东面的砖墙上,光线似乎穿透树叶,披着一层晨光、铮铮铁骨般的枝干,鲜活的绿色与古老的教堂砖墙、窗户相映成趣,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于是拿起相机,拍下了这张后来取名为《神光》的作品。</h5> <h5 style="text-align: left;"><b>【光与影】</b></h5><h5>悉尼海德公园,慵懒地躺在草地上享受阳光的抚慰。突然,发现天穹穿透城市最高处的电视信号塔、径射到草地上的一连串带着七彩光圈的阳光,以及它透过树梢所形成影子,特别美。拿起随身的单反,换上广角镜头,逆光拍摄。特意将光圈调至22,一来为了拍出太阳的炫光效果,二来小光圈是避免造成曝光过度。</h5> <h5 style="text-align: left;"><b>【校园里的阳光少女】</b></h5><h5>行走在澳洲第一高等学府——昆士兰大学校园(UQ)圣卢西亚校区,很是写意。一行人路过校园某个草坪,目光瞬间被在近乎烈日下读书的一个金发女生吸引住了。礼貌地避开正面抓拍,绕道侧面的绿化树边,透过树孔捕捉到一张光影对比强烈的效果作品。</h5> <h5 style="text-align: left;"><b>【光】</b></h5><h5>澳洲,堪称阳光之国。无论早晚,总能让人遇上极适合拍摄的光线。一日,偶尔间感觉到前面的一家子似乎就要被光穿透了,不自觉地举起相机得到了这张照片。</h5> <h5 style="text-align: left;"><b>【南太平洋上的圣诞节】</b></h5><h5>南半球遇上圣诞节,原来是一个酷热的季节,突破了过往白雪飘飘的白色圣诞印象。街头上,一群穿戴好准备去参加圣诞paty的男女,让人确认这真是一个与过去不一样的圣诞节。</h5> <h5 style="text-align: left;"><b>【澳洲昆士兰大学校园长廊】</b></h5><h5>2013年12月的澳洲之旅,很是享受这片红土地上招致人嫉妒的富足的阳光。一路上,无论抵达什么地方,阳光总是紧紧相随,让人不舍放下手中的镜头。</h5> <h5 style="text-align: left;"><b>【圣玛丽亚大教堂】</b></h5><h5>在悉尼市中心、海德公园附近,有一座颇具规模和历史厚重感的教堂,利用她正前方的喷泉,拍出动感的建筑物。</h5> <h5 style="text-align: left;"><b>【南太平洋灯塔】</b></h5><h5>澳洲新南威尔士州第二大城市Wollongong。站在主海湾的山丘上,从灯塔角瞭望浩瀚的南太平洋,一望无际,心潮澎湃。一如澳大利亚许多海岸城市广场,灯塔广场聚集了不少喜欢从游客获取食物的海鸥。</h5> <h5 style="text-align: left;"><b>【光·亮】</b></h5><h5>在澳大利亚“闲逛”的日子里,很是享受充沛的南太平洋阳光、习习海风以及常常夹带着海水味道的空气。因此,常常会在海岸边、游船码头流连,期待发现不同的“光”。一天晚饭时分,入座在悉尼WOOLOOMOOLOO游艇码头的西餐厅,突然发现邻桌的两个喝啤酒的澳洲男人构成了一幅很有味道的画面:一层明亮的光环在他们的身上包裹着,而恰巧他们两人又都是头顶锃亮的“无发”一族,顿时构成了十分有趣的光影效果。</h5> <h5 style="text-align: left;"><b>【澳洲黄金海岸晨光】</b></h5><h5>南太平洋,上帝最不吝啬的恐怕就是遍撒的阳光了。从南到北,从早到晚,几乎都可以看到富足的阳光。因而,飞云、红云随时可见,美不胜收。</h5> <h5 style="text-align: left;"><b>【澳大利亚黄金海岸傍晚】</b></h5><h5>除了有阳光的时段,夜色中的黄金海岸同样谜一样吸引着影人的眼球。夜色中泛白海浪、远处弱光的楼宇……构成了一幅完美的图画。</h5> <h3><font color="#ed2308">漠河篇</font></h3><div>冬临祖国版图最北端的漠河,少有斩获亦不虚此行</div> <h5 style="text-align: left;"><b>【漠河晨光】</b></h5><h5>祖国最北端,漠河。利用晨早前往县城郊外湿地、九曲十八弯拍的习作。登上木头搭建的瞭望塔台,晨光斜照过来的效果感觉尤为强烈,也许是雪地反射,也许纬度高的原因,原本白皙的白桦树也披上了一层金黄。在满目银色的冬天,收获了这一张暖色调的习作,略感欣慰。</h5> <h5 style="text-align: left;"><b>【九曲十八湾之晨曦】</b></h5><h5>漠河九曲十八弯湿地,在寒冷的北方,早上色温与日间差异较大,色温偏高,故蓝色色调较大。色温,表示光源光色的尺度,单位为K,是光源通过对比、色彩和热黑体辐射来确定。简单讲,色温越低 ,颜色越黄,色温越高,颜色越蓝。6000K-6400K的色温一般人眼看起来是正白色,早晚的色温则相对偏高。</h5> <h5 style="text-align: left;"><b>【牧羊晨曲】</b></h5><h5>2012年10月的东北漠河之旅,感受中国北极的寒冷,还领略了日照时间长、光线充沛的一路美色。一日午后,在前往尚未开发的翠峦西山水库途中,意外遇到一个牧羊人,赶着一群绵羊迎面走来,正好在向西的逆光下,雪白的羊群一只只似乎都披上了一层银光,很有层次感。一阵狂拍,得到了这一张尚算满意的习作。</h5> <h5 style="text-align: left;"><b>【羊倌与他的羊】</b></h5><h5>土路上,阳光包裹在每一匹绵羊身上,一件件雕塑般呈现在镜头中,大美。</h5> <h3><font color="#ed2308">欧洲篇</font></h3><h3>籍女儿游学英国,促成阖家欧洲五国之旅</h3> <h5 style="text-align: left;"><b>【卢森记忆】</b></h5><h5 style="text-align: left;">卢森,瑞士著名城市,有着狮子纪念碑、琉森湖、冰河公园、卡佩尔廊桥、八角水塔、斯普洛伊尔桥、霍夫大教堂等景点。照片拍于卡佩尔廊桥。近在眼前的流森湖,配搭远处的霍夫大教堂很是和谐。典型的欧洲城市。</h5> <h5 style="text-align: left;"><b>【香榭丽舍大道】</b></h5><h5>法国,香榭丽舍大道尽头,是著名的凯旋门。而凯旋门前面,是二战胜利后持续燃烧了几十年的长明火种。火种前面,就是沉重的铁链,不知道,它们一直在向活着的人诉说着什么……</h5> <h5 style="text-align: left;"><b>【天主教之都梵蒂冈】</b></h5><h5 style="text-align: left;">雄伟、穹顶高耸,或者说叫金碧辉煌,其建筑,无论内外,怎么赞美都不为过。因为,正是梵蒂冈多年来几乎占有了全球最贵重的“国宝”珍藏。</h5> <h5 style="text-align: left;"><b>【威尼斯贡多拉】</b></h5><h5>威尼斯人喜欢把贡多拉称之为水上劳斯莱斯。可见她的价格不菲。在水城威尼斯,帅气的意大利小伙充当的贡多拉船夫很是吸引游人的眼球,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h5> <h5 style="text-align: left;"><b>【淌血的狮子碑】</b></h5><h5 style="text-align: left;">瑞士卢森,雕像刻在一个洞穴里,一头濒死的雄狮带着哀伤和痛苦,无力地匍匐在地,一支锐利的长箭深深地刺入背脊,边上还有一些折断的枪和带有瑞士十字的盾牌。纪念碑被马克·吐温称为“世界上最哀伤,最感人的石雕”。</h5> <h5 style="text-align: left;"><b>【牛津城一隅】</b></h5><h5 style="text-align: left;">牛津,泰晤士河谷地的一个城市,1167年英国牛津大学在此成立。据说,经考究,牛津确实与牛有关。传说,古代常有牛群涉水渡过这个地方,因而取名Oxford。不同的是,现在早已不见牛群,变成了宁静而具文化气息的城市,成为世界一流学府所在地和遍布各地的古迹而闻名,使它成为人们极度梦想的城市。</h5> <h5 style="text-align: left;"><b>【因特拉肯小镇】</b></h5><h5 style="text-align: left;">因瑞士雪山少女峰而出名的小镇,又叫湖间镇,是一个标准因观光而兴起的小镇,美色绝伦。怎么拍都拍不够的一座美丽小镇。这里,选取的只是一个侧影。</h5> <h5 style="text-align: left;">【<b>卢森</b>】</h5><h5 style="text-align: left;">瑞士建筑多见的朱砂红,很是适合入镜。在这幢早已忘了名字的建筑里,让人忘不了的就是这一抹浓浓的色彩。</h5> <h3><font color="#ed2308">东瀛篇</font></h3><h3>每每东渡必有收获,日本不失为摄影人最喜爱之所。</h3> <h5 style="text-align: left;"><b>【神社·鸟居】</b></h5><h5>在日本,鸟居主要用以区分神域与人类所居住的世俗界,算是一种结界,代表神域的入口,可以将它视为一种“门”。作为摄影人,一定会对其遍布各地、随处可见的鸟居文化中的造形和大红色彩倍感兴趣,更是获得较佳光效的作品的拍摄题材。</h5> <h5 style="text-align: left;"><b>【神域与人的距离】</b></h5><h5>神域人域,难道就在这一道近乎无形的门楼么?不得不说,很是佩服日本人的这一种信仰执着,一代又一代地延续着前人的神道教。</h5> <h5 style="text-align: left;"><b>【奈良春日大社】</b></h5><h5>在奈良,兴福寺国宝馆谒见日本国宝:日本纪元8世纪圣德太子及释迦牟尼、如来神像、阿修罗、六祖木像等;转道附近的春日大社则可喂鹿、玩鹿。</h5> <h5 style="text-align: left;"><b>【奈良印象】</b></h5><h5>奈良,受我国唐朝(公元618-907年)文化的影响,公元710年起70多年,曾一度是日本的首都,奈良更是日本的鼎盛时期的代表,乃日本文化的发源地……佛教庙宇、神道教神殿以及出土的帝国宫殿遗迹都向人们展示了一幅公元8世纪日本首都的水准。</h5> <h5 style="text-align: left;"><b>【兴趣高于一切】</b></h5><h5>在奈良东大寺、奈良公园拍摄金黄银杏落叶时,赫然看到一位估计是日本本地的高位截瘫残疾人,坐在专门订做的轮椅上,用嘴来控制单反快门,一张一张地拍摄美景,不能说不叫人为之动容。</h5> <h5 style="text-align: left;"><b>【岚山之夜】</b></h5><h5>很有日本味的歌舞伎表演。为了留住这一刻,在漆黑的夜色中,人头攒动又无法使用脚架,只好调高ISO至1600,将光圈调至较大的f3.2,快门控制在1/30s的手动模式下按下快门。</h5> <h5 style="text-align: left;"><b>【白川乡合掌村】</b></h5><h5>世界文化遗产、传统建筑物群保存群、白川乡(古日本合掌村),在飞驒高山古川景区,舒适自由。濑户川、白壁土藏街、冈光寺、本光寺、美术馆、文化馆,品飛驒小食,炸飛驒牛薯饼、烧牛肉串、五平饼。</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