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徐州汉兵马俑位于狮子山西麓,东距楚王陵约350米,是西汉楚王陵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处汉兵马俑遗址发现于1984年12月,由6条俑坑组成,其中两条于狮子潭水下,俑坑开挖在距离地表4米以下的原生土层中,并随山坡走向呈东高西低之势,坑长26~28米,宽1.5~2米,西部一、二、三号坑为南北平行并列的三条东西向俑坑,每坑埋藏兵马陶俑一千件左右,在其东侧是一条南北向的四号俑坑,坑内均为站式俑,四条俑坑组成一支队列整齐、兵种齐备、编组严密的完整步车兵作战军阵,它是西汉早期楚王国实战军队的地下缩影。</h3> <h3>西汉时期楚王世系年表</h3><h3>此兵马俑坑应是狮子山墓主人第三代楚王刘戊的地下卫队</h3> <h3>以下为我国主要兵马俑坑遗址情况、兵俑风格及地理位置分布</h3> <h3>徐州汉兵马俑位置分布及军阵示意图</h3> <h3>所有兵士均面向西方,应与西面的都城长安有关吧</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号坑</h3><h3 style="text-align: left;">此坑位于三条东西纵向俑坑的北侧,东西长27.7米,坑口宽2米,坑底宽1.3~1.5米,坑内兵马俑群分为前后两段,前段俑群长15米,为一组步兵军阵,计有各式步兵陶俑410件,后段俑群长10.3米,埋藏陶俑510件左右,前部为车马、军吏和步兵俑构成的指挥机构,后部为跽坐俑组成的车兵军阵。</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二号坑</h3><h3 style="text-align: left;">此坑位于三条东西纵向俑坑的中部,东西长27.5米,坑口宽2.2米,坑底宽1.4~1.6米,坑内兵马俑群分为前后两段,前段俑群长13米,为830件各式站立陶俑组成的一支步兵军阵,后段长11.8米,以跽坐车兵俑为主,其中东端约2.3米长的一段步兵俑遭破坏,残存陶俑约474件。</h3> <h3>此为二号坑后段早年村民建筑作业遭挖掘机无意破坏处</h3> <h3>第三、第四号坑未系统挖掘,暂不提</h3> <h3>徐州兵马俑是继秦俑以后,我国兵马俑考古和汉代军事史的又一重大发现。它的出土展现了兵马俑的发展与演变脉络,队研究西汉政治、军事、文化和艺术具有重要意义,汉俑军事陈列,展示出徐州兵马俑具有的独特时代和艺术特征,及其深厚的历史文化与军事内涵。</h3> <h3>完整复原战汉时期战车、战马及乘员四马一车标准编制</h3> <h3>一驾之上所配武器分别为:</h3><div>射器:弓、弩、箭镞,用于超远距离射杀。</div><div>长器:戈、戟、矛、铍等长柄兵器,用于远距离作战</div><div>短器:剑、刀,用于近距离作战</div><div>护具:盾、甲、胄,用于作战防护</div> <h3>战汉之铍复原图示</h3> <h3>俑坑出土带有木柄的青铜戈,可作为研究戈装置的实物资料,实为难得</h3> <h3>西汉早期武将的标准制式装备复原</h3> <h3>西汉前期制式甲胄的几种常见样式介绍,以下均按照楚王墓出土铠甲复原</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札甲</h3><h3 style="text-align: left;">札甲是一种古老甲形,由大型的长条形甲片组成,因其甲片类似于一枚枚简札,故在古文献中称之为札甲,此件札甲于2002年复制完成,由身甲、甲裙和披膊三部分构成,共用甲片20种,计891片,铁甲由麻绳编缀,皮革和丝绢衬里包边,为便于作战,甲裙和披膊在编缀方法上可收缩,全甲高78厘米,重34斤。</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大鱼鳞甲</h3><h3 style="text-align: left;">鱼鳞甲是中国古代铠甲装备发展的一块里程碑,盛行于汉代,因其甲片和甲形酷似鱼鳞而得名。该鱼鳞甲甲片较大,片型厚重,经复原此甲由身甲、披膊和甲裙等部分构成,甲片以麻绳编联,皮革衬里,丝绢包边装饰,其甲裙和披膊可收缩,全套甲衣计用921片铁甲片编缀而成,重达32.6斤。</h3><h3><b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小鱼鳞甲</h3><h3 style="text-align: left;">小鱼鳞甲与大鱼鳞甲相对,因其甲片灵巧而得名。推测该甲应为楚王紧身穿着的内甲,它是狮子山楚王陵出土四领铠甲中最灵巧的一件,全套甲衣共使用5种计2391片小鱼鳞形铁甲片编缀而成,每片有6~10个孔眼,全甲计有两万个甲孔,其甲片之小,工艺之精,令人叹为观止,此甲于2002年6月完成复原,甲高60厘米,重16斤。</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鱼鳞裙甲</h3><h3 style="text-align: left;">此甲是楚王陵出土四领铠甲中使用甲片最多,形制和制作最奇特的一件。全甲共使用3109片铁甲片编缀而成,甲片形式仅有三种,其甲片形状十分特殊,形如小刀状,经复原,这是一领较长的鱼鳞裙甲,甲长84厘米,重30.1斤,为便于作战此甲在编缀方法上采取了独特的可全身收缩技术,研究认为该甲应为战车上使用的铠甲。</h3> <h3>此类车兵俑上头盔应为复原之铁胄样式,刚出土时其上画有甲片彩绘,脱彩后不显原貌,故会误认为是皮帽之类的头护</h3> <h3>陈列室中部分兵俑</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第五、第六号水下兵马俑坑展厅</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 <h3>水下兵马俑陈列馆位于楚王陵西部的狮子潭中,周围山水环绕,风景秀美,1985年考古工作者在狮子山楚王陵以西共发现有六条兵马俑陪葬坑,分成南北两组军阵,位于北侧的两条骑兵俑坑自1987年发掘之后,一直淹没于潭水之中。为将俑坑遗址全貌完整的展示给世人,2005年市政府决定在两条骑兵俑坑原址上兴建水下兵马俑陈列馆。此馆由东西两座覆斗形建筑构成,西厅展示五号俑坑发掘原貌,东厅陈列汉代骑兵俑军阵场景以及中国古代骑兵军团的相关内容。</h3> <h3>此处为保持五号俑坑出土原貌</h3> <h3>骑兵俑坑发掘时,坑内埋葬较为散乱,绝大部分陶俑未被最后组合成型,马头,马身,马腿,马耳等成堆的散置于俑坑各处,证明为一处最终尚未建成的俑坑,推测与当年楚王刘戊叛乱自杀后草草埋葬有关。</h3> <h3>东厅骑兵俑军阵场景陈列</h3> <h3>弁冠为汉代的主要冠饰</h3> <h3>根据出土陶俑及史料记载还原的汉代标准骑兵甲士装备(带弁冠,持铁戟)</h3> <h3> 战国晚期,随着块炼铁固态渗碳制钢技术的发展,出现了钢铁制戟。铁戟为整体锻打而成,戟刺长而锐利,戟身与戟刺更加牢固,全戟连柄长3米左右。</h3><h3> 由于铁戟的杀伤效能更好,对付骑兵时也比青铜戟有效得多,所以逐取代了青铜戟,成为军队装备中德主要兵器。项羽、灌夫、吴汉都是“被甲持戟”,马王堆汉墓的简牍记载中,墓主人随从士兵的装备为弩、矛、戟各占1/3,不难看出在汉代军队中戟的重要作用,此外,汉军步兵多用短柄戟,而骑兵的马戟则为长柄戟。<br></h3> <h3>古代骑兵的主要发展演变——</h3><h3>战国→秦:公元前302年,赵武灵王提倡胡服骑射,骑兵与骑战开始在中原地区出现,战国晚期广泛应用。</h3><h3>西汉中期:汉武帝与匈奴开战,骑兵军团完全取代战车,成为战争的主战兵种。</h3><h3>魏晋十六国:随着此时双子蹬的出现,标志着马具的完备与成熟,堆骑兵战斗力的提高具有划时代的意义。</h3> <h3>汉代军事兵役制度</h3> <h3>秦汉武官军制表</h3> <h3>古代兵种战斗力示意图</h3> <h3>西汉战争大事年表</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结束</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大风起兮,写万卷精彩人生</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2017.8.23郓州</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