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追风向西北(上)(麦积山+拉卜楞寺+甘加草原+双朋西+坎布拉+贵德+塔尔寺+青海湖+茶卡盐湖+卓尔山+门源)

江城子

<h3>  8月 历时16天,穿越甘南、青海、河西走廊、陕甘宁边区、三门峡、丹江口,5900多公里行程如风自由驰骋。有人问:你得到了什么?什么是最难忘的? 见所未见、闻所未闻、食所未食;神山圣湖、天阔地广、大路通天;拥抱自然、感知美好、涤荡心灵。</h3><h3> 大自然的奇美是最高级的镜头也无法100%再现的,有限的画幅里表现不了疆域的辽阔和多样,还有那些让你时常感念的遇见。走走停停看看想想,平淡生活变的有趣起来。人到中年,我在为人生的暮年精心收藏值得反复咀嚼的精神食粮……😍</h3> <h3> 2017.8.19 6:45武汉出发21:45到麦积山景区附近,入住农家院。</h3><h3> 2017.8.20 观麦积山石窟,运气不要太好,雨,仿佛如约而至,云山雾罩,行云流水,如画漫卷……好雨知节奏,登顶乃发生。一切都不早不晚刚刚好,秦州八景之首~麦积烟雨此刻就在眼前展现。当地人说这是今年入夏以来第三场雨,很稀罕呢,谢天谢地,不期而遇的是缘分。</h3> <h3>水气升腾飘渺如梦如幻…… 仙境也不过如此吧。</h3> <h3>至此遍访四大石窟,不遗憾了😊。</h3> <h3>  当晚入住扎西医生家的客栈(客栈名称:亘磐藏家苑,电话18109410686 09417128116,有朋友问现在加上,其实照片里有个广告牌要放大看😊),外面看门脸很不起眼,但跨进院子的那一刻,见到一座开满鲜花的藏式院落,好不欢喜。</h3> <h3>  我们和扎西一家相见如故,一进门主客就对弈了象棋,扎西说如果我们能赢,住宿他请客。有实力才敢放话吧?最终扎西决胜(他棋路很老道)。他说喜欢我们这种和他交流的客人,呵呵,其实我们也喜欢和我们交流的主人。他破天荒地让我们参拜了他家的佛堂,聊东聊西,聊彼此感兴趣的一切话题,她夫人还让我们参观了她当年出嫁的陪嫁和为未来儿媳妇准备的珠宝珊瑚,真是开了眼了……。</h3> <h3>扎西的母亲每天一大早都会坐在这里转经。</h3> <h3>我们住的小木屋 ,木香伴我入梦乡。</h3><h3>扎西家厨师是四川人,烧的一手好菜,我们连住两天,真心不想离开了。</h3> <h3>  松茸鸡汤是扎西力荐给我们的,一大锅只要68元,我们喝了三顿才消灭光,原汁原味太美味了,这食量?你懂的,我们都是南方人😂</h3> <h3>2017.8.21甘南夏河县甘加草原,她的美超过了桑科草原,相比多了一份静谧少了一些商业气息,起伏的丘陵勾画出一片柔美的人体曲线草原,一点不输天山脚下喀拉峻草原。</h3> <h3>一条路弯弯曲曲通远方,何人在尽头?</h3> <h3>路上遇到很多我叫不上名的野花竞相开放。</h3> <h3>“景在路上”大美西部,止不住拍拍拍……</h3> <h3> 垭口布满风马旗(和经幡不同哦,传说风马旗缘起于藏族祖先祭山神的仪式。藏族人认为山神经常骑着风马巡视着雪山、草原、森林、河谷,保护着雪域人民的安宁,风是山神的坐骑。为了表示对山神的崇敬和感激,人们就会向山神献上“风马”,表示向山神献上宝马坐骑。)、壁画。</h3> <h3>拉卜楞寺,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藏语全称为:“噶丹夏珠达尔吉扎西益苏奇具琅”,意思为具喜讲修兴吉祥右旋寺。简称扎西奇寺,一般称为拉卜楞寺。拉卜楞寺是藏语“拉章”的变音,意思为活佛大师的府邸。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被世界誉为“世界藏学府”,有藏学“清华”“北大”之誉。鼎盛时期,僧侣达到4000余人,1980年对外开放旅游。寺主是第六世嘉木样呼图克图,其他领导人包括八大堪布、四大赛赤。拉卜楞寺在历史上号称有108属寺(其实要远大于此数),是甘南地区的政教中心,拉卜楞寺保留有全国最好的藏传佛教教学体系。1982年,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h3> <h3>很多地方你一生也许只会去一次,但拉卜楞寺我来了两回。有缘再回首,都是熟悉的样子。</h3> <h3>拉卜楞寺活佛众多,据解放前统计,约近100人。内又分为不同等级,最为著名的是嘉木样和“四大赛赤”活佛系统,现世:第六世嘉木样·洛桑久美·图丹却吉尼玛仁波切(1948一)。</h3> <h3>  每年正月十三日都举行“亮佛”活动,将数十丈长的绣制佛像,展挂在对面山麓晒佛台,僧众高诵沐浴经,群众肃然,场面盛大。</h3> <h3>靓丽的色彩,精美的装饰,感觉超美,没忍住偷拍了一张😜。</h3> <h3> 贡唐宝塔位于拉卜楞寺西南角,原名现见解脱大金塔,因塔内供有从尼泊尔迎请来的无量光佛(阿弥陀佛)像而享誉海内外。</h3> <h3>  据说只有家里最聪明的男孩子才会被父母送去寺院学习各种文化知识,他们在寺庙的等级应该是玩德(类试小学、中学、高中大学,寺院学习等级从低到高分为:玩德 ** 喇嘛 ),玩耍是孩子的天性,出家人也不例外。</h3> <h3>  虔诚的教徒磕等身长头,一个接着一个,最虔诚的一次朝拜要磕10万个头,耗时三个月,耗资数万计。游客一动不动地驻足观望,此刻时间停止了,世界静止了,叩击心灵的一幕出现了……。他的世界你不懂,你的世界我懂~不明就里?不可思议?你活在当下,他活在未来。礼佛是他的生活,专注是一种感染人的超自然定力,宗教有魔力,信仰是奉献,这是一个精神大于物质的世界。</h3> <h3>  拉卜楞寺拥有世界上最长的转经长廊,共有一千七百多个转经桶,环绕整个寺院,绵延3.5公里长,很是壮观。<br></h3> <h3>2017.8.22离开夏河去到坎布拉,路遇出家人在风雨中诵沐浴经,其时气温已很低,但他们风雨无阻一心向佛,虔诚至极。</h3> <h3>贡乃拉合垭口位于从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的拉卜楞寺(夏河)到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的一条县级路(同夏公路)的一个山口,西侧靠近瓜什则寺,海拔3600多米。</h3> <h3>寺院静谧在一座山的臂弯里,肃穆而宁静。</h3> <h3>路过同仁双朋西乡美丽古老的藏乡双朋西村 ,这里是根敦群培的故乡。</h3> <h3>  根敦群培(1903-1951)是一位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藏族学者。他在印度游历、学习、研究达11年之久,精通梵文、英文、巴利文等外国文字,涉猎了历史、宗教、语言、文学、民俗、地理、考古、医药等学术领域,学有成就,著译具丰。</h3> <h3>藏传佛教中,有一幅常见的有趣构图:一头大象立于大树旁,象背上顶着一猿猴,猴背顶着一兔,兔背上又有一鸟。此雕塑即称之为“四和合”、“和睦四兽”、“和睦四瑞”、“和合四兽”等名称,表示敬老及和睦共处的意义。</h3> <h3>一个装饰精美的舞台,跳上一段“洗衣舞”会很应景😊</h3> <h3>远山、白塔、草垛,白云深处有人家。</h3> <h3>双朋西丹霞地貌</h3> <h3>  一路见到不少丹霞地貌,我们惊叹、呼</h3><h3>喊,上车下车忙的不亦乐乎……</h3> <h3>随处可见肥美的草原,白色的毡房。</h3> <h3>青稞已熟,忙碌收获。</h3> <h3>终于看到清清黄河水,感觉跳进去是洗的清的。😄</h3> <h3>  青海坎布拉国家森林公园位于青海省黄南藏族自冶州尖扎县境内,为国家级森林公园,被国家旅游局评为4A级景区。坎布拉国家森林公园由“丹霞”地貌、森林植被、宗教文化、电站大坝、峡谷库区及藏族风情所构成,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于一身。可惜因北环库区国道坍塌,我们没能按计划沿库岸线深入欣赏她的美!</h3> <h3>坎布拉景区李家侠大坝</h3> <h3>  放弃坎布拉向贵德进发。</h3><h3> “天下黄河贵德清”。都说在贵德,黄河水是清澈透明的,可以直接饮用。我们到来时,连日的雨水没能见到清澈的黄河水。遗憾之中也有新发现,贵德的文庙值得看看,老建筑保存完好,可见贵德也是文化厚重之地。</h3> <h3>2017.8.23游贵德文庙,湟中塔尔寺</h3> <h3>猜猜写的是什么?</h3> <h3> 路途总会遇到困难和意外,自救无望,开始焦虑……。</h3> <h3>  我们把能够想到的救援电话都打了一通,人民警察终于来了,没有工具没有拖车,建议我们和县城的救援公司联系,相距40多公里的山路,远水难解近渴啊。但天終无绝人之路,幸运的是遇到了一位去**寺的藏族大哥,他跑回工地把他的大卡车开来,把我们深陷烂泥之中的车拉了出来,他没有乘火打劫,只相应的收下了一点力资费,可见藏区民风确实纯朴,好人一生平安,扎西德勒!</h3><h3> 每次旅行遇到的困难和奇葩事都会成为记忆最深刻的部分,焦虑和烦恼在回忆里都变成了趣事而难忘。</h3> <h3>  福祸相依、 否极泰来,在☀️落山之前,终于赶上了塔尔寺的诵经和辩经,并在一天醉美的时刻欣赏到了洒满金光的大金瓦寺、白塔、法轮、神鹿……,</h3> <h3>塔尔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h3><div>(黄教)创始人宗咯巴大师的诞生地,名列格鲁派六大丛林之一,大小建筑共1000多座院落,4500多间殿宇僧舍,规模宏大。</div> <h3>网上盗图</h3> <h3>  由于历史积累,该寺文物极为丰富,建筑、法器、佛像和文献藏书,使寺院成为一座艺术的宝库,值得欣赏。</h3> <h3>塔尔寺三绝”:酥油花、壁画和堆绣。</h3> <h3>酥油花(现场不许拍照,网上盗图),塔尔寺的酥油花美轮美奂,鱼虫花鸟人物皆栩栩如生,让我惊艳它的工艺和色彩,为了防止酥油花融化,现场建有恒温玻璃房,让这些艺术珍品可以保存的长久一些,待来年新年再以新换旧。这是一项耗费大量人力和财力的制作,然而现在只有少数喇嘛还有这样的技能了,希望这技法能世代传承下去。</h3> <h3>壁画,都以植物宝石为颜料,色泽日久不退。</h3> <h3>堆绣(塔尔寺不许拍照,此为其他寺院拍得):堆绣是在布幔上用各色布块(绸缎)粘贴、堆砌的大小佛像和周围点缀的花卉图案。它是塔尔寺独有的一种地方民族手工艺品。</h3> <h3>塔尔寺也是研习佛学、藏族语言、文字、天文、历算、医药、舞蹈、雕塑、绘画、建筑等各方面知识的大学校。</h3> <h3>你可别小看这些出家人,他们之中有硕士博士,真正是满腹经纶。</h3> <h3>日暮诵经</h3> <h3>辩经</h3> <h3>你说说,我说的“对”还是“不对”?</h3> <h3>2017.8.24~25由海东进海北出,顺时针转青海湖(也称西海)一周,途中去茶卡盐湖。</h3> <h3>青海湖,藏语名为“措温布”(意为“青色的海”)。没错,当我面对青海湖时,我首先想到她不应是湖,而是海。她辽阔浩瀚一眼看不到边。青海湖面积4000多平方公里,湖岸线360多公里,当你环湖自驾时常常会在一条条笔直的大道上奔驰,而忘了是在走环线。</h3> <h3>青海湖的水是魔幻的,她随着天光之色时而泛青时而泛绿泛蓝……。</h3> <h3>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h3> <h3>青海湖是构造断陷湖,湖盆边缘多以断裂与周围山相接。距今20~200万年前成湖初期,形成初期原是一个大淡水湖泊,与黄河水系相通,那时气候温和多雨,湖水通过东南部的倒淌河泄入黄河,是一个外流湖。至13万年前,由于新构造运动,周围山地强烈隆起,从上世纪末,湖东部的日月山、野牛山迅速上升隆起,使原来注入黄河的倒淌河被堵塞,迫使它由东向西流入青海湖,出现了尕海、耳海,后又分离出海晏湖、沙岛湖等子湖。</h3> <h3>  难怪卓玛告诉我们她家的嘛呢咒堆当年是码在陆地的,而这些年湖水不断上涨嘛呢咒石离岸越来越远了,怎么会这样?湖会长大吗?直到我看到上面的分析我确信倒淌河的被堵就是卓玛家的嘛呢咒堆(不同于玛尼堆)被海水淹没的原因了。</h3> <h3>卓玛,美丽的藏家妇女(看的出年轻时也是标致美人),因她家立于湖水中美丽的嘛呢咒堆吸引着我们走进了她家温暖的帐篷。</h3> <h3> 这是卓玛家自产的牦牛鲜奶和酸奶,手捧热气腾腾的鲜奶,闻一闻,喝一口,顿时有穿越回儿时的感觉,又闻到了那种久违的纯真奶香,欲罢不能。</h3> <h3> 青海湖沙陀寺是在🐯极力坚持下去拜访的,事后证明如果开始就放弃不进去那会很遗憾的,所幸我们走进了寺庙,进去出来,再进去再出来,往返三趟都不舍离开。因天气和交通原因,除了我们没有其他游客造访,还原了寺庙本该有的清净,难得给我们机会仔细参观咨询(想到一句话:最难看的风景是人满为患😂)。沙陀寺维护的很好,窗明几净,进入厅堂须要脱鞋(现已不多见了)。那里的出家人也极其友善,有问必答。中午赶上他们用膳时间,他们没有驱赶我们,而是留我们自行参观,要知道大厅悬挂的壁画都是几十年前的,也算的上是文物了吧?对我们这些游客他们释放了极大的信任和善意,这让我感动,也许这就是藏区与汉区不同之所在吧。</h3> <h3>五彩经幡柱</h3> <h3>远山刻着六字真言:唵(ōng )嘛(ma)呢(nī)叭(bēi)咪(mēi)吽( hōng)。</h3> <h3>精美的壁画、堆绣任你欣赏任你拍,好幸福哦😜</h3> <h3>几十年过去,依然如新。</h3> <h3>  8月是青海湖的雨季,没有阳光没有蓝天白云,没有见到最动人魂魄的青海湖美景,但是,我们遇见了卓玛,老天给了我们喜出望外的惊喜,弥补了天象的不完美。</h3> <h3>环湖西路,遇见美丽纯真牧羊少女卓玛,红色的外套、小麦的肤色、脸颊上绯红的云、海水般清澈的眼神,如花的笑靥,好一朵草原格桑花。</h3> <h3>你是活佛派来的吗?你的自然纯真打动了我们,你的美超越了世俗,纯净如湖水。这个俏皮、美丽又奔放的藏族姑娘,让我想起王洛宾和萨耶卓玛的传说,姑娘你太象萨耶卓玛了,你会是她的后人吗?</h3> <h3> 姑娘你就是活脱脱的玛吉阿米和萨耶卓玛再世,他们怎么可能不爱上你?</h3> <h3>  “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位好姑娘;人们走过她的帐房,都要回头留恋地张望。她那粉红的笑脸,好像红太阳,她那美丽动人的眼睛,好像晚上明媚的月亮。我愿抛弃了财产,跟她去放羊;每天看着她迷人的眼睛和那美丽金边的衣裳…… ” 。</h3> <h3>“那一天,我闭目在经殿香雾中,蓦然听见你颂经中的真言;那一月,我摇动所有的经筒,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尖;那一年,我磕长头匍匐在山路,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那一世,我转山转水转佛塔,不为修来生,只为途中与你相见。”</h3> <h3>有朋友问:青海湖能美过羊卓雍措和拉木措吗?当然!迷人的青海湖演绎出了一段段凄美的爱情故事,至今感人魂魄。你可以嗅着草地的芳香听着大海的浪声,像大师当年那样,用眼去扑捉用心去感知。你可以面对辽阔大海高歌王洛宾的那些西海绝唱、也可以吟诵仓央嘉措的绝世情诗,听大海的回声,隔着时空与情圣们对话,这一切都是专属于青海湖的密语,是她独有的魅力。</h3><h3> 我确信一定有人是为玛吉阿米、有人是为萨耶卓玛而来到青海湖边……。</h3> <h3>未完待续😜</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