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住源头净水 建设“六好”治多〕治多:多措并举,筑牢生态屏障

小王

<h3>  这里是地处三江源核心区的治多,万里浩荡的长江从这里起步,雪山草原、江河湖泊、可可西里风光绮丽多彩。这里藏传佛教文化、格萨尔文化、本土民俗文化交相辉映。来到治多,你会发现,“生态大美”在这里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h3> <h3>  近年来,治多县委、县政府围绕 “保护生态、维护稳定、改善民生”三大历史任务,牢固树立“生态感恩、绿色报国”发展理念,始终把生态建设作为治多最大的政治和最大的民生,始终把生态立县贯穿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坚定不移的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的发展路子,取得了积极成效。</h3> <h3>  在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自觉服从服务于国家对三江源地区生态保护的战略定位的过程中,治多县立足当下,考虑长远,严格执行生态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严格落实生态建设“一票否决制”,切实增强了县属各乡镇、各部门和各级领导干部贯彻落实生态文明相关法规制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h3> <h3>  通过坚定不移地推进和承接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和可可西里申遗工作任务,为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落地和可可西里成功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创造了良好条件。目前,西部索加、扎河两乡8村纳入国家公园长江源区管理范围。</h3> <h3>  三江源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启动实施近10年来,全县累计投资近2亿元,组织实施封山育林、湿地保护等工程项目13大项45小项,完成禁牧、休牧1053万亩,鼠害防治1720万亩,沙化防治58万亩,黑土滩治理39万亩、封山育林30万亩、湿地保护10万亩,有害生物防控7.3万公顷。自2011年以来,累计兑现草原生态奖补金6.2亿元。县境内生态环境有了明显改善,生态畜牧业加速形成规模效应,长江源头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面貌初步显现。</h3> <h3>  自去年以来,全县累计投资8000多万元,组织实施了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饮用水源地保护、城区防洪工程、河道治理、城乡垃圾填埋清运系统和农村公共卫生厕所等建设项目。深入开展S308沿线和重点区域环境整治,清运垃圾4000多吨,增设垃圾投放设施300多个。</h3> <h3>  同时,坚定不移地规范矿产资源管理、水生态建设、严格实施污染防治。纵深开展国土资源执法检查,全面实施地质灾害区和砂金矿区恢复治理和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完成聂恰河水生态综合治理项目可研审查并上报国家水利部。组织实施投资5300多万元的人畜饮水工程,有效解决了1.6万人7.5万头(只)牲畜的饮水安全问题;县境内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均控制在约束性指标之内,县城所在地集中式饮用水质、地表水质达标率均为100%……</h3> <h3>  守住源头净水,筑牢生态屏障。脆弱的源头生态治理虽然困难重重,但治多县人民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将一直努力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路上!</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