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在一次完形心理学的课程中,一位非常伟大的澳大利亚老师告诉我们这样一句话:格式塔心理学是强调经验和行为的整体性,是一种横向的与来访者联接,而非居高临下纵向的联接。那一个瞬间的感受,我感受到老子的无为而无所不为,越是深入的学习,越是感受到他在完形课程中道法的运用。而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出现的却是纵向的联接,我是你的父母,我是你的领导,我是你的有大男子主义的先生,我是你的权威。孔子的五伦关系中也讲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几乎没有横向的平等的,陪伴的联接。这里懂了孔子的人生观,老子多了一个纬度的宇宙观。孔子是九型人格中的一号,老子是九号。九型图中,老子是在最上面的位置,格局最为大。<br></h3><div><br></div> <h3>格式塔心理学第一次让我看见道的运用。2016年世界九型人格五百人的大会上,会场对翻译及话筒音小,有人跳起来质询,来自美国的海伦,柏尔默说了一句语重心长,智慧深远的话:当事情发生,你有没有耐心,等待你心中的那杯浑浊了的水,慢慢变清澈。这句话成了此次大会的精典名言。但这句话在老子的《道德经》中早有呈现,“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谁能使浑浊安静下来?谁能使安静变动起来?慢慢显出生机?</h3><div>两位来自不同国家的学者,来到中国给我们授课,用的却全是我们中国的道家文化。让人深思。</div><div>于是我开始关注道德经。</div> <h3>龙师在易经中讲到的时间,空间,角度可以解决一切问题,讲到简易,变易,不易法门,讲到天格地格人格,也是天时地利人和中的顺势而为,让我深有感悟。</h3><div><br></div> <h3>在学习之前,我查了一下资料,学习道德经要掌握五大核心</h3><div>一:道是什么?</div><div>二:道与我们有什么关系?</div><div>三:道的特征,特性?</div><div>四:道法自然,如何顺势,以大自然为师?</div><div>五:如何学以致用?化知道为知识,内化为我所用?</div><div>道德经是全息科学,包括九大学问,它不是迷信不是教派,有人看见我学习道德经,善意提醒我不要走火入魔,若把它认为是权谋之学,那是以管窥天的错误见解。</div> <h3>学习道德经对我们普通人有什么好处?</h3><div>一:开启智慧,改变三观。</div><div>二:改善人际沟通模式,改善关系。</div><div>三:改变心态,增进能量。</div><div>四:了悟自己,活好当下。</div><div>五:懂得进退,从容不迫应对问题。</div><div><br></div><div><br></div> <h3>我们先从第一个问题来看,道是什么?大家在课程中各述己见。</h3><div>有人说:道就是一个蛋。</div><div>有人说:道就是无,就是空。</div><div>有人说:道就是我。</div><div>有人说:道就是宇宙本体,是能源,是无极,是万物的创造源头。</div><div>有人说:道说不清,道不明。</div><div>有人说:道是从头开始。</div><div>科学家称它:虚空,儒家称它无极,佛家称它法界,天主教称它上帝,回教称它真主。民间百姓称它老天爷,老子称它为道。</div><div>它是什么?只是一个称呼。</div><div>用《金刚经》言:是道, 非道,是名道。</div><div>道无处不在,无时不在,道是花,是树,是佛,是人,佛教中讲无分别心,我他不二,讲的也是道,道在你我心中,道在本源,有意识讲得清的是道,无意识说不明的更是绝妙之道。</div><div>道不可说不可辨,需悟道。</div><div><br></div><div><br></div> <h3>道与我们有什么关系?</h3><div>南怀瑾在《真正的修行是遇见你自己》说道:每一个问题都是道场,每一件烦恼的事都是道场,每一次情绪的旋风都是道场,每一个念头都是道场。</div><div>所以道与我们的关系是时时处处,息息相关,顺势而为与背道而驰人生的体验完全不同。有的人知道很多大道理,却过不好一生,是因为他只是知道,却没有顺道。</div><div><br></div><div><br></div> <h3>道的特征,特性?</h3><div>道,它无边无际,没有界限,包含一切,贯穿一切。</div><div>在一次上海金汇高中的家长讲座中,该校校长提到上海的城市精神八大字:公正,包容,责任,诚信。这个公正,包容等八字,让我感受到上海,它是一个有道的城市。这位校长,他是一位有道法的校长!</div><div><br></div><div>道的特征,特性却是无名而质朴,“虽小,天下莫能臣”在为人处事,无为,是一种高境界的处事良方,无为而无所不为,无得而无所不得,无求而无所不求。</div><div><br></div> <h3>所以我们放眼看来,无为到妙处就是:</h3><div>有一种家庭教育:叫放手。</div><div>有一种企业用人:叫放心。</div><div>有一种进功办法:叫放弃。</div><div>有一种心理治疗:叫放松。</div><div>所以释迦牟尼佛拈花示众,迦叶尊者破颜一笑,心照不宣。这个世界只有他懂,说得出的是经,道不明的是禅。龙师在课程中也提到心里痛苦的一个量度,那是无法用刻度来表达的,只有你懂他,和他同在,去痛他的痛,苦他的苦,你就是他要寻找的那个人,可以悟他的悟,却不可言说。</div><div>这是我理解的生活中的无为而无不为。</div><div><br></div><div><br></div> <h3>《鬼谷子》中有一句话:阳还终阴,阴极反阳,《三国》中也有一句话“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万事万物都有他的自然规律。但我们在九型人格的学习研究中,我们会发现有很大一部分人,他们是逆天而行,他们永远乞求胜利,追求成功,苛求圆满,不允许失败,一切要按自我需求来,如果达不到自我内在需求,他们会产生二种负向情绪,一种是指责他人,一种是指责自己,指责他人的到了极端,就想报复杀人。指责自己到了极端就会去到自杀。在心理咨询的个案中,百分之八十的人指责他人不是,百分之二十的人会指责自己。他们违背了自然规律,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河水有涨有退,四季有春种秋收,冬虫夏草。自然定律的法门: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自然也。</h3><div>这是我理解的顺应自然,顺势而为,不可逆天而行,顺水行舟易,逆水而上难。</div><div><br></div><div><br></div><h3><br></h3><h3><br></h3> <h3>关于道反,在美国著名的催眠大师艾瑞克森很小的时候,他就明白一个道理,人民总是享受主动帮助带来的愉悦,而拒绝被动帮助他人。我把它看作人性的道反。</h3><div>艾瑞克森在7岁的时候,把一头很倔强的马拉进马厩,用到了反作用力,让马朝相反方向用力,那时只知道是反其道而行之,不知道是道反。</div><div>龙师课程中讲到,让一个没有足够亲密感的孩子拥抱自己用常规方法是不行的,用了一个:你可以抱到我吗?当他说到道反时,我突然发现生活中的道反很多。</div><div>艾瑞克森在一次治疗烟瘾个案中,使劲的踩掉頑固烟瘾者的烟,粗暴的告诉对方:我治不了你,回家祝福艾瑞克森比你长寿吧,但三年治不好的烟瘾,奇迹发生了,患者的信念是:我为什么要让那个粗暴的老头比我长寿?</div><div>我在个案中也釆用过类似方法:当表白型的来访者根本听不见你的话,我告诉她:我无法帮你,挣不了你的费用。以前我会以为是棒喝法,对方会快速冷静下来,进λ状态,现在明白,棒喝有道法。</div><div>经常有父母问到孩子教育,道反是个很好的应用,目的在,即方向在,方法可以层出不从,在目标上做功夫,即出神入法的道法。</div><div><br></div><div><br></div> <h3>柔弱</h3><div>一次婚姻心理学的课程中,有一位老师问大家:你会撒娇吗?</div><div>无论男女,撒娇是一种柔弱,柔弱,如上善若水,最软的东西,却水滴石穿。力量何其大?</div><div><br></div><div>"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也就是说差不多可使营魄抱一了。要想使它化刚为柔,以柔克刚,气不能柔,怎么达到婴儿境界?很多人的柔弱是伪柔弱,是装,是端着,是软弱,是懦弱,是怯弱,是退缩,是达不到纯粹精湛之功夫。</div><div>有一位大师说:学习柔弱,学习活在当下找三岁之前的孩子,他们是真柔弱,是骨子里的,他们是真当下,饿了哭,饱了笑,即刻的,全部的,全然没有烦恼的的活于当下,不思过去,不想未来。</div><div>我们成人不敢柔弱要伪装自我刚强大部分原因是恐惧,惧怕,九型人格的八号领袖型,就是外在最刚强,从不求人,内在最柔弱,一点即化的型号,为什么会如此矛盾?刚强与柔弱它们本是相生相克?</div> <h3>损补</h3><div>我们缺什么补什么,吸引力法则告诉我们,我们想什么就会来什么,用心理学孕妇效应的原理来解释,当我们关注孕妇的时候,你会发现满大街都是孕妇。这就说明,我们的注意力在哪里?那你就会进入,我们的意识。我们也更容易获取自己受关注事物的资源。</div><div><br></div><div>但很恐怖的一件事情是,如龙师所说的,我们很多人,我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或者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但是不知道对不对,所以呢就会去打听别人,你认为我需要吗?你来帮我做一个决定,你看我应该怎么办?他们拥有自己的一生,但是却交由别人来打理。或者由别人来做选择做决定。他们在损补在这一块,到底缺什么?要补什么,不由自己说了算,或者是他没有这个能力说了算。由父母,丈夫,或者子女,其它人来定夺有的人甚至会求助心理咨询室,如果你不给他一个方案,不给他出主意不给他做决定。他甚至会认为你不是在帮助他。这在我看来其实是损补的一个缺失,是没有真正的损补。</div><div>真正的损补很简单, 有人告诉我,他到了他一定的该有的年纪,他就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这就是一种直觉,他也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他生命里状态需要什么?他就去追求什么。到了谈恋爱的时候,他就谈恋爱,到了结婚的年龄,他就结婚,到了追求事业的时候,他就追求事业,到了享受退休,他就退休。</div><div><br></div><div>但有很多人逆天而行,就全乱了。</div><div><br></div> <h3><br></h3><div>学习道德经对我们普通人有什么好处?</div><div>一:开启智慧,改变三观。</div><div>二:改善人际沟通模式,改善关系。</div><div>三:改变心态,增进能量。</div><div>四:了悟自己,活好当下。</div><div>五:懂得进退,从容不迫应对问题。</div><div><br></div> <h3>有人说学习道德经太难了,古文是不易,学习方法很重要,一读,二抄,三讲,四悟,五思考,卞应用。知识没有应用和转化只是知道,未经思考的知识不叫知识,只叫知道,我们很多人学习了一年微课知识却说沒用,解决不了她婚姻关系亲子问题,她以为买了掌握,却只是买了知道,因为她只知道朮,却无法用道的层面解决问题,如果她学了《道德经》,悟道了,也许才明白!</h3><h3>这就是我理解的道德经的魅力!</h3> <h3>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h3><div>——老子《道德经》</div><div>天网恢恢,疏而不失。</div><div>——老子《道德经》</div><div>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div><div>——老子《道德经》</div><div>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div><div>——老子《道德经》</div><div>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div><div>——老子《道德经》</div> <h3>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h3><div>——老子《道德经》</div><div>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div><div>——老子《道德经》</div><div>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div><div>——老子《道德经》</div><div>真正的修行:是看见我自己,认识我自己,陪伴我自己,跳出我自己,引领我自己。</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