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行思录 第55集 前郭尔罗斯、葛根庙

阿沃亚斯

<h3> 蒙古行思录继续启动,本次连载11集,是以前没有到过的内蒙古东部盟市和东三省部分蒙古族自治地区。这11集连载完,蒙古行思录就算是完整了,今后需要进一步修改和补充了。</h3><h3></h3><h3> 这11集东蒙行,我直接用游记的形式记流水账,因为大量的内蒙古和蒙古民族以及其他游牧民族历史知识前面已经介绍了,东蒙行更加轻松,贴近生活。</h3><h3> 上图就是本次东蒙行的路线图:长春出发,白城、乌兰浩特、齐齐哈尔、阿荣旗、鄂伦春、根河、海拉尔、新巴尔虎旗、阿尔山、霍林郭勒、扎鲁特、科尔沁右中、左中、通辽,最后回到长春。</h3> <h3> 东蒙行两度跨越大兴安岭,主要是想看看这些地区农业牧业林业的比重如何?究竟还有多少草原,有多少变成了农田。看看蒙汉融合的程度,还有多少人保持游牧传统的生活方式,了解一下大兴安岭以东的东北大平原,是适合游牧还是更适合农耕?</h3><h3></h3><h3> 我们从长春启程,先从酒店来说。上图,长春亚朵酒店。</h3> <h3> 我现在出门,首选的酒店就是亚朵和全季这两个品牌,原因有三:</h3><h3></h3><h3> 一是设计感突出,硬件过硬,与标准的星级酒店的刻板感受完全不同,</h3><h3> 二是服务突出,细致入微的服务,使你不再傻傻的等着查房结账,纠结找不到衣架或者是消费一瓶饮料,</h3><h3> 三是人文气息浓郁,公共空间不大,但一定有咖啡吧和书桌电脑</h3><h3> 至于价位,则是标准的中等价位,高于如家,但低于四星五星酒店。</h3> <h3> 没有选择在酒店吃自助早餐,想体验一下东北人日常的早点,于是去了长春市区某小区楼下,因为没有认真做功课,只能随便吃了味道一般般的稀饭和馅饼出发。</h3><h3></h3><h3> 由于飞机延误了大半天,原计划参观吉林大学满洲国时代建筑和满洲国皇宫的计划落空,比较遗憾。毕竟满蒙一家亲,满洲国的历史里有太多蒙古人的身影了,只能留待日后再说吧。</h3> <h3> 姑鸟是东北特色水果,从小都有吃过。</h3><h3></h3><h3> 现在出门旅行,网上租车太便利了。下了单,到机场的停车场拿车开走,车况非常好,放心省心。开完再去机场还车上飞机,十几天的时间体验了一嗨租车的方便,强烈建议大家采取这种模式。(车的故事后面慢慢给大家讲)</h3> <h3> 还是忍不住掰扯一下东北历史,因为这片被称为北大荒(辽东,关东,关外)的地方,实际上是大清国才纳入中国版图的,这个我们应该正视,没什么不好意思的,不要和韩国友人学习那种做法。</h3><h3></h3><h3> 东北地区在公元前的西汉时期,甚至更早就建立政权,这就是著名的扶余国,首都是现在的长春,吉林现在还有扶余市呢。</h3><h3> 当初的扶余国不是彪悍的游牧民族,而是和中原一样的农耕文明(种地的),扶余国人以华夏民族居主体,生活在大平原上。后来被游牧民族打败赶跑,移动到了朝鲜地区,是高句丽,朝鲜人的主要祖先。</h3><h3> 从远古走来,长期生活在长白山和小兴安岭的人们,是后来女真人满洲人的祖先——通古斯人。他们和鲜卑、契丹、蒙古(生活在蒙古高原,大兴安岭地区)不是一回事,和鄂伦春、鄂温克、达斡尔(生活在西伯利亚)也不是一回事。</h3> <h3> 汉唐之间的魏晋南北朝的动乱年代,中原王朝更是没有控制东北。到了盛唐时期,东北各族臣服大唐,但那时大唐并没有实际统治东北,而是采取了附属国的形势。就是说大唐没有在东北设立直属中央的道,县,没有移民,没有派官员,东北和突厥、回鹘一样,曾经臣服大唐但并未纳入版图。</h3><h3></h3><h3> 中唐之后,东北彻底失控。室韦在北、契丹在南,控制了蒙古高原东部大兴安岭沿线。长白山是高丽人的祖先建立的渤海国,小兴安岭是女真人的祖先黑水靺鞨。</h3> <h3> 唐亡之后,五代十国北宋南宋更是摸不到东北的边儿,那是契丹和女真人的天下。直到蒙古人一统江湖,东北变成了大蒙古国的辽阳行省。</h3><h3></h3><h3> 大明早期征服了东北,可惜朱棣死后不久,就在和蒙古人的战斗中败下阵来,退到长城以内。东北形成了后来的民族格局,西部是蒙古各部,东部是女真各部(表面臣服大明,实际上打着大明保护伞自治)。</h3><h3> 上图红圈部分,就是原来嫩科尔沁(哲里木盟)的地盘,现在归了吉林和黑龙江,我们马上就去看看。</h3> <h3> 大清国早期和中期,黑龙江以北和库页岛还是大清的领土,当时的东北是这样的:呼伦贝尔归黑龙江将军管辖,现在的哈尔滨西面的大庆地区,吉林白城、松原地区是内蒙古哲里木盟的地盘。吉林省的范围太广,面积极大,占据了东北亚沿海。</h3><h3></h3><h3> 晚清之前,黑龙江和吉林确实是北大荒,是河流密布湖泊众多的大平原,游牧的人口不多,种地的几乎没有。和澳大利亚差不多,都是朝廷流放罪犯的苦寒之地。</h3> <h3> 到了晚清,大量涌入的移民开发了东北平原,带来了两个显著的变化:</h3><h3></h3><h3> 一个是东北的无人荒野变成了农田,二是很多蒙古人的旗开始汉化,变游牧为农耕,甚至是打鱼晒网。</h3><h3> (上图红色部分的几个哲里木盟的旗,已经被设置了厅,县等行政管理机构,与王爷贝勒的扎萨克政府并存,同一个地方,蒙汉政府各管各自的属民)</h3> <h3> 这就是从1636年嫩科尔沁四部归清后,哲里木盟东部地区的情况:郭尔罗斯部以松花江为界,一个叫前旗一个叫后旗,蒙语前后和南北一样,意思就是江南江北。杜尔伯特旗就是现在的齐齐哈尔南部,现在的杜蒙县(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和大庆市的主体。</h3><h3></h3> <h3> 嫩科尔沁四部十旗,六个科尔沁旗现在剩下四个,扎赉特旗和杜尔伯特旗,郭尔罗斯前旗保留改自治县,郭尔罗斯后旗彻底失去建制,成为现在的黑龙江省绥化市和大庆市的一部分:肇东,肇州,肇源等。</h3><h3></h3> <h3> 回到现在的旅途中来,东蒙行第一天的行程是从长春出发向西北方向,经过吉林省两个地级市松原市和白城市,前往内蒙古兴安盟科尔沁右翼前旗葛根庙镇。</h3><h3></h3><h3> 从上图看松原和白城,完全处于松嫩平原上,海拔很低,只有百米左右,河流湖泊极多。</h3> <h3>  曾经蒙古人游牧的地方,如今绝大部分成为农业区。这里有著名的三江一河,三江指的就是长白山发源的第二松花江,大兴安岭发源的嫩江,第二松花江和嫩江汇合后形成松花江,注入黑龙江。一河就是松花江的支流拉林河。</h3><h3> 松原市有280万人口,经济总量在吉林省排第三。他与内蒙古的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曾经并称中国北方经济增长四小龙。</h3><h3><br></h3> <h3> 松原市成为四小龙的经济支柱就是油田,这里有中国第六大油田,吉林油田。上图我们看到的石油钻探机,遍布在松原境内。</h3><h3></h3><h3> 松原有五个中央直属企业驻扎在这里,他们是:中石油吉林油田,中石化东北油气公司,中化长山化工,大唐长山热电厂,东北输油管理局。</h3><h3> 从位置上看,这里和大庆挨着,隔着松花江,都是石油分布带。</h3> <h3> 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就是过去的内蒙古哲里木盟郭尔罗斯前旗。现在是属于松原市的一个县,面积有7000平方公里,人口60万,其中蒙古族人口只有7万。著名的查干湖冬捕就在这里。</h3><h3></h3><h3> </h3> <h3> 公元1447年,成吉思汗弟弟哈萨尔的一支部众,也就是大明所称的福余卫的首领,率领本部人马迁到大兴安岭东部松嫩平原。他们自称嫩科尔沁四部:杜尔伯特,扎赉特,郭尔罗斯,科尔沁。</h3><h3></h3><h3> 公元1636年,嫩科尔沁四部归顺大清国。此后正式按照盟旗制度成立了哲里木盟,一共分为十个旗,其中科尔沁左右翼各三旗,共六旗。杜尔伯特一旗,扎赉特一旗,郭尔罗斯以松花江为界,分为江南和江北,一个叫郭尔罗斯前旗,一个叫郭尔罗斯后旗。</h3> <h3> 蒙古嫩科尔沁部,在松嫩平原生活了500多年。1911年民国建立后,依旧保留大清国时期的蒙古蒙旗制度。1932年,满洲国时期,郭尔罗斯前旗正式划归到吉林省。同时郭尔罗斯后旗和杜尔伯特旗也划归到黑龙江。</h3><h3></h3><h3> 文化大革命时期,内蒙古的哲里木盟南部划归吉林省管辖,北部划归黑龙江管辖。文革结束后又划归回到内蒙古。但是,郭尔罗斯前旗,和白城地区、松原地区部分,都留在了吉林省。</h3><h3> 上图是查干湖附近的花海。</h3> <h3> 这就是前郭尔罗斯境内最著名的旅游景点查干湖。查干是蒙语,白色的意思,同时还有一个意思就是盐。内蒙古很多叫查干湖的,其实都是盐湖或碱湖。</h3><h3></h3><h3> 现在这个查干湖是百分之百的淡水湖,而且是中国十大淡水湖之一,总面积达到260平方公里。近些年来,查干湖以特色的冬捕闻名全国,夏季慕名的游客依然很多。</h3><h3> 上图就是景区的大门口,可以进去坐游船,看到熙熙攘攘的人群,我们决定还是扭头就走了。</h3> <h3> 查干湖的旁边,是郭尔罗斯的王府。郭尔罗斯的蒙古王爷世袭了十几代,在这里生活了数百年,但是王府在文革期间全部被毁了,所以现在看到的王府是后来新建的。</h3><h3></h3><h3> 关于蒙古的王府,我在前面的行思录里介绍过很多。这些王府大多都是在清末和民国时期建的,因为以前的蒙古王爷,从来不住王府,而是住在蒙古包里。</h3> <h3> 郭尔罗斯前旗和郭尔罗斯后旗几百年来一直是哲里木盟很重要的两个旗。尤其是郭尔罗斯前旗的王爷,在大清国和民国时期,满洲国时期,都担任了很多重要的官职。</h3><h3></h3><h3> 郭尔罗斯后旗在50年代被撤销建制,原因不明(我猜测还是因为人丁不旺,力量不大,影响力低了。因为同样的旗,有些人多地好,功劳大联姻多,富裕强盛,有些则非常贫穷,越来越弱。这从旗扎萨克的爵位上就看出来,有的是亲王郡王,有的是贝勒贝子,有的是国公,最差的还是闲散国公,工资待遇差别巨大)。</h3> <h3> 查干湖边上有一个成吉思汗庙,郭尔罗斯和整个哲里木盟的蒙古人,都是成吉思汗的弟弟,哈布图哈萨尔的部众后裔。</h3><h3></h3> <h3> 成吉思汗庙的俯视图,可以清晰的看到,周围已经全部都是农田。想要寻找昔日游牧的痕迹已经很难了,最多能在河边看到几个放羊的,还有田间地头偶尔的几头牛。</h3><h3></h3> <h3> 260平方公里的查干湖面积非常之大,所以有很多条路可以抵达湖边,并不一定非要走景区的入口。</h3><h3></h3> <h3> 东北平原海拔非常低,普通平均只有几十米,最多一百多米。所以夏天的气候也是非常的炎热,气压很低。</h3><h3> 查干湖的湖面和一些高原湖泊不太一样,显得略微浑浊一些。比起青海的湖泊,云南的湖泊,甚至是内蒙古高原的一些湖泊,并不是特别清澈。</h3><h3></h3> <h3> 湖边也建了很多风力发电站。</h3><h3></h3> <h3> 我们走的是查干湖的东北方向,沿途很少游客。</h3><h3></h3> <h3> 东北平原一马平川,湿地很多。</h3><h3></h3> <h3> 从查干湖边上穿过乡村的小路,我们前往下一个目的地。</h3><h3></h3> <h3> 从网上查到一个和孝庄有关的明珠园,说是里面有大清国时期的满蒙文字的石碑,记录了满蒙联姻的历史。去了才知道原来是在长山镇上,由长山热电厂建的一个公园。</h3><h3></h3><h3> 明珠园大门紧闭,周围环境比较差,工厂房屋街道显得很乱,道路也破。这从另一个侧面也反映了东北地区的一些现状,就是一些老的工矿企业,现在已经逐渐的萧条了。</h3> <h3> 继续前行,经过县级的大安市,到了白城市,我们的目的是另一个湖泊——月亮泡。</h3><h3></h3> <h3> 白城有两百万人口,是中国著名的商品粮基地。过去的白城地区绝大部分是郭尔罗斯前旗的属地,1902年因为连续的战败赔款,大清国同意在蒙旗放荒招垦。从那时起,大量的汉族移民进入郭尔罗斯前旗地区,逐步把这里变成了产粮大县。</h3><h3></h3><h3> 白城地区的工业基础比较薄弱,城市建设一般,上图是白城市下属的县级市——大安市。</h3> <h3> 白城地处松嫩平原的多条河流交汇处,和松原地区类似,到处都是河流和湖泊。这里有两个国家级著名的自然保护区:向海和莫莫格。从网上了解了一下,这两个保护区的景色和查干湖、月亮泡大致一样,都是湖泊湿地的景色,平原风光,旅游开发的服务和设施一般,所以我们也没有兴趣去了。</h3><h3></h3> <h3> 根据导航推荐的一条比较近的路,我们走了一条非常非常崎岖的道路。并不是有什么山路,这里因为是大平原,所以道路都很平坦,只是路况坑坑洼洼的,非常非常的破烂。</h3><h3></h3><h3> 颠簸了一个多小时,走了区区不到50公里后,还好看到了一大片自然环境比较好的田野,多少有一点大自然的感觉。</h3> <h3> 路边还发现了一处遗址。</h3><h3></h3> <h3> 这是80年代大安县政府立的石碑,大家注意看,上面写的还是细石器时代人类遗址。</h3><h3></h3> <h3> 旁边这块21世纪立的碑,就已经变成青铜时代遗存了。</h3><h3></h3> <h3> 由于地处大平原,所以很难见到山,也没有丘陵,偶尔找到一块起伏的小土包,可以远眺一下远处的乡村。</h3><h3></h3> <h3> 到了月亮泡,急不可耐的品尝一下当地特色的美食,大锅炖鱼。</h3><h3></h3> <h3> 用柴火烧的灶,大铁锅里面是汤汁,炖的是当地特产的嘎鱼。</h3><h3></h3> <h3> 早就知道东北菜盘子大,所以我们只点了一个菜。把鱼和粉条豆腐白菜一起炖,味道确实非常棒。此后的东蒙行我们又连续在其他地方吃了四五次这样的大铁锅炖,依旧是赞不绝口。</h3><h3></h3> <h3> 在北京在南方也可以吃到这样的农家铁锅大炖菜,但是说实话,味道和东北的差距还是很大的,上图是当地特色的玉米饼子,新鲜极了,每个人可以吃好几个。(铁锅炖在我吃过所有的东北菜里排名第一)</h3><h3></h3> <h3> 月亮泡不小,面积有205平方公里,附近还有很多大大小小的湖泊。</h3><h3> 月亮泡创建了“月亮湖牌”大米、“月亮湖牌笨鸭蛋”等名牌产业,引进了很多优良畜种,农牧业和渔业并举。</h3><h3></h3> <h3> 周围有些湖泊像这个榔头泡,搞了一些娱乐项目,可以供人戏水游泳。</h3><h3></h3> <h3> 周末还是有不少人到这里游泳的。</h3><h3></h3><h3> 从月亮泡出来,一路坦途,我们向西北方向行驶,前往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h3> <h3>  从白城跨过省界,马上就进入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乌兰浩特市。我们今天的目的地是葛根庙。</h3><h3> 从高速下来,往葛根庙方向不远,就有一个蒙古特色的帽子建筑。</h3> <h3> 走到近前,才发现这里是乌兰浩特市的扶贫示范基地。解放以后,兴安盟长期属于内蒙古自治区的贫困地区,这里基本上处于半农半牧、农牧结合的状态。</h3><h3></h3> <h3> 我们现在所在的位置是乌兰浩特市的葛根庙镇,全镇有7万亩耕地,40万亩草场。这里的蒙古族人口比例还是非常大的,但是大部分从事的是和东北一样的农业生产。</h3><h3></h3> <h3>  东北平原往西进入内蒙古地区,逐渐接近大兴安岭,海拔稍稍比平原地区高一点。基本的气候特征,和东北地区完全一样。但是水资源却少了很多,因为这里只有一个方向,就是从西边的大兴安岭而下的河水,而东北平原,有很多方向,从小兴安岭,从长白山发源的河流四处流淌。</h3> <h3> 内蒙古地区由于工业非常的少,所以空气质量很好,我们可以明显的感受到这里的蓝天白云,已经有了一些内蒙古草原和高原的感觉。比起吉林雾蒙蒙的天色,好了很多。</h3><h3></h3><h3> 远处已经可以清晰的看到,东部内蒙古地区最大的寺庙葛根庙。</h3> <h3> 葛根庙在历史上还曾经是中村事件的发生地,1931年6月以日本参谋部大尉中村为首的四个日本间谍,在内蒙古东部地区靠近外蒙古等地进行了一系列的侦察活动。他们在葛根庙汇合的时候被当地东北军的驻防团抓住,经过搜查获得了大量的侦察材料和军事情报。</h3><h3> 这几个日本人非常嚣张,拒不认罪,最后经过团长关玉衡等人研究决定,依据国际法处死了这四个外国间谍。这就是著名的中村事件,而这个事件就是日本发动918事变的主要借口之一,因为当时内蒙古东部地区是东北军的地盘。</h3> <h3> 葛根庙的前身是1748年建的莲花庙,经过很多高僧前赴后继的努力,终于在1798年建成。</h3><h3></h3> <h3> 葛根庙是内蒙古东部地区最大的藏传佛教寺庙,鼎盛的时候有1200多个喇嘛,总共传了七世活佛。</h3><h3></h3> <h3> 1928年,收到哲里木盟10旗王爷的联合邀请,九世班禅曾经到这里来讲学,当时有30多万的蒙古族牧民,从四面八方涌来,遍地都搭满了蒙古包,盛况空前。</h3><h3></h3> <h3> 1945年8月,这里曾经还发生过811起义,当时是一些抗日志士,杀死日本军官,迎接苏联红军的到来。</h3><h3></h3> <h3> 葛根庙,1966年毁于文化大革命,我们现在看到的是这几年新建的。</h3><h3></h3> <h3> 葛根庙依山而建,风水特别的好。山虽然不是特别高,但是在东北地区,已经属于难得一见的。</h3><h3></h3> <h3> 寺庙当然有很多神奇的故事,葛根庙的法会非常有名。</h3><h3></h3> <h3> 现在还是有很多喇嘛在这里学习。</h3><h3></h3> <h3> 我们在前面讲过很多次了,大清国时期在蒙古地区大力推行藏传佛教,所以寺庙里的喇嘛数量非常多。但是因为语言文字的关系,大部分的喇嘛是没有理解藏文佛经里的真正的教义,大部分只是根据读音每天诵经而已。</h3><h3></h3> <h3> 当然寺庙里还是有很多高僧大德,他们发扬藏传佛教的文化内涵,同时发展藏医和蒙医的医学。</h3><h3> 我们从两个方面看待藏传佛教在蒙古地区的传播,一方面它是对普通民众有一定的蒙蔽的作用,另一方面藏传佛教倡导的慈悲和医学,也为广大的牧民提供了福音。</h3><h3> (过去的牧民有了病,运气好的碰到懂医学的喇嘛,吃药治病。运气不好的,遇到不懂医学的喇嘛,就叫牧民回家念经,期待神灵保佑自己康复,这不是扯呢么?)</h3><h3></h3> <h3> 参观完葛根庙已经是夕阳西下了,我们前往葛根庙镇阿古营子嘎查,体验真正的农家乐。</h3><h3></h3> <h3> 嘎查就是村的意思。这几年内蒙古自治区搞农村十个全覆盖,所以有非常规范的道路名牌。乡村的道路,房屋的颜色都是整齐划一的。</h3><h3></h3> <h3> 这次东蒙行我选择了一个由几个蒙古族小伙子创办的旅游平台,叫做他乡游。这个平台,专门为全国甚至全世界的资深驴友和有兴趣体验内蒙古农区牧区真实生活的人提供服务。</h3><h3></h3> <h3> 这就是我通过他乡游平台选择的第一个蒙古人普通家庭,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乌兰浩特市葛根庙镇阿古营子嘎查,包宝成家。</h3><h3></h3> <h3> 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东北农村院子。虽然都是纯正的蒙古人,但是经过一百多年的开垦土地,小包家的主要业务是以农业为主,但是也有一些畜牧业,比如养羊,养牛(都是外包给别人养)。</h3><h3></h3> <h3>  游牧转农业在整个内蒙古东西部都很普遍,其原因主要有两个。</h3><h3> 一是经济利益,农业收入高。举个例子,呼伦贝尔一亩草场租给别人放羊,每月租金人民币一元钱,一户牧民一万亩草场一年收到的租金最多两三个月,也就是两三万元。大家随便想想,一万亩草原变成耕地种粮食,一年收入多少。</h3><h3> 二是游牧生活太过辛苦,尤其是冬天要照顾牲畜,实在不如把地租给汉人收租金过好日子来的好。</h3><h3> (上图,小包家院子西侧的库房,也是车库)</h3> <h3> 他乡游的平台从内蒙古各地挑选了很多牧民家,供游客体验服务。选择牧民有很多条件,首先是牧民本身愿意提供这种体验式的生活服务,其次是要在真正的牧民家或者农民家,不能是旅游点。第三是景色秀丽,条件中上等的牧民家里,最好还要有自己的特色。最后就是农牧民本身素质要高,不能有酗酒的毛病等等。</h3><h3></h3><h3> 上图,包宝成家的干净的大炕</h3> <h3> 包宝成家人口不多,他本人在乌兰浩特上班,家里只有母亲和嫂子在操持。他们的房子很大,有好几个房间,来十个八个人都能住。</h3><h3></h3> <h3> 因为距离城市很近,这里的条件不错。水电和无线网络信号很好,也有热水器可以洗澡。唯一不足的是厕所还是户外的旱厕,没有自动的抽水马桶。</h3><h3></h3><h3> 他们家的人蒙汉语通行,平时交流用蒙语,汉语是标准的东北话,生活习俗也是蒙汉兼顾(上图,成吉思汗的挂毯和前程似锦的画框和谐共存)。</h3> <h3> 这是著名的蒙古细狗,据说在契丹时代就被驯养成凶猛的猎犬。现在东北很多地方农村里养细狗,因为速度快,每周末都有民间赛狗。类似澳门的赛狗,有人骑摩托拉个假兔子让一群细狗在后面疯狂追逐,四百米速度与激情,当然还有小小的赌注。</h3><h3> 过去的细狗非常凶悍,咬合力很强大,是补兔猎狐的能手。现在的细狗退化了凶猛的个性,虽然叫声很大,但是不敢咬人,完全是宠物了。</h3><h3></h3> <h3> 厨房在后屋,都是现代化的。一家人忙碌半天,一桌丰盛的蒙汉农牧结合的美食即将呈现。</h3><h3></h3> <h3>  主菜是新杀的绵羊,做的蒙古特色手把肉(取最好的部位羊背,献给尊敬的客人。)</h3> <h3> 蒙古人传统不吃羊内脏,只有羊肠用来灌血肠和肉肠,是牧民最喜欢的食物,绝对的保留节目。</h3><h3></h3> <h3> 其余的内脏白水煮熟端上来,用刀自助切食,味道全靠一桌子的酱料。我们很少这么吃羊内脏,原汁原味,味道超赞。</h3><h3></h3> <h3> 东北人喜欢吃蘸酱菜,兴安盟的蒙古人遵从汉人习俗,也爱吃蘸酱菜。并且学会了腌制各种咸菜,酱菜,韭菜花和酱豆腐、蒜蓉是最常见的。上图的茄子就是典型代表性的咸菜。</h3><h3></h3> <h3> 黄瓜和大葱是每家每户必不可少的蘸酱菜,这里的黄瓜和内蒙古西部的不一样,比较水。</h3><h3></h3> <h3> 本地水库产的小鱼。蒙古人生活的高原和山岭,也有很多湖泊河流,但是蒙古人不是捕鱼达人,从来不吃鱼。</h3><h3>  传说蒙古人祖先之一的鲜卑人当时在辽东一代称王,某年大雪纷飞死了大量牲畜,没肉可吃的鲜卑人只好发兵南下朝鲜半岛,抓了三千高句丽渔民回东北,为他们捕鱼充饥。</h3><h3></h3><h3></h3><h3> 当然了,现在时过境迁,鱼也是蒙古人的食物之一了,特别是东北多湖的地区。</h3> <h3> 这可是正宗的东北人农家的吃法了。</h3><h3></h3> <h3> 玉米大豆高粱,还有水稻,是东北最主要的农作物。</h3><h3></h3> <h3> 茄子也是直接蒸熟吃。</h3><h3></h3> <h3> 再次抱歉我对美食不太专注,这个好像是鸡蛋野菜羹,味道超级好,就是这桌子菜实在是太多了,撑住了。主食我就不介绍了,明早再说吧。</h3><h3></h3> <h3> 饭后,彩虹出现,我们在村庄里休闲散步。这里没有蒙古包,都是砖瓦房。</h3><h3></h3> <h3> 小村子很干净,整洁。</h3><h3></h3> <h3> 农村里各种明目的项目很多,标语更多,检查应该也不少。</h3><h3></h3> <h3> 夜幕降临,村里人都到广场和球场活动,打球跳舞,其乐融融。</h3><h3></h3> <h3> 晚霞出现,阿古营子嘎查,这里的村庄还叫嘎查(牧业),说明没有完全农业化,还有一定比例的畜牧业。</h3><h3></h3> <h3> 其实,这里的原住民从事一线农牧业的也不全是了,很多都是雇汉人种地和放羊。大部分男人都去城市里工作、创业了。</h3><h3></h3> <h3> 乌兰浩特市的农村纬度虽然高,但是海拔低,夏天也挺热,最高能到四十度。这些年干旱越来越重,夏天在八月以前很少下雨。</h3><h3></h3> <h3> 夕阳西下,远处的葛根庙宁静而肃穆。</h3><h3></h3> <h3> 伴着晚霞和火烧云,遵从着农村的节奏,我们很早就睡觉了。(如果有时间多住几天,一定在院子里搞个烧烤晚会,冰镇啤酒喝喝,舒爽夏天的感觉啊)</h3><h3> 如果朋友们有暑假的,可以带孩子来这里住一两周,小包家的人特别好,条件也好,包您满意。</h3><h3></h3> <h3> 清晨四点半天亮了,村里的稻田散发出乡野的气息。</h3><h3></h3> <h3> 六点多卖西瓜的就在村里沿街叫卖:嘎嘎甜的大西瓜,五毛钱一斤。</h3><h3></h3> <h3> 又是一顿蒙汉结合的丰盛早餐:奶茶炒米黄油,玉米团子嘎嘎香,手把羊肉杠杠滴。这是小包家第一次从他乡游平台接待客人,他们一家都很内向,不爱唠嗑。</h3><h3>  但是我们非常满意,他家的吃住条件在东北农村算是特别好的了,唯一遗憾的是周围没有什么美景。不过,如果你想体验东北农村的美食和生活,或者对佛教文化感兴趣,这里是一个很好的选择。</h3><h3> 本集结束,谢谢大家。</h3><h3></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