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为了提升自己科学领域的教学质量,8月20日的国培项目研修选修课,我毅然决然的选择了《科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这课是由贵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贵州省幼儿教师发展中心的张剑锋老师为我们做了为期一天的培训。</h3><h3> 这次培训,张老师分为“玩中学”和“做中学”两部分来为我们讲解的。虽然这节科学培训是分为两个部分的,但是却始终围绕着让我们亲自动手操作,在实践操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实验的方式来讲解的。课堂中,学员们的参与积极、勇于提问、亲自尝试、不怕失败,课堂气氛活跃、不受任何约束,老师和蔼可亲深受学员们的一直好评。</h3><h3> 课程一开始,张老师就让我们以小组比赛的形式玩游戏《捕捉乒乓球》,发给每一组相同的材料(皮筋,纸杯,纸牌,习惯,报纸,透明胶带),且张老师说:“每次只能用一种材料,在捕捉的过程中乒乓球不能挨着自己手”,让我们花5分钟的时间来想,运用这些材料怎样才能捕捉到漂浮在空中的乒乓球。于是,每一位学员都积极的参与各组的讨论。……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学员们的办法很多,但是只要不违反游戏规则就算成功。每一组的学员都成功的运用了三种以上的材料捕捉到了漂浮的乒乓球。捕捉到的那一刻,学员的表情都亮了,似乎很有成就感。</h3><h3> 但是,最让我惊奇的是张老师的第二个实验,我只想说……这怎么可能!这个实验的名字叫《水和曲别针的秘密》,张老师先往一个透明的玻璃小碗里倒满水,水满了,但是没有溢出来。然后问我们,往水里放多少曲别针水会溢出来,这时候大家争先恐后的回答1颗、5颗、10颗……,于是张老师按着大家说的数的量往水里放曲别针,当放到115颗的时候水依然没有动静,张老师继续让大家猜,这次大家稍微胆大了点,说20颗、50颗……。于是张老师又往水里放曲别针,直到水里有了225颗的时候,水还是没有溢出。大家都觉得不可思议,这到底是为什么呢……?</h3><h3> 整个培训活动下来,张老师都是以让我们动手操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分享经验的形式展开的此次活动主题。让我们也感受到了动手操作的乐趣,解决问题的喜悦,与人分享的快乐。也让我明白在以后得科学领域教学中,怎样的教学方法才是有效的。</h3> <h3>培训主题“做中学”、“玩中学”</h3> <h3>张老师讲解《捕捉乒乓球》的游戏规划和学员们积极参与、互相讨论捕捉的方法。</h3> <h3>每组的成员用各种材料和自己的办法捕捉乒乓球,体验成功带来的喜悦,反思失败的理由。</h3> <h3>这是一个很神奇的实验……</h3> <h3>张老师给了每组不同的操作材料后,就说了五个字:“你们自己玩”。……让我们自己去发现这些材料背后的“故事”。</h3> <h3>学员们虚心请教,张老师一一的解答各种操作材料的多种玩法。</h3> <h3> 通过一天的科学探究活动学习,让我对科学领域活动教学有了更深刻理解,科学教学教师不能局限孩子的思维,不能牵着孩子走。想要激发孩子对事与物的探究,就要给孩子创造有机会、有时间去探究的条件、给孩子提供充足材料、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任孩子随意玩耍,让孩子在玩的过程中去学习。做到真正的“玩中学”。</h3> <h3>图片分享--这幅调查图证明幼儿了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