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日晚上,21日上午贵州凯里镇远古镇游

瑞岩芝峰

<h3>史书记载,镇远古称“竖眼大田溪洞”,属“鬼方”。从夏到商, 世居着荆、梁二州的西南,称“荆蛮”。追本溯源,古代的镇远,地处历史上“五溪蛮”和“百越人”聚居的结合部。</h3><div><br></div><div>宋宝佑六年(公元1258年)十一月筑黄平城,赐名镇远州,为镇远之名的开始。</div> <h3>1949年11月8日镇远解放,为镇远专员公署驻地。</h3><div><br></div><div>1956年建立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镇远为自治州首府。</div><div><br></div><div>1958年州府迁往凯里,改镇远为县。</div><div><br></div><div>1986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div> <h3>叱咤风云、虎门扬威的晚清爱国名将林则徐,曾三次路经镇远,他在《镇远道中》一诗对这里雄奇的山川和险要的地势描述:“两山夹溪溪水恶,一径秋烟凿山脚,行人在山影在溪,此身未坠胆已落”。</h3> <h3>“和平村”是国民党政府军政部第二日军俘虏收容所,设在镇远卫城十字街东 侧五云山下,原镇远总兵署中营衙门。前有巷道北通卫城上北门,面临濞阳河,后依五云山,有卫城南门通金堡苗乡,力圆面积50000平方米。至今,仍保留着当年“和平村”半圆拱形大门和高高的围墙,并恢复了当年的“新生班”、“研究班”、“训练班”、“哑子室”、“职员室”,供游客参观。</h3> <h3>石屏山,位于贵州省镇远县舞阳镇舞阳河东侧,属祁连山系,重岩叠障,雄伟 险峻。东西绵延2.2公里,主峰海拔668.1米,与舞阳河面相对高差204米。石屏山面城一面的北山,象一个大屏风,竖立在山中。石崖绝壁高千仞,得名“端直苍阔如屏风”。</h3> <h3>这座拥有2000多年悠久历史的古城地处入黔要道,旅游资源极为丰富,人文古迹众多,自然风光旖旎。仅镇远古城就遗存有楼、阁、殿、宇、寺、庙、祠、馆等古建筑50余座,古民宅33座,古码头12个,古巷道8条,古驿道5条。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处。</h3> <h3>镇远古民居既有江南庭院的风貌,又有山地建筑的布局,这种江南与山的的完美 结合,使镇远的民居建筑的布局,这种江南与山地的完美结合,使镇远的名居成为中国建筑史上的奇迹。其中“歪门邪道”是镇远的民居建筑中独具特色之处</h3> <h3>文学名著《儒林外史》在第四十三回,吴敬梓写道了“龙神嫁妹”之地--铁溪。以翁仲河的溶洞奇、龙池水的宝蓝和深不可测,以及郁苍幽深的森林和峡谷令人神往。铁溪的名山胜水早在五百年前就吸引了众多南来北往的游人,许多名人雅士曾到此游览逗留。</h3> <h3>青龙洞背靠青山,面临绿水,贴壁临空,五步一楼,十步一阁,翘翼飞檐、 雕梁画栋。这些古建筑依山因地,与悬崖、古木、藤萝、岩畔、溶洞天然合成,融为一体,真是巧夺天工。既有临江远眺的吊脚楼,也有恬静幽邃的寺院禅台,有朗朗书声的学子院,更有锣鼓喧天的戏台,集天下山水楼阁荟萃为一方。</h3> <h3>镇远古城古巷道狭长幽深,其结构错综复杂,有石牌坊巷、四方井享、复兴享、 仁寿巷、冲子巷、米码头巷、紫宝阁巷、陈家井巷。这些交叉衔连、互相达通的巷子,组成了镇远古城生生相息的血脉。</h3> <h3>府城垣全长2公里,高5米,宽2.8米,沿北侧砌成垛口,共有间隔一致的英垛口76个,每个垛口0.7米见方,上有2米宽可作行人道用。</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