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物件,旧情怀

罗利光

<h3>  斗转星移,时过境迁,过去的老物件记录着逝去的时光岁月,总是给人留下美好的回忆。</h3><h3> 所谓老物件,就是咱老百姓生活里曾经密切相关的、又逐渐在历史中渐行渐远的“老东西”、“老家什”:古时婚嫁迎娶用的礼盒、名媛贵妇用来梳妆打扮的镜盒、老百姓用过的雕花脸盆架、雕刻精细的大床……每个“老物件”都有自己独特的意义,它们记录着时代的变迁,回忆起来,也总是让人觉得幸福满满。经过岁月的“大浪淘沙”,30多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老物件”在今天的生活中己渐行渐远。然而,对于50、60、70后来说,很多“老物件”是他们小时候看过的,甚至都经历过,所以看到以后就会想到自己的家乡、故土、父母,是一个既遥远又清晰的回忆。</h3><h3> 岁月如歌,每一样老物件,都有那些经历过的故事,一双鞋、一个热水瓶、一台老电视、一个台扇、一台缝纫机、一台四喇叭收录机,以及家家烧过的蜂窝煤炉等等,都可以让昔日时光重现。睹物思情,把定格成记忆里的画面,渐渐释放出来,或甜蜜或忧伤,或喜悦或愁绪,都能久久地让人回味。</h3> <h3>古钱币,指古代货币。中国古代钱币萌芽于夏代,起源于殷商,发展于东周,统一于赢秦,历经了四千多年的漫长历史。方孔圆钱成为中国货币的主要形式一直沿用二千多年。为何取这种形制呢?主要是环形便于携带,而方孔穿绳索铜钱不易旋转,可防磨损。也有人认为这种形制表达了古人天圆地方的宇宙观。</h3> <h3>鼎,是青铜器的最重要器种之一,其外形为三根立腿,两只提耳,最初是一种炊具,后来因用于烹饪祭祀给神的牺牲,而上升为礼器。在周代,就有所谓“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卿大夫五鼎,元士三鼎”等使用数量的规定。“鼎”成为古代国家政权中君主、大臣等权力象征。</h3><h3></h3><h3><br></h3> <h3>罗盘。是用于风水探测的工具,理气宗派常用的操作工具。罗盘主要由位于盘中央的磁针和一系列同心圆圈组成,每一个圆圈都代表着中国古人对于宇宙大系统中某一个层次信息的理解。</h3><h3>中国古人认为,人的气场受宇宙的气场控制,人与宇宙和谐就是吉,人与宇宙不和谐就是凶。于是,他们凭着经验把宇宙中各个层次的信息,如天上的星宿、地上以五行为代表的万事万物、天干地支等,全部放在罗盘上。风水师则通过磁针的转动,寻找最适合特定人或特定事的方位或时间。尽管风水学中没有提到“磁场”的概念,但是罗盘上各圈层之间所讲究的方向、方位、间隔的配合,却暗含了“磁场”的规律。罗盘是风水师的工具,可以说是风水师的饭碗。</h3> <h3>石狮子,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常见的辟邪物品,以石材为原材料雕塑成狮子的形象,具有艺术价值和观赏价值的雕塑品。是中国传统建筑中经常使用的一种装饰物,在宫殿、寺庙、佛塔、桥梁、府邸、园林、陵墓上都会看到它。《灯下录》云:佛祖释迦牟尼降生时,“一手指天,一手指地”,作狮子吼曰:“天上地下,惟我独尊”。所以佛教把狮子视为庄严吉祥的神灵之兽而倍加崇拜。直到现代,许多建筑物大门前,还有这种安放石狮子镇宅护院的遗风不泯。</h3><h3></h3> <h3>门墩,用于中国传统民居,起到支撑门框门轴作用的一个石质的构件。门墩的方圆有着不同的寓意,在古代,方形的门墩多为文官使用,圆形的门墩多为武官使用。门墩的表面刻有很多精美的图案。这些门墩借助人物、草木、动物、寓言、几何图案,表达了建筑者们希望长寿、富贵、驱魔、夫妻美满、家族兴旺的美好心愿。</h3> <h3>石楣杆(又名石笔,通常高约10余米),是旧时客家人的功名象征。在过去漫长的科举制封建社会里,凡是经过科举考中举人、进士、点翰林者,都可以在宗祠或祖屋门前竖旗杆石,以此彰显身份,昭示世人,激励子孙后代成材立业,流芳千古。一个宗族、家族考取功名的人越多,祠堂祖屋门口竖立的楣杆也就越多。</h3><h3>科举是一种不论社会阶层和出身背景都可以参加的考试,用来选拔最优秀最贤良的士子担任官吏。科举考试在今天的中国,最明显的传承就是高考。</h3><h3><br></h3> <h3>木轱辘推车,因车轮走起来,“叽咕、叽咕”如鸡叫,所以,客家人又称其为“鸡公车”,是一种木质的独轮车。它是以人力为动力的运输工具,早在公元前2000多年前就已出现,早期的车以圆形木板为行走部件,称为"辁"。相传夏朝奚仲对车辆作了重大改进,从此出现了有辐条的轮。</h3><h3></h3> <h3>铁犁,始于战国时代,是农业生产中传统的耕翻农具。以翻土为主要功能,并有松土、碎土作用。</h3><h3></h3> <h3>砻,土砻的砻墩是用竹篾围成圆柱体,再用泥土填实,砻沟很容易被磨平,砻齿是薄薄的木片,也很容易被磨损,因此,土砻需要经常修理。所谓修理,也就是重新把砻沟打深,把磨损的砻齿更换。这就是称这一行业为“打砻”的由来。</h3><h3></h3> <h3>风车,为粮食精选农具。是为含有壳、草、粃糠等杂物的谷物作清除脱粒的农具,它利用人力摇动风扇柄产生的风力来吹去粃糠和空瘪谷物及尘土等,客家人称“风车扬谷”。风车,象征农民丰收的图腾,如土地、耕牛一样,是农民祖祖辈安祥生活的重要元素。</h3><h3></h3> <h3>活字印刷,由北宋庆历年间毕昇(?-约1051)发明。它通过使用可以移动的金属或胶泥字块,制成单字的阳文反文字模,然后按照稿件把单字挑选出来,排列在字盘内,涂墨印刷,印完后再将字模拆出,留待下次排印时再次使用。印刷术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曾对世界文明进程和人类文化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h3><h3></h3> <h3>青瓦(灰瓦),由纯耐火土烧制而成,经过窑变使其变成青灰色。其透气性极强、吸水性好,保持空气湿度,耐磨损。小青瓦承袭了三千年的建筑历史,历经形式大小和工艺的演变,以其美观、质朴、防雨之优点,是中国传统建筑必不可少的主材之一,古有“汉瓦”之说。</h3><h3></h3> <h3>鸣冤鼓,乃古代衙门中的设施,又叫喊冤鼓。汉高祖刘邦为方便百姓告状,特下圣旨,命各级官署大门必须各置一鼓一钟,并规定钟鼓一响,官必上堂,藉以显示便民、德政。就这样,击鼓鸣冤之制,一直流传了两千余年,直至清末。</h3><h3></h3> <h3>珠算盘,是我们祖先创造发明的一种简便的计算工具,起源于北宋时代。珠算盘几千年来一直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普遍使用的计算工具,即使现代最先进的电子计算器也不能完全取代珠算盘的作用。为世界级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h3><h3></h3> <h3>古秤。中国以前用的秤,是一斤十六两制的。全世界只有中国的秤是十六两制的。古秤有十六个星花,十六个点,代表了天、地、人的含义。其中代表天地的是十三个,北斗七星和南斗六星,北斗代表地,南斗代表天,加在一起总共十三,还有三个是代表什么呢?代表福、禄、寿三星。人如果有良心,福、禄、寿三星就跟着你。你那杆秤,如果缺斤少两,就等于亏了自己的良心,亏了良心,后果可想而知。亏一两损福,亏二两损禄,亏三两损寿。福禄寿三星都会离开你。所以,过去只要将这杆秤拿在手,做生意的人都不敢短斤缺两。</h3> <h3>制秤的工具。</h3><h3></h3> <h3>木工刨。木工工艺是一门传统而又古老的行业,木匠的祖师爷为鲁班(春秋时鲁国人,古代著名的建筑工匠、建筑家)。他的发明创造很多,据不少古籍记载,木工使用很多的木工器械都是他发明的。像木工使用的曲尺,叫鲁班尺。又如墨斗、伞、锯子、刨子、钻子等,传说均是鲁班发明的。</h3> <h3>手动推剪,一种理发工具。旧时称理发师为剃头匠,据了解,早年间的剃头匠要有16般技艺,包括梳、编、剃、刮、捏、拿、捶、按、掏、剪、染等。工具也要齐全,手动推子、刮脸刀、备刀布、小抄子、拢子、剪子、刷子、耳挖勺、火剪(烫发用的)一个都不能少。做的是“头”等大事,玩的是“顶”上功夫。</h3> <h3>老式电话。现在的电话机(座机)一般都是双音频方式拨号的,而以前的老式电话是用脉冲方式拨号的,就是按数字几就发送几个脉冲,比如按1就听到“哒”的一声,按3就听到“哒哒哒”,按9就听到“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然而,只要在双音频话机上快速拍叉簧,同样可以模拟出发送脉冲信号的效果,可以正常拨号。</h3> <h3>祖宗牌位。每逢节日各个家庭都会祭奠祖宗的牌位,并希冀它给家人带来平安,这种习俗已经延续了几千年。</h3><h3></h3> <h3>堂号是指客家姓氏祠堂、大屋祖公堂的不同的专有名号。 客家人的祖先多是中原士族,受儒家"忠恕"、"孝悌"、"敬宗睦亲"思想影响根深蒂固,他们在迁徙过程中将祖先骸骨背装同行,定居的的要务是择地建墓安葬,立祠奉祀。以此作为崇拜祖先、慎终追远、团结血亲、凝聚宗亲的精神力量。</h3><h3></h3><h3>堂号有两种类型,一是地望堂号,即以姓氏的发祥地郡号为堂号;二是掌故堂号,即以祖先的功名、道德文章为堂号。如广东梅州地区李、董、彭氏为陇西堂;陈、钟、冯、赖、韩氏为颍川堂;吴、甘、高、童、欧阳氏为渤海堂等。</h3> <h3></h3><h3>梳妆台</h3>客家传统家具主要有床、屏风、镜台、桌、椅、柜等。装饰上以雕花为主,采用线雕、浮雕、透雕、嵌雕等多种手法,内容均源自于大自然的万物。如山水、花鸟、鱼虫等,将“福、禄、寿、喜”等具有想象与美好寓意文化内涵的图案贯穿其中。颜色上则采用黑色或赭黑色配上鎏金或贴金,显得高雅、贵重和美观。<h3></h3> <h3>衣橱。</h3><h3></h3> <h3>花轿,也叫喜轿。是传统中式婚礼上使用的特殊轿子。一般装饰华丽,以红色来显示喜庆吉利,因此俗称大红花轿。轿子原名“舆”,最早记载见司马迁的《史记》,说明早在西汉时期就已经有轿子了。晋六朝盛行肩舆,即用人抬的轿子。到后唐五代,始有“轿”之名。北宋时,轿子只供皇室使用。宋高宗赵构南渡临安(今杭州)时,废除乘轿的有关禁令,自此轿子发展到民间,成为人们的代步工具并日益普及。南宋孝宗皇帝为皇后制造了一种“龙肩舆”,上面装饰着四条走龙,用朱红漆的藤子编成坐椅、踏子和门窗,内有红罗茵褥、软屏夹幔,外有围幛和门帘、窗帘。这是最早的“彩舆”(即花轿)。</h3><h3></h3> <h3>旧式雕花床。</h3><h3></h3> <h3>盥洗架。</h3><h3></h3> <h3>黑漆木雕描金花卉纹首饰盒。</h3><h3></h3> <h3>金漆人物故事图供盒。</h3><h3></h3> <h3>交椅,其交椅下身椅足呈交叉状,故名。据资料考证,起源于古代的马扎,也可以说是带靠背的马札。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里,交椅不是任何人都能坐的,坐交椅乃是身份、地位的高贵象征。正因为交椅有如此特殊作用,所以,“坐第一把交椅”就成了首领的代名词。</h3><h3></h3> <h3>婴儿吊篮。对于在客家地区生活过的人来说,提起吊篮,一个鲜活得能呼之而出的情景浮现在眼前:一个刚刚来到人世的婴儿躺在农家自制的吊篮里,瞪大着眼晴好奇地看着周围,听着大人在一旁轻柔地哼着:啊啊嗳,满里(婴儿)睡,睡里来摘菜,摘一皮(片),留一皮,留到天光后日(明后天)嫁满姨,满姨嫁到岌子背(山背后),鸡公砻谷(碾米)狗踏碓(古时舂米的方式),狐狸烧火猫炒菜……</h3> <h3>坐栏,是客家小孩成长的小天地。一般高70厘米,分三层,由十六块比较粗的木块构成。家里有了坐栏,孩子无须抱着,可坐、可站,一栏多用,大人省心放心,孩子开心自由,并可从小锻炼其独立性。在这个坐栏里,装载着客家孩子的童年时光,装载着山村里煦暖的阳光。</h3><h3></h3> <h3>盛隔,摆放和搬运礼品、祭品等的用具。</h3><h3></h3> <h3>菜篮。</h3><h3></h3> <h3>手摇纺车,通过人工机械传动,把许多植物纤维如毛、棉、麻、丝等原料捻在一起纺成线或纱,这些线或纱可用来织成布。手摇纺车据推测约出现在战国时期,也称軠车、纬车和繀车。常见由木架、锭子、绳轮和手柄4部分组成。</h3><h3></h3> <h3>大襟衫。客家文化根源于中原文化,但又与当地居民的风俗习惯相融合,形成客家人自己的特色。一般来说客家服饰讲究朴素实用,宽敞简便。在色调方面喜欢素色,以蓝、黑、白色为主,这也许就是客家人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的普遍心理直接体现。 </h3><h3></h3> <h3>绣花鞋。</h3><h3></h3> <h3>绣花帽子。</h3><h3></h3> <h3>旧时的骨灰盒。古人墓葬是先将死者进行一次土葬 ,待若干年尸体腐烂后,对尸骨进行二次葬。客家人管这个叫把先人“牵起来”,专门有捡骨人将尸骨整齐有序按从脚到头叠于罐中,然后封盖。</h3><h3></h3> <h3>棺材。中国传统喜爱以优质的梓木、楠木等制造棺材。很多人以死后能得一副好棺木为最大幸事。棺材在农村俗称为“十页瓦”、“十大块”,一般为十页木料制成,但也有用十二页木料制成的,这种俗称“十二元”。农家制做棺木,一般在30岁左右就要精选木料制作好,准备去世以后用。俚语云:“三十冇付板(指棺材),看你好大胆”。言下之意,人到中年,就要准备寿木了,没有预备好,怕万一有个三长两短将措手不及。客家人的棺木又称“寿木”或“寿器”,表示添寿加福。在过去客家地区嫁女还有“陪棺材板”的婚俗,并将其置放于大门内侧上梁,寓意出门“见官又见财”,表示鸿运当头。</h3><h3></h3> <h3>枕头箱。</h3><h3></h3> <h3>梁架。是古代建筑中构成房屋的骨干,由柱、梁、枋、檩、斗拱、瓜柱等构件组成。民间传统建房习俗中,最重要的一项仪式是“上梁礼”, 即是“披红”,即给梁木系红布,裹红绫,或贴红纸,迄今在一些农村地区中仍见流传。其过程大体是:屋架主体建成后,择一吉日,通常是上午太阳往上升时进行。先将主梁(即“栋”,亦称中梁、正梁或大梁)放在屋架的脊桁位下,梁中端系以红布,或裹上红绫,或贴上写有“福禄”、“吉喜”一类字样的红纸,这叫“披红”;梁的两端,各挂一个装有粽子、馒头、糕点等物的红布包裹。届时,亲朋好友、左邻右舍均来祝贺送礼,这叫“踩当门”。然后,主人请工匠喝酒,考究一些的还要点香烛,祭鲁班。接着,请一位能说会道的工匠诵“上梁文”或唱“上梁歌”,这叫“祝吉”,同时燃放鞭炮。 </h3><h3></h3><h3>鞭炮与祝吉声中,两位工匠以保持水平的姿态,从两端将大梁抬起,踩着梯子拾级登高,梁上挂着的包裹亦随之升高,这叫“上粮”。待工匠把梁木安放在中柱顶端的衔口内,又燃放鞭炮以示结束。旋用火把将所有木料、墙壁等“照”一遍,以驱邪气,这叫“照梁”。再把两只包裹内的粽子、糕点、馒头等物往上抛撒,由众人抢拾,这叫“接粮”,亦名“滚梁”。所有这些动作完成后,时已当午,众人退出新屋,让太阳照晒屋架,这叫“晒梁”。最后便是举行酒宴,主人、工匠与来宾互相敬酒,待尽兴热闹以后才散。 </h3><h3>(关于“披红”,民间有这么一个传说。据传,有两个工匠替人盖房,因一时粗心,把主梁的料下短了半尺。等上梁时,怎么也没法放稳妥。正万分焦急之时,来了一位老师傅,他拿起锯子,把大梁锯成两截,再往山墙上一搁,不长不短,正好!为了把中间的破绽掩盖住,老师傅把身上的红布兜脱下来,往梁中间一挂。红布被风一吹,新上的梁显得格外喜气洋洋。两人忙跑下梯子向老师傅道谢,却找不到人影。原来,他就是鲁班。从此,工匠们盖房时,都要在梁上披红,同时焚香祭祀,用意是感谢祖师爷临急襄助的恩德,以及祈求祖师爷保佑上梁操作过程的顺利实施。)</h3><h3><br></h3> <h3>夯土(摏墙)工具,旧时客家人建房的土墙就是用这种工具夯筑而成的。那时的土墙一般选用粘性较好含砂质较多的黄土,有的还掺上粘土(田坤泥)。不直接使用生土,而是把生土反复翻锄,敲碎研细,达到“熟化”。有的土中还掺入红糖水和秫米浆,以增加土墙的坚硬程度。</h3><h3></h3> <h3>土墙墙脚用鹅卵石干砌以防洪水浸泡。土墙内配筋,即在水平方向设置“墙骨”、“拖骨”,转角处以“L”型杉木布筋加固。施工夯筑方法称为“舂法”,夯筑分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夯筑八版,每版高40厘米,停一两个月,第二阶段待墙体干燥到一定程度,再夯第九版,夯土墙施工中有意识地使墙体倒向向阳的一侧,这样,待土墙筑好之后会自动调整为垂直。</h3> <h3>“摏墙”是名符其实的技术活,就一副灰卡,在墙的两边放上几根木架,既当脚手架又当模板的固定支撑用。</h3> <h3>圆形糕模。逢年过节时用来制米糕、月饼用的模型,上面刻有花纹图案,今天还常能看到。</h3><h3></h3> <h3>锡壶,客家地区喜欢用锡壶装酒,究其原因,一是与居住气候寒湿冷有关;二是锡的化学成分比较稳定,在空气中不易变化;三是导热保鲜;四是坚固美观。“锡壶”,谐音“惜福”也,旧时客家嫁女必备的嫁妆。当时人们常使用锡制品,几乎每家每户都有一、二把锡壶。现闽西一带农村地区还在广泛使用。</h3><h3></h3> <h3>客家娘酒,也有人叫“老酒”、“黄酒”。娘酒,一个美美的娘字,注定了它跟女人有着密切的关系,它是客家女人“坐月子”必备的一种酒。此酒祛风活血,避邪逐秽,对产后受风有舒经活络之功效。酿娘酒用的材料是农家糙米、酒饼、红粬米、开水、白酒。</h3> <h3>唾壶和夜壶。</h3><h3></h3> <h3>炭火熨斗。我国汉代时就有炭火熨斗,古人们就是在烟熏火燎中熨烫衣物,无盖的,火星有时还会溅到衣物上。清代以前的熨斗,几乎都是炭火熨斗。</h3><h3>炭火熨斗,以铜质、铁质的居多。古时的熨斗不是用电,而是把烧红的木炭放在熨斗里,等熨斗底部热得烫了手以后再使用,所以又叫做“火斗”。熨斗最早的历史可溯至商代,它是作为刑具而发明的,专门用于熨烫人的肌肤,这使人联想到残暴的商纣王炮烙忠臣的故事。熨斗到汉代始用于熨烫衣服并流行于明清。据考古学家考证,中国古代的熨斗比外国发明的熨斗早了1600多年,是世界上第一个发明并使用熨斗的国家。</h3><h3></h3> <h3>水烟壶,是一种曾经被人们广泛使用的烟具。它由烟管、吸管、盛水斗、烟仓、通针、手托等构成,一般高仅为三十多厘米。抽烟时水烟壶里面的水会嗒嗒作响,你只要深吸一口,慢慢吐出乳白色的烟雾,一种惬意、满足的表情油然而生。清代中前期,水烟从西亚经中亚入我国西北,乾隆后期渐入中原。清道光初年,制作水烟壶的匠人们把中国文化元素融入水烟壶中,提高了观瞻度。</h3><h3></h3> <h3>老手表。上世纪80年代以前,物资匮乏、生活贫瘠,普通人的月均收入大多不到40元,120元的上海牌手表绝对位居年轻人结婚所追求的“三转一响带咔嚓”(手表、自行车、缝纫机、收音机和照相机)之首,且还要凭票供应。人们常常为弄到一张票而去托关系、走后门。</h3> <h3>留声机,一种原始放音装置,其声音以光学方法储存在唱片(圆盘)平面上刻出的弧形刻槽内。唱片置于转台上,在唱针之下旋转。留声机唱片能较简易地大量复制,放音时间也比大多数筒形录音介质长,是由美国发明家爱迪生1877年发明。</h3> <h3>老式打印机,清末明初时由欧洲传入中国。</h3><h3></h3> <h3>收音机。手表、自行车、收音机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三大件”,普通老百姓就算一个月不吃不喝,也要攒上俩月才能买台收音机。所以说,它是当时财富和身份的象征。</h3><h3></h3> <h3>老式双卡录音机。</h3> <h3>家用脚踏缝纫机,是用一根或多根缝纫线,在缝料上形成一种或多种线迹,使一层或多层缝料交织或缝合起来的机器。上世纪的七十年代时,全社会物质匮乏,与自行车、手表号称“家居三大件”,都是每家的奋斗目标。</h3><h3></h3> <h3>木屐。据文献记载,中国人穿木屐的历史至少有三千多年。木屐是汉人在隋唐以前,特别是汉朝时期的常见服饰。后传入日本。木屐是一种两齿木底鞋,走起来路来吱吱作响,适合在南方雨天、泥上行走。若鞋面为帛制成,则称为帛屐。牛皮制作则称作牛皮屐。木制底下是四个铁钉,耐磨、防滑。</h3> <h3>老刀牌卷烟是最早传入中国的卷烟之一,在民国时期,是家喻户晓的知名香烟品牌,与“哈德门”、“大前门”、“三炮台”等齐名。在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常被用作联络代号,一些相关的电影电视里也可以见到老刀牌香烟的影踪。</h3> <h3>侨批,专指海外华侨通过民间机构汇寄至国内的汇款与家书。明末清初,直至民国,由于客家地区地少人多,客家人为了谋生,进行历史上第五次南迁,通过水路搭船下“南洋”淘金,通过辛苦打拼后换来的积累蓄将其寄回家中以改善家人的生活。</h3><h3></h3> <h3>家谱:又称族谱、宗谱等。是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一个家族的世系繁衍及重要人物事迹的书。是记载某个姓氏家族子孙世系传承之书,具有区分家族成员血缘关系亲疏远近的作用。家谱可以作为数典认祖、研究历史、地理、社会、民俗等参考资料,它还是姓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h3> <h3>门神画,是农历新年贴于门上的一种画类。 作为道教和中国民间共同信仰的守卫门户的神灵,人们都将其神像贴于门上,用以驱邪辟鬼,卫家宅,保平安,助功利,降吉祥等,是中国民间最受人们欢迎的保护神之一。每当大年三十日(或二十九),家家户户都纷纷上街购买对联、门神,将宅子里里外外的门户装点一新,寄托了中国劳动人民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h3> <h3>炭画像。在照相技术还不是十分发达的年代,上了一定年纪的人都会请炭画师为自己留影,为后代留下一个念想。这种炭画使用的材料主要是木炭、碳精条,完全无化学作用,用心保管能经历百年而不霉变,深受民间老百姓的喜爱。</h3> <h3>纸灯笼。受中原文化的影响,客家人每逢过农历新年,都会在自家的大门口挂上写有姓氏的灯笼,如李-陇西堂,黄-江夏堂,它们记录着这些姓氏人家迁移发展的源发地。</h3><h3>竹制灯笼的传统手艺复杂,用篾编成半成品后,还要经过收口、吊样、裱糊、晒干、过浆9道工序才能制成。2013年中央电视台中秋晚会在梅州举行,200多个写着堂号姓氏的传统客家灯笼在舞台亮相,让浓浓的团圆味和客家情弥漫在全球客家人心中,传统灯笼又回到了人们视野。</h3><h3><br></h3> <h3>文房四宝。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文书工具,即纸、笔、墨、砚。文房四宝之名,起源于南北朝时期。</h3><h3></h3> <h3>老灶头。客家人对灶有着特殊的情节,“打灶头”(结炉砌灶)对于客家人来说是一件大事,非常讲究。不仅要请风水先生选吉日,还要对灶头的方位严加考究。人们认为:“灶门向西,向戌亥方者,主散财;向南方者,主口舌、争斗;向北方者,主病灾;向东方者,主有福禄。向辰已方者,主家业昌盛,子孙吉祥。除了方位之外,还有一些禁忌是不能触碰的,比如灶门不能正对着厨房的大门,那样会招来厄运;如果家里有井,灶门也不能向井,因为水火相克等等。打好灶头即择吉日乔迁。要严格按事先选定的时辰“进火”(即开炉灶)。否则便会前功尽弃。进火”需事先选好吉时,按照严格完整的仪式来,各地方仪式会有所区别。一般程序是这样的,黎明时开始,由长辈提灯或执火把在前,男主人挑饭甑或米缸在后,主妇则挑着厨房炊具,小孩各取自需物件紧随在后。全家大小列队行进,鸣炮入宅。</h3><h3>灶的大小,一般根据每户人家人口的数量和需要,砌成两眼灶、三眼灶、四眼灶,有的为充分利用能源,在灶与灶的中间设置热水池。灶头看似简单,但构造极其复杂,灶的正面有灶脚、灶身、灶台、烟箱、灶山(灶君堂)、灶顶(烟尘板)和灶帽。灶的背面由下灶山、烧火口、出灰口等几个部位组成。</h3><h3><br></h3> <h3>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政治宣传画,图中为毛泽东、江青、林彪。</h3><h3></h3> <h3>早期传入中国的西洋文明中,摄影是具有代表性的一类产业,中国的照相馆产业更是几乎与国外同步。自1839年法国人发明“银版摄影技术”,6年后,中国第一家照相馆就在香港开业。</h3><h3></h3><h3>那时候的相机若需要启动闪光灯,那就会“轰”一声有烟雾喷出。上世纪60年代出生的人都还记得,老百姓想拍张全家福,只能拍黑白照片,照相馆用的是那种老式的机背取景木制相片。在上世纪70年代以前,照相不是一件普通的事,甚至是老百姓的奢望。</h3><h3>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如今,照相机不再是普通老百姓的奢侈品,数码相机已普及到普通家庭,人们随时随地、随心所欲使用数码相机,以自己的视角,记录着社会的动态和人们的生活。</h3><h3><br></h3> <h3>煤油灯。清末,煤油灯被引入中国。它在解放初期以及六七十年代没有通电的农村地区普遍使用,计划经济时期,煤油要按票到供销社购买,所以细心的女主人会适时调节灯的亮度。只有孩子写作业的时候才把灯光调亮些。即便如此,在微风中忽明忽暗上下跳动的灯光依旧照不了多远,几个孩子只能围灯而坐。时间稍长,就会两眼昏黑。勤俭的女主人也不会让灯光白白浪费掉,及时支起夹板纳鞋底或缝补衣物。</h3><h3>那时候,各家各户都很穷,为了省钱,经常几个房间只点一盏煤油灯,做饭时灯在堂屋,一家人便都围在堂屋。做好饭后,把饭端到里屋灯便也跟着到了桌上。</h3><h3><br></h3> <h3>口盅。“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对于老一辈的人来说,是永远不会忘记的,但对于“80”后、“90”后和“00”后们来说,就不晓得这三个“三年”是怎么一回事了。</h3><h3></h3> <h3>文革时期的行李包。</h3><h3></h3><h3><br></h3> <h3>老式电影放映机。“担凳仔、霸头位”,晚饭后孩子们早早拿着凳子霸位,满怀期待地等电影开场。这是上世纪70年代电影下乡放映日的情景。“哒哒哒……”胶带在电影放映机的带动下匀速转动,大屏幕上便出现电影画面,对于当时的人们来说,是一个非常新奇的事情。街坊邻里一边摇着扇子看电影,一边吃着瓜子聊家常,邻里的互动让电影带上别样的温度。在那个“困难”的年代,电影把许多精彩的故事、把许多英雄的形象,送到最边远的山区和最冷清的村落,去满足人们除了吃喝拉撒之外的精神需要,去丰富人们对那山那河之外的美好想象。</h3><h3></h3> <h3>火罐。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火、抽气等方法产生负压,使之吸附于体表,造成局部瘀血,以达到通经活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祛风散寒等作用的疗法。拔罐疗法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成书于西汉时期的帛书《五十二病方》中就有关于“角法”的记载,角法就类似于后世的火罐疗法。</h3> <h3>提线木偶。是古老的传统木偶戏的一种,表演时,艺人用线牵引木偶表演动作。被赞誉为“让木偶活起来”的提线木偶戏,古称“傀儡戏”,又名“吊线戏”。提线木偶形象,一般都系有16条以上,甚至多达30余条纤细悬丝,线条繁多,操弄复杂,技巧表演难度非常高。</h3> <h3>茶饼,是油茶果实榨油后的饼粕,客家人叫“茶枯”,茶枯水里还有丰富的粗蛋白,以及多种氨基酸等营养物质,可洗头或洗涤用,不含任何添加剂。现在上年纪的老年人都很怀念过去茶枯洗发的好处,那就是洗后没有头屑、头不痒、不脱发、头发乌黑发亮。</h3><h3></h3> <h3>水井。俗话讲“背井离乡”,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井代表着家乡、宗族、家。水是生命之源,有客家人的地方就有土楼、围龙屋,有土楼、围龙屋的地方就有井,水井成为客家民居建筑必备的配套设施之一。“饮水思源,叶落归根。”这句古话,代表的就是客家人心底始终存在的一种故乡情怀。</h3><h3>旧时挖井需择穿井吉日,打井时,孕妇、女人不能靠近,否则会冲撞神明。在院内打井,井址不能正对门窗和主房中线,屋檐下一般不宜打井。打完井后,不要在井口磨刀,因为古人认为井里有水神(水龙王),龙王见刀显然是杀机的代表,是大不敬。不要跨井而过,否则会减寿。不要在井的周围种桃花,因为桃花是避邪驱鬼的,如果桃花掉落井中意指水龙王为邪魔。如此多的禁忌足见古人对水井的爱护之心。</h3><h3></h3> <h3>结束语:</h3><h3>本辑的“老物件,旧情怀”,试图用图片结合文字形式,从经济、民生的角度去梳理,挖掘藏在照片背后的人文历史、生活习俗,使读者欣赏到的不单单是冰冷的老物件,而是在增长知识同时,加强对中华民族文明发展进程的了解。</h3> <h3>作者简介:</h3><h3>罗利光,网名阿山,毕业于汕头大学美术系,广东梅州市丰顺县人,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大众摄影》2007年度十佳摄影师,《车坛影协》摄影网管理员,梅州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梅县区摄影家协会副主席,中学美术高级教师,长期致力于民俗、客家题材的研究。</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