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欧行第八站:德国柏林——面积为357000平方公里。南北之间的直线最远相距876公里,东西之间相距640公里。

春城雪

<h3>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位于欧洲中部。它周围有9个邻国:北邻丹麦,西部与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和法国为邻,南边是瑞士和奥地利,东部与捷克共和国和波兰接壤。从1990年10月3日德国国家重新统一以来。这个中心地理位置尤为突出。与以往任何时候相比,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作为东西方之间以及斯堪的纳维亚和地中海地区转车台的作用更加明显。作为欧洲联盟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一员,德国构成了通向中欧就及东欧各国的桥梁。</h3><div>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面积为357000平方公里。南北之间的直线最远相距876公里,东西之间相距640公里。最外的边境点:北部是济耳特岛上的理斯特,东部是萨克森州的泰斯卡,南部是巴伐利亚州的奥伯斯特道夫。西部是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的塞尔夫康特。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边境界全长为3758公里。</div><div>  德国人口总数约8180万人。除俄罗斯之外,它是欧洲人口最多的国家,超过意大利(5800万人)、英国(5700万人)和法国(56O0万人)。按面积计算,德国小于法国(544000平方公里)和西班牙(505000平方公里)。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为229人,是欧洲人口最稠密的国家之一,仅次于比利时、荷兰、英国和北爱尔兰。 德国的人口分布很不平均。德国统一以后人口迅速增加的地区柏林有居民450多万人,世纪交替时预计将达到550万人。在城市犬牙交错,没有明确界线的莱茵河和鲁尔河畔工业区,人口超过1100万,大约每平方公里1200人。 其他的人口密集地区是法兰克福、威斯巴登和美因兹等大城市所在的莱茵--美因地区。</div><div>  首都:柏林(波恩为政府所在地)。</div><div>  主要城市:汉堡、慕尼黑、波恩、科隆、埃森、法兰克福、莱比锡、德累斯顿。</div><div>  货币:德国马克。</div><div>  历史:公元前10世纪,境内已有日耳曼人的一支——条顿人居住。公元10世纪初形成德意志早期封建国家,后建立德意志民族的神圣罗马帝国。13世纪中期以后中央政权衰落,出现封建据。1848年爆发资产阶级革命。1871年,普鲁士王国在普法战争中获胜,建立德意志帝国,实现德国统一。1941年发动第一次世界大战,1918年战败,帝国崩溃。1919年成立魏玛共和国。1933年希特勒上台,1939年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1945年战败。国会由美国、英国、法国、苏联四国占领,并组成盟国管制委员会,接管德国最高权力。1949年,美、英、法占领区建立德立场联邦共和国,苏占区建立德意志民主共和国。1990年10月3日,两德实现统一。</div><div>  地理:欧洲中部国家。北临北海和波罗的海,海岸线1333千米。全境地势南高北低。南部为巴伐利亚高原和阿尔卑斯山地,在德国与奥地利边境上的楚格峰海拔2963米,为全国最高峰。中部为中德高地,由山岭、高原、盆地和河谷平原相间组成。北部为北德平原,沿岸低地多沙丘、滩地、沼泽、 湖。重要河流有莱茵河、威悉河、易北河、埃姆斯河、多瑙河等,运河沟通各河,交织如网,航运繁忙。湖泊有博登湖、基姆湖等。属温带气候,西北一带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往东、南逐渐过渡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平均气温1月—5~0摄氏度,7月14~19摄氏度,年降水量500~1000毫米。</div><div>  经济:高度发达的工业国,经济实力仅次于美国、日本。煤、钾盐矿较丰富。森林覆盖率为30%。工业门类齐全,重工业居主导地位。主要工业部门有机械、化工、电子、电器、汽车、采煤、钢铁、石油加工、造船、仪表等,产品驰名世界市场,食品、纺织、印刷等轻工业也较发达。工业布局较均衡,鲁尔区为最大工业区。农业机械化程度高,畜牧业约占农业总产值的2/3。主要农产品为乳、肉畜产品以及谷物、马铃薯、甜菜等。对外贸易额居工世界前列。旅游业发达。</div><div>  名胜:勃兰登堡门、柏林墙遗址、科隆大教堂、古城纽伦堡、采琪莲霍宫、“欧洲夏都”巴登—巴登、贝多芬纪念馆、博登湖。</div><div>  节日:国庆日:10月3日;慕尼黑啤酒节:每年9月最后一周至10月第一周。</div><div>  风俗:德国的狂欢节以时间长、内容丰富而具特色。每年11月11日开始,历时二三个月,其间会出现多次高潮。到结束前的最后一个星期日,一些地区的妇女要象征性掌权,被称为女人节日。最后,狂欢节以化妆游行结束。</div> <h3>德国吕贝克小镇,吕贝克市位于德国北部石荷州,距离汉堡60公里,是北欧著名的旅游城市,对外交通发达,是德国通往北欧各国和世界各地的门户,素有“德国北大门”之誉吕贝克曾是欧洲最富有和最强大的城市之一,拥有1000多座历史性建筑,保存大量的中世纪建筑,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古城内的名胜古迹非常集中,到处都有珍奇景点。城里的五座著名大教堂共有七个尖顶,因此吕贝克也被称为“七尖顶城”,享誉德国。</h3> <h3>吕贝克市位于德国北部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州,距离汉堡60公里,是北欧著名的旅游城市。被当地人称为“留比凯”,意思是“迷人的地方”。吕贝克曾是欧洲最富有和最强大的城市之一,其杰出的古建筑物保护使吕贝克为全世界的游客再现欧洲中世纪汉萨城市的典型风貌。历史上,这个古城是“汉萨同盟”的倡导者之一。古城内至今仍保存着大量的中世纪的古迹,吕贝克作为古都,有许多古老而美丽的建筑。</h3> <h3>吕贝克自1143年建城以来,一直是欧洲著名的港口及商业城市,它的影响与汉堡、哥本哈根、不来梅等其他汉萨同盟城市相当。</h3> <h3>在819年,此地便建有一座城堡,称为“老吕贝克”。11世纪时,吕贝克改名为“留比斯”,意为可爱之城。1143年,荷尔斯泰因伯爵阿道夫二世在“可爱之城”的基础上重建吕贝克,形成了如今旧城的雏形。</h3> <h3>海员餐厅,现己有200多年历史,餐厅内菜单及菜品一直保留当时原样营业至今不变。</h3> <h3>16世纪,随着北欧诸国的逐渐强大,吕贝克失去了往日的辉煌。进入20世纪后,该城早已风光不再,二战后盟军的空袭摧毁了旧城五分之一的建筑,其中包括著名的教堂和市政厅。战后德国政府努力修缮和保护残存的文物古迹,使得吕贝克旧城依旧成为北欧地区的一座保存良好的中世纪古城。随着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吕贝克由皇帝直接管辖的城市,逐步演变成自由都市。</h3> <h3>吕贝克旧城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旧城东部和北部区域,第二部分是旧城的西南区域,第三部分是圣玛丽教堂及市政厅。旧城区的东部和北部现已被划为保护区,保持着中世纪的完整格局。吕贝克城市上空轮廓由7座高耸的教堂塔楼构成,突出体现了该城特有的风格。它同时又是一座活的建筑博物馆:哥特式、巴洛克式、洛克克式、非经典式,从中世纪到现代的各种建筑风格都有。旧城北区是中世纪城镇特色的典型代表,而这些特色主要通过当地独特的砖造房子和建筑阶梯形的山花显示出来。</h3> <h3>市政办公大楼,两栋建筑从外观看就有明显差异,红色为现市政办公楼,而黑色建筑为老的议员大楼,两栋相差300年,先建有黑色大楼后建红色大楼。</h3> <h3>吕贝克旧城的建筑物组合自然,风格统一,有着动人的城市景观效果,表现了吕贝克城市艺术的高度成就。所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这座包括近千座建筑的汉萨同盟古城列入世界遗产名录。</h3> <h3>柏林老街游览示意图雕</h3> <h3>旧城西侧坐落着荷尔斯坦因大门,这个13世纪建成的古城门一直是吕贝克城的象征。它建于1466-1477年,为晚期哥特式风格。登上城门,可以眺望整个吕贝克旧城。城堡现已成为博物馆,陈列着古代的作战地图、兵器和战船模型。</h3> <h3>游览完吕贝克古城后,又乘车赶往德国的首都柏林。吕贝克到柏林至少在250公里以上,路况较好,但因沿途下雨,大巴司机为了安全也不能开快车,就这样用时五个小时才到达柏林。晚餐是在柏林市内的中国大酒楼就餐。</h3> <h3>从吕贝克前往柏林途中随——小景</h3> <h3>大巴车街景随拍——小景</h3> <h3>参观夏洛腾堡宫,位于柏林市内的露丝广场。夏洛腾堡宫是一座巴洛克式宫殿,是柏林保存最好、最重要的普鲁士国王宫殿建筑物。由于夏洛腾堡宫不对外开放,现只能观看外景。</h3> <h3>胜利女神广场——胜利女神雕像,胜利女神柱,亮点是顶上的胜利女神(也叫黄金女神),据说是用了2.5吨黄金铸造而成,为了纪念普法战争的胜利。女神手中的花环直指法国的巴黎方向,寓意着当时的德国打败了法国</h3> <h3>勃兰登堡门是位于德国首都柏林的市中心的新古典主义风格建筑,最初是柏林城墙的的一道城门,因通往勃兰登堡而得名。现在保存的勃兰登堡门由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二世下令于1788年至1791年间建造,以纪念普鲁士在七年战争取得的胜利。自滑铁卢战役以后,勃兰登堡门逐步成为柏林的象征,也是德国国家的标志。做为唯一保存下来的柏林城城门,它见证了柏林、德国、欧洲乃至世界的许多重要历史事件。</h3> <h3>勃兰登堡门</h3> <h3>现德国总统府</h3> <h3>弹片雕塑——在国会大厦前门广场的左侧,有一处奇特而现代的造型雕塑吸引了游客驻足观看,这就是用当年二战时期炮弹的弹片制作成的纪念雕塑,上面铭刻了年代和捐赠者的姓名。</h3> <h3>德国国会大厦位于柏林市中心,体现了古典式、哥特式、文艺复兴式和巴罗克式的多种建筑风格,是德国统一的象征。由于当时威廉二世的反对,建筑上的铭文“为了德意志人民”是在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才被镶上的。德国国会大厦现在不仅是联邦议会的所在地。</h3><div><br></div><div>其屋顶的穹形圆顶也是最受欢迎的游览圣地。它不断更新的历史映射着自十九世纪以来德国历史的各个侧面。德国国家统一后,历时十二年的重建计划已经改变了德国首都的面貌。这里一度是欧洲分裂的象征,现在则是大陆东西两侧的效仿聚会之地。在这个历史悠久却又现代化的城市里,玻璃与钢铁掺杂在十九与二十世纪的建筑风格中。</div><div>历史变迁</div><div>柏林的德国国会大厦建于1884年,由德国建筑师保罗·瓦洛特设计,采用古典主义风格,最初为德意志帝国的议会。1918年11月9日,议员菲利普·沙伊德曼通过国会大厦的窗口宣告共和国的成立。1933年2月27日大厦失火,部分建筑被毁,失火原因不明。“国会纵火案”成为纳粹统治者迫害政界反对派人士的借口。二次大战中,大厦遭到严重毁坏。1945年4月30日,苏联红军把红旗插上国会大厦的屋顶,宣布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1961至1971年间,大厦按保罗·鲍姆加藤的设计方案重建。重建的国会大厦对建筑进行了简化,省去了1945年被炸掉的大厦圆顶部分。这座曾位于柏林墙边界上的大厦内曾办有</div><div>正在加载历史的德国国会大厦</div><div>“德国历史问答”展览。目前,该展览迁至德国大教堂中。东西德合并之后,德国联邦议会决定重新迁入国会大厦。1990年10月3日德国人民在国会大厦前庆祝了国家的重新统一,同年12月20日,第一届全德联邦议会确定柏林为统一德国的首都,国会大厦则被定为德国联邦议院所在地。1994年至1999年,诺曼·弗斯特爵士以大厦最初的规模为蓝本设计,对国会大厦进行了重新修建,建成为一座现代化的议会办公大楼,新建的穹形圆顶供人游览。1994年修复工程开始之前,国会大厦曾成为全欧洲最引人注目的艺术品:Christo 和Jeanne Claude 包裹国会大厦。德国联邦议院于1998年底迁入国会大厦,1999年在此选举下一任联邦总统。现在,曾让人争议一时的穹形圆顶已成为柏林城的新标志。</div><div>建造和装饰(1884年-1918年)</div><div>外形</div><div><br></div><div><br></div><div>1888年建造中的国会大厦在工程期间尤其是拱顶造成了特别的困难。由于不同的要求瓦洛特不得不将它从本来计划的中心大会场的上方移向西边的入口上方。按照这个计划工程开始,但是随着工程的进展建筑师越来越坚信这个被迫的更改必须还原。经过极其困难的讨论他终于获得了还原的批准。但是此时大会场的支持墙已经完成,根据所有的计算它们不够强来支撑计划中的石拱顶。1889年被授命解决这个问题的建筑工程师赫尔曼·齐默曼才找到了一个解决方法。他将拱顶的高度从85米降低为约75米,此外他建议使用一个比较轻的,对于当时的技术而言相当难的钢和玻璃拱顶。这样产生的拱顶为大会场提供自然光,为议会大厦提供了一个庄严的顶,同时也是德国工程师技术的一个典范。 </div><div><br></div><div>1888年威廉二世继位。一开始他对国会大厦报好感。在拱顶问题上他支持瓦洛特将拱顶移回中心的建议。但是总的说来他对这个拱顶不满——因为他觉得这个拱顶代表着他讨厌的议会的权利,此外因为这个拱顶比他的王城宫邸67米高的拱顶高。从约1892年开始他明显开始厌恶国会大厦。他将它称为是“庸俗的顶峰”和“完全糟糕的成品”,非官方地他称国会大厦为“帝国猴馆”。对瓦洛特本人他也越来越反感,其原因可能是因为瓦洛特有一次即刻驳回了皇帝的一个更改要求。他拒绝向瓦洛特授予多项本来计划授予他的荣誉。此外他写信给他的亲信菲利普·楚·奥伊伦堡说,他在一次接见中多次得以侮辱瓦洛特。 </div><div><br></div><div>保罗·瓦洛特试图创造一个新的民族建筑风格,一个在建筑中相当于德意志帝国对于德意志小国家和文化圈的统一的新的德意志建筑风格。因此整座建筑的内部和外部向结合。在外部他主要使用意大利文艺复兴盛期的风格,并结合了德国文艺复兴的元素,比如新巴洛克式建筑风格和当时非常时髦的钢和玻璃结构(拱顶)。当时许多人显然觉得这个结合并非成功,而是非常不合理的多种风格的平行结合。保守派反对拱顶的现代化技术,而革新派则不喜欢主建筑臃肿的文艺复兴风格。柏林影响很大的城市建筑顾问和建筑师路德维希·霍夫曼的批评尤其尖刻:他称这座建筑为“高级运尸车”。但是也有一些报道说当时大多数德国建筑师对这座建筑的评价很高。 </div><div><br></div><div>1894年12月5日拱顶石被纳入。这次庆典也主要是一次军事庆典。瓦洛特带领皇帝和皇后参观新建筑。在公众场合威廉二世满口挎扬。总建筑费用为2400万马克[2]。这笔钱主要是通过法国在普法战争中的战争赔款支付的。 </div><div><br></div><div>内部设施</div><div><br></div><div>总的来说作为议会大厦国会大厦的内部设施优良。其内部建筑技术是当时领先的。大厦有一座自己的电站。它拥有中心暖气设施,房间里有温度调控、电扇、双层窗户、电话、坐式厕所……除帝国议会和联邦议会的会议厅外还有:读书厅、多个会议室、一间休息室、存衣处、洗手间和更衣室。图书馆在开始使用时有九万卷藏书,一共计划可以容纳32万卷书。档案馆里很快就藏有上百万文件。这些文件可以通过一个高级的液压系统送到读书厅。 </div><div><br></div><div>但是有一个缺点很快就非常明显了——大厦内缺乏足够的议员工作室来让左右的议员工作。与欧洲其它议院建筑相比它的地基为138x96米,比较小。有人写道:“对他(指议员)来说有雕刻精细的壁板、国王广场的美丽景色,。有什么用处,假如他没有座位坐下、没有空闲的写字台来读书写字?”此后几年里的改建也未能解决这个问题。魏玛共和国时期的比例代表制使得议员的数字从397名增加到600多名,更加加剧了这个问题。1920年代末计划在国会大厦北部增建,但是这个计划没有能够付诸实行。 </div><div><br></div><div>大多数房间,包括大会议厅,是用木板覆盖的,栎木、白蜡木、漂白的松木和热带木材。使用木材的部分原因是为了提高声响效果,此外木材比石材要便宜。除此之外还有风格问题。瓦洛特主要是按照德国16和17世纪文艺复兴风格来设计内部装潢和家具的。木材覆盖的墙壁以及木材的装饰,比如门上方的扇形的三角装饰,或者方尖塔装饰、雕刻的立柱和栏杆以及比喻的人形在文艺复兴时期的官方建筑,比如富有城市的市政大厦,中非常常见,因此也被用来装饰国会大厦。这个非常精心的装饰往往被参观者看作是典型的德国式,因此也在这里被使用。与此相反的则是国会大厦的外形,它虽然有一些德国式的风格但是总体上的印象则是当时非常普及的“国际新文艺复兴式”。 </div><div><br></div><div>图像装饰</div><div><br></div><div>1894年拱顶石被纳入时艺术修饰还没有完成。这个艺术修饰的目的在于体现1871年德意志帝国的统一——德意志各分国在普鲁士的领导下统一。入口处山墙上的帝国国徽以及拱顶顶部的皇冠以及入口上方莱因霍尔德·贝加斯塑造的日耳曼尼亚雕塑群代表着达到的目标。另一方面图像的许多地方也体现出来德意志帝国是由其不同的分国或者州组成的,比如德国所有州的州徽和王国的国徽、重要城市的市徽以及人形化的莱茵河和维斯瓦河。除此之外在角楼上还有当时时髦的16个形象:艺术、科学、教育等等。为了保持国家统一性的代表以及避免地区间的竞争建筑师选择了德国各个地区的雕塑家来完成外围的图案。 </div><div><br></div><div><br></div><div>国会大厦的山墙瓦洛特在一篇文章中写道说这座建筑是为德意志人民(DEM DEUTSCHEN VOLKE)。当时大家都估计这三个词会在启用时刻在西部大门上。但是这个部位有20多年空着。一般认为威廉二世亲自操纵来阻碍将这三个词刻上去。但是这个怀疑没有确凿证据。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中1916年圣诞节这三个词才被放上去。一般历史研究认为有两个原因:德国社会民主党同意战争贷款,皇帝为此表示“感谢”;或者是因为当时人民已经厌倦战争,因此此举是用来鼓舞人民的战心。著名的建筑师和工业设计师彼得·贝伦斯使用当时非常时髦的uncial字体塑造了这三个词。词本身是用1813年至1815年拿破仑战争末期缴获的两门大炮的铸铁被熔化后造的。每个字母高60厘米。 </div><div><br></div><div>瓦洛特于1899年赴德雷斯顿任教授,但是直到1912年他逝世依然不时因为国会大厦的装修问题而从事顾问职务。 </div><div><br></div><div>艰难落成</div><div>国会大厦是在1871年德法战争中打败法国之后决定兴建的。正像日后德国坎坷崎岖的国运一样,大厦从选址,征集设计方案,直到落成,过程长达20余年。光是设计方案的确定就历时10年,最后于1882年选中法兰克福的建筑师保尔·瓦洛特的新巴罗克———文艺复兴鼎盛时期风格的设计方案。</div><div>正在加载德国国会大厦</div><div>当时的宰相俾斯麦和威廉皇帝从心里不喜欢什么国会来牵制他们的权力。俾斯麦曾在选址的争论中提出把国会大厦建在总理府的边上,而威廉皇帝据说也对国会大厦的尖顶高于他的宫殿尖顶十分不悦。1894年12月5日,国会大厦经过10年的修建举行落成典礼,威廉二世皇帝亲临致词。就在他的马车队浩浩荡荡地穿过“菩提树下大街”来到国会大厦门前时,前导队中有三匹马突然受惊,身着铠甲的骑士跌下马来。当20年后德国参加了争夺欧洲霸权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并且战败之时,人们似乎恍然大悟:国会大厦落成典礼的惊马事故原来就是不祥之兆。落成典礼举行完没几天,威廉二世就抨击它为“帝国猴子大厦”。</div><div>二战风云</div><div>1933年2月27日国会大厦发生的纵火案的细节至今还是欧洲历史学家们研究的题目之一。纵火者、荷兰失业工人范德卢贝究竟是独自作案,而后被纳粹利用大做文章、借机掀起反共浪潮,还是纳粹事先密谋策划的行动?历史学家们一直到最近还在争论不休。但是,希特勒一伙的反共反人民的阴险面目从此暴露无遗,却是历史学家公认的事实。当年9月的审判是通过电台实况转播的,当季米特洛夫气壮山河的发言把戈林逼得无路可走、窘态百出时,纳粹的宣传机构赶紧中断了</div> <h3>德国国会大厦一角</h3> <h3>德国国会大厦全景</h3> <h3>现德国总理府</h3> <h3>总理府远景</h3> <h3>柏林大教堂(Berliner Dom)建造于1894年~1905年,位于德国柏林市博物馆岛东端,菩提树大街上(Am Lustgarten 10178 Berlin (Mitte) ),是威廉二世皇帝时期建造的文艺复兴时期风格的新教教堂,也是霍亨索伦王朝的纪念碑。很多王室成员都长眠于此。</h3> <h3>柏林大教堂是一座文艺复兴时期风格的大教堂,突出的三个大圆顶明显的诠释了这一特点,不同于哥特教堂的尖屋顶,它的圆顶将原本很高的教堂从视觉上给人一种圆润丰盈的感觉。从建筑外型上,它仿照罗马的圣彼得大教堂,又有着自己的鲜明特色。教堂的拱顶不仅仅是对罗马圣彼得大教堂的简单模仿,它使教堂的内部显得明亮而宽敞,这与教堂阴森冷峻的外表形成鲜明的对比。柏林大教堂在二战时期遭受了战争的重创,二战结束后,德国进行了全方位的维修,使大教堂得以保护下来。</h3> <h3>柏林墙(德语:Berliner Mauer),东德称此墙为“反法西斯防卫墙”(Antifaschistischer Schutzwall),柏林墙约155公里长,约3至4米高。于1961年8月13日开始建造,一开始以铁丝网为材料,后才被换成更为坚固耐久的砖墙。德国首都柏林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被分割为东柏林与西柏林,东德为了隔绝东德人民投向西德,于是沿着边界在己方的领土上建立围墙,将西柏林整个包围起来。柏林墙的建立是二战以后德国分裂和冷战的重要标志性建筑。1989年11月9日,屹立了28年柏林墙倒塌,两德重归统一。</h3> <h3>冒雨观看柏林墙,东边画廊位于柏林东火车站至奥伯鲍姆桥之间,是1990年9月28日,来自21个国家的180位艺术家在长达1316米的柏林墙上创作的不同主题绘画组成的画廊。</h3> <h3>兄弟之吻是由莫斯科艺术家迪米特里·弗鲁贝尔创作的,曾是柏林墙上最著名的涂鸦之一,内容是前苏共中央总书记列昂尼德·伊里奇·勃列日涅夫亲吻前东德最高领导人埃里希·昂纳克。它象征着前苏联和东德的战略合作关系。</h3> <h3>是德国分裂期间东德政府环绕西柏林边境修筑的边防系统,以将其与东德领土分割开来。始建于1961年8月13日,全长155公里,最初以铁丝网和砖石为材料,后期加固为由瞭望塔、混凝土墙、开放地带以及反车辆壕沟组成的边防设施。东德政府称此墙为“反法西斯防卫墙”(德语:Antifaschistischer Schutzwall)或“强化边境”(德语:Befestigte Staatsgrenze),其目的是阻止东德居民逃往西柏林。它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分裂和冷战的重要标志性建筑,也成为了分割东西欧的铁幕的一个象征。</h3><div>柏林墙的建立是冷战期间美国和苏联两大阵营之间冲突导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原德国首都柏林被分割为东柏林与西柏林;柏林墙修建之前,约有250万东德居民逃离东德,他们中的许多人通过西柏林前往西德和其他西欧国家。柏林墙修建后在1961至1989年间这类逃亡被大幅限制下来,约有5000人在此期间尝试翻越柏林墙。1960年起东德边防军将其视为非法越境并向越境者开枪射击,1982年《开枪射击令》(Schießbefehl)下达后被合法化。据截止2009年的统计,死亡人数约在136至245人之间,确切数目则不得而知。</div><div>1989年东欧国家发生了一系列政治变动,邻国波兰和匈牙利政府的政策也发生了变化。在数周的抗议活动后,1989年11月9日东德政府宣布允许公民申请访问西德以及西柏林,当晚柏林墙因故在东德居民的压力下被迫开放。随后数周中欣喜的人群凿下柏林墙作为纪念品,1990年6月东德政府正式决定拆除柏林墙。柏林墙的倒塌为结束统一社会党专政以及两德统一铺平了道路,一年后的1990年10月3日两德最终统一。</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