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每一届的李镇西研究会年会都有一场精神的饕餮盛宴,那就是李老师的现场报告。本届年会的主题是“以成长的名义相聚”,李老师给我们带来了《用一生的时间寻找那个让自己惊讶的‘我’》的主题报告。李老师用一幅幅图片,用一个个故事,两段精彩的视频,用声情并茂的语言讲述了自己从高考至今的成长经历,一步一步,找寻那个让自己惊的“我”。</h3><h3>联想我们的身边,不少老师有了职业倦怠感,还有挨日子等退休的老教师,对比李老师的成长,真实让人汗颜。</h3><h3>会上李老师播放了“镇西资料馆”的视频,非常珍贵。视频材料暂缺。</h3> <h3>第六届年会全家福</h3> <h3>粲然一笑</h3> <h3>聚精会神</h3> <h3>用一生的时间寻找那个让自己吃惊的“我”</h3><h3>――幸福比优秀更重要</h3> <h3>教师的三个“秘密”是什么?</h3> <h3>李老师的大学时代的学生证</h3> <h3>大学毕业时的照片</h3> <h3>高考时,大学毕业时和现在的李老师</h3> <h3>李老师的未来班</h3> <h3>我能不能再向前走一步?</h3><h3>刚工作时李老师的书橱。</h3> <h3>李老师的书橱</h3> <h3>李老师的书橱</h3> <h3>和老一辈大师相比,我们连学者都谈不上!</h3> <h3>李老师的班史</h3> <h3>李老师真正的“成名作”。</h3> <h3>进入千年名校――石室中学</h3> <h3>李老师的《爱心与教育》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h3> <h3>什么叫“好老师”?</h3> <h3>“四个不停”“一片爱心”</h3> <h3>参加苏霍姆林斯基国际研讨会</h3> <h3>苏霍姆林斯基女儿给李老师的题词</h3><h3>“中国的苏霍姆林斯基式的教师”</h3> <h3>李老师成长中的“关键事件”和“关键人物”。</h3> <h3>李老师和苏霍姆林斯基的女儿苏霍姆林斯卡娅</h3> <h3>李老师和苏霍姆林斯卡娅</h3> <h3>李老师和他的博士生导师――朱永新教授。</h3><h3>朱永新教师是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中央副主席,新教育的发起者。</h3> <h3>李老师的博士论文《民主与教育》。</h3> <h3>《民主与教育》</h3> <h3>博士毕业,李老师又回到了学校。</h3> <h3>继续研究,继续写作。</h3> <h3>李老师的书非常畅销,这本是“盗版”的,这几本书从没出过全集。</h3> <h3>李老师去了城乡结合部的成都武侯实验中学,践行他的平民教育和新教育。</h3> <h3>成长的脚步永不停息!</h3> <h3>最好的管理莫过于示范,最好的教育莫过于感染!</h3> <h3>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h3> <h3>把难题当课题,从普通走向卓越。</h3> <h3>幸福源于心态!</h3> <h3>李老师成长中的又一“关键人物”和“关键事件”――</h3><h3>温家宝总理写给四川省领导的信。</h3> <h3>李老师写的校庆铭记。</h3> <h3>校庆亭铭记:</h3><h3>校龄十年,历史一瞬。日月同行,风雨兼程。践行常识,恪守良知。师生互爱,亦亲亦敬。教学相长,如切如磋。朴素最美,幸福至上。图文并茂,深埋在此。影像俱佳,珍藏于斯。教书育人,记载今日。传薪续火,勖勉来者。</h3> <h3>什么是“新教育”?</h3> <h3>“新教育”实验怎么做?</h3> <h3>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h3> <h3>“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是2014年底成立的新型教育智库,坚持理性、建设性、前瞻性和国际性的理念,专注于中国教育问题的研究,致力于推动中国教育改革。“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的最大特点是跨界交流。论坛成员既有教育理论家,也有教育实际工作者,既有经济学家,也有人文学者。迄今举办“教育改革与十三五发展论坛”和“十三五期间大力促进教育公平高峰论坛”,在社会各界产生巨大影响。 </h3> <h3>著作等身,李老师写了有70本书,还不包括参编的。李老师的写作还在继续中……</h3> <h3>李老师和他高中时的班主任张老师。</h3> <h3>三代师生情,一样教育心。</h3><h3>穿越四十年,不老幸福人!</h3> <h3>著名语文教育家钱梦龙老师评李老师的课。</h3> <h3>上海候立元老师记录下了听李老师报告的感受:</h3><h3>李镇西老师讲座的八点启示:</h3><div>1.教育即自己的事业,用一生的事业追求去成长自己,幸福学生。</div><div>2.老师的三个秘密:享受职业、研究教育、创造诗意。</div><div>3.成长除了身体的成长,更多的要是精神的成长。</div><div>4.把教育生活搞得有趣一些,有意思一些,好玩一些。我们老师应该要思考:如何让自己过得快乐一些,让学生和自己一起快乐。</div><div>5.在生活中,要不断地壮大自己,不要去抱怨别人。自己要努力去追求卓越,而不要刻意去追求荣誉。</div><div>6. 在这些著作中,我提出了一个问题:什么叫“好老师”?课上得好;班带得好;分考得好;会转化后进生。而名师就是在此基础上,还要能说、会写。</div><div>7.教师成长的重要路径或专业成长模式:四个不停(阅读、实践、反思、写作)+一个爱心。</div><div>8.在李老师的讲座中,有一句话反复地出现,那就是“我还能不能再往前走一走?”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用李老师的这句话来问问自己:“我还能不能再往前走一走?”多位对缺乏激情,缺乏教育欲望的老师在李老师的帮助下,不断地突破自我,成长着,幸福着。</div><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