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红楼梦猜想(一)</h3><h3>2007-08-26 </h3><h3>红楼梦结局的猜想就象哥德巴赫猜想一样,至今没有正解,也许永远只能是猜想。</h3><h3>最近又抽空看了一遍红楼梦前八十回,又有了许多新的共鸣和新的感受。记得第一次看红楼梦是在小学五年级的时候,那时没有一点人生阅历,只是迷倒于书中优美的诗词歌赋,就是宝黛之间的爱情也不知何物,只是伤情于他们不能延续的美好生活。第二次重读红楼,是青春年少时,对宝黛的爱情予以了重点的关注,喜欢黛玉的孤标傲世、质高品洁的心性,也喜欢她的小性子、小脾气,因为那只有恋爱中的少女才会呈现出来的娇憨,在我们看来是再正常不过的了。现在,经历了一定的人生风雨,有了一定的人生阅历,再次重读红楼,已不再只痴迷于诗词歌赋、爱恨情仇了,对红楼梦所反映的社会形态、人情世故,有了更深层的体会,更加为作者笔下那具有强烈生活色彩的情节所吸引。在曹公笔下,每个人物都是那么贴近生活,他们既不是绝对的恶,也不是绝对的好,每个人都有各自的行为依据,让人爱中有恨,恨中有怜,五味杂陈,也许这就是曹公要展现给大家的大千世界吧。</h3><h3>"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再次重读红楼前八十回,总免不了想更深入地体味曹公的本意,于是,对于每个人物的命运都有些自己的猜想,且记录下来,供大家一笑:</h3><h3>细看来,青埂峰下无力补天的石头并没有化身为宝玉,而是化身为"通灵宝玉",而宝玉则是神瑛侍者下凡后的幻形,作者以"通灵宝玉"随神瑛侍者下凡造历幻缘,记录下所有经历,以正其真实,也告诉读者这是一部合着辛酸血泪的真实的人生经历和人生体验。宝玉无疑有曹公自己的许多影子,但结局不可能是曹公自己,我个人猜测,八十回后,贾家因为四大家族的一损俱损,面临抄家局面,所有财产充公,所有男主子加有命案的王熙凤被抓进监狱,后经贾芸、小红等的营救,出狱后宝玉带着宝钗过着艰辛的平民生活,由于生活的压力和对黛玉的无尽思念,最终悬崖撒手,被茫茫大士、渺渺真人度脱了去,不知所踪。</h3><h3>黛玉的死无疑是泪尽而逝,但我不同意高鹗的"掉包计"害死黛玉说,更不同意刘心武的自沉说,我猜测是:黛玉唯一的依傍贾母得了重病,神志不清,再也无法给自己疼爱的外孙女儿作主了,而王夫人明显是不喜欢黛玉的,也不会允许她嫁给宝玉的,最后,黛玉孤苦伶仃、无依无靠,在"金玉良缘"传言甚嚣尘上的时候,痛感"心事终虚化",终日以泪洗面, 泪尽而逝。</h3><h3>宝钗最终的结局也是毫无疑问的,她嫁给了宝玉,但最后宝玉被一僧一道度化了去,她过着凄寂的孀居岁月,可怜可叹。</h3><h3>曹公对于黛玉与宝钗是两种不同的感情的,对黛玉是充满了怜爱,也把她设计成了宝玉的知己,他赋予了黛玉高洁的品性,以及向往陶渊明世外桃源般逸士生活的理想,黛玉的"菊花三赋"中每首都提到了陶渊明,且给予了高度评价"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欲讯秋情众莫知,喃喃负手叩东篱。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休言举世无谈者,解语何妨话片时"、"登仙非慕庄生蝶,忆旧还寻陶令盟",这其实就是作者曹公的终极追求。</h3><h3>而对于宝钗,曹公却只是同情,宝钗很会处事,却难掩压抑与冷漠,正如作者不喜欢的现实社会所表现出来的世人情状,她虽然也喜欢宝玉,却绝不张扬,暗地里还做些经营,却做得天衣无缝,不着痕迹,但最终落得个一场空,终身误。</h3><h3>湘云的结局,曹公也是写得很明白的,曾嫁了个好郎君,可没几年也孤寡孀居,云散高唐,水固湘江。</h3><h3><br /></h3> <h3>红楼梦猜想(二)</h3><h3>2007-08-31 </h3><h3>黛玉、妙玉和红玉</h3><h3>在《红楼梦》中,拥有"玉"名字的女性有三个----黛玉、妙玉和红玉(因避违宝玉后改为小红),曹公给其笔下人物的命名向来是有寓意的,为什么会给这三人赋予"玉"字呢?会不会也有某种关联呢?</h3><h3>在中国文化中,"玉"有五种特质:坚韧的质地,晶润的光泽,绚丽的色彩,致密而透明的组织,舒扬致远的声音,被树为君子高尚品德的标杆,所谓"君子比德于玉"也;"玉"也是文人墨客至深、至诚、至迷、至痴的一种雅好。曹公把至爱的女主人公命名为黛玉,想来读者都能"解其中味",那么,妙玉与红玉究竟有何深意呢?</h3><h3>在我看来,这会不会是曹公的一种"蒙太奇手法",让一个从小被和尚度化了的黛玉以妙玉的身份出现在读者面前,以演绎一段不同的人生,却同样悲惨的命运;另外,又以红玉(小红)的生逢遭际,假设了一个低阶层出身的黛玉,在红尘俗世中,生活虽有些坎坷,却可以与意中人传情达意,最终有情人终成眷属,成为生活的强者,甚至还有力量搭救以前的主子(脂批推测),显示小民百姓的幸福生活。</h3><h3>大家还记得《红楼梦》第三回黛玉初进荣国府说:"那一年我三岁时, 听得说来了一个癞头和尚,说要化我去出家,我父母固是不从"。而第十八回介绍妙玉是如此描写"外有一个带发修行的,本是苏州人氏,祖上也是读书仕宦之家。因生了这位姑娘自小多病,买了许多替身儿皆不中用,到底这位姑娘亲自入了空门,方才好了,所以带发修行,今年才十八岁,法名妙玉。如今父母俱已亡故,身边只有两个老嬷嬷,一个小丫头伏侍。文墨也极通,经文也不用学了,模样儿又极好"。这不是活脱脱一个被度化的黛玉?</h3><h3>对红玉的描写,则着重在她与贾芸的爱情上,他们的情感与宝黛二人的又是何其相似,结果却强过宝黛二人,让读者自有一番省悟。</h3> <h3>红楼梦猜想(三)</h3><h3>2007-09-03 </h3><h3>黛玉与薛姨妈</h3><h3>每每看《红楼梦》第五十七回"慧紫鹃情辞试忙玉 慈姨妈爱语慰痴颦",不禁要问"黛玉为何要认薛姨妈做娘",真的只是被宝钗母女的关心所感动吗?会不会还有其他更深层次的原因呢?</h3><h3>反复看了这第五十七回后,我感觉痴情的黛玉是有意认下薛姨妈这个娘的,以指望薛姨妈能出面为她促成与宝玉的一段姻缘。有这个发现后,我的心更加酸楚,真真的一个孤苦无依、痴情而又单纯的傻颦儿。</h3><h3>第五十七回开始就是"慧紫鹃情辞试忙玉",宝玉对黛玉的心完完全全呈现出来了,且他私下里对紫鹃说的一席话也是再明白不过的了:"从此后再别愁了.我只告诉你一句趸话:活着,咱们一处活着, 不活着,咱们一处化灰化烟,如何?",对于宝玉的这一番心,紫鹃又是如何劝黛玉的呢,她说:"宝玉的心倒实"、"我倒是一片真心为姑娘,替你愁了这几年了,无父母无兄弟,谁是知疼着热的人?趁早儿老太太还明白硬朗的时节,作定了大事要紧。俗语说老健春寒秋后热,倘或老太太一时有个好歹,那时虽也完事,只怕耽误了时光,,还不得趁心如意呢。公子王孙虽多,那一个不是三房五妾,今儿朝东,明儿朝西?要一个天仙来,也不过三夜五夕,也丢在脖子后头了,甚至于为妾为丫头反目成仇的。若娘家有人有势的还好些,若是姑娘这样的人,有老太太一日还好一日,若没了老太太,也只是凭人去欺负了。所以说,拿主意要紧。姑娘是个明白人,岂不闻俗语说万两黄金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黛玉听了紫鹃的话,又是怎样一种情状?她口内虽骂她胡说,心内却伤感不已,直泣了一夜。</h3><h3>紧接着,因为薛姨妈的谋合,促成了薛蝌与邢岫烟的姻缘。于是,黛玉乘薛姨妈与宝钗来看她时,特意说道:"天下的事真是人想不到的,怎么想的到姨妈和大舅母又作一门亲家",引起薛姨妈的一番议论,有以要认薛姨妈做娘引得薛姨妈的一丝怜爱,最后,终于让薛姨妈说出了要去回老太太定下宝黛亲事的话,虽是玩笑话,但黛玉、紫鹃及黛玉屋内的婆子们其实对这话还是给予了非常大的期望的,先是紫鹃赶紧说:"姨太太既有这主意,为什么不和太太说去? ",婆子们因也笑道: "姨太太虽是顽话,却倒也不差呢。到闲了时和老太太一商议,姨太太竟做媒保成这门亲事是千妥万妥的",到后一回目,黛玉对薛姨妈"亦如宝钗之呼,连宝钗前亦直以姐姐呼之,宝琴前直以妹妹呼之,俨似同胞共出,较诸人更似亲切"。</h3><h3>唉,设身处地 为颦儿想一下,她真的是可怜可叹,为她的一片痴心,也为她的所托非人。</h3><h3>(薛姨妈的太极拳以后再做猜想)</h3> <h3><br /></h3><h3><br /></h3><h3>红楼梦猜想(四)</h3><h3>2007-09-26 </h3><h3>林黛玉的《五美吟》</h3><h3>西施</h3><h3>一代倾城逐浪花,吴宫空自忆儿家。</h3><h3>效颦莫笑东村女,头白西边上浣纱。</h3><h3>虞姬</h3><h3>肠断乌骓夜啸风,虞兮幽恨对重瞳。</h3><h3>黥彭甘受他年醢,饮剑何如楚帐中?</h3><h3>明妃</h3><h3>绝艳惊人出汉宫,红颜命薄古今同。</h3><h3>君王纵使轻颜色,予夺权何畀画工?</h3><h3>绿珠</h3><h3>瓦砾明珠一例抛,何曾石尉重娇娆?</h3><h3>都缘顽福前生造,更有同归慰寂寥。</h3><h3>红拂</h3><h3>长揖雄谈态自殊,美人巨眼识穷途。</h3><h3>尸居余气杨公幕,岂得羁縻女丈夫?</h3><h3>上面是林黛玉写就,恰被宝玉翻见且将它题为《五美吟》的五首诗,黛玉自谓"曾见古史中有才色的女子,终身遭际令人可欣、可羡、可悲、可叹者甚多,胡乱凑几首诗,以寄感慨"。我觉得,这五首诗很能表达林黛玉的心性。诗中议论本借古讽今,为现实感受而发。</h3><h3>第一首,黛玉磋叹"一代倾城" 的西施如江水东流,浪花消逝,空忆儿家不得归,其命运之不幸远在白头浣纱的"东村女"之上。这表达了她一贯的心性,喜散不喜聚,花艳时悲秋,也许整个贾府中就只有她一人是清醒的,只有她能预感到这繁花似锦地不会长久,慨叹荣华富贵怎比得了庸常百姓的幸福。</h3><h3>第二首,她鄙薄反复无常、苟且求荣、甘心得到耻辱下场的黥布、彭越,觉得不如虞美人"饮剑"于楚帐,是借此寄托她自己"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的志愿。</h3><h3>第三首,她讥讽汉元帝任画工擅权,自己无所作为,昏溃庸碌,表明她对当权者的鄙夷,更显其高洁的心性。</h3><h3>第四首,她惋惜绿珠而对石崇有微词,以为石崇生前珠玉绮罗之宠,抵不得绿珠临危以死相报,可见黛玉在爱情上重在意气相感,精神上有默契。</h3><h3>第五首,她钦佩红拂卓识敢为,能不受相府权势和封建礼教的"羁縻",这突出地表现了黛玉大胆追求自由幸福生活的理想。</h3><h3>《五美吟》从不同侧面反映了林黛玉的心性、理想以及追求,她是一个多么敏锐、高洁的贵族女子,又是一个多么追求真爱、羡慕田园生活的佳人,对她的慨叹仍然是一句话"孤标傲世、谁解秋心"。</h3> <h3>红楼梦猜想(五)之黛玉与宝钗</h3><h3>2008-02-21 </h3><h3>"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这是曹公给黛玉与宝钗下的判词,都属薄命司的人物。目前对于两人的评价有三种不同的派别:扬黛抑钗派、扬钗抑黛派、黛钗合一派。如何解读曹公真实的思想?是更喜欢黛玉一点,还是更喜欢宝钗一点,抑或黛玉、宝钗平分秋色、无分伯仲?这也是红学研究的永恒谜题。对此,本人也不免胡思乱想,凑凑热闹。</h3><h3>就《红楼梦》主人公宝玉而言,无疑是喜欢黛玉多一点的,但曹公在故事叙述中总是让人感觉他对于黛玉、宝钗都很赞誉,似无偏废之嫌,先有判词的同列,后有黛玉的性格缺陷与宝钗的大方得体,给读者呈现出黛玉独得宝玉喜爱,宝钗却获得多数人喜欢的格局,致使人们对于作者的喜好持有很大争议。 在我看来,不妨用六十三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中黛钗分别掣得的花签来做一分析比较。宝钗掣得的花签为牡丹花,上面诗云:"任是无情也动人",黛玉掣得一支"风露清愁"的芙蓉花签。表面看牡丹花是花中之王,艳冠群芳,将宝钗比作牡丹花可谓推崇之至。而黛玉的芙蓉花则颇有点孤芳自赏的意谓。但从历代文人士大夫的角度来看,将黛玉喻为芙蓉却是对黛玉的极度褒扬。芙蓉花也即莲花,在宋代文人周敦颐的《爱莲说》中对莲花和牡丹作了非常独特的评价,以至影响了后世文人士大夫的价值取向,皆将莲花视作为人处世的精神标杆。 《爱莲说》写道: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牡丹的确雍容华贵,以之喻"品格端方,容貌丰美"的宝钗再恰当不过,宝钗代表着那个时代备受推宠的"美德",她广受好评,正如人们对牡丹之爱,是"宜乎众矣",但也正是其"宜乎众矣",表明宝钗所获得的只是世俗之爱,且观宝钗的行为是何等的压抑、虚伪与功利。而莲花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则充分表达了曹公心中黛玉是又是何等的高洁、出尘。曹公在故事中将黛玉独得宝玉喜爱,宝钗却获得多数人喜欢的处境描写出来,恰是一种写实的手法,将如屈原似的"世人皆醉我独醒"的文人士大夫的率真、执着、敏锐乃至 尖刻的性格,以及不见容于世的现实处境都真实地描写出来了,在现实生活中,清高的文人总是不及识实务的俊杰能获得社会的喜爱。对于黛玉的独特,也许曹公也要向世人发问"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从钗黛的命运结局来看,曹公对她们俩都不无同情,黛玉是不容于世,而宝钗尽管极力压抑着自己的个性以顺应着社会对她的要求,但终究逃不过大环境对其命运的嘲弄,最后落得个"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也许,黛钗的命运本就是古代文人的宿命,不管是遗世独立还是随波逐流的文人,统统敌不过整个社会对人的主宰。整部《红楼梦》就是曹公对人的命运的哀叹,当然也包括对文人所处社会环境的悲悯,"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也许正是一首古代文人的挽歌。</h3> <h3><br /></h3><h3>红楼梦猜想(六)之史湘云</h3><h3>2008-02-25 </h3><h3>《红楼梦》中史湘云是一个广受欢迎的人物,不管在小说中还是在读者心中,她都是一位惹人喜爱、富有浪漫色彩的少女,读者一闭上眼睛,这个人物就活蹦乱跳地出现:身着男装,大说大笑;风流倜傥,不拘小节;诗思敏锐,才情超逸;说话"咬舌",把"二哥哥"叫作"爱哥哥"。对她的评价读者与曹公应无异议,在《红楼梦》六十三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中史湘云掣得一根海棠花签,题着"春梦沉酣",诗云"只恐夜深花睡去"。海棠自古以来是雅俗共赏的名花,花姿潇洒,花开似锦,曹公将湘云誉为海棠是再恰当不过的了,一个雅俗共赏的湘云是《红楼梦》中一抹亮丽的色彩。</h3><h3>在我的猜想里,我还愿将她比喻为菊花,"菊,花之隐逸者也",观湘云的处世行为,将其目为文人中的"隐士"并不为过。她从小父母双亡,由叔父抚养,她的婶母待她并不好,从身世来说她与林黛玉有点相似,但她心直口快,开朗豪爽,淘气,又不大瞻前顾后,甚至敢于喝醉酒后躺在园子里的青石板凳上睡大觉,偶尔男儿装扮,白日里佻达洒脱,顾盼间神采飞扬,她和宝玉也算是好友,在一起有时亲热,有时也会恼火,但毕竟胸襟坦荡,"从未将儿女私情略萦心上"。史湘云的旷达不是一种出世孤傲,而是一种入世的情趣,所谓"大隐隐于市",趁兴时大块吃肉,忘形时挥拳拇战,自曰"是真名士自风流"。在大观园中,她既无视高低贵贱,又不拘于男女之别,与人相交一片本色,无功利之心,大有文人隐士的风范。</h3><h3>最为称道的是湘云超逸的才情和敏捷的诗思,她的诗来得最快,也来得最多,并且表现出了她那潇洒迭宕的风格。在其几首菊花诗中也不难看到她的隐士风度和情怀。</h3><h3>供 菊</h3><h3><br /></h3><h3>弹琴酌酒喜堪俦,几案婷婷点缀幽。</h3><h3><br /></h3><h3>隔坐香分三径露,抛书人对一枝秋。</h3><h3><br /></h3><h3>霜清纸帐来新梦,圃冷斜阳忆旧游。</h3><h3><br /></h3><h3>傲世也因同气味,春风桃李未淹留。</h3><h3>菊 影</h3><h3><br /></h3><h3>秋光叠叠复重重,潜度偷移三径中。</h3><h3><br /></h3><h3>窗隔疏灯描远近,篱筛破月锁玲珑。</h3><h3><br /></h3><h3>寒芳留照魂应驻,霜印传神梦也空。</h3><h3><br /></h3><h3>珍重暗香休踏碎,凭谁醉眼认朦胧。</h3><h3>对 菊</h3><h3><br /></h3><h3>别圃移来贵比金, 一丛浅淡一丛深。</h3><h3><br /></h3><h3>萧疏篱畔科头坐,清冷香中抱膝吟。</h3><h3><br /></h3><h3>数去更无君傲世,看来惟有我知音。</h3><h3><br /></h3><h3>秋光荏苒休辜负,相对原宜惜寸阴。</h3><h3>象这样既雅又俗,既俗又雅的英豪阔气女子,多少带有曹公的理想化情怀,在《红楼梦》中,黛玉是痴情,宝钗是以无情压抑自己的有情,只有湘云才是真正的超脱与飘逸,也许她们三人分别代表着古代文人的三种生存状态:一种是不畏世俗一片赤诚忠君事主的良臣,一种是向世俗妥协以随波逐流无分忠奸但求自保的心态生存于世的多数臣子,还有一种就是既不愿向世俗低头又不愿与世俗作对的隐居不仕之士。前两种人活着都累,只有后一种人活得洒脱,既有出世的飘逸又有入世的快乐,介于出世、入世之间,追求的永远是开心惬意。</h3><h3>湘云的襟怀决定了她与黛玉的不同结局,黛玉泪尽而逝,而她虽也历经坎坷:"襁褓之间父母违"、"厮配得才貌仙郎"却又"展眼吊斜晖,湘江水逝楚云飞",但毕竟 "幸生来,英豪阔大宽宏量,从未将儿女私情略萦心上",对于不幸只认为"这是尘寰中消长数应当,何必枉悲伤"。最终,湘云面对着"一湾逝水",她依然如"几缕飞云",还可在天地之间悠游飘荡,虽无膀可依,却自有一番"闲塘渡鹤影"的超然。</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