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行记

瑛子

<h3>D1天8月5号。目的地平遥,行程800公里。清晨6.30,我们的车队顶风冒雨从大龙口出发了。</h3><div><br></div> <h3><br></h3><div>赶往平遥的路上,一会艳阳高照一会暴雨倾盆,除了下雪,几乎什么样的天气都遇到了。已经是第三次来平遥了。第一次来的时候绝对没有想过会来第二次,更不会想到今天又故地重游。古城的生活看起来还是那么波澜不惊,灯光下专心画人像的师傅,坐着看风景的老人,守店的男孩女孩……</div> <h3>D2天8月6号,平遥出发,目的地兰州,行程950公里,宿格桑花酒店。从来没有见过这么荒凉的高速,路边只有茫茫戈壁,和戈壁滩上一排排的风车,与之相伴的只有姿态各异的云和擦肩而过的风。</h3><div><br></div> <h3><br></h3><div>好多人都喜欢吃宁夏的瓜,真的是特别的甜。看路边的沙土地里,一片圆滚滚的瓜躺在地里。宁夏服务区,瓜农在推销自家的瓜。瓜摊邂逅了二郎神的哮天犬,是不是很像?</div><div><br></div> <h3><br></h3><div>经过甘肃白银,还是一片荒凉。偶尔看到路边的牌子写着:保护森林,人人有责。不觉好笑,在我看来,哪里有什么森林啊!只不过是稀稀疏疏的几丛灌木而已,一边在心里感谢老祖宗没把我们带到这里生活。</div><div>已经晚上8点了,即使下着雨,阴着天,白银的天色也不见黑,时下气温20°</div><div><br></div> <h3><br></h3><div>兰州的拉面颇有名气,只可惜我们到达时已经晚上9点,面馆下午3点左右就关门。兰州的街头,穆斯林教徒明显多起来。披着头纱的女人,戴着白色小帽的男人。一直很好奇,白色小帽那么小,怎么会不掉呢?是不是里面有玄机呢?终于忍不住去问了人家,答案是:帽子就是那样简单的扣在头上,如果风大了也会被吹掉哒……</div> <h3>D3天8月7号从兰州出发,目的地门源,行程 370公里,宿门源隆晟商务宾馆。早晨,慕名来到兰州马子禄拉面馆,等着吃早饭的人排成长队。一对晒的黝黑的父子,边吃边说笑着,他们拿着登山杖,背着大背包,帽子背在背后,看起来很像是徒步旅行的。说实话,拉面的味道比起大龙口来,没有什么优势。对了,到甘肃别忘记喝杏皮水,酸酸甜甜,味道很棒!</h3><div><br></div> <h3><br></h3><div>下午1点左右到达门源。当地人说,因为几场大雨,门源的油菜花已经凋谢了,很可惜……但是,青海处处是风景,这一路看到的景色并不比景区差。高原的雨说来就来,远处的乌云像黑色的幕布垂下来,儿子说,是不是云掉下来了? 夜宿门源。门源晚上最低温度10°左右,车子里不知什么时候进来的苍蝇,已经冻僵飞不动了。</div><div><br></div> <h3>到处是羊群,每家牧民为了区分自家的羊,给羊涂了不同的颜色。</h3> <h3><br></h3><div>一位骑行的女人(女孩子)让我肃然起敬,能够独身一人骑行青海,想象不出以后的人生路上,还有什么困难可以打倒她。</div><div>草原也有太阳雨。据说太阳雨又叫狐狸雨,是狐狸女化身成人后,来到凡间寻找爱情,却因为太过美丽遭人嫉妒,最后也没能找到真爱。她伤心地哭泣,眼泪就变成了太阳雨。她停止哭泣,雨也就立刻停了。我喜欢太阳雨的时候,并不知道这些传说,就是单单喜欢这种感觉—明明是晴朗的天空,却飘着雨……</div><div><br></div> <h3><br></h3><div>车子奔驰在达岅山的盘山路上,最高海拔3700多,不过大部分人身体没有什么反应。在盘山道的观景台,藏族老太太带着两个孩子卖花环,男孩隔着车窗叫着,姐姐姐姐,你就买个花环吧!好吧,即使不戴,也花10元买了一个味道怪怪的花环。</div><div><br></div> <h3>一路上看到高原的植被只有薄薄一层,下面都是砂石。漫山遍野的,是牦牛,羊群,马儿。打开车窗,满满的牛羊粪味混合着清新的空气扑鼻而来,让人欢喜让人忧啊。</h3> <h3>鲜花插在了牛粪上!(看后有不适的请多多原谅啦!😀)</h3> <h3>D4天8月8号门源出发,到祁连县的冰沟180公里,冰沟距离卓尔山15.5公里,宿张掖巴里岛假日酒店。原以为冰沟是一道深深的峡谷,满是冰雪。到了才知道,是祁连山的积雪融化形成的小溪。不需要门票,倒是个露营的好去处。附近的回族居民带来了几乎整只的羊、鸡,到河边野炊,甚是豪气。</h3><div><br></div><div><br></div> <h3>因为山东和青海有教育合作项目,所以山东人来卓尔山不收门票,算是青海人民给我们的一个小惊喜吧!卓尔山海拔4300米,属于丹霞地貌登山途中,太阳出来了热得穿短袖衣服,乌云上来了冷的套上冲锋衣,又不时的洒一阵子雨点,这一路穿穿脱脱不知多少次。现在明白藏族人为什么穿那样的衣服了。卓尔山山顶远眺,遍山的野花,云雾缭绕,再美的画卷也不过如此,卓尔山的美,绝不是这几张照片就能体现的!<br></h3><div><br></div><div><br></div> <h3><br></h3><div>离开卓尔山,赶往张掖,200公里行程。山路盘旋,忽然就下起了冰雹,硕大的冰雹夹杂着雨水噼里啪啦砸在车窗上。一个女人赶着几头牦牛过马路,所有的车都停下来,等着他们。可是牦牛们并不听话,不管女人怎么挥舞鞭子,他们就是在路上徘徊,不肯到路边。冰雹中的女人没有任何雨具,浑身湿透,蓬乱的头发粘在脸上。看着不听话的牛,和堵在路上的车,女人一脸的无奈……后来车子走出去很远,某人眼圈还红着,流着眼泪感慨牧民生活的不易。</div><div><br></div> <h3>D5天8月9号。张掖丹霞地貌,嘉峪关。张掖到嘉峪关240公里,再行驶254公里到达瓜州宏金源大酒店住宿。张掖的丹霞地貌,其实并不是我喜欢的格调,太过荒凉。</h3> <h3>天下第一雄关——嘉峪关。如果说吴侬软语青山绿水是一种灵秀的美,那金戈铁马沙尘飞扬就是一种悲壮的美。站在城墙上,仿佛还能听到战马嘶鸣,冲杀声震天。当号角响过,战鼓擂过,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历经几百年风雨的城墙依旧巍然挺立,城门外的空地零散卧着几头骆驼,供游客乘座,昔日的沙场变成了游客参观的地方。城内的小广场,习武的孩子们表演了武术。<br></h3> <h3>D6天8月10号:榆林石窟。瓜州宏金源酒店出发到榆林石窟68公里。参观后后回瓜州,宿瓜州格林豪泰。</h3><div>没有直接到敦煌住宿,一个是因为没买到票的问题,(敦煌莫高窟的票需要提前好几天预定),一个是敦煌房价性价比太低,所以选择了距离敦煌不远的瓜州。瓜州县因为生产的蜜瓜极具特色,在春秋时期就谓之瓜州。晚上8.30的瓜州,天还亮着,小广场上挺热闹。瓜州给人的印象是干净整齐。这个季节来到瓜州,当然看到的最多的也是瓜了,西瓜,哈密瓜,新品种牛美龙瓜……特别是哈密瓜,口感脆甜!路边阳光下暴晒的哈蜜瓜干……整个瓜州的空气中似乎都弥漫着瓜香。</div><div><br></div> <h3><br></h3><div>敦煌莫高窟的门票要两三天后才能买到,所以放弃了敦煌,改到距离最近的榆林石窟。途中意外的发现一座古城遗址___位于瓜州锁阳镇常乐村的破城子遗址,是汉唐时期所筑,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既然是重点保护,当然是进不去了。然而有一位老人,据说是守城的,我们走到哪他跟到哪 ,说只要买他的东西,就可以进。于是大家买了他的枸杞,老人在铁丝围墙一个很隐秘的地方给我们打开一道豁口。城墙长宽几百米,破坏比较严重。</div><div><br></div> <h3><br></h3><div>榆林石窟据说是弥补了敦煌石窟的不足。游人不多,讲解员逐个讲解了各个石窟的特点,壁画讲述的故事,可惜现在差不多都忘记了。洞窟内是不准拍照的,讲解员的理由是,给佛拍照是一种不敬,对自己不好。这个理由对于阻止拍照时闪光灯对古迹的破坏倒是个很好的理由哦!好在拍下了介绍每个石窟特点的二维码,可以再复习下</div> <h3>D7天8月11号,瓜州出发,120公里到鸣沙山,月牙泉,之后驱车367公里到雅丹地貌。赶夜路311公里,宿德令哈金鑫商务宾馆。</h3><h3>关于鸣沙山,据说唐代女帅樊梨花曾多次挂帅西征,有一次西征时,因这里水草丰美,于是有一营女兵选择在这里安营扎寨,结果夜间突然狂风大作,一时间飞沙走石,黄尘弥漫,整整刮了7天7夜,风停歇后,这里就多出了一座沙山,而驻扎在这里的那一营女兵也同时葬身沙山。从此,每当夜深人静,就会从沙山传出雷似的声音,当人们攀登沙山,踩动流沙时,也会发出类似的声响,人们都说,那是女兵们没能归家,怀念家乡而望空长泣,挥泪饮泣。鸣沙山应该是日出和日落的时候最美,可惜我们到的时候阳光最强烈,所以我的感觉,除了晒还是晒……</h3><div><br></div><div> </div> <h3><br></h3><div><br></div><div> 月牙泉最早的记载见于东汉。南北宽约50米,东西长约300米,水深约5米,它的神奇之处就是永远不会被流沙填埋,被称为天下沙漠第一泉。</div><div>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鸣沙山和月牙泉的传说和景色,而是我遇到的祖孙三人。最先看到的是爸爸背着10岁出头的儿子登上楼梯,我很奇怪,孩子那么大还撒娇让爸爸背。后来,我看到了,那是个天生腿部残疾的孩子,当孩子依靠在护栏上拍照时,爸爸细心的把孩子的腿扶好,男孩回眸灿烂的笑,就是这一脸灿烂的笑让我流泪了……这么美好的年华,却不能肆意奔跑,但亲人的爱却让他依旧这么快乐。请原谅我泪点低……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抱怨生活的不公呢!祝福孩子永远与快乐幸福相伴!</div><div><br></div> <h3>荒漠中的公路,笔直地、孤独地伸向远方……让我想起一位作家的话:人生如路,须在荒凉中走出繁华的风景来……</h3> <h3>雅丹地貌。水上魔鬼城,可惜没有水了。盐漠中的红柳顽强的生长着,据说红柳千年不死,万年不烂。</h3> <h3>德令哈是个只在天气预报里听到的名字,今天得赶夜路去德令哈。第一次在高原赏月,感觉高原的月亮特别亮特别大,仿佛月亮上的桂树都能看得清。晚上12点才到德令哈。</h3> <h3>D8天8月12号德令哈出发,目的地茶卡盐湖,行程200公里。之后是青海湖,行程 约120公里,然后赶夜路193公里,宿西宁永城宾馆。</h3><div>途径尕海湿地公园,向来不爱拍照的我,也忍不住在湖边留下几张照片。</div> <h3>可能来的时间不对,天气不好,也可能是游人太多,茶卡盐湖并没有想象中的美。特别煞风景的,是塑料鞋套等丢弃在湖边的垃圾。</h3><div><br></div> <h3><br></h3><div>一把伞被风吹到湖中心,孤零零的躺在那里,主人早已离开。不知道它在庆幸获得自由,还是在哀叹自己的遭遇。</div><div><br></div> <h3>茶卡盐湖有条小铁路通往湖中心,火车满载着一车车满怀期待的游客奔向天空之镜。</h3> <h3><br></h3><div>铁路工人在烈日下维护铁路,在他们眼里,身边的景色更是早已见怪不怪了。</div><div><br></div> <h3><br></h3><div>从茶卡盐湖赶往青海湖,走了不知道多远的盘山路,终于看到了青海湖。在青海湖畔,认识了一家藏民朋友。8岁的万德蹲志让我一下子就喜欢上了,小小的他牵着比他高太多的马,眼睛像星星一样明亮纯净,虽然羞涩腼腆,但却有着草原男子汉特有的坚毅勇敢。征得他的同意后,和他拍了合影。从草原深处往回走时,他小声的说了一句,意思好像是我可以骑他的马,我怕没听清楚,再问时,他害羞地骑着马跑远了。</div><div><br></div> <h3>穿梭在牦牛群中拍照,为了避免成为草原斗牛士,我乖乖地脱下了鲜艳的大红裙子。(不过,据牧民说,我的担心是不必要的)</h3> <h3>干净温暖的帐篷,万德蹲志抱着哥哥家的孩子,在他们眼睛中看到了青海湖边湛蓝的天空和我们的影子</h3> <h3>草原的温差特别大,随着太阳落山,气温骤降,帐篷里的火炉烧的旺旺的,虽然烧的是牛粪,帐篷里却没有一丝异味。和他们一家告别时,竟有了一丝不舍……</h3> <h3><br></h3><div>赶往西宁的山路上,我们看到了最美的星空!此生没有见过如此璀璨的繁星,它们点缀在苍穹上,遥远又好像近在咫尺,仿佛伸手就可触及。漆黑的盘山路很危险,根本没有停车拍照的可能。舍不得关上车窗,只想多看一眼,再多看一眼,让这美丽的星空永远留在心里……</div> <h3><br></h3><div>D9天8月13号,西宁购物,青海必买的是牦牛肉干和青稞酒,别忘记哦!由西宁长途跋涉912公里,晚上11点到陕西渭南,宿光明大酒店。</div><div>经过静宁隧道时,又看到那位骑行青海的摩托车手,孤单的背影,却义无反顾。</div><div>青兰高速的六盘山隧道是我见过的最美的隧道,进隧道后大约5公里处,有一道特殊灯光带,美轮美奂,你会怀疑自己是不是穿越到了魔法世界! </div> <h3>D10天8月14号渭南出发,行程710公里,下午5点到济宁,宿汇泉城际酒店。</h3><div>D11天8月15号,因为一路的堵车、限行,下午5点行程553公里,才回到大龙口。总行程6800公里,旅行结束。</div><div>一直认为,旅行的意义不在于你跑了多少路,看了多少景点,而在于是不是对自己、对生活有了新的认识和感知,在于旅途中是不是有些人、有些事,深深地触及了你的内心。这一路,感动过,愤怒过,哭过,笑过……留下最多的是对生活的感恩,对当下的珍惜。感谢有你们与我同在!</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