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庐山,位于中国江西省北部,面积302平方公里,北临长江,南望烟波浩渺的鄱阳湖,大江、大湖、大山浑然一体,险峻与秀丽刚柔相济,素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 良好的气候和优美的自然环境,使庐山成为世界著名的避暑胜地。长久以来,人们创造了内涵丰富、影响深远的庐山文化。李白、白居易、苏轼等描写庐山的诗句脍炙人口。庐山的自然美景,孕育滋养了庐山丰富的历史文化,二者交相辉煌映,相得益彰,充分体现了庐山作为天下名山的独特的魅力。1996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h3> <h3>在最热的七月底,带着家人到了庐山,历史上有名的避暑胜地,在这个夏天却也不甚凉快。当地人说,今年的庐山气候很不寻常,前一段是阴雨连绵,这一段是热浪滚滚。其实他们说的有点夸张了,庐山的热仅仅是在中午时分,而且是在没有树荫的地方,才有那种炙热的感觉,比起山下犹如蒸笼般的热,已经好了许多,特别是每天早晚,气温还是非常舒适的。</h3> <h3>屈指算来,我已是四次登上庐山。</h3><h3>第一次大概是在1989年五一,特意到武汉看望在中南政法学院读书的弟弟,然后一起去的庐山。那时候的庐山基本上保持着原有的风貌,牯岭街远没有如今繁华热闹,车辆很少,主要景点之间的交通跟现在一样有一些小型的中巴车在摆渡游客,只是车况要差些,稍远一些的景区全靠步行前往。印象最深的是去五老峰和三叠泉,从牯岭街上走下去,顺着一条穿越农田地的小路走了几个小时,很是艰难,返回山上时已是透黑。由于路途遥远,徒步去到三叠泉瀑布的游人不多,我和弟弟仗着年轻一直下到峡谷最底层,站在泉边的石头上仰望瀑布,却也没有感受到其雄伟气势,而如今那里早已成为庐山标志性景点之一,交通状况得到明显改善,除了汽车还有缆车,却再没去过。</h3> <h3>再上庐山,已是2006年的7月,离我第一次来已过去了17年。此时的庐山,早已旧貌换新颜。而此次上山是受朋友之邀参加一个民间会议,住在全国人大休养所,很是轻松自在,院子后面有一座不知名的山峰,沿着一条曲折的小径上至峰顶,天气晴朗时可以远眺到鄱阳湖。</h3> <h3>而这次游历中印象最深刻的是我和朋友两人从龙首崖步行至石门涧风景区拍照,一路上林深路险,即将下到谷底时,天空阴云密布,雷电交加,我们一路小跑奔向大坝附近的索道站,却被告知索道停开正在检修,无奈之下只好继续沿着山间小路攀爬,豆大的雨点敲打着我们,正焦急间一幢陈旧的楼房出现在眼前,刚跑进去,滂沱大雨接踵而至,一瞬间天地之间一片混沌⋯⋯经询问得知这是一幢大坝电站职工的住宅楼,好心的大妈用家里的电话帮我们联系了一辆运送物资的小货车,才有惊无险的回到了牯岭。</h3> <h3>一年后的2007年6月,我又第三次上到庐山,这次由于参加了旅游团,一路上跟随着导游穿行在不同的景点,倒也省去了很多麻烦,却也没有什么印象特别深刻之事。</h3> <h3>而这次游览庐山,则是缘起于儿子的要求,他说在学校学习过语文课文"庐山的云雾",很想体会一下庐山云雾的瞬息万变和千姿百态,更想感受一下宋朝诗人苏轼描写庐山的诗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到底是什么样子,时值暑假期间,于是就有了这次短暂的庐山游历。</h3> <h3>提起大名鼎鼎的避暑胜地庐山,很多人会想起由张瑜、郭凯敏主演的电影"庐山恋",正是这部电影,使得庐山的名号深入人心;稍懂一点历史的人,还会想起国共两党的领导人在不同历史时期发生在庐山的一些政治事件。而今的游客,则已抛开了这些因素,大都是以一种轻松的心态一边欣赏着庐山的美丽风光,一边流连于风格各异的别墅群里寻觅着各种历史传奇。</h3> <h3>往事都已成为记忆,这次游历依然是去了传统的景区,却也有着新的感受。</h3><h3>7月27日乘坐动车于下午1:59分到达瑞昌,一出车箱,热浪扑面而来,好像进入了篜笼。赶到庐山风景区北门购票后,乘景区交通车上山。一路上急弯一个接着一个,车窗外林木葱郁,远处的山从不同的角度看,一会像岭一会像峰,等到上到山顶,见到的却是一个相对比较平坦的小城,人流熙熙攘攘,原来这就是著名的牯岭街,身在其中竟然感觉不到周边的山峰了。此时正应了苏轼诗《题西林壁》中的描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h3><h3><br /></h3> <h3><br /></h3><h3>第二天一大早,我们从住处出发,沿着山道一路下行到了著名的"如琴湖"。所谓如琴湖,就是湖面从空中看上去像一把小提琴,实际上就是牯岭街的一处街心公园,而前几次来到这里都是匆匆过客,从来没有觉察到如琴湖的美妙。沿着湖边小径行走不远,湖中出现一座九曲桥,信步走去,桥的终点是一个湖心亭,亭子虽然简单,但却是如琴湖的标志性建筑物。</h3> <h3><br /></h3><h3>走出湖心岛,继续沿着小径走到湖畔尽头,一条栈道呈现在眼前,许多游人在这里钓鱼、跳舞、漫步,互不相扰。远处的欧式风格建筑在风平浪静的湖面投下倒影,让人恍惚感觉到了异国他乡。</h3><h3><br /></h3> <h3><br /></h3><h3>进入白居易曾经吟诵诗词的花径公园,远处的山间和湖面上簿雾初起,逐步弥漫开来,如同仙境再现,引起众多游人的阵阵惊呼。</h3> <h3><br /></h3><h3>离开花径,进入庐山核心景区之一的锦绣谷,行走不远,就到了著名的景点"天桥"。所谓天桥,其实就是一凌空巨石立于深涧上游底部,离开地面并不太高,游人或蹲或立于巨石前端,以远处悬崖作背景,利用视差可以拍得一张感觉惊险的"天桥留影"。</h3> <h3><br /></h3><h3>从天桥循左侧石级路前行至仙人洞,为一段长约1.5公里的秀丽山谷,从天桥起沿途有好运石、险峰、谈判台、仙人洞、劲松等景点,由于大雾笼罩,多数景点只能隐约看到,无法从中体会到"庐山云雾"中所描述的美妙景色。</h3> <h3><br /></h3><h3>在出口处,有一棵立于大石之上的松树,石侧刻有"纵览云飞"4字。1961年9月,毛泽东主席题诗赞云:"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h3> <h3><br /></h3><h3>走出锦绣谷,乘车去到含鄱口。含鄱口是庐山上看云雾和日出的好地方,位于含鄱岭的中央,地处在海拨1211米的高度,左右两边山峦相呼应,好象张开的大嘴一样,有一种气吞鄱阳湖的气势。庐山一年四季多雾,但当我们到达含鄱口时,上午在锦绣谷遇到的雾气荡然无存,远处的鄱阳湖依然是若隐若现看不清楚,气温却高得出奇,炙热的阳光照射着,游玩的心情差了很多。</h3> <h3><br /></h3><h3>乘坐缆车下到山下,本想去看大口瀑布,却在索道上看到瀑布上游的水流很小,于是就放弃了,李白在《望庐山瀑布》中描述的"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景色终究没有见到。</h3> <h3>短暂的庐山游历结束了,山上的很多人文景点都没有去,以前曾经去过的三叠泉景区和石门涧景区也都没有到访,但儿子说,他已初次游览了庐山,对庐山云雾的向往也没有以前强烈了,也许是年龄还小的缘故,无法真正体会到庐山风光之美,再过几年,等他年纪再大一点,知识再增加一些,一定还会重游庐山的,到那时,也许就会对庐山有一个全新的认识了。至此,自我感觉此行的目的已经达到,能够让孩子去到自己向往的地方并有所感悟,就一定是最好的选择。</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