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今天(16号)计划线路:芒康--邦达--八宿。</h3><h3> 途经邦达草原 ,横断山最大的天险怒江山,九十九道拐。住八宿。海拔高度3700--5008--4400--3910米。</h3><div> 早6:30分,巴塘出发,不到一个小时就抵达了金沙江大桥,桥中央立着一块牌子,西藏界,这就是说,现在真正进入了西藏。感觉是那么的异样,心中有一种莫名的冲动和敬畏。</div><div> 过了桥,在桥对面的检查站,停车检查登记,领到此行的限速条,(71公里2小时以上抵达芒康)。</div><div> 在到达拉萨沿途上,这样的检查站还有几个。特别有两处,人员全部下车,查验身份证件。感觉安保工作比内地要严格。 车行驶不到2公里,路况急转直下,路开始l连续出现多处单边塌陷,和山壁岩石的滑落。</div> <h3> 过了这个牌子,真正到了西藏。</h3> <h3> 车沿着金沙江边行驶。一边是湍急的江水,一边是陡峭的山崖,靠江的一侧有多处塌陷,断裂,让人看着心生怯意。单边通行的路越来越多,会车时非常小心了.有些路面坎坷颠簸,车摇晃的厉害,真的好担心车一下会侧翻到江里。</h3> <h3> 又一处滑坡了。</h3> <h3> 武警部队的挖机停靠路边,随时搶修道路。</h3> <h3>巴塘至芒康,100多公里的路,走了两个多小时,到芒康了。</h3><h3> 从兰州算起,走了七天,终于进西藏了。</h3><h3> 芒康,是西藏境内的第一个县城,位于西藏自治区东部,昌都市东南部。平均海拔4317米。</h3> <h3> 回头遥望,走过的蜿蜒曲折的路</h3> <h3> 这里的地貌有所不同,似高原红土地貌。</h3> <h3> 一片翠绿在红色山峦的簇拥下,格外耀眼。</h3> <h3> 途中,僧人看我拿相机拍照,(行驶中抓拍),友好的挥挥手。</h3> <h3>女 骑友。路途上,见不少骑友,但一个女的单骑的少。很担心,车超过后,侧视,原来她前面有同伴。</h3> <h3> 这是途步者,别名“驴友”。双肩背包上赫然写着“不搭车,要红牛”。</h3> <h3> 看了这样养眼的绿,能不心醉吗。</h3> <h3> 说起养眼,同行的摄友小杜,由于高原反应导致双眼赤红,疼痛。我非常但心,只能心里期待她快快好起来。祈盼同行的18人,不能出任何问题,不能有一个掉队的。 </h3> <h3> 我们是艰苦一些,但比起修筑天路的勇士们,比起他们,马驮钢条上山维修道路的工人们,我们这点苦又算什么。</h3> <h3> 跨过湍急 蜿蜒的澜沧江了。</h3><h3><br></h3><h3> 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山脉的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在此区域近几百公里的范围内呈平行径流之势,构成了“两壁夹三江”的三江地区。</h3><div> 芒康,虽只是路过,但它的山峦叠嶂,水系纵横,峡谷多样性,地确令人过目不忘。</div><div><br></div> <h3> 这样的支流,这个流域有200多条。</h3> <h3> 河流,润泽着峡谷的那一片绿。</h3> <h3> 遇山开路,逢水架桥。怒江大桥从石巨人的肚子里穿过。</h3> <h3> 要翻越东达山了。明显感觉气促,胸闷,头痛,眼睛憋涨。同行的摄友们都打蔫了。现有些经验了,肯定是海拔超高了。到了东达山垭口景点,下车拍片,摄友们萎靡不振的神情,一扫而去,鱼贯下车,各自找角度拍片。</h3><h3> 我看了一下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交通第二支队树立的标志牌,东达山,海拔5130米。标志牌上书写着这样的话“不畏艰难险阻,不怕流血牺牲,保通川藏天塹,锻造救援尖兵”。中国军人永远是最可爱的人!</h3> <h3> 回望刚刚走过的山路,居然这样美</h3> <h3> 去八宿,途经左贡,邦达,最后至怒江山的72拐,(又称99拐)。</h3><div> </div> <h3> 左贡,山青水秀。</h3> <h3> 车爬上一个峰顶,眼睛赫然一亮,一个巨大的剪刀弯出现在视野里。白云下面的山峰,绵延起伏,层峦叠嶂 。山峰,近处深黄色,稍远些褚红色,再远些山峦,深蓝色,浅蓝色,和山谷里泛着银色的河流,绿色的田园草地,白色的民居,上帝似在这方土地上搁置了一块调色板,色彩的搭配和谐,靓丽。</h3><h3> 是邦达草原。白色的房屋是邦达镇。</h3> <h3> 在这片辽阔的大地上,随处可见耸立的输变电高架塔。望不到边。雪域高原从此不在寂聊。</h3> <h3> 翻越业拉山口了。海拔4658米。</h3><div> 就要到闻名遐迩的72拐了。</div> <h3> 每处的垭口处,都有祈福的风马旗。</h3> <h3> “千年石眼”,是业拉山的标志。</h3> <h3> 业拉山,又名怒江山。由邦达前往业拉山,给人的感觉面前的并不高大 也不曲折。草原小镇邦达距业拉山垭口13公里。但是,站在垭口回望,草原深处邦达小城早已隐没在群山中。</h3><div> 垭口处,还无法看到72拐,前行数公里后的路边观景台上,也只能看到最上方靠近垭口的一部分。向下看,一阵眩晕。其实,我并不是胆小的人。一路上,无论是万丈深渊,还是深渊下的江流,只要有机会,就会拿起相机。但此刻,却心生怯意。足以让人在目眩中体会什么是天路,什么叫行路难。行路难,难于上青天。</div> <h3> 72道拐蜿蜒曲折,不仅是景观的荟萃地,同时也展现了世界公路史上的奇迹。72道拐盘山路打通了横隔在澜沧江与怒江之间的天堑,在两山之间,盘山路像一根丝绸带,只是不知被哪位仙子团揉了一把,这条“丝绸之路”蜿蜒曲折起伏在山腰,40余公里海拔直降2000米,以排山倒海之势,直抵怒江大峡谷。</h3> <h3> 站在垭口的至高点,放眼眺望,苍山,绵延起伏,层峦叠嶂,白云飘浮其间,绰约多姿,宛加仙境。</h3><h3> </h3> <h3> 景色壮观,险峻,恢弘,摄人魂魄。全体留下了永久的记忆。</h3> <h3> 随着“拐”的终结,见到了怒江大峡谷。领略了怒江的“怒”,气势如虹,一泄千里。</h3> <h3> 目的地到了。一个有雪山,草原,河流的半农半牧的灵秀小镇。</h3> <h3> 目的地,八宿到了。</h3> <h3> 牛儿悠闲地在河边吃草。</h3> <h3> 明天的路,等待我们的又是什么呢?</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