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五十九年前江口交界农中耕读岁月

驿路梨树

<h3><br></h3><div> 江口交界农业中学于1958年2月建立,1963年2月停办,历时五年。当时的办校方向是半耕半读培养能文能武、又红又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其间三次搬迁,它经历了“大跃进”“三年自然灾害”的艰苦岁月,师生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取得的成绩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记忆。一</div> <h3> 交界农中第一届毕业合影 1960年8月</h3> <h3>   破庙安家</h3><div> 是年,江口县教育局决定在德旺公社办一所农校(半耕半读),由公社拨田30亩、土8亩,还送牛两头、农具两套,德旺小学送课桌20张。县教育局调研室申先登老师调来负责,茶寨完小邓建平老师调来任教。校址确定在梵净山西坝梅寺。</div><div> 坝梅寺位于梵净山西侧德旺乡坝溪与梅溪之间的坝梅坡上,故称坝梅寺,系梵净山五大皇庵之一,建于明初。这里离有公路的德旺场还有三十多里,道路坎坷难走;这里山高地寒,有“秋天绵绵雨,冬日茫茫雪,山上和尚下山歇”之说。该寺原建正殿七间,偏房及僧房数十间,画栋雕梁极为宏伟。因清朝黔东红号军起义及解放军梵净山大围剿,庙宇年久失修,残垣断壁,房屋天通地漏,两侧厢房除右边的一户田姓居住外,其余的东倒西歪摇摇欲坠,四周杂草丛生,一片荒凉。几棵上百年的大银杏和枫香树诉说着坝梅寺曾经的繁华。</div><div> 我们的开学典礼是在德旺小学礼堂举行的,公社书记给我们讲了话后还赠送我们一面锦旗,上面写着“白手兴家建学校,要把山区变繁荣”,于是我们30几名学生(女生3名)戴着斗笠,扛着锄头,抬着桌椅,打着红旗,跟着老师高高兴兴地出发了。上山到坝梅寺之后我们住在稍好一点的正殿里,左边做教室,右边做寝室,大家就在破庙里安顿下来。那时上级只拨给我们每人每月24斤粮3两油的指标,没给钱,全靠自己解决。说实在的,我们这些正在长身体十三四岁孩子,要在两位城市里长大不懂农活的老师带领下,在这山高、地薄、气候恶劣的地方去劳动自给是有困难的。但是,既来之则安之,该做什么还得去做什么。早上上完四节课,吃了早饭,犁田的犁田,种菜的种菜,砍柴的砍柴,喂猪的喂猪……各执其事。要生活,就不怕风吹雨打日头晒,一日复一日。我们在当地农民的帮助下学会了一些农业知识,总算把庄稼种了下去。望着通过自己劳动长出的禾苗心里特别高兴,就盼望有个好收成。可是天公不作美,“不到七月早入秋,冷风浓雾锁山头,扬花的庄稼惨遭害,留下空壳怎不忧”。收成无望,生活怎么办?有几个学生怕饿肚子溜之大吉了,但大多数同学尤其是三位女同学都没离开,他们渴望读书,他们在等待!这事引起了上级党委的重视,要办好这样的学校不选好人,不选好地是不行的。接着,教育局把前两位老师调回原单位,把茶寨完小校长黎京荣、闵孝完小老师田茂金两位老师调来学校,由黎京荣负责,这两位老师一个是管理学校的行家,一个是农校毕业的熟悉农业知识的能手。</div> <h3> 本文作者黎京卫,第三排左起第一人。</h3> <h3> 农舍寄居</h3><div> 1959年2月,学校由坝梅寺迁至凯土龙家湾,公社在此又拨田40亩、土10亩。龙家湾依山傍水,寨前是宽阔的凯土大坝,一股清清的泉水灌溉着几百亩肥沃的土地,这里是“茶寨贡米”的主要产区。学校是借用谭姓的两幢木房暂居的,一幢做教室,一幢做寝室。到此不久,学校又招生40名,两个班共60多人,又从太平小学调来刘道行老师,老师增加到3名。人多了吃饭要紧,“好媳妇也难为无米之炊”,怎么办?但黎京荣校长他自有办法,首先就要有钱,有钱好办事。于是他东奔西跑到处找门路:与德旺供销社、岩门伐木场签订了砍伐抬扛、原木合同。合同一签,我们就上山,并把课堂也搬到伐木工地上(塘房),课一上完大家就背着柴刀、扛着斧子跟着老师上山干了起来。劳力分成三个组,选好组长,指标到组,任务到人,超出指标奖励。在学校我们只吃两餐,现在伐木体力消耗大改为吃三餐,饭饱干劲足,大家争先恐后地完成了任务。有的手被斧把打起了血泡,脚被毒刺划破了皮,也没叫苦也没休息,经过一个月的苦战,挣到了副业钱,解了燃眉之急。</div><div> 春耕大忙,我们又从塘房搬回到学校,搞农业生产,还请来了农推站的技术人员作指导,精选良种,温床育苗,合理种植,人工授粉……总之搞科学种田,我们每天的劳动是不看钟表的,只看太阳,它那时下山休息我们就那时收工。一天劳动够累了,可是田茂金老师还要我们用课余时间在田边、土角、路旁、沟坎的空地上每人打十个南瓜窝,每窝宽3尺深1.5尺子,少一寸也不行,没完成任务,你就得加夜班。</div><div> 学生苦了,老师也累了,他们上午给我们讲课,下午老师与学生一起劳动。半夜里还要挑灯备课改作业。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秋天来了,田里稻子一片金黄,土中玉米大棒大棒,五旁四坎瓜果飘香,丰收好景象,惹人喜若狂。丰收了,有钱了,学校给每个学生还发了冬衣(绒衣)、春衣各一套,及洗漱用品,但是在那个时候自家的钱可以自家用,粮食就不行了,即使你再饿也不能在你规定的饭碗里抓进半把米。因为粮食是国统购统销,按人定量的,不能乱来。有些干部不注意犯错误就犯在粮食问题上,60年是我国三大自然灾害最严重的一年,一段时间里农村食堂断了炊,社员们只得挖野菜剐树皮充饥,可是我们的碗里还有二两米的稀饭,那么这点东西又怎样满足得了我们这些年轻娃娃身体的需要呢?有个别同学开始患了浮肿病,怎么办呢?一双双饥饿的眼睛盯着老师,我们的老师睁只眼闭只眼,暗示大家白天不便,晚上干。“半夜三更磨盘响,惊醒了酣睡小鬼杨,明天又分包谷粑,唾液垂下三尺长”。当时就是这个情况。这太冒险了!可是我们身体没吃亏。老师真好,“老师德才高,耕读两操劳,为了学生命,不怕丢纱帽”。</div><div> 1961年春,交界河岩腊坡青年农场停办,县里将其所有财产移交给农中,其中包括田土地(80多亩)、牲畜30头、房屋2幢,还有6个工人,接着闵孝农校又与我们合并。周孔述、陈昌石、郑年华、樊学宽四位老师也调来学校。此时老师7名,学生120多人,人多了,龙家湾这个地方养不活上百人。 </div> <h3> 交界农中毕业五十七年后再相聚</h3> <h3> 交界农中定名</h3><div>秋收后学校迁到交界河,这时候县里才正式挂牌定为“江口县交界农业中学”。交界河位于江口西北,距县城40公里,铜(仁)遵(义)省道、闵孝河都从这里绕过,明初河东属于铜仁府,河西属于思州府,以河为界得名。这里有两2个千亩坝子,水源好,土地肥沃,盛产优质大米,是江口的鱼米之乡;这里的百姓支持教育事业,过去这里出了好几个秀才、贡生、举人(红号军首领徐廷杰举人就是这里人),解放后这里不但大学生、研究生多,还有两名博士生,这里又是文化之乡。</div><div> 学校地址是原来的交界小学,虽然陈旧一点,还是能用的。既然学校发展扩大了,就得管理好。时任江口县委书记姚洪显亲临学校指导工作,帮助建立校委会,有老师、工人、学生代表,黎京荣任主任、徐春全任团支部书记,学校注重多从学生中去培养政治思想好、学习努力、热爱集体、热爱劳动的学生加入共青团。校委会成立后,研究决定按学生的文化水平,分为初一、二、三三个班,选出了学生会主席和班干部;按工人学生的劳动特长分为农业组、蔬菜组、畜牧组、副业组、后勤组。分工合作,各置其事,每星期各组要评出好、中、差记录查存。一个月中评、年终大评(包括学习)进行奖励。掀起“比、学、赶、帮”活动,调动了大家劳动、学习的积极性。</div><div> 我们学校是学农的,课程专门开有《农基》《植物》《动物》等专业课,所以我们搞生产时是要按书上知识去操作的,这叫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些知识全日制中学是学不到的,这些知识为我们后来毕业回家科学种田发家致富奠定了基础。学校为了发展经济,不单一的搞稻谷栽培,还种植了经济作物,如甘蔗、西红柿、西瓜……自己加工出售,赚了一笔钱。农业组由于实行了科学管理,获得了大丰收,稻谷超千斤。大南瓜(20斤以上的)、大红苕(3斤以上的),还送到县里去展览。但其它组也不错,光副业组就收入4万多元。畜牧组过年还杀了两头大肥猪,学校给每个学生还发了个红包。</div><div> 1962年国家政策有所好转,上级对学校多少有了一点补助,交界农中吃穿也没成问题。过去劳动是 “春天一身泥,夏天晒破皮,秋天满脸汗,冬天一头雪,假日见不到,没有星期日”;现在就不一样了,下雨、落雪就可以不劳动,躲在屋里学习。但是由于学校白手起家,东搬西迁耽误的时间太多,上课时间只有全日制中学的一半,在这短暂的三年时间里要完成初中全部课程又谈何容易!时间不够就挤嘛,老师星期天甚至晚上不休息给学生补课,学生见缝插针,劳动把书搁在身上,睡觉把书搁在被窝里,只要有一点点时间就啃。工夫不负有心人,通过努力还是见成效的,毕业升学考试还是有的考上了江中、铜仁农校、铜仁卫校、江口职校、贵阳商校、贵阳化工学校……。我们与其它学校相比又差多少呢?汗水换来了“耕、读”两丰收!</div><div> 学校正办得火热的时候,1963年2月接教育局通知,全国凡1958年办起的学校一律不予承认,交界农中停办,县里把交界农中转为交界农场。</div><div> 虽然交界农中只办了五年,但它取得成绩上级是肯定的,除县领导经常来校参观指导外,铜仁地区把它作为典范。1962年地区办公室班主任李岱山,地区教育局局长谢焕跃亲自带着40多名全区代表在交界农中开了现场会学习参观。同年交界农中又被评为又红又专学校,出席地区劳模会。农中是我们这些十几岁少年的家,我们以校为家,当然家就对我们好!</div><div> 实实在在的说,在那个非常时期我们这些已经辍学的农村穷孩子如果没有交界农中,我们能跨进中学的门槛吗?虽然它没给我们应该得到的初中全面知识,但它给了我们一个健康身体(没有浮肿病)和一种坚韧不拨、自强不息的精神。</div><div> 这种精神就是农中精神,我们带着它走向社会,分布在不同岗位,扎根基层为社会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几十年如一日,我们没有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没有辜负尊敬的老师培养,在我们之间有党员、有模范、有领导、有职员、有教师、有军官、有医生、有老板,还有农村致富能手,可以说是人才济济,这就是我们的骄傲,不忘交界农中艰苦岁月,不忘交界农中“耕读”精神。</div><div><br></div><div> 黎京卫(1998年从交界民中校长岗位退休,现居铜仁骏逸江山)</div><div> 2017年6月16日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