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功臣 杰出的盛泽百岁老人

76 钱文书

<h3><font color="#ff8a00"><b>  今年8月,出生于江苏吴江盛泽的一位老人百年华诞。他就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两弹一星”元勋、“八一勋章”获得者——程开甲。家乡人前往北京看望了程开甲老人,带去乡亲们的问候。</b></font></h3> <h3><b><font color="#39b54a"> 是日,北京,高温!</font></b></h3><div><b><font color="#39b54a"> 这是一个普通的小区,除了门卫戒备之严外,和北京其它的老小区没什么区别。几棵大树枝叶繁茂,看得出来已经有了些年数。40多度的高温使得空气变得格外闷热,偶尔地一阵风打在树叶上沙沙作响,宁静而祥和。</font></b></div> <h3><b><font color="#ff8a00">  走进程老的家,你无论如何也不会把这里的主人,与现代物理学大师玻恩的弟子、海森堡的论战对手和中国“两弹一星”元勋、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八一勋”章获得者联系起来。这里陈设简单、质朴得令人难以置信。</font></b></h3><div><b><font color="#ff8a00"> 有意思的是,程老家里有一块茶几大小的黑板,他喜欢在上面演算大课题。程老办公室里也放着一块黑板,后来搬了家,还专门在新居留一面墙装黑板,灵感迸发时,演算公式、分析方案,他都爱在黑板上写写画画。</font></b></div><div><b><font color="#ff8a00"> 而当天,这块黑板上却有着他亲手画的一张示意图,而这个示意图就是他小时候在家乡盛泽的家。</font></b></div><div><b><font color="#ff8a00"> 程老说,今天家乡人要来!</font></b></div><div><b><font color="#ff8a00"> 程开甲生于1918年8月3日,是土生土长的吴江盛泽人。</font></b></div><div><b><font color="#ff8a00"> 在观音弄小学(盛泽实验小学的前身)读书期间,他便是学校出了名的调皮鬼,整天把书包扔在桥洞里到处玩。由于成绩差,小学二年级时连留两级。</font></b></div><div><b><font color="#ff8a00"> 时任观音弄小学校长的简晓峰发现这孩子虽然皮,但脑子聪明,好好培养可能成才。在简校长的精心调教下,程开甲的潜能逐渐被激发,成绩迅速上升,尤其是数学,没有难题能难倒他。</font></b></div><div><b><font color="#ff8a00"> 半年后,简校长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让程开甲直接跳过四年级升入五年级。小学毕业时,程开甲的成绩已跻身全年级第一名。</font></b></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100年的光与阴</b></font></h3><div><b> <font color="#808080">程老一件灰黑色的T恤,一条浅灰色的绸裤,一双圆口的布鞋。虽然一对寿眉和满头银发如染浓霜,然而脸色红润光洁,眼光炯炯有神,身板挺得笔直。看到家乡的朋友到来,程老热情地打着招呼、握手。</font></b></div><div><b><font color="#808080"> 客厅不大,一排硕大的书橱几乎占据了左边的整块墙面,里面整整齐齐地摆放着各类中外文书籍。</font></b></div><div><b><font color="#808080"> 最显眼的是两幅照片,一副是程开甲亲自参与指挥的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时腾飞的蘑菇状烟云,还有一副是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时天空中出现的如太阳似的火球。</font></b></div><div><b><font color="#808080"> “世界上有一种安全最可靠,那就是让敌人知难而退。”核武器——大国地位的标志,国防实力的象征。</font></b></div><div><b><font color="#808080"> “核弹试验赖程君,电子层中做乾坤。”这是中国核试验基地首任司令员张蕴钰将军赠给程开甲的诗句。这样的褒奖当之无愧!</font></b></div><div><b><font color="#808080"> 作为中国核武器事业的开拓者和核试验科学技术体系创建者之一,程开甲参与主持决策了包括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氢弹、“两弹”结合以及地面、首次空投、首次地下平洞、首次竖井试验等30多次核试验。作为“两弹元勋”,近半个世纪以来,他对核武器内爆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与计算,为核武器爆炸威力与弹体结构设计提供了重要依据;他开创了中国系统核爆炸及其效应理论,为核武器战场应用奠定了基础。</font></b></div><div><b><font color="#808080"> 程开甲对工作有着一种科学的拼搏的作风。如果说每次核试验120%的把握,那他说把握只有80%,这种科学的态度一直保持到现在。在程开甲眼中,“我国核试验,是有名的、无名的英雄们,在弯弯曲曲的道路上一步一个脚印完成的”。</font></b></div><div><b><font color="#808080"> 1999年,程开甲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对于这项崇高的荣誉,程开甲有着自己的诠释,“我觉得成就更大的是回国之后取得的成就,在国外的成就再大,你也是外国人,是为外国服务。讲讲做我国核武器试验的体会,就是人生的价值在于贡献。为人民贡献,为国家奉献。”</font></b></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39b54a">一叶知秋,见微知著</font></b></h3><h3><b><font color="#808080">  客厅,有书橱,书橱前一架棕黑色的竖式钢琴。</font></b></h3><div><b><font color="#808080"> 琴上摆放着两张照片,一张是习总书记为程开甲颁发国家最高科技奖证书,另一张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刘云山来家中看望程开甲。</font></b></div><div><b><font color="#808080"> 程开甲接受过6年具有“中西合璧”特色的基础教育和创新思维训练;以优异成绩考取过浙江大学物理系的“公费生”,接受诸多大师严格的科学精神的训练;获得英国文化委员会奖学金。从秀州中学、浙江大学到爱丁堡大学,程开甲在开明开放的教育环境中,在名师名校的教育熏陶下,夯实了他日后成为科学大家的深厚底蕴。</font></b></div><div><b><font color="#808080"> “在我百岁的人生里,走过了70多年的科研创新路。我体会到,只有创新才能获得真正的成功,只有创新的实践才能培养出真正有用的人才,才能实现梦想。过去是、现在是,永远都是不破的真理。有人曾问过程开甲,中国核试验事业发展的经验是什么,他的回答是:创新。</font></b></div><div><b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808080"> 20世纪70年代,程开甲在大西北搞试验。一个宁静的夜晚,他突然发现天际中出现一个明亮的光点,随即整个天空都被照亮。他由此推断:这可能是邻国在搞新武器试验。他当时就预言:自卫星上天后,太空就成了人类竞争的一个新空间。未来,空天武器将可能成为又一个竞争热点。而今40年过去,事实证明了他的当年的科学预见。</font></b><br></div><div><b><font color="#808080"> “我们以开拓创新的精神,要求科研人员和参试人员不要只做锦上添花的事,要提高科研水平去攻关,最后圆满完成核试验任务。”程开甲说。</font></b></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程开甲受勋!</font></b></h3><h3><b><font color="#808080"> 时代楷模光耀强军征程,至高荣誉彰显卓越功勋。<br></font></b></h3><div><b><font color="#808080"> 7月28日,中央军委颁授“八一勋章”和授予荣誉称号仪式在北京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向“八一勋章”获得者颁授勋章和证书,向获得荣誉称号的单位颁授奖旗。</font></b></div><div><b><font color="#808080"> 新设立的“八一勋章”,是由中央军委决定、中央军委主席签发证书并颁授的军队最高荣誉。“八一勋章”“共和国勋章”“七一勋章”“友谊勋章”位于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制度体系的最高层级。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之际,中央军委首次颁授“八一勋章”,充分体现了对英模典型的崇高敬意和高度褒奖,必将极大提振军心士气、激发昂扬斗志,激励全军汇聚起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而奉献的强大正能量。</font></b></div><div><b><font color="#808080"> 程开甲是忠诚奉献、科技报国的“两弹一星”元勋。</font></b></div><div><b><font color="#808080"> “现在,我可以自豪地说我一生遵循热爱国家热爱科学的信条,为了国家的强大不断创新,不断拼搏,用自己的科学知识报效国家。”</font></b></div><div><b><font color="#808080"> 这是程开甲为口述传记书籍自序写的一句话。如果有人问程老被授予“八一勋章”的感想,或许他也会这样回答。</font></b></div> <h3><b><font color="#167efb">  少小离家。至今,程开甲依旧是一口盛泽普通话。</font></b></h3><div><b><font color="#167efb"> “哦,目澜洲,我去过的……哦,这是我家的邻居。”当看到目澜洲的百年紫藤和老宅时,程开甲用盛泽话回忆着家乡的点滴,这些名字始终没有离开过他的心中。“程老讲的普通话盛泽口音特别重,这让我们倍感亲切。”</font></b></div><div><b><font color="#167efb"> 看到家乡人带来的盛泽镇的视频短片中一些熟悉的场景和即将建成的程开甲小学,他十分开心,还能马上回忆起自己在家乡的点滴。家乡人带去一些反映吴江历史人文和当代发展的书籍,程老都饶有兴致地翻看着。</font></b></div><div><b><font color="#167efb"> 程开甲的女儿程漱玉介绍,父亲始终牵挂着家乡的旧事。这就有了文章一开头黑板上画着示意图,图上画着盛泽银行街、毛家弄以及程开甲老屋方位的场景,所谓故土难舍。</font></b></div> <h3><b><font color="#808080">  多年来,盛泽人民为程开甲获得的成就而自豪,而程开甲也始终关注着家乡的发展。</font></b></h3><div><b><font color="#808080"> 1989年,程开甲为即将出版的《盛泽镇志》题词:“盛泽人光荣,历经艰苦,创立家业,四化建设,努力不懈。”后来又为母校盛泽实验小学(原观音弄小学)题词:“树志、尚德、勤学、守纪”。</font></b></div><div><b><font color="#808080"> 1999年,程开甲等五位吴江籍中国科学院院士受聘为吴江首批经济顾问;2002年程开甲院士回乡考察,2003年又向母校赠送了《“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程开甲》一书,以表达他对家乡学子的无限关爱。</font></b></div><div><b><font color="#808080"> 2004年,86岁高龄的程开甲回到儿时就读的盛泽实验小学,为母校题词;2006年2月17日,盛泽实验小学(舜湖学校)举行新校落成暨程开甲塑像揭幕仪式,程开甲出席庆典并为塑像揭幕。</font></b></div><div><b><font color="#808080"> “我在母校度过了愉快的岁月,今天学校有了大发展,建成如此规模的舜湖学校,令我赞叹不已,祝愿它成为培养人才的摇篮。”</font></b></div><div><b><font color="#808080"> 程开甲是盛泽人为之骄傲的科学家,为了让更多的盛泽青少年植入科技的基因、传承“开甲精神”,盛泽兴建了一所以程开甲名字命名的小学。学校将于今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听到这个消息,程程开甲很欣慰,他说有机会一定去走走看看。</font></b></div><div><b><font color="#808080"> 程开甲为人低调,淡泊明志,但他十分关注青少年的科学教育,他曾撰文表示,“创新是科学的生命之源”,他还曾在2007年回家乡时寄语青少年“从小爱科学、努力打基础,长大成栋梁”,鼓励他们“用自己的科学知识报效国家”。</font></b></div><div><b><font color="#808080"><br></font></b></div><div><b><font color="#808080"> </font><font color="#ed2308"> 依依惜别在门口,程老女儿程漱玉说要赠送2本书给家乡——《创新·拼搏·奉献——程开甲口述自传》。</font></b></div><div><b><font color="#ed2308"> 声音不大,程老却听得分明,他从里屋喊了出来——“多送几本!” </font></b></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