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吃不过饺子

彼岸

<h3>  无论东西南北,也不论贫穷富贵,每逢春节,家家户户的食谱上,都少不了一道共同的美食——饺子。过年了,大家以家为中心,从四面八方赶回来,在一起包饺子,吃饺子。此中内涵,个中滋味,就不用我多说了。</h3><div> “好吃不过饺子”,这句商家的广告词简单明了,我对此十分认同。饺子,是最丰盛,也是最简单的美食。</div> <h3>  小时候,每隔一段时间,我们一家人就会围着一张桌子,一起动手包饺子。通常是父亲调馅,母亲和面,我们兄弟四人包。我是家里老大,包饺子工龄比下面的弟弟们长些,技术自然也高出不少,相应的,工作量也要大的多。弟弟们基本上是实习阶段,动作慢不说,包出来的饺子也形状各异,我甚至发现,饺子长相跟他们的性格似乎都有些关联。</h3><h3> 我们家吃饺子跟别人家有所不同, 饺子一边包,一边下锅煮,一边拿碗盛起来吃。我们先吃饱,然后才是父亲和母亲的。父亲总是吃到最后,因为他边吃饺子边喝酒,外加一碗饺子汤,有滋有味,极其享受的样子。真正最后的还是母亲,她负责洗碗和收拾。</h3><h3> </h3> <h3>  吃得多了,也会自己来调馅了。慢慢的,调料的工作也渐渐由我来做了,煮出来后,大家都说好吃。其实,我的秘方就是多放酱油,大家都知道,酱油是可以提鲜的。</h3><h3> 成家后,我们三口之家也经常一起包饺子,调馅的工作照例由我主动包揽,而且,韭菜猪肉馅是我的最爱。和面是个技术活,也要有耐心,这是女主人的专利,当然,她也包。她包的饺子肚子上的摺子荷叶边一般,不仅好看,且不宜煮烂。女儿也会包,跟她妈妈包的风格差不多,也是十分精致的。我调馅,酱油也还是必放的,女儿和她妈妈的口味毫无悬念地被我同化了。</h3><h3> 对酱油情有独钟,还得提到武汉前进一路上的那个饺子馆。我小的时候,因为顽皮,跟小伙伴们摔跤,膀子不慎骨折。母亲听信当地老人的意见,先是在家里看“打师”,也就是乡里看跌打损伤的师傅。结果快一个月了,也不见好。父亲闻讯,从劳动改造的地方赶回来,带我去武汉的大医院治疗。</h3><h3> 接骨手术后,要观察了一段时间,父亲得空便带我去吃饺子,就在前进一路。热气腾腾的饺子,一口咬下去,黑色的酱油顺着嘴角往下流,那感觉,真算是世间美味了。可以说,之前,我还没吃过那么好吃的东西。至此,那饺子,那酱油,就在我心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了。</h3><h3> 现在的前进一路,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里的饺子,只能是存在记忆中的一个令人垂涎的童话了。</h3> <p class="ql-block">  再后来,因为工作上的关系,经常会到古城荆州出差和学习。少则三五天,多则十天半月。那时,我们经常住的地方是一家“来凤宾馆”。</p><p class="ql-block"> 选择住来凤,一是因为它离我们上级机关近,二来是因为它紧邻东门,我们来去进出方便。住久了,发现还有一个优势,吃饭方便。由宾馆出来,临街就有一家东门水饺馆,之所以去那,也是有原因的。一则喜欢吃饺子,二来饺子馆也有它的特色。</p><p class="ql-block"> 水饺馆是一个普通的铺面,临街,基本本色装修。它有几大特色,首先,是它的员工,都是上了年纪的大妈,没有年轻人。他们都说着一口地道的成都话,抑扬顿挫的,很好听;其二,那里的饺子是大锅煮,吃饺子时煮饺子的汤可以随便喝,只要你肚量够大;三是饺子馆里摆放的是六七张大圆桌,客人来了就自己找地方坐下来,熟人不熟人无所谓,大家都爱吃饺子就够了;四是饺子馆供应卤菜,现卤的猪头肉、五花肉及别的猪下水,现点现称现切,也是热气腾腾的,比现在一些卤菜摊上的那些摆着的菜品看着有食欲多了,拿来下酒,那是没说的了。是的,那里的第五大特色就是吃饺子、就卤菜、喝酒。酒也是饺子馆里的,你来个三两半斤随意去打,没人跟你计较多少,一碗饺子下肚,三两烧酒下肚,即使是冬天,人也马上从心里暖和起来。</p><p class="ql-block"> 冬天里的饺子馆,人在里面喝酒吃饺子,外面看去,一团团的热气直往外冒,生活的气息异常浓厚。对面的一条美食街,装修和菜品都比这儿高档不少,去的客人也富足的多。但那边的热闹,多是一些酒后的喧哗,跟饺子馆的温馨完全不是一码事。</p> <h3>  前两年,荆州的同学接儿媳妇,我们去祝贺喝喜酒。午餐刚好安排在东门水饺馆对面的一家有着农家风格的餐馆里,主人是有心安排我们吃点特色。我却不领情,硬要去对面的水饺馆吃水饺,想重温一下过去的时光,找找过去的那种感觉。可是主人不让,还有其他客人都已经安排在这了,不好打乱他的部署,也就作罢。当然,他说了,晚上我们再去吃饺子。显然他做不到,因为晚上才是他们的正宴。</h3><h3> </h3> <h3>  酒至微醺,曲终人散,同学乐呵呵地抱得新媳妇归(当然,洞房还是要还给儿子的),我们也连夜往回赶。走的时候,我还在车里向饺子馆的方向张望,似乎想确定它的位置。</h3><h3> 罢了,就留待他日吧,东门水饺馆,我还会来的。也许,思念的滋味会更加可口,更加醇厚,更加绵长。</h3> <h3>  (题图系朋友女儿,其他图片来自网络,特此鸣谢)</h3><h3><br></h3><h3><br></h3><h3> 2017年8月20日,完稿于北京石榴庄。</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