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墨丹青一世情(下) 1.相濡以沫

春正

<h3>我与爱人刘连恕,结婚四十年,志同道合,恩爱有加。</h3> <h3>我的爱人刘连恕,一生聪明好学,积极向上。小学时是好学生,大队长,初中入团,到兵团是好战士,入党提干,因写一手好字从偏僻连队调师部。他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为官清正廉洁,刚直不阿。交友真诚热情,宽人严己。他为人子,孝敬父母,善待兄姐。为人夫,忠贞不二,矢志不渝。为人父,倾注心血,教子有方。他也有缺点,但瑕不掩瑜,在我眼里他几乎完美无缺。他的才华令我仰慕,令我折服,他留下的精神财富够我和子孙终生受用。他热爱生活,兴趣广泛。乐观豁达,诙谐幽默。酷爱读书,知识面广。尤喜文史,通古博今。乐善好施,交友广泛。我不知道还用什么优美的词汇来形容他了。尽管这样也是挂一漏万,无法把他充实闪光的一生道尽。他没有虚度六十七岁的生命年华,在我和亲朋好友的心里他没有离去,看,他正招手向我们走来。在我爱人刘连恕去世一周年之际,我倾心血,伴泪水整理了他留下的精神财富。这个过程很痛苦,几次伤心至极搁置一旁不忍再看。但终究我还是整理完了。因为要介绍的东西太多,特分类做成几个美篇。</h3><h3> 一.相濡以沫</h3><h3> 二 .连恕与藏书</h3><h3> 三.连恕的书画</h3><h3> 四,小扇藏真情</h3><h3> 五,连恕诗词(一)</h3><h3> 六,连恕诗词(二)</h3><h3> 七,上党校有感</h3><h3> 八,连恕与收藏</h3><h3> 九,连恕的情趣<br /></h3><h3> 十,连恕与亲友</h3><h3> </h3><h3> </h3><h3> </h3> <h3>我与爱人刘连恕1969年5月相逢于内蒙兵团二师六十二团五连。这张照片是1972年他调往师部时我送给他的定情之物。他从此就带在身边不离不弃,直到结婚才从钱包里拿出放入相册,又珍藏了四十多年,什么时候看到都能回忆起青葱年少时的真诚。</h3> <h3>风华正茂的连恕。他才华横溢,一身儒雅之气,吸引着仰慕文化之人、渴望能学知识的我。</h3> <h3>记得当时我俩相恋我家里不同意,因为我是天津人,他是呼市人,如果在内蒙成家就意味着回不了天津啦,所以全家反对。这是1974年他与我同回天津,登门自荐,我俩在北京动物园留影。看,表情严肃,像是要举行刑场上的婚礼似的。</h3> <h3>1975年10月我们回天津结婚,途径北京在颐和园留影。看那时的装束他像个大队会计,我像妇联主任。</h3> <h3>1975年国庆节,我们终于走到了一起。这是那时流行的标准结婚照。记得我们俩兴高采烈的从乌拉山蓿亥公社领完结婚证冒着小雨往回走,我突然百感交集,泪流满面。那时,正是兵团交地方,很多兵团战友都在想方设法办病退,困退回城。而我却在这时结婚成家,这就意味着要与这个人相伴一辈子、在内蒙古生活一辈子。心里百味杂陈,真是说不清什么滋味。现在回过头来看,我当时的选择没有错,他值得我托付一生。</h3> <h3>我们1975年结婚,一年后有了儿子龙龙。那时安家在临河,生活虽苦但一家三口其乐融融。</h3> <h3>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到了1981年。我们俩由巴盟农管局都调到了内蒙农牧场总局。这时儿子五岁了,八十三岁的老父亲健在。局里一位从国外回来的同事给我们全家拍下了第一张彩色照片。当时非常稀罕。老人是典型的回族打扮,有文化,铁路离休干部。墙上的地图是老人的最爱。干了一辈子铁路,非常有感情,对全国各条铁路线了如指掌。画面中收录机是八十年初的时髦物件,旁边摆放的独瓶是结婚时我自己花二块钱从天津买的陪嫁,我非常喜欢,至今摆在客厅显眼处。记得1976年地震睡地震棚时,我都带着它。它陪我一辈子。</h3> <h3>1983年,内蒙党委政府决定让没有学历的知青科级干部脱产进大学学习二年。连恕上了内蒙古农牧学院,学习农牧业经济,我上了內蒙古管理干部学院文秘专业。夫妻双双同时去上学,当时很多人羡慕,我们也很自豪。这是接到录取通知书后我俩放松的去游玩儿合影。</h3> <h3>1984年,连恕在农牧学院上学期间与同学来北京做农副土特产品市场调查,在长城上留影。学生的儒雅之气又重回他身上。我说看你显得多有文化,上衣口袋插二支钢笔。他笑答,再插一支就像个修理钢笔的。</h3> <h3>1985年我俩大专毕业了。那年儿子9岁,拍摄于内蒙农管局宿舍家中。</h3> <h3>1986年,连恕从农管局调自治区政府办公厅秘书处。正是改革开放初期,一切观念都变了。我俩也从土土的兵团战士,朴实的农垦系统干部跟着潮流变了装束。这是参加办公厅组织的野游留影,被大家嘲笑为小资情调。至今看着也好笑。</h3> <h3>呼和浩特昭君墓,每次外地朋友来都要带他们去看看。我觉得自己与昭君有相似之处,她从富庶江南,我从海河之滨扎根塞北,心里不免与她有些亲近。这是我俩1987年夏天在昭君墓留影。</h3> <h3>呼和浩特昭君大酒店算是当时最高档的宾馆了,有贵客来住在那里。这张照片拍摄于1988年。</h3> <h3>1989年10月9日,连恕40周岁生日。我们全家在内蒙政府礼堂门前合影留念。他戴一顶当时时髦的"推土机"帽子,我则是一幅革命干部模样。</h3> <h3>1990年秋,我俩专程来北京香山公园赏红叶。</h3> <h3>1991年连恕随内蒙政府代表团出访前苏联,这是他在伏尔加河畔留影。他能去苏联我们俩真是高兴,激动。没想到他们回国不久,1991年12月5号苏联宣布解体。连恕有幸亲眼见证了苏联解体前的衰败与无奈。</h3> <h3>这是1991年我俩一起来北京,在故宫合影。那时故宫里多清静啊。</h3> <h3>1992年我家由内蒙农管局搬到了政府后院。这是搬入新家不久留影。</h3> <h3>1993年连恕在呼市大召寺门前。这是我给他照的,这张照片他喜欢,我也满意。那年他四十四岁,年富力强,精力旺盛,事业也处于顶峰时期。看他那一副信心满满,成竹在胸的样子。</h3> <h3>1994年4月,连恕受自治区政府委派带领第一届内蒙朝觐团赴沙特阿拉伯朝觐。圆满完成任务,受到政府表彰。这是连恕在中国驻沙特领事馆门前留影。他出国四十天,那时通讯联络不方便,只能是夜间他给我来电话报平安,</h3> <h3>1994年儿子十八岁生日。父母祝贺他长大成人了!</h3> <h3>1995年是我俩工作生活上的一个转折点。连恕由内蒙政府办公厅秘书处长调任内蒙自治区政府驻北京办事处副主任兼北京内蒙古宾馆总经理。当时也有不少朋友为他惋惜,说是来北京仕途上会受影响。我非常明白他的心思,因为一起和我来兵团的同学大都回天津了,他一直在争取来北京工作,让我离家近点。有这个机会就不顾一切的来北京了。同年儿子被保送进了清华。我们举家欢欢喜喜的迁来了京城。这是在宾馆的合影,他也从干部装束变成了西装领带的经理打扮。</h3> <h3>1995年,来北京后的第一个秋天就迫不及待的去了香山再赏红叶,在著名的双清别墅前留影。</h3> <h3>1996年我们在山东烟台海滩戏水。</h3> <h3>1997年参观中国科技馆留念。</h3> <h3>1997年,香港回归举国同庆。儿子那年上大二,难得放假一家人逛公园。</h3> <h3>来北京后工作很忙,难得1998年借出差机会一起去了上海,在无锡三国影视拍摄基地铜雀台上留影。</h3> <h3>1999年8月兵团成立三十周年大庆时,我俩一起回连队,在他当时的宿舍门前留念。</h3> <h3>连恕与祖国同年同月生。每年国庆,天安门装饰一新,北京城张灯结彩。1999年适逢祖国五十华诞大庆,连恕也半百了。他开玩笑说,今年五十周岁,我说别那么大张啰了,可全国人民不干哪。虽是笑谈,可看得出他与祖国同龄由衷地自豪。我们几乎每年国庆都到天安门合影留念。</h3> <h3>1999年10月9号连恕五十周岁生日,我们去北京怀柔游玩,见一处摩崖石刻上有"情深似水"几个字,当即留影作为生日纪念。</h3> <h3>2000年去西北旅游,在银川西部影视城留影,他戏称这是"傻小子接媳妇儿"。</h3> <h3>2001年我们一起去天津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参观。那是我们非常敬仰的一对夫妻。在展览馆院内留影。</h3> <h3>2001年在郑州博物馆门前留影。我们每去一个城市,博物馆是必去的地方。</h3> <h3>2002年的初春在玉渊潭公园八一湖畔。我俩都非常喜欢春天,它生机勃勃,万象更新,总给人以奋发向上的感觉。</h3> <h3>2003年儿子清华硕士研究生毕业,将赴法国留学。这是他拿着借回的硕士服装,兴致勃勃的到他爸工作的宾馆来与我们合影留念。</h3> <h3>2003年我和他一起第一次踏出国门,从满州里出境到了俄罗斯的赤塔。这是在赤塔河边。那时俄罗斯还很落后,河边荒凉,人烟稀少,物资供应也很差,我们说是去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去了。看,他胸脯挺得直直的,作为一个中国人真的很自豪。</h3> <h3>2004年在北京怀柔雁栖湖畔。</h3> <h3>我家自1999年搬至北京海淀区蓟门桥。这原来北京八景之一的"蓟门烟树",山坡上有乾隆手迹石碑为证。附近又有元大都土城一段城墙。2003年修建了元大都土城遗址公园。一直没功夫去,直到两年后,2005年有一天我俩有空去看了看还照了个像。</h3> <h3>到北京后只要有时间我们都会去参观博物馆逛名盛公园,这是2006年我俩慕名前去陶然亭公园在仰慕已久的高君宇,石评梅夫妇塑像前留影。</h3> <h3>2006年中国评剧院在北京落成,连恕知我喜爱评剧,带我前去观看落成典礼和首场演出。看我那高兴劲儿。</h3> <h3>2007年荷花盛开时,我们来到了北京最大的赏荷处圆明园。</h3> <h3>2007年10月9号,山里人老兄给连恕电脑制作的生日贺卡。</h3> <h3>我们俩还算顺应潮流,2006年在网上开博客,因此结交了不少志同道合的网友,也在博客上留下了几百篇文章。网友们结识于网络,两年后,2008年的4月9号,京津冀三地网友从虚拟世界走入现实,在北京玉渊潭公园举行了第一次见面会。因为互不相识所以每人佩戴胸标。看,我俩激动得像是参加重要会议。</h3> <h3>相识徳高望重的老俩口网友。</h3> <h3>这是在北京玉渊潭公园首次京津冀网友见面会,大家走出博客,相见甚是激动。这些网友在我俩的晚年生活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我们这些网友都是退休的,在新浪网上开博客称为"长者风彩园"。</h3> <h3>网友从网络走入现实后,我家就成了网友之家,被大家称为"春秋斋"。</h3> <h3>2009年的春节在天津。我俩都喜欢天津过年时浓郁的年味。</h3> <h3>2009年8月,我们与北京的几名网友去内蒙西部一游。这是游览响沙湾时在沙漠火车上。</h3> <h3>在沙漠里不穿鞋套寸步难行,他在给我系鞋带被朋友们拍了下来。</h3> <h3>2009年10月9号连恕六十周岁了,也到了退休的年龄。那年的生日过得十分隆重,家人,朋友,兵团战友,网友纷纷祝贺,几乎等身高的寿字花篮是干女儿所赠。</h3> <h3>过生日那天,我们的好友山里人兄嫂风尘仆仆专程从山西赶来为他庆贺,特意带来自己种的萝卜,南瓜,玉米等土特产,还不辞辛苦带来专门为他制作的山西剪纸,(因为连恕属牛,兄嫂特送一幅剪纸牛给他做纪念)令人感动。网友情深胜似兄弟。</h3> <h3>2010年连恕在六十一岁时正式退休了。退休之后有了时间可以随心所欲地做自己喜欢干的事。那年九月,我们俩参加了在大连举行的网友聚会。(不知为啥,这张集体照上没有连恕,他给照的?也未可知)</h3> <h3>2010年大连聚会,我俩认识了丁丁,从此我们成了一辈子的知心好友。感谢网络,让我们和丁丁相识。</h3> <h3>2010年他退休后,开始计划带我到全国各地去旅游。他挂在口头上的话就是,他工作时去过很多地方,现在要给我还帐,尽量带我多去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那年我们与网友三上吕梁山,看望山里人兄嫂。这是我们在山里人大哥犹如世外桃源的锄云山庄前合影留念。</h3> <h3>在太原的傅山碑林公园。风景如画,人在画中。</h3> <h3>连恕非常喜欢傅山碑林公园,二次游玩,流连忘返,百看不厌。这是我俩在傅山书法前留影。</h3> <h3>在山西绵山。早就知道春秋时期晋国介子推携母隐于绵山被大火焚烧的故事。亲临其境,感受古人情怀。连恕知识面广,到每一处名盛古迹都能讲清来龙去脉,因此,朋友们都愿与他同行。我更是以他为百科全书,他是我取之不尽的知识来源。</h3> <h3>2011年夏天我陪他回到了他小时候生活过的地方,呼伦贝尔大草原。</h3> <h3>2011年在呼伦贝尔白桦林中。</h3> <h3>2012年11月,我们与十名网友去了新疆。这是在禾木留影。</h3> <h3>2012年在新疆喀纳斯湖。</h3> <h3>2012年,在青海湖。</h3> <h3>2012年在新疆沙漠的栈道。网友给我俩留下了相伴的背影。</h3> <h3>2012年六一儿童节,我们这些童心未泯的十来个北京网友,像小时候一样胸前带上鲜艳的红领巾,在北海公园过起了节日。我们旁若无人的欢笑着,仿佛真的回到了童年。那情那景终生难忘!</h3> <h3>我们九名参加队日的网友,最大的七十七岁,最小的五十八岁。</h3> <h3>2013年初春,在我家附近的元大都遗址公园的海堂花溪赏海棠。</h3> <h3>2013年四月,我患胆结石入院做了胆囊摘除手术。连恕对我体贴入微。不光是生活上的照顾更主要是精神上鼓励。所有朋友都说,看得出来他是真的心疼我,是个难得的好丈夫。</h3> <h3>2013年五一,正值景山公园郁金香盛开之际,我做胆囊摘除手术刚恢复,连恕陪我去赏花。那时他身体已经出现了不适,经常感到疲劳。尽管如此,依旧那样神彩奕奕的搂着我照像。</h3> <h3>2013年七月我们与姐姐姐夫,二哥二嫂,及网友山里人兄嫂,上海阿旺兄嫂,玉英大姐一起第二次赴呼伦贝尔。姐姐和二哥都是阔别海拉尔五十年,姐弟几个早就相约一同回故乡。终于成行别提多高兴了。这是我们在额尔古纳河畔,亚洲第一湿地留影。殊不知那时连恕早已乙肝病毒入侵,而且已经恶化。送别网友,只剩我们姐弟六人时,连恕突发肝复水,立即赶回北京看病。</h3> <h3>2014年八月,连恕病情稳定,我们四上吕梁山,在吕梁机场留影。山里人大哥的山庄距那车程不足半小时。</h3> <h3>在山里人大哥的锄云山庄与大哥亲手种的大南瓜合影。我们与兄嫂亲如手足,在一起非常的快乐。</h3> <h3>在交城县城参观雄伟壮观的华陵。</h3> <h3>在太原参观古老的双塔寺。</h3> <h3>2014年11月至转年4月我陪连恕到三亚去养病。那是一段非常美好的时光。连恕天性爱广交朋友,喜欢大家一起其乐融融的生活气氛。他主张花不菲的价格租下海景大房,呼朋唤友到海南,不少朋友被我们召唤去共享完全不同于北方冬日的南国风情。这是我俩在海边,他手指着远方在给我讲海的故事。</h3> <h3>那才是一段真正的悠闲时光。至今令人留恋。</h3> <h3>2015年四月从三亚回来时连恕陪我一路游览着北上。这是在海口参观火山口遗址。</h3> <h3>2015年四月从三亚返北京时在南宁参观邓颖超纪念馆。</h3> <h3>2015在南宁参观"新会书院"。</h3> <h3>2015年在南京参观李宗仁官邸。他特别喜欢看这些地方。</h3> <h3>2015年四月初我们从三亚回到北京,徳高望重的网友老俩口及其他网友姐妹们像欢迎凯旋的英雄一样迎接我们。他们的一片好意我心知肚明,他们是在给连恕以战胜病魔的信心。连恕也没让大家失望,一直在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的面对疾病,从来都是以光鲜亮丽的精神状态示人,直到他生命的最后一刻也没有让自己精神倒下,仍是堂堂正正,顶天立地的男子汉!</h3> <h3>连恕病情好转,积极参加社区活动,这是在当志愿者,在小区值勤。他还获得过社区优秀共产党员光荣称号。</h3> <h3>2015年八月,我和连恕第三次与网友相约到呼伦贝尔大草原。这是从北京前去满州里与我们汇合的网友姐妹。</h3> <h3>亲友们到呼伦贝尔机场迎接。</h3> <h3>2015年8月1日我们从呼伦贝尔乘飞机抵达大连,在机场大连网友手捧鲜花去迎接我们,我们本是去疗养的,反倒成了功臣,让我俩非常感动。</h3> <h3>那次去大连疗养,是好友丁丁力荐并一手安排的。让我们住在大连八七疗养院,环境优美,气候宜人,我们在那里享受了半个月的军队师级待遇。</h3> <h3>2015年11月,我们二次去三亚过冬。有了14年在三亚的生活经验,这次方便了很多。我俩居住在三亚湾的海景房,出门就是大海。他经常是这样拉上躺椅去海边晒太阳。</h3> <h3>这是我们在三亚的住处,三亚湾美丽新海岸小区。</h3> <h3>那一年的冬天,三亚湾突遇六十年不见的寒流。我跑遍全三亚买不到取暧设备。幸亏有朋友们在,大家一起想办法,用罐头瓶子灌满水给连恕御寒,家里不断的煮玉米,蒸红薯,坐开水冒热气使室内增温。天冷出不去了就在家里打牌。大家仔细看桌子上放着朴克和记录纸笔。看他那满脸的高兴劲儿,一定是玩拱猪又赢了。连恕生性不服输,就是玩儿也要玩儿得认真,玩儿得精彩。</h3> <h3>在三亚期间连恕曾犯病住进了四二五医院。也多亏在我家的朋友照料,才使他转危为安。</h3> <h3>2016年4月1号我们离开海南奔云南。这是连恕喜欢的云南的云。他喜欢作家白桦的诗。</h3><h3> 《云南的云》</h3><h3>你透明,</h3><h3>因为你太纯净;</h3><h3>离灰尘很远,</h3><h3>离太阳很近。</h3><h3><br /></h3><h3>你快乐,</h3><h3>因为你淡泊无争;</h3><h3>既不积累实利,</h3><h3>又不收集虚名。</h3><h3><br /></h3><h3>你自由,</h3><h3>因为你太轻盈;</h3><h3>刚刚还在山头徘徊,</h3><h3>转瞬之间又飘然远行。</h3><h3><br /></h3><h3>你幸福,</h3><h3>因为你勇于牺牲;</h3><h3>为了花常开,叶常青,</h3><h3>你洒尽了化为泪雨的生命。</h3><h3><br /></h3><h3>你美满,</h3><h3>因为你领悟了永恒;</h3><h3>永恒就是花开花谢,</h3><h3>永恒就是死死生生。</h3><h3><br /></h3><h3>你也有痛苦,</h3><h3>因为你太多情;</h3><h3>大地如此美丽,</h3><h3>你有多少爱才能把债还清?</h3><h3><br /></h3><h3>我们终于来到了云南,亲眼看到了云南的云,是那样洁白无瑕,清澈透明,让人心底变得纯静。抬头看云,只觉得离得很近,好像伸手就可摘下一片来。看到了云南的云,我俩心里得到了巨大的满足。</h3><h3><br /></h3><h3><br /></h3><h3> </h3><h3><br /></h3><h3> </h3><h3><br /></h3><h3> </h3><h3><br /></h3><h3><br /></h3> <h3>每去一地,博物馆是必去之外。这是我们参观昆明市博物馆。</h3> <h3>昆明滇池的大观楼在熟悉不过了,1978年春节,巴盟日报上征译大观楼长联连恕曾获一等奖。几十年后连恕亲临八百里滇池一睹大观楼的芳容,激动不已。两边兰色对联是誉满华夏的大观楼长联。</h3> <h3>在西南联大唯一留下的一间教室里,连恕弄景假装讲课。旁边贴着的是西南联大校歌。站在这间简陋的教室里,我俩百感交集,似看到当年那些热血青年,我说,如果我们生在那个年代,也一定会积极投身革命的。他说,依咱俩这性格,会的。只可惜,现在连恕老矣尚能饭否?我感觉到了他心中隐隐的痛。不免悲从中来。</h3> <h3><br /></h3><h3><br /></h3><h3>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校歌</h3><h3>《满江红》词:罗庸、冯友兰<br /></h3><h3>万里长征,辞却了五朝宫阙,暂驻足衡山湘水,又成离别。绝徼移栽桢干质,九州遍洒黎元血。尽笳吹,弦诵在山城,情弥切。</h3><h3>千秋耻,终当雪。中兴业,须人杰。便一成三户,壮怀难折。多难殷忧新国运,动心忍性希前哲。待驱除仇寇,复神京,还燕碣。</h3><h3>这首歌在今日看来仍让人热血沸腾!</h3><h3><br /></h3><h3><br /></h3><h3><br /></h3><h3><br /></h3> <h3>在昆明,我们慕名去了丽江古城。了一心愿。</h3> <h3>2016年连恕的最后一个春节是在三亚过的。这是他在像模像样的包饺子过年。</h3> <h3>二次赴三亚过冬共呆了八个月。在最有南国特色的弯曲椰子树下留影。</h3> <h3>这张照片拍摄于2016年三月,距他离去仅有半年时间。这是在三亚自家阳台上。我把这张照片发给亲朋好友时他非让我写上,"连恕回眸一笑百媚生"。权当这是他留给我和所有朋友的最后一笑吧。他坚强了一生,从没退缩过。他欢乐了一生,从来都是阳光灿烂的,他曾给身边的人带来无数欢笑,就让我们永远记住他的笑容吧。</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