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青水碧加碑岩

老陆

<h3>  加碑岩位于辽宁省绥中县的西北部,距锦州180公里,距绥中县城67公里,东连秋子沟乡,东南与永安堡乡相邻,西南与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相接,西北与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县相接,北与建昌县接壤,大横岭从东到西贯穿全境,群山环绕,众峰叠翠,山大沟深,乡内平均海拔500米。</h3> <h3>在经济发展的今天,绥中县作为辽宁省沿海经济带建设的起点,文化旅游已列为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不可多得的好去处。 </h3> <h3>在我们辽西,这里也算是著名的革命老区。因为加碑岩乡是辽西第一个党支部诞生地………</h3> <h3>由于自然风光秀美,这里有辽西最大的写生创作基地……</h3> <h3>还有幸福公社和景色秀丽王台水库…………</h3> <h3>城子峪地处辽宁河北两省的交界处,交通要道,明代时,这里是重要的边防口岸。由于城子峪关是重要的边塞,所以,这里的长城建筑风格别具一格。</h3> <h3>历史记载,公元1568年前后,东北满州女真部族迅速强大。为了巩固边防,朝廷紧急征调名将戚继光任蓟镇总兵,并让他从浙江、福建等地调集精兵强将,对该段长城进行全面重修。<br /></h3> <h3>由于工程浩大,守卫任务艰巨,同时也为了稳定军心,明朝廷破例允许外地官兵的家属随军前来守边。</h3> <h3>还有这位长城的守护者</h3> <h3><br /></h3><h3>城子峪就是当时明长城驻军的&quot;火药库&quot;。当年,士兵们将民居和长城连成一个攻防体系,民居的窗户、布局全部根据战事需要修建。</h3> <h3>等长城修成后,为了更好地护城守城,戚继光又将楼台按户分派给各家守卫,并以各家的姓氏命名,于是才有了城子峪长城上的张家楼、李家楼…………</h3> <h3>由加碑岩乡政府沿沟向西至黄土村陆台屯村口向左,里面叫娄石沟,娄石沟里面有个瀑布,叫黑龙潭瀑布………</h3> <h3>进入娄石沟,山路弯弯曲曲,右侧是高高挺立绵延不绝的山脉,左侧是山上下来的小河,流淌着清泉,叮叮咚咚响个不停,对面还是陡峭的山峰,一个连着一个,左右重叠。山间植被丰厚,种类繁多,野葡萄树时而漫布山崖,时而平铺路边,山核桃、野草莓挂满枝头,摇摇欲坠。河道其间和两侧或是巨石矗立,或是鹅卵石垫底,石头形状各似各样,颜色也各不相同,仔细端详,有的象美人出浴,有的象青蛙出溪,有的象凤凰展翅,有的象蜻蜓点水;山水相间,河流时而湍急,时而涓涓细流,空旷之处,更似雁塞湖,青山倒影,碧波荡漾,可谓千姿百态,美不胜收。</h3> <h3>   沿山路盘旋而行,绕过三四个山头,眼前是巨石林立,几十年的松、柏、杨、柳、桑、槐混合成林,树木高大挺拔,枝叶茂盛整齐,山风吹来刷刷作响。两侧山石陡峭无比,有棱有角,肉红灰白相间,阳光照来,简直五颜六色。跨过涓涓细流,爬上巨石,隐隐约约能听得见水声。<br /></h3> <h3>李白用&quot;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quot;诗句,描写庐山瀑布之美之雄壮,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然而,黑龙潭瀑布虽属季节性瀑布,无真正三千尺的壮观,但凡是见到它真面目的人们,无一不为它的精彩绝伦而拍案叫绝。</h3> <h3>黑龙潭瀑布紧靠的山崖,高约150米,四周峭壁环绕,奇石遍布,抬头望去,是一线天,云石相接。在山顶凹陷的缺口处一条近10米宽的黑带飘拂而下仿佛神来之笔,线条时而深厚浓重,时而清浅纤细,与或肉红或青白的岩石本色映衬,如同一副巨画高高悬挂在峭壁间。</h3> <h3>  黑龙潭瀑布属于季节性瀑布,每逢春夏连雨天,水流则随这条黑带直泻而下,在山石间没有丝毫的留余。落入黑水潭中惊起朵朵浪花,晶莹剔透,格外显眼,阳光照射下,水雾弥漫,宛若彩霞,几十米之外,都能明显感觉到凉意。</h3> <h3>还有老董的写生基地和农家院…………</h3> <h3>  老董的加碑岩写生基地,可同时接待300-400人用餐住宿,50年代古朴民居,农村大火炕 和标间。</h3> <h3>写生基地的老板老董,人实在,话不多。住在他的家里有种宾至如归的感觉………</h3> <h3>周末了,劳碌了一周,约上三五好友,避开城市的喧嚣、逃出钢筋水泥的丛林、放松一下心情,寻找一份清净与安逸……………</h3> <h3>来农家院里喝喝茶、聊聊天,喝点小酒儿、尝尝老董做的红烧肉………</h3> <h3>还可以听老董给你讲讲人民柱石的故事………</h3> <h3>夜色降临,你可以在小院里聆听着蛙声蝉鸣,仰望着夜空,嬉笑着和好友打赌,分辨着哪颗是闪烁的星星、哪个是闪亮的萤火虫………</h3> <h3>如水的月光照在枝头,树叶闪烁,反射出一层层美丽的银色斑点,交互闪动,清新的空气中充满着一种神秘的馨香,会让你情不自禁的、深深的吸上几口………</h3> <h3>更会让你想起那段辛弃疾的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h3> <h3>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h3> <h3>一觉睡到自然醒,隐隐的一阵香气扑鼻而来,细细的嗅一下,香气里不仅有董大嫂可口的早餐,还有那沁人心肺的花香………</h3> <h3>返程的路上,景色更是美不胜收</h3> <h3>告别了老董,在山间的小路上,悦目二弟看见路边有很多烧炭的地方。我们竟然开心的回忆起了儿时背过的古诗: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h3> <h3>几十年了,真的忘得差不多了,全车人竟然谁也没有完整的背下来………</h3><h3> 现在,把完整的《卖炭翁》献给我的二弟、献给同行的亲人们也献给我们逝去的童年………</h3><h3>《卖炭翁》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值<br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