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民国一路走来的女神《母親》

卢立刚

<h3>  去年冬季的时节,报刊杂志上一篇"文庙老像册"及"民国女神"的诸多文章持续在社会上发酵后,内心即有一种冲动,总想写一篇近在身边,朝夕相伴,众人爱戴的亲爱的母亲。因为她更像是从民国时期一路走来的女神。母亲的美貌曾惊艳了夫家,母亲的一颦一笑使人感到亲切。她的美丽,优雅呈现在一言一行中,到了老年依然云淡风清。</h3><h3> 母亲一乐俊芳生於上世纪20年代,幼年时她父亲给取了个"美菊"的小名。十余岁时从宁波的乡下来到上海父亲身边,父母亲养育了4个子女。后因母亲早逝,大弟去了昆明工作,家里只剩父亲及年幼的小妹小弟。因同弟妹之间年令将近有十六、七岁的跨度,无异大姐似乎更是一位母亲。即便是日后弟妹各成大学教授后,那种亲密无间的感情依然存在。弟妹仍旧依恋敬爱的大姐。热烈、亲切、真挚、关爱,这种情感持继了大半个世纪之久。以至延续到下一代。侄女、外甥们对这位孃孃、大姨在自已的心中占有极重要的位置,更不要说自已的孙辈们了。母亲的宽厚、仁慈,或许也是长寿的因素。</h3><h3> 拉开母亲家里的抽屉,卅拾多本的像册赫然呈现在眼前,分门别类、整整齐齐。当年每同父亲外出旅游后,便会有一本新像册诞生。看着那些近似泛黄的老照片,心里不免有些感动。母亲是按年岁从幼年排列到老年,并在每张照片傍写上了自已的年龄。一位从民国时期走来的少女如同泛黄的老照片一样,经历了漫长的岁月,直到改革开放的后期渐渐进入了老年。</h3><h3> 翻阅像册是一种视觉的享受,身背后的名山大川,身傍的奇花异草,景美人更美。翻阅的同时似乎更见证了母亲一生的成长史,又能从照片中窥视到各个时期的整个社会,时势,以及一个平平常常的家庭所经历的喜怒哀乐。更确切地说,这一堆像册亦是母亲的一筆宝贵财富。</h3><h3> 或许只有傍在母亲的身边,经历了那些年代所发生的事,才能近距离从每一张照片上,捕捉到当时社会的动态和氛围。母亲年幼时那些照片,猜想一定是深得父母亲的宝贝与厚爱,在那衣食无忧的生活中到也不失那种小家碧玉的风貌。22岁那年母亲成婚了。还有母亲45岁的那一张,恰时文革时期兴起的上山下乡风潮甚嚣尘上。4个子女,3个卷了进去,另一个又在远郊,艰难苦恨,每日相伴父母的仅有上代的两位老人。</h3><h3> 母亲的担忧,母亲的无奈,从她消瘦的面庞上一览无遗地显露出来。那些年也许是母亲一生中最困苦的曰子.....……。 </h3> <h3> (一代民国女神)</h3> <h3> (男女两小孩是母亲心爱弟妹)</h3> <h3> (结婚l0周年)</h3> <h3>   和心爱的小妹(石油学院物理系教授) </h3> <h3> 和心爱的小弟(解放军外语学院英语系教授) </h3> <h3>和定居在成都的大弟(参加过两航起义)与小妹</h3> <h3>  若干年后,孩子们陆陆续续从外地,从农场返回家中时,十多年的光阴也在母亲的期盼,思虑中悄然流逝了。此时母亲已是六旬老人了。当孩子们重又围绕在母亲身傍时,母亲这些年来寂寞,凄苦之心终于得到了暖心的慰籍。在母亲的关心关爱下,子女都成家了。原先父母亲一个家,变成了"三家村"。母亲把好的房间让给了儿子。四川南路的那个大家庭在母亲的持引下,欢乐地过了好多年。 &nbsp;</h3><h3> 母亲是伟大的,她的伟大尽是显露在平平常常之中。母亲也是幸福的,她的幸福是同父亲一起游遍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在晚年又在自已故乡宁波渡过了一段快乐的日子。并留下了许多篇还乡日记。</h3> <h3>  母亲现在已达92岁的高龄了。原本耳聪目明,尚健康的身体终究抵御不过年岁的侵袭,正渐渐地日益衰老与憔悴。时光荏苒,岁月无情,美人迟暮。</h3><h3> 二年前,在90大寿的盛宴上,母亲依然美丽。满面笑容喜悦地接受了侄女乐闻编撰的"岁月留痕"一书。此刻,欢快的掌声把宴会引入了高潮。此书以《屋檐下的故事》分别记叙了母亲兄妹四个各在上海、成都、洛阳、抚顺家庭所经历的人和种种趣事。</h3><h3> 书中"老屋的记忆之一(四川南路86号的前生今世)母亲以耄耋之年,惊人的记忆,清晰的思路,精准的陈述。以口述来完成了此篇文章的辅垫。</h3><h3> 书中的后篇则是在故乡小港蔚斗公寓母亲同兄妹们通过日誌记录了20多年间去渡假时的人和事。尤以母亲篇章最多,真情实感的表露,喜怒哀乐,生死离别,读来令人唏噓。</h3><h3> 写了这些主要是表达对母亲的爱戴与敬仰。母亲就象是隐逸在深巷中的一枝菊花,优雅且淡澹。诚如早年她父亲给的别名"美菊"。一枝开了近一世纪之久且散发出阵阵清香的美丽菊花!</h3><h3> 2017.8.17</h3> <h3> 70大寿</h3> <h3> 90岁高寿</h3> <h3> 91岁高寿</h3> <h3> 92岁高寿</h3>

母亲

像册

弟妹

自已

女神

高寿

父亲

小妹

照片

父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