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1.习惯性商量</h3><h3> </h3><h3> "宝贝,起床,好吗?"</h3><h3> "豆豆,吃饭,好吗?"</h3><h3> "强强,今天天凉,再穿件长袖上衣,好吗?"</h3><h3> "妞妞,再不走要迟到了。不玩了,好吗?"</h3><h3> 如果说,孩子三岁之前,家长总是用商量的口吻和孩子说话,还极有可原。孩子五六岁了,还是这样事事和孩子商量,甚至该做的事、急着要做的事,都和孩子商量,这就有问题了。</h3><h3> 家长有凡事与孩子商量的习惯性癖好,反映家长对教养孩子不是很用心。这样的家长,往往想事、做事优柔寡断;是非、时间、效率观念不强;目的性不明确。</h3><h3> 这种凡事与孩子商量的习惯性癖好,将带来以下后果:</h3><h3> (1)滋长了孩子和家长凡事讨价还价的不良习惯;</h3><h3> (2)严重影响甚至丧失家长对教育孩子的主动性与主导性;</h3><h3> (3)把家长想事、做事优柔寡断,拖拉推延的毛病,复制到孩子身上;</h3><h3> (4)有时,可能真的会误事。</h3><h3> 有家长说,孩子嘛,总是商量着点儿好。有利于培养孩子温柔、稳重的性格。其实,这不能一概而论。用错了地方,适得其反。</h3><h3> 试想,该做的事情,甚至急着要做的事情,你不痛痛快快让孩子做(当然、过份的催促、命令,也不可取),却婆婆妈妈和孩子商量,不外乎出现以下情形:</h3><h3> (1)顺从你的意愿,答应:好!这样的孩子不是很多;</h3><h3> (2)和你磨嘴。你就得耐着性子哄着、陪着,继续商量;</h3><h3> (3)回答:不!商量半天还是不!你就得强制,或者负气不管了。</h3><h3> 早知如此,该吗?</h3><h3><br></h3><h3> </h3><h3> 2.做饭菜、吃东西,孩子说了算</h3><h3><br></h3><h3> 好多家庭,祖孙三代,老少同居,做饭做菜,却让孩子说了算。甚至每顿饭都要征求孩子的意见:宝宝,中午吃什么?宝宝,晚上给你做什么好呢?</h3><h3> 这有点让人匪夷所思。而这种情况,并不少见。</h3><h3> 这样做,会产生的影响和后果:</h3><h3> (1)老人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照顾。今天被轻视的是爷爷、奶奶,或姥姥、姥爷,接下来一定是孩子的父母。</h3><h3> (2)这样的家庭,有可能表面和睦无争。实际上家庭关系错位,难能家道端正,难有和衷共济、融洽向上的健康家庭氛围。养育孩子最重要、最基础的"生态环境"受到深度污染。</h3><h3> (3)让孩子以"自我"为中心,遗患无穷。</h3><h3> (4)孩子喜欢吃什么,毕竟是出于喜好与随意。长此以往,会导致孩子营养失衡,饮食偏好,不利于孩子长身体。</h3><h3> 所以,古人看问题很透。早就把"饮食运为,恣其所欲",列为教育孩子"亮红灯"的内容。</h3><h3> 作为父母或者孩子的长辈,一般都是很爱孩子的。但要爱得用心,爱得适度,爱得科学,爱得蕴含。</h3><h3> 就饮食而言,如果是用心爱孩子的父母,应该着意关注和研究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合理饮食与营养需求。按照需求与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拟定食谱,掌握要领,适时调整、引导、控制孩子的饮食,包括日常零食。</h3><h3> 特别对孩子爱吃的,如果吃多了没有好处,要想办法让他少吃,不要多吃;对孩子不爱吃的,如果对身体非常有好处,要劝他吃,想办法让他喜欢吃。这样做,不仅能解决孩子的饮食偏好问题,还有利于防止养成孩子性格的偏执。</h3><h3> 同时,无论在有老人的大家庭,还是三口、四口之家的小家庭,做饭做菜都不应以孩子的喜好为主轴,让孩子说了算。日常生活,让孩子跟着家人吃家常便饭、粗茶淡饭,适当照顾、调整,只有好处,没有坏处。<br></h3><h3><br></h3><h3> 3.廉价赞美,滥用"真棒!"</h3><h3><br></h3><h3> 古人说,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h3><h3> 南宋理学家刘清之说,教子有五:导其性,广其志,养其才,鼓其气,攻其病,废一不可。鼓其气,就是要多多给予肯定和鼓励。</h3><h3> 绝大多数家长,都懂得教育孩子要多给予肯定和鼓励。但过多的鼓励,廉价赞美,失当夸奖,多少年一贯制的用一种说法,对孩子的某种行为老生常谈的夸奖。这样的做法不可取。</h3><h3> 比如:孩子三岁的时候,吃饭能把自己碗里饭菜吃得很干净。树起大拇指,夸孩子"真棒!",有利于鼓励孩子保持和养成这种好习惯。孩子六岁了,还是这件事,还是这样经常树大拇指,这样夸奖,合适吗?</h3><h3> 再比如:孩子上学了。回家说,今天体育课,有同学打闹,被老师批评了。我没有参加。这本是孩子随便说说的事。家长一听,也树起大拇指:"儿子,真棒!"。这是不是把孩子也夸晕了?</h3><h3> 不少家长可能不是很在意,以为脱口夸夸孩子就像闹着玩儿。其实,问题不这么简单。</h3><h3> 廉价赞美孩子,滥用"真棒!",成为常态,会使孩子变得虚荣、浮躁,容易养成只喜欢听夸奖和赞美的话,不喜欢听批评教育的话的不良习惯。久而久之,会让孩子变得高傲自大,心理承受能力脆弱,只能适应成功与顺境,不能面对失败与逆境。这时候,问题和后果就严重了。</h3><h3> 家教典籍《颜师家训》与《家范》,都举过这个案例:"梁元帝时,有一学士,聪明有才,少为父所宠,失于教义。一言之事,遍于行路(一句话说得对的事,恨不得告诉所有人),终年誉之;一行之非,掩藏文饰,冀其自改。年登婚宦(长大成人从军后),暴慢日滋,竟以语言不择,为周逖(更残暴的上司)抽肠衅鼓云。⋯"即处以酷刑,把人杀死抽去肠子,将血涂抹在战鼓上。 </h3><h3> 又如:2015年,制造德国天翼航空公司"3.24"空难事故的卢比茨,因为养成了以追求结果为目的的"绩效型"心理。也就是总喜欢从他人那里得到夸奖与赞美,喜欢显示自己能力超群、表现出色,而把遇到挫折,挑战失败,视为意味着会成为别人的笑柄。所以,当他因视力和心理问题给驾驶飞机职业造成阴影,担忧有可能失去这一职业时,他作为副驾驶,选择了乘机长离开驾驶舱,反锁舱门,驾机撞向法国阿尔卑斯山南麓,致使150名机上人员全部遇难。 </h3><h3><br></h3><h3> 4.过度满足刺激欲,双休日大放松</h3><h3><br></h3><h3> 当下,玩手机,玩电子游戏,成为成人、孩子疯玩的玩项。</h3><h3> 陷入手机迷、电子游戏迷,已是成人误业,孩子误学的公害!</h3><h3> 好多家长,对孩子成为手机迷、电子游戏迷,深恶痛绝,又无可奈何。</h3><h3> 殊不知,好多家长是孩子成为手机迷、电子游戏迷的引路人、始作俑者。</h3><h3> 且不说好多家长成天离不开手机,连走路上厕所都捧着手机,给孩子树立了仿效的榜样。</h3><h3> 这里想说的是,孩子三四岁,好多家长就常常带孩子到游乐场疯玩电子游戏。有的把电子游戏机安装到家里,经常更新越来越刺激的游戏让孩子玩,以为孩子玩得越过瘾,越开心越好。一次次把孩子玩醉了。其实,只有脑袋醉得一塌糊涂的家长,才会这么做。</h3><h3> 早就有分析人士指出,对于电子游戏、过山车、蹦极等,具有强刺激性的游乐、娱乐项目,适当让孩子玩一玩,开开眼界,对于开发孩子智力,锻炼身体,锻炼胆略,增强求知欲,都有好处。但是,如果玩多了,玩上瘾了,越玩越追求更刺激的东西,这就把孩子引入歧途了。所以,玩这类东西,一定要适度、节制。特别要跟孩子讲清楚,任何再刺激的东西,其实就是那么回事。追求无止境,浅尝可止步。当然,对孩子不能高谈阔论的这么说。可一定要设法把这样的道理跟孩子说明白,并且要想法让他听进去。</h3><h3> 还有,孩子上学了。不少家长逢双休日就给孩子大放松。除了做作业,让孩子晚上很晚才睡,早晨想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起。然后,疯玩,下馆子吃时兴、吃名特,几乎孩子有什么要求都可以满足。他们认为,孩子上学太不容易了。有个双休日,应该让孩子大放松一下。</h3><h3> 这样的家长有没有想一想,你认为孩子上学不容易,孩子自己认为上学更不容易!双休日你让孩子那样全方位满足,无边无沿的大放松,孩子从鲜明的对比中,得到的直接答案是:还是读书苦,不上学好!</h3><h3> 所以,不用什么专家进行太精深的分析,孩子的厌学心理、厌学情绪,怕苦畏难缺陷,正是从过于满足的生活,享乐的环境,追求刺激的欲望,大放松的舒适和快乐中产生、滋长起来的。</h3><h3> 显然,双休日给孩子适当放松,应该;过度放松,有害!</h3><h3> 当孩子不好好学习,甚至厌学、逃学,你急了。可是,怪谁呢?!</h3><h3><br></h3><h3> 5.放任阅读</h3><h3><br></h3><h3> </h3><h3> 阅读是培养孩子学习兴趣,积累知识,开阔视野的重要途径。很多家长,越来越重视孩子的阅读。</h3><h3> 对孩子的阅读问题,也存在误人子弟的误区。有家长认为,孩子有时间就看书,只要看,就好;有家长认为,孩子看书越多越好。买来很多书,几乎把孩子埋在书堆里;还有的家长认为,小孩子能捧起大人看的书,能捧起名著读,这样的孩子不简单!家里可能要出人才。这都是对孩子阅读放任不管,陷入误区的表现。</h3><h3> 孩子有时间就看书好吗?他是怎么读的你知道吗?你可不可以抽些时间,听他讲讲书里的故事或趣事,和他作些交流?孩子如果总是走马观花、稀里糊涂的看书,是在应付你似的看书,这可是落下了做事浮皮了草的大毛病。看了什么,都像水流穿过漏斗一样,滴水不沾。</h3><h3> 孩子读书越多就越好吗?或者,家长给孩子买书越多,就越能熏染孩子的阅读兴趣吗?有人打趣说,纵然你把孩子扔进了知识的海洋,你对孩子不引导,不扶助,这等于孩子还没学会游泳,你把他扔进水里一样,会是什么样的结果呢?</h3><h3> 孩子读书敢捧成人读的书,敢捧名著就好吗?著名儿童文学家、"安徒生奖"获得者曹文轩老师说,儿童阅读,书应该分为两种:一种是打精神底子的书,一种是打了底子才能看的书。两种书在进入孩子的视野时,有先后顺序。"在孩子心智没有完全成熟之前,一旦搞错了顺序,先阅读打了底子才能看的书,养成坏的阅读习惯,那要用一生来尝还。"</h3><h3> 所以,孩子的阅读问题,并不是一个让孩子看看书,可以放任不管的问题。</h3><h3> 它需要拟订方案、規划和计划,也就是要有"谱"。需要考虑这样几方面因素:你所考虑教育孩子基础教育、综合素质教育等,循序渐进需要把握的主要方面;不同年龄段孩子阅读的适宜性;孩子阅读各类书籍的多样性与结构的合理性;孩子上学了,与学校学习课程的衔接;孩子精力、时间的允许程度,与上学、做作业、业余活动方面的兼顾和协调等。</h3><h3> 它需要帮助孩子选择。既不能孩子喜欢什么,就看什么;又不能你喜欢什么,就要孩子看什么。孩子的精力和时间也是有限的。要和孩子商量、引导,精心为孩子选好书。用曹文轩老师的话说,要让孩子读有"文脉"的书,就是能提精神、打底子,能照亮孩子的心灵,引导和激励孩子发奋向上的书。多读精典,不要读烂书。</h3><h3> 它需要关注孩子的阅读方式和效果。读书有诵读,有阅读;有粗读,有精读;有单选、零散的读,有着眼于集成系统的读。古人很重视和提倡孩子十五岁前的诵读。认为多诵读几篇,自然上口,能永远不忘。孩子的诵读,可能是不少家长不太看重的问题。其实,好处很多。随着孩子渐渐长大,有了分析和思考能力,要培养孩子对有的书反复看,能划重点、做印记的看,能摘录,做卡片,做读书笔记。革命家、教育家徐特立先生有句名言:"不动笔墨不看书。"这就读进去了,而且,读而有感,读而有获。有感、有获,还要让孩子用起来。比如,让孩子多走多看,在某种境况下,回想某本书是怎样描写其境其景的。让孩子写习作,写日记,讲某本书中的故事,谈读某本书的感受,这都可以让孩子把有感、有获用起来。</h3><h3> 能读好书,读进去,用起来,攒起来。这时候,孩子阅读入轨了,管不管都可以。</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