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砖黛瓦,诉说光阴的故事

一泓清水

<h1>江西萍乡莲花县路口镇湖塘村,古建筑保存较好。对了,央视一台正在播出的电视连续剧《初心》,很多场景就是在这个村子里拍摄的。</h1> <h1>秀美的湖塘村远眺。</h1> <h1>青砖黛瓦,飞檐如翅。</h1> <h1>雕龙画凤,繁复细腻。细看牌楼上上方雕刻的是丹凤朝阳,下方是双龙戏珠,这好像有悖于封建社会的常理呀?村里老辈人介绍,这祠堂修建于晚清慈禧掌权的年代,加上出自修建的是一位女富豪,所以凤在上,龙在下。位于正中的那颗明珠,饱经岁月的沧桑,至今仍在阳光照耀下熠熠生辉。(文字中的出自修建,应为出资修建,笔误。)</h1> <h1>镌刻、镂空、浮雕,尽显古代工匠们的勤劳与智慧,令人叹为观止。</h1> <h1>砖雕、木雕、石雕,风格别致,古朴典雅。</h1> <h1>经历数百年的岁月的洗礼,老宅依然尽显当年主人家世的显赫与荣耀。</h1> <h1>无奈岁月无情,沧海桑田的变迁,繁华落尽,已是人去楼空,只剩这天井上方四角的天空,白云悠悠。</h1> <h1>应怜屐齿印苍苔 小扣柴扉久不开。</h1> <h1>漫步在纵横阡陌的卵石路上,时光仿佛停住了脚步,心也变得安静了,仿佛滚滚红尘一时间不曾輾过记忆。</h1> <h1>仰首站在老宅深巷里,触摸雨浸风蚀的斑驳的墙壁,感受岁月的沉淀和厚重,分外感觉自己卑微成尘。</h1> <h1>其实人生何尝不是如同老宅中的景象?是非得失转头成空。</h1> <h1>没有人能改变得了生活中的阡陌,在渐行渐远的回望里,那些痛过的、哭过的泪,都风干成了坚强。——余秋雨语。</h1> <h1>光阴似水,把鲜红的对联浣洗得苍白;岁月如刀,把青葱少年雕刻成耄耋老者。</h1> <h1>圣人说,上善若水,厚德载物,水利万物而不争。母亲说,只有人污水,哪有水污人?不管语言是深奥的,还是朴素的,都体现了中华民族亘古以来对水的膜拜和敬畏。村子里的公祠大多以水命名:潇水公祠、润水公祠、洛水公祠、渭川公祠等等。</h1> <h1>老宅里生机无处不在。</h1> <h1>宅子前后玩耍的孩子们。这个小男孩就是在《初心》里饰演建建的孩子哟。</h1> <h1>百年老宅,真实记录世事变迁;青砖黛瓦,无声诉说岁月沧桑。</h1> <h1>当年红军五次反围剿时,渭川公祠曾经作为红军临时医院,上面的标语&quot;优待白军伤兵&quot;清晰可见,体现了共产党人海纳百川的胸襟和人文情怀。</h1> <h1>青砖墙上,依旧可见大量红色标语,遗憾的是,角度的问题,没有拍下来。其中印象最深的是:白军打仗,白白送死;红军打仗,分得田地。江西这片红色土地,为中国革命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h1> <h1>红色年代的记忆。</h1> <h1>村子里拍电视剧,还原了当年的标语和板报。</h1> <h1>在长满青苔的小院里,淡看云卷云舒,嗅着岁月的沉香,给心灵也放个假,与世界握手言和。</h1> <h1>取悦自己,顾影自怜,为来之不易的生命,为独一无二的自己,为承载的痛和梦的人生,为什么不呢?</h1> <h1>一路穿行于鳞次栉比的老宅、祠堂里,于青砖黛瓦间寻找岁月的年轮。斜阳将老宅的身影拉得悠长,脚下的卵石路也绵延悠长。</h1> <h1>西边水中夕阳,东边初升的月亮,南山山有木兮,今夕何夕,乡关何方?</h1> <h1>日暮乡关何处是?空悠悠的乌蓬船,载不动的乡愁。</h1> <h1>青砖黛瓦,水墨江南,时光缓缓流淌,讲述光阴的故事。</h1> <h1>摄影:一泓清水、刘利云</h1><h1>文字:一泓清水</h1><h1>特别说明:两张图片来自网络,引用余秋雨文字一段,已标明。在此一并感谢!</h1><h1><br /></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