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当一个人,在旅途中看到各式各样的生活,自然会思考,别人为什么会要这么活,我自己应该怎么去活。</h3><h3> (在云端俯瞰)</h3> <h3> <b>时间已过去四年,但2013年的这个特别的暑假游学,让人感触良多。此篇文字写成于2013年12月,在2017年的这个暑假,重新翻出,回看一些旧日照片,颇有感慨,整理成美篇,既是分享,也是自己的一段记忆留存。正文如下</b>:</h3><h3> </h3><h3> Freedom is not free(自由不是放弃责任)</h3><h3> 一一 小记2013年赴美游学之旅</h3><h3> 湖北省水果湖第二中学 张东老师</h3><h3> 当一个人,在旅途中看到各式各样的生活,自然会思考,别人为什么会要这么活,我自己应该怎么去活。旅途所遇与内心的所思结合起来,明亮了双眸,充盈了精神,体验了生命,改变了人生一一这就是游学最伟大的意义。</h3><h3> 世界之大,远超过我们的眼界可以容纳的范围,不管人们走得多慢,走得快的人们也不会看到更多。真正珍贵的东西是所思和所见,不是速度。 一一摘录自《旅行的艺术》 是为题记 </h3><h3> </h3><h3> 有了2009年的英国游学经历,这一次美国之行,感觉仍是颇为不同。在我们的印象中,美国意味着"自由",总被称为是一个"自由的国度",标志物是自由女神像。对我而言,美国的自由却别有意味,印象最深的应该是游历华盛顿特别行政区的林肯纪念堂看到的景象,我就从这里说起吧。</h3><h3> 在白色的林肯纪念堂的右前方,是韩战纪念碑。虽然名叫纪念碑,但并不是一块碑,而是一个三角形的区域。一片草地上,19个真人大小的美国军人,全副武装,身着雨衣,头戴钢盔,拉成散兵线,散开在一片长满青草的开阔地上,"搜索前进", 每个人都警惕地望着周围,紧张而又恐怖,这些雕像被战地的残酷气氛弥漫在整个园区。这群人的身后,是一座黑色的花岗岩纪念墙。在这座墙上,隐现着浅浅蚀刻的许多士兵的脸部,据说这些脸,都是根据朝鲜战争新闻照片中美军各个兵种的无名士兵的真实记录临摹的。这座墙的尽头,是整个纪念园的点睛之笔,上书"freedom is not free",意思是"自由总是要付出代价的"。就是这样一句话,让我对本次美国游学之行有了特别的认知。</h3><h3> "freedom is not free",这样一句话还有一种翻译,叫做"自由不是免费的","自由不是放弃责任。"首先从本次带孩子们出行说起。作为新兴的一种学校参与的假期实践项目,出国游学在近些年大热,在之前到英国游学时就感受到了中国孩子的无处不在一一从小学生到大学生,从海滨城市的市集到剑桥的大学城,到处都能看到黄皮肤黑头发的身影、都能听到熟悉的中国人的声音...... 就在我们本次出行之前,浙江江门市的一所高中游学团乘坐的飞机在降落中出现故障,导致两名赴美游学女生意外身故,围绕"游学该不该""学校参与游学的性质"等等质疑甚嚣尘上。老实说,环绕着要赴美的光环的我们几位老师,确实是被人艳羡着的对象,但心里背负的压力并不小一一一担负着几十个孩子在外的安全责任呢!能走出国门,能去发达的国家开眼界,这一切都是美好的,是学校给予我们的机会,给予我们的一定自由,但这些自由背后是不可以放下的责任心:出门在外,人生地不熟,语言不通,一旦有事发生就是大事!旅行,就会有意外,有风险。会有吃不惯的饭菜,会有磕磕碰碰,甚至会生病......但,这不正是旅行游学的目的所在么?我们想让孩子更坚强,想让孩子会处理困难,想让孩子成熟成长,于是,旅行,游学,就成了一个无法替代的成长课程。</h3><h3> </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 本次赴美游学的主题是"名校之旅",我们很幸运游历了斯坦福大学、伯克利大学、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大学、耶鲁大学等美国最顶尖的大学,其间孩子们还在洛杉矶附近的长滩(Long Beach)一所大学内有为期5天的英语学习,并入住美国本地人家庭,体验并感受真正的美国人情风俗,我们教师也同期入住美国当地人家庭。在这个时期,我深刻体验了"自由不是放弃责任""自由是有代价的"。某日傍晚,我和同住的刘XN老师一起出门沿着街道遛弯,在美国的居住区,人很少,房子都比较大,独门独栋,街道很是清冷。意外的,我们看到对街的一个牵着狗的男人朝着我们张望,他很好奇(估计是对我们这样的外族东方女士充满了好奇),我们也很好奇,对在清冷的街上意外出现的人!然后,意外就在一瞬间发生了:那美国佬友好地微笑着走过街,我们也微笑着迎上去,还在想着跟他和他的狗一起合影一一在心底里,有着对美国原生家庭的期许:美国的家庭里都会有着宠物的痕迹。结果,那只貌似温驯的狗突然冲过来,一下子爪子搭到了我的左膝盖上,一阵剧痛,膝盖上出现了一道被狗的利爪豁开的2厘米左右的血口,血已流了下来...... 紧张、慌乱,这一切都是当时当刻的感受。美国佬也慌了,大致沟通,知道他就住在这里,就近他找了一户人家弄了一瓶双氧水对我的伤口迅速进行了消毒处理,然后我们就在想该怎么处理后续事情......找警察,结果发现美国的警察居然不接警,大致意思是说那是打过疫苗的家养狗,在美国是安全的.....哦? 那我还需要打狂犬疫苗么?心惶惶......美国佬反复说他的狗是安全的,是不会有问题的,但我心恐惧。美国佬把我和刘XN老师送回住家,幸好XN是英语老师,能够胜任沟通工作,否则在这样的异地他乡,这样的安全事项真不知该怎么解决。最后,通过和国内家人取得沟通,知道了狂犬疫苗的有效期和效用范围,我在5月份恰好在家时被家养小狗咬过打过狂犬疫苗,现在在有效期内,于是心终于安放(题外话:这个事件让我总感觉冥冥中有些玄幻,真的有"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的感觉)。美国佬呢?一个劲的解释是一方面,同时也带来了他认为对我有用的药水,随后的几天,他时不时过来瞅瞅,待伤口稍长好些,他征得我们住家房东的同意后开车带我和XN到那个城市里比较大的商场和超市去逛逛,其间包括了较盛名的梅西百货(Macys),还有这位美国先生用手机搜打折产品给我们看,拿购物的宣传优惠单给我们使用,让我们更近感受了美国的购物环境和人文环境。这,算"因祸得福"?其实,在我的内心深处,对我而言,这次"狗咬事件"是以血的代价更深刻告诉了我:<b>出门在外,一切安全为上!</b>我幸运,幸好我在国内才打过狂犬疫苗,如果这样的事件发生在任何一个孩子的身上,那都会是大的安全事故。"自由是有代价的!"我的本次美国行,留下了代价左膝盖上留下一个疤痕,它提醒我:安全,安全,还是注意安全!</h3><h3> </h3> <h3></h3> <h3> 在寄宿白人家庭期间,我们的住地距离孩子们集合上课的学校很近(我们的寄宿住家主人原来是那所大学的老师,所以,我们住的也算学区房,呵呵),于是,每天早晨,我们就走着到学校去。路上我们要过一条马路,丁字路口并没有红绿灯,习惯性,我们看到来车就停了下来,预备等待来车通过后再走。结果,很多次都是来车慢慢停了下来,司机或男或女都是挥手示意我们通过.......这就是令我们印象深刻地第三点:<b>我们在公共场合接触的外国人,他们大多友好、文明,表现得文雅而有修养</b>。对于交通规则的遵守让我们都共同发出了惊叹!这在英国诺里奇那座城市里都没有这么明显的感受。美国确乎是"车轮上的国度",他们的汽车文化和汽车精神已经深入民众心中,对于车辆遵从的规则已深入血液! 在美国的十字路口,司机们几乎都会远远地停下等你穿越马路;汽车道上虽然车子很多,但在接近二十天的游学旅途中,没有看到一次司机间的争道抢行;远观自由女神像的排队情形时发现,虽然人山人海,但秩序井然,到处都 是一幅和谐的景象;在渔人码头,虽人山人海,但码头上玩杂耍的、表演行为艺术的比比皆是,各做各的一份事儿,秩序良好;在商店、在机场,所有工作人员都很耐心地解答问题并始终面带微笑,不会有任何的不耐 烦;旅行中看到的高速公路是那么的整洁、干净、宽阔 ,两边的绿化郁郁葱葱;在自助餐厅,咖啡馆,顾客总是会自己收拾桌上的残余垃圾,无需提醒......这样的素养体现了自由国度的自由,但这自由是怎样得来的呢? 很多人向往庸俗的自由:不负责任,没有原则底线,不受天上地下的任何限制的"自由"。可惜这种自由教育只可能带来最终的伤痛,甚至导致自我毁灭。只有我们在行使责任的过程中认真看,行动着,直到我们看清这个世界。从网上做游学备案时看到一位美国家长说: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有两件事,一个是教育,另一个是自立。外国家长非常重视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和自立。从小就独立的孩子是自信的,从小就独立的孩子走入社会才能从容不迫,游刃有余。<b>教育好不好,并非"学业,分数上的严格要求",关键就是"生活上,行为上的严格要求",会读书不如会做事,会做事不如会做人。</b>我们付出了无数的血泪是否学到了这个简单的真理?现在我们需要知道的是:我们必须为自由付出什么代价?为了自由,我们必须承担哪些责任?或者说,到什么时候我们才能骄傲地称自己是一个自由的人呢?</h3> <h3></h3> <h3> 这样一趟美国游学,几个班主任老师应该说是走得很远,毕竟从地球的东半球飞到了西半球啊, 但是,这样的"自由"远行背后,其实有着太多不为人知的故事:因为本次美国游学历经西海岸到东海岸,对美国浮光掠影要有个总体印象,所以行程安排中经常会有一天游历一个地点,一天住宿一个酒店,这就意味着每天要清理行李准备出发,这时,本不是问题的一个问题就浮现出来:早上起床。凌晨乘坐飞往华盛顿的飞机,早晨4点就要起床,孩子们都要按点起床,哪怕安排了组长,哪怕安排了孩子逐个房间敲门喊人,但年少的孩子出门在外,睡意十足,仍有孩子睡得超级沉,带队老师联系酒店前台拿到钥匙去开房间门喊,都没有办法喊醒房内熟睡的孩子,并且房间门被反锁不能进入(这一点孩子们安全意识还不错哦)…..... 最后,我们班主任都预留一张房间卡,在晚11点逐个房间定点查房(查孩子是否还在结群玩耍,是否还没上床睡觉.......)在环球影城,因为一个孩子找不到,众人苦等一个小时,班主任一个接一个拨打电话...... 在迪斯尼,老师们在自己在园区走动的过程中,眼睛一直都是没有脱离熟悉身影的追踪,结果在进园时就有孩子误入它园......最后集结时才说明状况。所有有惊无险的经历增添了旅途的趣味,也是师生共成长的一个契机。</h3> <h3>(在伯克利分校门外的合影。国外的名校大门并不像国内的大学都有着气派的大门,国外的名校大门都很不起眼)</h3> <h3> 我们的团队带队导游是个台湾大姐,健谈,爽朗,她说起了带台湾团的孩子进入美国高中体验游学的经历。从她的交谈中,我了解到,美国的公办学校都有校车,但校车都是定点的接人,而美国地广人稀(毕竟九百三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只有四亿左右的人而已),所以,学生的住地一般都距离学校很远(在美国的马路上压根儿看不到什么人,原因是要么在家里,要么在车里......),这样,很多学生其实是需要5点多就要起床赶坐校车的,学校7点15分左右就开始第一节课,上午5节课(中间会有一个半小时的早餐实践),中午一个小时的休息期,下午三节课,貌似3点多就可以放学,但是若不搭校车回家的话,就很难回家了。所以,很多学生是被限制了可以自己遛弯的自由的。笔头作业是不多,但是实践作业、调查报告类作业要做死人的...... 晚上要早睡,因为若不早睡,早晨起不来就会赶不上校车的...... 对于违规的孩子,听说校方的一个惩戒方式就是"限制自由":比如吃饭必须离席吃,一个人在某个角落远远地吃,不能与大家一起;活动课不能参与活动,只能在固定的地点远远望着别人活动....... 在美国考取名校同样很不易,要想获取名校青睐,除了自身的努力和学业优异外,来自家族的优秀不可小觑:比如斯坦福大学,两个同样优秀的孩子分数点数接近,一个孩子的家庭成员中有曾经毕业于斯坦福大学的,那么,他的胜算就多了许多一一按照校方的说法,这是对这个家庭曾经为学校负过责出过力的一个回馈。</h3> <h3>(在洛杉矶的大学里孩子们进行了五天集中学习,感受美式教学,食堂餐饮,拓展活动方式。)</h3> <h3> 凡此总总,现在,能懂在这样一个自由国度中充斥的种种"负责"气息么?能懂在自由的背后付出的代价么?游学之旅还在继续,不论是哪个国度,不论是哪个区域,也许仍是我们未经历的国外,也许是我们熟悉的已去过n次的国内某小城某区域, <b>希望通过我们的眼,看到那自由的繁荣背后所有人为维护自由付出的代价。</b>从来就没有免费的午餐,为了自由,就要担当,为了自由,就要负责,这样一份担当与责任,我们始终都行走在路上.......真正的发现之旅实在不在于发现新的领域,而在于拥有新的目光! </h3><h1> <b>(近日正在整理老照片,图片陆续补充完整中……待续)</b></h1> <h3>(在华盛顿DC)</h3> <h3></h3> <h3></h3> <h3></h3> <h3>(在斯坦福大学的合影)</h3> <h3></h3> <h3>(在旧金山渔人码头及游船)</h3> <h3></h3> <h3>(孩子们从各个寄宿家庭到学校集合准备出行)</h3> <h3></h3> <h3></h3> <h3></h3> <h3>(参观韩战纪念碑)</h3> <h3></h3> <h3></h3> <h3></h3> <h3>(在耶鲁大学)</h3> <h3></h3> <h3>(在纽约街头)</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在洛克菲勒大楼楼顶俯瞰纽约)</h3> <h3>(在加州伯克利分校)</h3> <h3></h3> <h3>在环球影城老师们一起参与了"侏罗纪公园"游乐项目体验——其实就是落差很大的"激流勇进",但因落差大与国内很多类似项目比更惊险刺激。排队等候用时近两个小时,但那次是第一次看到那种为了解除排队热燥而设的有顶回廊及不断有水雾喷出风扇装置,后来在国内的景点才陆续看到有相关设施。</h3> <h3></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