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晚上睡前,我告诉伊朵,她的感冒症状消除,可以恢复轮滑课了。伊朵听罢,闷闷不乐地来了句:"妈妈,我不想学轮滑了,宁可喝中药也不要去!"撅起的小嘴儿简直可以挂个油葫芦了。</h3><h3> ——"为什么?"</h3><h3> ——"因为我不喜欢,不想学,以后都不要学!"</h3><h3> 见我没表示,小无赖索性在床上打滚,嘴里一连串地重复着"我不要学轮滑"表示抗议,车轱辘话一般。</h3><h3><br /></h3><h3> 我先由她闹腾,一边按部就班做着例行的护肤功课,一边心里想着:这孩子随我,运动细胞不发达,加上体质弱常喝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学了几个月一直在小班打转,也难怪提不起兴致。</h3><h3><br /></h3><h3> 然后我走到她身边,倚在床头上,问仍在一迭声抗议的伊朵:"你知道再去几次你就再也不用去了吗?"</h3><h3> 小东西安静下来,好奇地问:</h3><h3> ——"几次?"</h3><h3> ——"9月底结束,满打满算一个来月,去掉刮风下雨、周末出游以及有可能生病缺课,也就还剩七八次课,到时候你想学也没机会了。"</h3><h3><br /></h3><h3> ——"妈妈,可是我不想学"</h3><h3> ——"那我们就来回忆一下,几个月前你为什么那么想学,还主动央求爸爸妈妈给你报名?"</h3><h3> ——"嗯……那是因为我看到老师嗖的一下滑出好远,我追都追不上,觉得太酷太好玩了!"</h3><h3> ——"对呀,如果老师们学轮滑时,学一半就放弃,还能那么酷那么好玩吗?"(伊朵一副若有所思的表情)我趁热打铁:"就像我们爬山,如果不等爬到山顶,没看到风景就嫌累下山了,那前面的辛苦是不是都白费了?"</h3><h3><br /></h3><h3> 伊朵嘀咕道:"可是我学了这么久都还在小班,也太无聊了!"</h3><h3> ——"那我们就定个小目标好了,最后这几节课,如果你能努力升到中班,跟你在幼儿园的班级一样,那我们就没白学,就算成功掌握一样本领,好吗?"</h3><h3> ——"好吧,那明天去了我们问问老师,还有多久可以升中班,可以吗妈妈?"</h3><h3><br /></h3><h3> 见问题顺利解决,我把伊朵揽在怀里,总结说:"你知道吗?咱俩刚才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我们派出一个叫坚持的小超人,打败了一个叫放弃的小怪兽…"</h3><h3> 伊朵心领神会地接口道:"解救了一个爱心天使!"</h3><h3> "哈哈,对啊,相信你会爱上这个运动。"</h3><h3><br /></h3><h3> 黑夜里,伊朵的小身子向我靠了靠,晶亮的眸子闪闪发光:"妈妈,我可以有什么难题都给你说吗?你帮我分析分析,我就明白了。"紧跟着又来了一句让我倍感荣幸的评价:"妈妈,你是我的好点子专家!"</h3> <h3><b>教子心得:</b></h3><h3> 花几百数千元报的兴趣班、特长班,被熊孩子一哭二闹三上吊的放弃掉,着实令家长伤脑筋。</h3><h3> 伊朵两岁多时,为了强身健体,我们曾送她学游泳(其实就是套着袖漂在水池里扑腾),结果只划了四五次卡便死活不去了,加上年纪小完全无法沟通,八百块钱白白打了水漂。</h3><h3> 所以四岁后再报班时,我和朵爸便谨慎多了,首先要征求当事人同意和口头承诺。当然,对于大一点的孩子,可以用合同、保证书的形式,让他们写下自己为什么想学这门特长,以及想要通过学习实现的目标,比如"学好英语可以出国和老外自由对话"、"在班级晚会上拉一支优美的小提琴曲"、"用跆拳道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等等,签字后张贴在家中显眼的地方,既可从小培养契约精神,又可以在打退堂鼓的时候,帮他们找回初心。</h3><h3> 另外,学一样东西的过程往往是枯燥而漫长的,不妨模仿网络游戏,帮孩子制定阶段性的小目标和奖励,把抽象的进步具象化,把学习的过程游戏化,让他们不偏离航道,不轻言放弃,以积极的心态向着自己的既定目标走下去。</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