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虽然日本早已步入现代化发达国家行列,但是在政治上却依旧保持着传统的君主立宪制。天皇是名义上的国家元首,首相和国会则是这个国家的实际掌控者。</h3><h3>在东京,天皇居住的皇居成为最神秘的住处,也是最尊贵的社区。</h3> <h3>我们今天出发的第一站就是去日本皇居,由于离我们住处很近,车子开出去没多远就到了。</h3> <h3>皇居周围有着宽阔的广场,芳草如茵,是东京市内绿地面积最集中的区域。在碧绿的草坪上,点缀着苍翠的松树,步入其中有宁静幽雅的美感。</h3><h3>导游说,在这里的松树下经常有一些中年大叔流浪汉,不要小看这些流浪汉,他们中很多是破产公司的高管们,他们一夜之间变得一无所有,没有勇气跳楼死的人有些自暴自弃就成为了流浪汉,也是以自己的方式向政府抗议。</h3> <h3>整个皇宫被护城河及宽大的花岗岩城墙环绕,只有著名的二重桥与宫内相连,使其与喧嚣繁华的都市隔离,有种“大隐隐于市”的感觉,平添了几分神秘。</h3><h3>天皇在日本虽然没有实权,却是极其尊贵的,代表了国家的象征,日本至今仍然采用中国的帝位纪年法,每位新天皇即位更改年号,目前由于国际交往的增多,在商业和外交上也使用公元纪年,但钱币印刷、公文来往仍然使用天皇年号。</h3> <h3>皇宫外的二重桥是公认的日本标志,也是游客留影最多的地方。</h3><h3>护城河和二重桥将皇室与草根隔离得很彻底,除了公众开放日,皇宫内苑不许游客入内,我们只能在二重桥外凭栏远眺皇宫。</h3> <h3>皇居不仅是天皇的私人居所,还是日本国家政治重地,历届首相任命,外国元首来访,都会在皇居举行仪式。皇居的安保工作做得极为周到,东京40多条绵密的地铁网,没有一条穿越皇居地下。</h3><h3>时代几经变迁,政海上下浮沉,皇居却一直作为国家的象征傲然屹立,风貌不改,沧桑依旧。</h3> <h3>如果说皇居是日本国家的象征的话,那么,富士山就是日本民族精神的象征,寄托了日本国民所有的崇拜与憧憬,是日本人心中的骄傲与梦幻。</h3> <h3>日本人对富士山是发自内心的喜爱,能够亲眼望见富士山的雄姿,能够亲身登上富士山山顶,永远都是一件振奋人心和值得自豪的事情,据导游介绍,富士山海拔3776米,目前登上富士山顶的人员中,年龄最大的为103岁。</h3> <h3>富士山之于日本,就和长城之于中国,自由女神像之于美国,埃菲尔铁塔之于法国是一样一样的。即使没有去过日本,也基本都听说过富士山的大名。</h3><h3>然而想说爱富士山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富士山地区一年四季雨雾缭绕,一年365天能看清富士山面貌的不超过100天,而我们今天就是一个云雾缭绕的下雨天,富士山于我们而言,虽近在眼前,却远在天边。</h3> <h3>今天是8月15日,朋友圈里一片警钟长鸣。关于中日的历史,我既反对那种淡化历史只谈当下的所谓和平派,他们认为不愿意活在仇恨和暴力里,但虽说谁都不想战争,而谁又能保证自己永远活在和平岁月里?勿忘历史,正视历史,本身就是对历史的尊重!</h3> <h3>但是,我同样反对只讲历史仇恨不看现在不管将来的所谓战争派,这种人一味地活在仇恨中,对日本的一切成就和优点都视而不见,时刻准备着为历史雪耻。战争是残酷的,和平是全人类的愿望,能够永保友好和平的,除了军事后盾,更重要的是人民的交往,经济的互通,才能让历史的悲剧不再重演。</h3> <h3>对于日本的态度,我想我们可以说说台湾人民对日本的态度。</h3><h3>台湾人民在日本统治的五十年期间,抗日运动从来没有停止过,但是日本投降后撤离台湾时,台湾人民可以到码头送行。</h3><h3>日本统治台湾期间共有1/10台湾人为抗日而牺牲,但是台湾人民依然会为葬身大海的日本水利专家八田与一设立衣冠冢,永远纪念他。</h3> <h3>对于日本的态度,我们也可以看看日本人民对美国的态度。</h3><h3>广岛和长崎是日本永远无法愈合的伤痛,广岛至今核辐射后果依然让日本人谈核色变,但日本人对美国非但不憎恨,还崇拜有加,奉为盟主。一个日本青年的解释或许可以代表部分答案:战后美国为日本带来了全新的社会制度、生活方式和现代文明,父辈们从孩提时代起接触到的就是美国的糖果、电影、音乐,美国是先进和时髦的代名词,这种观念又传导给他们的下一代……</h3> <h3>我想,这些应该已经够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