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滇西大环线第一天之、诺邓古镇,旧称石门井,为云南十大旅游古镇之一,云南五个盐井之一。这是一座拥有着上千年历史的白族村寨。依山而建的民居多为明清时期建筑,由山脚望去,层层叠叠,错落有致的分布在山坡上。之前诺邓以盐井文化被人所知,现在因《舌尖上的中国》而闻名,此时淡季古村显得尤为清静。村里客栈特别多,几乎和民宅共存。想选择望远处的客栈也不是件轻松的事儿,沿着石板楼梯不停往上。或偶遇一口井,或被小黑尾随,小白盯梢,随手抓拍村民门前杀鸡处处都像极了回老家。</h3> <h3>跟着古代赶马汉子的足迹,闻着远方飘来的马汗味,走过了永保桥来到了马班汉子休整的地方~千年白族古村落,诺邓。感谢一路有你们的陪伴,我的老哥姐们,!!!!</h3> <h3>清晨的诺邓是那么的宁静</h3> <h3>滇西大环线之第二天,诺邓古镇出发,沿着澜沧江风光,永保大桥,到六库。</h3> <h3>今天感受到了蒸桑拿的滋味</h3> <h3>滇西大环线之第三天,六库出发逆怒江而上前往福贡一一贡山一一丙中洛,途经登埂澡塘会,老虎跳,,知子罗,飞来石,石月亮🌙,晚上住贡山</h3> <h3>在怒江傈僳族群众中还流传着一个美妙的传说。相传在很久以前,碧罗雪山上住着一位父母双亡的孤儿,从小以给地主放牛牧羊为生。而地主家对他非常刻薄,每天只给孤儿吃一顿饭,还经常打骂他,有时连饭也吃不饱,孤儿只好在东家讨一餐,西家要一顿的过日子。时间一晃就过了十多年,</h3><h3>孤儿成为一个英俊潇洒、为人正直,多才多艺的小伙子,他决定不再为地主家放牧牛羊,要到远方去寻找自己的幸福。他告别了乡亲们,翻过了九十九座高山,跨过了九十九条大河,来到了一个遍地开满了红木棉花的地方,这里花香遍地,鸟语不停,珍禽异兽在林间自由地漫步,鱼儿在水里自</h3><h3>在地畅游,原来这里就是龙王最美丽善良的小公主沐浴的地方!孤儿一见到美丽善良的小龙女,就知道是自己梦寐以求的姑娘,于是他在温泉边为心爱的姑娘唱了三天三夜的情歌,表达了自己对她的爱慕之情。小龙女被孤儿的歌声吸引,也被他的不幸遭遇而感动,就答应嫁给了他。他们俩</h3><h3>相会在春暖花开的日子里,刚好是怒江两岸傈僳族过春节的日子,于是人们遍一代一代的相传下来,形成了今天的"澡塘会"。到明朝永历二年,官家为繁荣民族文化,在这里修建了两个简易澡塘。在清代,登埂土司又进一步修建,并举行大规模的澡塘会,整个怒江的傈僳族人民都来参加澡塘</h3><h3>会。"澡塘会"期间,百里十乡的歌手们都会聚集到这里进行赛歌,边赛歌边品尝各自带来的香甜美酒,交换生产、生活经验,常常是三天三夜唱不完、道不尽、说不完。从前,由于大山阻隔,青年男女难以相互认识和交流,一年一度的"澡塘会"就成为僳族青年男女之间相互交流,"谈情说</h3><h3>爱"的节日,许多青年通过"澡塘会"对歌相识、相交、相爱而结成终身伴侣。</h3> <h3>从现在开始美景不断[愉快]跟着我往前走,更好的美景还在后面⋯⋯</h3> <h3>"老姆登"是白族语,意为"紫竹生长的地方"。老姆登教堂是怒江峡谷里最大的一座教堂。青砖墙,红漆木窗,白铁皮屋顶,简单朴素,更显出人们信仰的纯粹和虔诚。</h3><h3><br /></h3><h3>怒江地区的基督教堂均来自于法国传教士。早在1902年,法国传教士就开始从茨中地区跨</h3><h3>越碧罗雪山,来到怒江地区传教,并建立了多座教堂。老姆登教堂是其中最大的一座。从外表看,这座教堂并不壮观,没有常见的玻璃彩窗、穹顶、和标志性的哥特式尖塔,甚至也没有管风琴等乐器,有的只是长条凳和红漆木窗。可这并不妨碍人们的虔诚,每个星期天,周边乡村的信徒们都会集中在这里做礼拜。</h3> <h3>知子罗,傈僳语的意思是"好地方"。它坐落在碧罗雪山海拔2023米处的山梁上,比怒江高1000米。新中国成立后,怒江州府和碧江县府都设在这里。70年代初,因有专家预测这里有大的泥石流灾难隐患,山城被覆灭的可能性很大,随后整城迁往六库。而在原址上留下的就是所谓的"废城"知</h3><h3>子罗,而这也正恢复到它古老相传的名字。</h3> <h3>在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中段3300米的峰巅,有一巨大的大理岩溶蚀而成的穿洞,洞深百米,洞宽约40余米,高约60米,沿着怒江北上,百里之外,就可看到这个透着白云蓝天的石洞,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做石月亮。它仿佛是开天辟地就耸立在那里,在傈僳族古老的大洪水神话中,它就已经存在了。傈僳语称它为"亚哈巴",石月亮的意思。每一个看到它的人,都希望接近它,然而,它仿佛是留给勇敢者的去处,这里山峰陡峭,道路崎岖,气候变幻无常,没有勇气和毅力是无法到达峰顶的。 石月亮的成因,是因怒江大峡谷正处在欧亚板块与印度板块的接合部,强大的地质应力和迅速上升的地壳,构成了怒江峡谷独特的地质奇观和美丽的自然景色。</h3> <h3>滇西大环线之第四天贡山-丙中洛 (怒江第一湾,雾里桥,茶马古道雾里村) 住丙中洛</h3> <h3>太美了[愉快][愉快][愉快]</h3> <h3><br /></h3><h3>受强降雨影响,贡山公路分局管养的G219线喀纳斯-东兴K103+086(原瓦贡线K306+748贡山县腊早村腊早河桥)处于2017年8月4日凌晨5时许发生泥石流,致使福贡至贡山交通中断。</h3><h3>截止2017年8月4日上午8时,我分局投入装载机1个台班;人工:13个。目前,抢险保通工作正有序开展中。目前该区域已被临时封闭,禁止一切人员及车辆靠近,请过往车辆及行人服从现场工作人员指挥,禁止贸然进入灾害现场;请近日计划进出贡山的广大驾乘人员及时关注路况及天气信息,妥善安排出行。</h3><h3> </h3><h3>另外,贡山公路分局管养的国道G219线喀纳斯-东兴K101+284~K101+484(腊早往贡山方向一公里处)路段于2017年8月4日08:25分恢复通车,由于贡山县腊早村腊早河桥处正在进行强险保通工作,该路段暂时进行交通管制。</h3><h3><br /></h3><h3></h3> <h3>那个谁?我在怒江等着你[微笑]</h3> <h3>怒江大峡谷位于云南西北部怒江州境内,呈南北走向,是从雅鲁藏布大峡谷继续向东南,在云南境内又是一处地理奇观之所在。是世界上最长、最神秘、最美丽险奇和最原始古朴的大峡谷。</h3><h3>怒江大峡谷位于滇西横断山纵谷区三江并流地带,峡谷在云南段长达300多公里,平均深</h3><h3>度为2000米,最深处在贡山丙中洛一带,达3500米,被称为"东方大峡谷"。</h3><h3>峡谷幽静深邃,怒江奔腾咆哮,令人震撼。沿峡谷的泸水、贡山、福贡等几县境内生活着傈僳族、怒族、独龙族、藏族等少数民族,给怒江大峡谷增添了不少乐趣</h3> <h3>摄影家的天堂!你还等什么⋯⋯来了我帮你私人订制线路[勾引][勾引][勾引]</h3> <h3>丙中洛位于怒江傈傈族自治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的北部,距州政府所在地六库329公里,距贡山县城43公里。东邻迪庆州德钦县,南连捧当乡,西接与缅甸接囊的独龙江乡,北邻西藏林芝地区察隅县。全乡国土总面积823平方公里,地势北高南低。是滇西北三大山脉即高黎贡山、怒</h3><h3>山、云岭,与三江,即怒江、澜沧江、金沙江二形成倒"川"字的"三江并流"核心区、怒江山北向南贯穿全境,东面为碧罗雪山,西面是高黎贡山,两山夹一江,形成明显的高山峡谷地貌。交通:丙中洛位于怒江傈傈族自治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的北部,距州政府所在地六库329公</h3><h3>里,距贡山县城43公里。东邻迪庆州德钦县,南连捧当乡,西接与缅甸接囊的独龙江乡,北邻西藏林芝地区察隅县。</h3> <h3>普化寺又叫喇嘛寺,位于两虎一狮的中间,占地面积3000多平方米,建筑古朴精美。在这里形成了一个半圆形大湾,为怒江第一湾。湾中心有一个村子叫坎桶村,这里江面海拔1710余米,气势磅礴,湾上怒江台地平坦开阔,高出怒江500米,构成三面环水的半岛状小平原。小平原四周</h3><h3>景物宜人,每到农闲季节或节假日,人们便到这里泛舟过溜,对歌起舞,坎桶村堪称峡谷桃源,处处是田园风光。</h3><h3><br /></h3><h3> 沿丙中洛溯江而上,就来到石门关,两座直立的悬崖峭壁屹立在怒江两岸,直立的石壁活似两根石柱插入云端。从古到今,石门关两边的人民往</h3><h3>来,只有在怒江水落潮的时候,从绝壁下的沙滩通行,一到水涨,淹没了沙滩,路断难行,就是猴子、岩羊也过不了石门关。</h3><h3><br /></h3><h3> 沿着山坡往上走,来到普化寺,抬头看石门关,又是一种景致。怒江两岸的山分别以石门关的峭壁当头弧形向两边</h3><h3>伸去,就像两只老虎雄立怒江两岸,回过头再看丙中洛乡背后的石壁,更似一头狮子,抬头朝石门关扑来。</h3><h3><br /></h3><h3> 普化寺又叫喇嘛寺,位于两虎一狮的中间,占地面积3000多平方米,建筑古朴精美。</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