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font color="#b04fbb">画展:《蜉蝣撼树》彬糖艺术工作坊2017暑期班作品展</font></h3><h5><font color="#b04fbb"><br></font><font color="#b04fbb">参展小艺术家:<br></font><font color="#b04fbb"><b>大师班</b>(陈俞成、张芑、陈俊廷、陈宇涵、张淏淇、张楦菡、方子怡、方米丫、王梓骁)(排名不分先后)<br></font><font color="#b04fbb"><b>素描班</b>(章鋆楠、张皓策、沈诚、王梦佳、李阳怡、王薇好、黄子琦、梅绍强、周旭杰、张娴、)(排名不分先后)</font></h5><h5><font color="#b04fbb"><br></font><font color="#b04fbb"><b>联系电话:187-1017-1058</b><br></font><font color="#b04fbb">展览地址:万达广场1号写字楼1121室<br></font><font color="#b04fbb">展览时间:8月16号~8月19号、开放时间下午2点~5点</font></h5><h3><br></h3><h3><br></h3><h3><br></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写在前面</h3><h3></h3><h5 style="text-align: right;">——王彬章</h5><h3><br></h3>当绘画老师,是我之前人生计划外的,论"老师",自觉学问尚浅,承当不起孩子对自己的期待和渴求。终归,"好为人师"不是求智者的行为。也因是此,在对待每一个孩子,我尽可能的聆听他们的想法,聆听他们的世界,并且学习他们的语言。<h3><br>老师的作用我想不应该是只在前方带路,去希望每个孩子都能跟上你的脚步,理解你在说什么。如果你习惯了带路,也便习惯了去灌输,孩子自然也就变成了惯性地被动接受的过程。</h3><h3><br>老师的作用应该是抛出事件,然后在后方点灯照亮前方,给一个空间和方向,至于如何发现问题以及如何解决问题都应该交付孩子,经历过这一过程,孩子才能知道何为真正的思考。</h3><h3><br>当你给了一个孩子的灵魂以足够的自由,你需要做的就是跟上孩子的脚步,并且尝试去理解他们的思维,这其中想法的不可思议,才真正让大人所不及的,也正是孩童最珍贵之处。</h3><h3><br>只是这个度和火候确是难掌握的,你期待的是他们的自我觉醒,可是待孩子找到自我的过程是困难且漫长的,很容易等不到那时候便自己跑到前头带路了。</h3><h3><br>我们的孩子,基本上已经习惯了接受先有问题然后如何回答的思维惯性,一旦放开后,把提问题的权利交付于他们的时候,他们便手足无措,提不出事件关键的问题点。提不出关键的问题,自然也就得不到有意义的答案,人的独立性也便无法显现出来。而艺术,恰恰可以补上这一缺憾,在他们目前的学习里,找到自信和自尊,展现他们的个性和喜好。</h3><h3><br>课程之所以取名为《大师创作》,是因艺术的长河里,终将不能遗忘的是一个个艺术大师终其毕生的智慧所开创的高峰,如果要学艺术,最先要了解的就是这其中规律以及对这一座座高峰的学习,学习大师的创作语言,学习大师的思考过程和关心之处,在此之后,便是举一反三,思考创作自己的画作。</h3><h3><br>当然作为目前面临的孩子的年龄(5~10岁),因他们的年纪太珍贵,正是想象和思维无限延伸的时候,我尽可能的使自己忍不住想要灌输的所谓知识点降到最低。每当我介绍一个艺术流派以及一个艺术家,我便把探索的过程交给孩子们,这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教会他们用信息搜索工具,学会用信息时代的方式,先提出他们自己疑惑的问题,搜索找到他们自己的答案,并且用自己的理解和语言去介绍他们得到的答案。所以通常我的作用便不再是告诉他们结果,反而是因为他们的探索给了我答案,对于这个艺术家以及艺术流派我全然没有一句定义,皆是他们自我的摸索,结束后我便对他们所找到的答案里,做一个总结和疏通。至于对于这个艺术家以及艺术流派认知的深浅,全凭正在上课的几个孩子探索能力(年龄区别)。</h3><h3><br>每一个艺术流派以及艺术家,我都为此取了一个有意思的名字,在他们探索完自己能力范围内所能了解到的内容后,便根据我所抛出的事件进行创作了,在想到自己的方案到做画,他要不停地和我讨论,他画的是什么,要表现什么,整个过程毫无示范,只有思维的交流,当然也有一节课都毫无所获的孩子,想不出来方案,一次次的草图都被我否决,流泪郁闷。我希望看到的是他们思维性上的突破。当一张画的想法确立之后,一切技法的学习都是自然而然的,慢慢的学习配色,学习表现手法等等,而且随着他们的年龄增长,这些都将不是问题。最关键点,恰恰是学会思考,以及如何解决,这些却不会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长,我们以为所增长的其实只是所谓的经验而已。</h3><h3><br>暑假一个多月的时间里,通过思维的训练,孩子们创作了这些画。说到画展的名字,我说如何可以表现你们小小的身躯,经过努力的学习,而爆发出大大的能量呢,一孩子说:蜉蝣撼树。</h3><h3>让我脑海瞬间一亮,然而"撼"字有自大的意思,这词大有不自量力的含义,孩子们提议我,应该把"撼"字改掉。</h3><h3><br>之所以文明的璀璨,世界的改变,皆因人内心的某种不自量力,一种好奇心和不自量力的融合,也是因为有不可能的想象,才有之后一切的可能性,而孩子身上这种不自量力,恰恰应该是我作为老师尽最大可能和努力去维护的品性。</h3><h3><br></h3><h5 style="text-align: right;"><br></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4fbb">画展:《蜉蝣撼树》彬糖艺术工作坊暑期班作品展</font></h5><h5><font color="#b04fbb"><br><br></font></h5> <h3>《海之房》 张芑 11岁 (主题1)<br></h3> <h3>《彩色的小屋》 陈俊廷 9岁 (主题1)</h3> <h3>《宇宙》 陈俞成 10岁 (主题1) </h3> <h3>《五彩缤纷的烟花》 方子怡 8岁 (主题1) </h3> <h3>《小蝴蝶在搬家》 方米丫 6岁 (主题1)</h3> <h3>《沙漠里的绿洲》 陈宇涵 9岁 (主题2)</h3> <h3>《交错的空间》 陈俞成 10岁 (主题2)</h3> <h3>《恐怖的世界》 张楦菡 9岁 (主题2)</h3> <h3>《仙子的王国》 方米丫 6岁 (主题2)</h3> <h3>《仙子的露营》 方子怡 8岁 (主题2)</h3> <h3>《人性》 张芑 11岁 (主题2)</h3> <h3>《海洋之旅》 陈俊廷 9岁 (主题2)</h3> <h3>《夜空下的舞蹈》 陈宇涵 9岁 (主题3 ) </h3> <h3>《蛋打兽》 陈俞成 10岁 (主题3)</h3> <h3>《和动物一起跳舞》 张楦菡 9岁 (主题3)</h3> <h3>《原始人在烧烤、打猎、争斗》 王梓骁 7岁 (主题3)</h3> <h3>《原始人与外星人的战争》 张淏淇 9岁 (主题3)</h3> <h3>《草原上的灵鹿》 方子怡 8岁 (主题3)</h3> <h3>《原始生存》 张芑 11岁 (主题3)</h3> <h3>《孙悟空和史前大猛犸》 陈俊廷 9岁 (主题3)</h3> <h3>《夕阳下的写字台》 陈俞成 10岁 (主题4)</h3> <h3>《餐桌上的美食》 陈宇涵 9岁 (主题4)</h3> <h3>《日落晚餐》 张楦菡 9岁 (主题4)</h3> <h3>《海洋里的车祸现场》 张淏淇 9岁 (主题4)</h3> <h3>《仙子的奇幻世界》 方子怡 8岁 (主题4)</h3> <h3>《反转》 张芑 11岁 (主题4)</h3> <h3>《奇怪的世界》 陈俊廷 9岁 (主题4)</h3> <h3>《房间》 陈俊廷 9岁 (主题5)</h3> <h3>《书桌》 张芑 11岁 (主题5)</h3> <h3>《花中的房子》 陈宇涵 9岁 (主题5)</h3> <h3>《缤纷之窗》 陈俞成 10岁 (主题5)</h3> <h3>《飞行的太阳》 张楦菡 9岁 (主题5)</h3> <h3>《舞会》 方子怡 8岁 (主题5)</h3> <h3>《坦克开进太空》 张淏淇 9岁 (主题5)</h3> <h3>《航空鱼雷》 陈宇涵 9岁 (主题6)</h3> <h3>《发射倒计时》 王梓骁 7岁 (主题6)</h3> <h3>《震撼的车队》 王梓骁 7岁 (主题6)</h3> <h3>《夜晚的钟声》 张楦菡 9岁 (主题6)</h3> <h3>《飞快的汽车》 方子怡 8岁 (主题6)</h3> <h3>《跃起》 张芑 11岁 (主题6)</h3> <h3>《奔涌的骏马》 陈俊廷 9岁 (主题6)</h3> <h3>《飞快的汽车被时空漩涡吸走》 陈俊廷 9岁 (主题6)</h3> <h3>《音乐的田野》 陈俊廷 9岁 (主题7)</h3> <h3>《盔甲》 陈宇涵 9岁 (主题7)</h3> <h3>《漩涡被打破》 陈俞成 9岁 (主题7)</h3> <h3>《音律》 张楦菡 9岁 (主题7)</h3> <h3>《月下蛙声》 方子怡 8岁 (主题7)</h3> <h3>《自然之声》 张芑 11岁 (主题7)</h3> <h3>《月光下的舞蹈者》 方子怡 8岁 (主题8)</h3> <h3>《天鹅群舞》 方子怡 6岁 (主题8)</h3> <h3>《嫦娥之舞》 张楦菡 9岁 (主题8)</h3> <h3>《月亮之上》 陈俞成 10岁 (主题8)</h3> <h3>《恐怖的房间》 陈俞成 10岁</h3> <h3>《美丽的家园》 方子怡 8岁</h3> <h3>《树和小女孩》 方子怡 8岁</h3> <h3>《太阳下的雪花》 王梓骁 7岁 </h3> <h3>《城堡里的国王在吃饭》 方米丫 6岁</h3> <h3>《仙子陪着小朋友跳舞》 方米丫 6岁</h3> <h3>《仙子的王国》 方米丫 6岁</h3> <h3>《海上的世界》 陈祉璇 5岁 </h3> <h3>《飞起来的气球》 方米丫 6岁</h3> <h3>《大公主和小公主的聚会》 方米丫 6岁</h3> <h3>《城堡》 方米丫 6岁</h3> <h3></h3><h3><br></h3><h3 style="text-align: left;"><br></h3><h3 style="text-align: left;"><br></h3><h3 style="text-align: left;"><br></h3><h3 style="text-align: left;">每个过来的孩子,我还有一个主要的目的,是希望可以教会他们开心的生活学习每一天,只有心理上的愉悦,脑海便可与神畅游,应该说,获取幸福感也是一种能力。</h3><h3 style="text-align: left;"><br></h3><h3 style="text-align: right;">记2017年彬糖艺术工作坊暑期花絮</h3><h3 style="text-align: right;"><br></h3><h3 style="text-align: right;"><br></h3><h3 style="text-align: right;"><br></h3><h3 style="text-align: right;"><br></h3><h3 style="text-align: right;"><br></h3><h3 style="text-align: right;"><br></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ff8a00">谢谢每一个可爱的天使和精灵</font></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