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543》 剧中人物的真实原型

重耳多一(拒聊拒链)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0px;">  近日,电视剧《绝密543》在东方卫视首播,引起人们对我国地空导弹部队的热切关注。全剧以导弹部队击落敌侦察机为剧情主线,以肖占武和杨硕,保尔与小瞳等人的爱情为副线,展现了中国导弹部队的发展历程和辉煌战绩。</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0px;">  与导弹部队的真实情况相比,全剧在艺术上进行了不少处理,但是人物原型基本符合,真实人物还要比剧中人物更传奇、更神秘!</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0px;">  剧中一号首长,原型刘亚楼,中国空军首任司令员,开国上将,曾任东北野战军(后称四野)参谋长,能担任林彪的参谋长可见他的军事指挥才能。林彪对刘亚楼有两个破例,一是林彪打破不出门迎人的常规,亲自“屈驾”出迎,握着刘亚楼的手说:"你来了就好,顶我三个参谋长"。二是林彪打破不出去探人的先例,亲自到上海探望病中的刘亚楼,坐在病床边深深叹息,还留下几张京剧唱片。可见,林总对刘亚楼的器重。</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  </i><i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 1, 1);">在地空导弹部队成立大会上,刘亚楼上将发表了简短有力的动员讲话:同志们,你们是审查了祖宗三代才挑出来的,党和人民把尖端武器交给你们,责任不轻啊!同时还宣布保密纪律。另外全体官兵一律高职低配,团长当营长,营长当连长,连长当排长或技师,中国首支地空导弹部队就这样诞生了!</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0px;">  纵观刘亚楼一生的军事生涯,最让人叫绝的是,他指挥解放天津的战役中,全歼守敌13万,活捉敌师长陈长捷,仅用29小时拿下天津,比他给林彪立下军令状中的30小时还提前一个钟头。当毛泽东主席得知刘亚楼短时间内攻下天津的消息时也大吃一惊,连连叫好!</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0px;">  实际上,刘亚楼的军事才干极其卓越,在长征时就任红一军团一师师长,抗战时留苏8年,错过最佳建功立业时机,这也直接导致他在1955年评衔时仅被授予上将。留苏时,斯大林对他的军事才能青睐有加,想让他加入苏籍,遭到刘亚楼拒绝。在林彪受伤赴苏治疗期间,两人多次交谈看法,曾成功预言出德军进攻苏联路线,可惜未被斯大林采纳。刘亚楼回国后任参谋长,毛主席给四野发电报直呼“林罗刘”。在四野部队,林彪负责重大策略,罗荣桓负责部队政工,而刘亚楼具体落实。</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0px;">  1949年7月,林彪指挥的四野部队在南下的一次战役中吃了败仗,时任12兵团司令的刘亚楼却被毛泽东点名让他出任中国空军首任司令,而林彪急电刘亚楼回部队参战,不要当什么空军司令。让人感到十分有意思的是,毛泽东让许光达出任中国装甲兵首任司令,许光达却“晕车”;让肖劲光出任中国首任海军司令,肖劲光却是个“旱鸭子”,而刘亚楼却“晕机”。后来,许、肖被授于大将,而刘授于上将。</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0px;">  刘亚楼性格果断,敢做敢当,勇于负责,还敢管领导的“家务事”。在东北期间,林彪不知何故用马鞭抽打叶群,别人不敢阻止,住在西屋的刘亚楼听到后,跺开房门,夺下林彪手中的马鞭,并轰走门外看热闹的人。</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0px;">  建国后,刘亚楼出入毛家湾遭林办工作人员阻挠,刘亚楼挥起胳膊要揍这位不知天高地厚的工作人员,作为林办主任的叶群见状,马上出来向工作人员交待,以后103首长(东北期间刘亚楼代号)向101首长(东北期间林彪代号)汇报工作不必通报我,可直接面见林总。自此,叶群“赋予”刘亚楼直闯林宅的"特权”。</i></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0px;"> 可是,这位刘司令并不买叶群的账,有一次林彪秘书找刘亚楼谈事情,不知什么原因,见刘不高兴,赶紧说,这是叶主任的意思,没料到刘大怒,并说:"什么叶主任不叶主任,少拿她来吓唬我"。</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0px;">  后来,在部队流传一句话:“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刘司令来训话”。可见刘亚楼脾气火爆,训人不留面子,连毛主席都戏称他“雷公爷”,这也为他日后身体健康埋下恶果。</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0px;">  令人感到惋惜的是,刘亚楼因肝癌于1965年在上海病逝,终年55岁。中央按国葬标准举办刘亚楼的葬礼,灵堂设在中山公园的中山堂,这是当时党和国家领导人举办葬礼的地方,约十万人参加吊唁,除毛主席以外所有在京领导均出席并签到。林彪亲任刘亚楼治丧委员会主任,罗瑞卿致悼词,刘少奇护送灵车。可以说刘亚楼的一生是元帅的战功,大将的职务,上将的军衔,国家的葬礼,在当时极尽哀荣。正因他的去世,中央才决定在高级领导干部中实行定期体检制度。</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0px;">  二号首长成副司令员,原型:成钧,开国中将,曾任空军副司令。他做出“导弹部队游击战”的决定,取得丰硕战果。在他的军事生涯中,他曾力排众议,让地主儿子宋恩光担任游击队长;已是纵队司令员时还亲自担任敢死队队长;余秋里为救他不惜搭上一条左胳膊。他于1988年去世,终年77岁。</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0px;">  剧中男主角、二营营长肖占武,原型就是岳振华,这位传奇人物书写了中国地空导弹部队的辉煌。1958年12月26日(这一天正好是伟大领袖毛主席生日,很有用意),岳振华就任中国空军地空导弹二营第一任营长,他带领二营共击落敌高空侦察机5架,其中1架RB-57D,3架U-2,1架147-H。</i></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0px;"> 1959年10月7日,他在北京通州一线指挥,击落美蒋RB-57D高空侦探机,飞行员王英钦当场死亡,创造了世界防空史上用地空导弹击落敌机的先河,震惊西方世界,引发全球关注。</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0px;">  几天后,新华社只发了一条非常简短的消息:"美制蒋空军RB-57D型高空侦察机一架,于7日上午窜扰我华北地区上空,被我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部队击落。"而当时的人们根本不会想到,这只神秘空军部队就是中国的地空导弹部队。</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 20px;">  1962年9月,在江西向塘,首次击落美蒋U-2高空侦察机,击毙飞行员陈怀(蒋介石将其改名为陈怀生)。1963年11月,在江西上饶,首次运用“近快战法”再次击落美蒋U-2高空侦察机,生俘飞行员叶常棣。当外国记者问外交部长陈毅元帅,你们中国用什么把U-2打下来的?陈毅元帅风趣地回答,我们是用竹竿捅下来的!</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0px;">  正是由于这些辉煌战绩,1963年12月26日(特殊日子),国防部授予岳振华“空军战斗英雄"荣誉称号。1964年6月6日,国防部授予二营"英雄营”称号,全营官兵每人荣记一等功。</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 20px;">  1964年7月,在福建漳州,岳振华再次运用"近快战法”第3次击落美蒋U-2高空侦察机,飞行员死在座舱内。经现场检查,弹射座椅上没装发射药,不知是飞行员对自己的驾驶技术过于自信,还是美国提供给台湾的机身上就没装。飞行员身上也无任何证件,只见他左手无名指上戴一枚金戒指,上刻“叶秋英”(李南屏的妻子)。当被俘的叶常棣看到这枚戒指时大吃一惊,从床上跳起来,愣在那儿,然后结结巴巴地说:“你们,你们是不是把李南屏打下来了。”由此足见李南屏在黑猫中队的地位之高。</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 20px;">  黑猫中队,是台湾与大陆冷战期间配合美国执行深入中国大陆领空的高空电子侦察任务。驾驶U-2的人员是飞行员精英中的精英,要有充分的自信和勇敢精神,最好还要具有天生的好运。而李南屏是国民党王牌飞行员,任黑猫中队分队长。曾先后15次驾驶U-2深入大陆实施侦测,多次到我国的西北核试验基地高空侦察。他受到蒋总统的4次接见,有“克难英雄”“飞虎英雄”之称。自解放军打下叶常棣后,黑猫中队开始人心涣散,但只有李南屏口气依然嚣张。</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 20px;">  其实,二营也在一直研究如何打下这位气焰正盛的李南屏,对他的出身、脾气秉性、飞行习惯等已了如指掌。当李南屏又一次执行飞行任务时,这次他却没那么好运,碰到U-2克星——岳振华。</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 20px;">  这位被称为U-2终结者的岳振华,曾先后4次受到毛主席接见,其中2次毛主席还邀请他到家中就餐。他每次受接见回营后,每位官兵争着同他握手,说是感受毛主席的"手气”和体温,以致于把他的手都握肿了。</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 20px;">  1964年7月23日,毛泽东主席指名要接见这支英雄部队。毛主席同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一起,接见二营全体官兵,这是毛泽东主席建国后唯一接见过的一支整建制部队。要求参加接见人员刮胡子、擦皮鞋,着正装,全营官兵集体受到毛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在那个特殊年代,极显荣耀!</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0px;">  1968年3月,在广西宁明,二营击落一架美制147-H型无人侦察机。</i></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0px;"> 1978年3月,"近快战法"在全国科学大会上荣获一等奖。一个营的一个战法荣膺全国科学大会一等奖,这本身就是一个奇迹。</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0px;">  尽管击落数架敌机,然而,却没有一件关于立功受奖的证明。因为当年岳振华隐姓埋名,与家人几乎断绝联系,关于他和部队的所有报道、奖励都是秘密进行。虽荣誉不断,极负盛名,他却从不自满,更不自傲。</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0px;">  “上不告父母,中不告妻子,下不告子女”,这是对调往地空导弹部队官兵的要求。当初岳振华从高炮团长调任二营营长时,回家取东西,恰逢他的妹妹找他安排工作,老岳同志问也没问收拾东西坐车走人,妹妹哭着跑着追出去,他的爱人李德序拉住妹妹劝她说,不是你哥不关心你,是工作需要没办法。</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0px;">  就这样,岳振华离开家,没有电话,只有信箱,而且回信时间长,过几个月寄一回津贴,一年半载才回家一次,每次回家对部队的事闭口不提,持续长达10年之久。他的家人为此作出了巨大牺牲,特别是他的妻子李德序,先后替他送走4位至亲。</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0px;">  由于岳振华特殊战功,37岁晋升上校,两年后39岁时又晋升大校,晋升之快令人咂舌。让人感到遗憾的是,1965年取消军衔,1985年他从空军副参谋长位置上离休,恢复军衔是1988年之后的事倩,不然就当上将军了。</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0px;">  离休后,岳振华多次到部队讲战斗故事,激励官兵立足本职,掌握军事技能,报效国家。</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0px;">  晚年的岳振华因病行动不便,在轮椅上度过了近10年,2013年10月因心脏病去世,享年88岁。</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0px;">  说句心里话,整部电视剧给我留下最深的一句话就是肖占武提出的“全营一杆枪",政委李继先对这句话进行了深入阐述。实际上,岳振华在二营率先提出"全营一杆枪”的理念,这也许就是二营克敌制胜的法宝之一。</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0px;">图片:来自网络</i></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0px;">文字:聂玉帅</i></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0px;">制作:聂玉帅</i></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0px;">美篇号:2625657</i></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0px;">谢谢欣赏!</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