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登太白峰》李白</h3><h3>西上太白峰,夕阳穷登攀。</h3><h3>太白与我语,为我开天关。</h3><h3>愿乘冷风去,直出浮云间。</h3><h3><br /></h3><h3> 鳌山,也叫西太白,一直以来,对鳌山总有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怀,曾3次登鳌山,2次因大雾而止步于鳌头,终于第3次,5年前的那个冬天,和朋友一起完成重装穿越。沉醉于鳌山之雪,太纯净、太壮美,美得让我只想将他尘封在记忆里独享,因为他的美只有走过的人才会懂,那种死而后生的美……可是,鳌山的雪并不是他的全部,在被他完虐后,还想着他的春、夏、秋,于是告诉自己,一定还要再去,只是没想到再去赴约已过了5年时光。</h3><h3> 于是2017年8月12日再拜鳌山,从23公里护林站轻装登顶原返,强度不算太大,海拔从2200米到导航架3476米,拔高近1500米,全程约26公里,用时12小时。终于领略到鳌山另一种美,如果说冬季鳌山是一个雄壮的男人,那么夏季就是一个妖娆的女人,娇艳的,多样的,斑斓的……这就是鳌山,神奇、宽广、博大而富有灵性。</h3> <h3> 早上7点20到达鳌山登山口,这样介绍道:鳌山,海拔3476米,亦称西太白,故称垂山,与秦岭第一高峰遥遥相望,为汉、渭水的分界线,唐代大诗人李白曾用"举手可近月,前行若无山"的美妙诗句来赞美鳌山。鳌山定向穿越线路,被国内驴友奉为全国最佳的六条线路之一。09年11月,被《中国地理杂志》评为国内十大非著名山峰之一。<br /></h3> <h3> 太洋公路(太白至洋县)23公里处,当地人称为23公里(起始地点为磨房沟,实际位置为太洋公路约50公里处),是徒步登鳌山最近的一条道路。</h3> <h3> 山路十八弯,舟车劳顿,大家看上去都有点疲累,但这丝毫不影响我们探寻的脚步,鳌山,我们来啦……</h3> <h3> 一开始鳌山就给大家一个下马威,坡度至少70度的练驴坡,对于队伍中的小白驴来说真是一个不小的考验。</h3> <h3> 半个小时后到达练驴坡顶,汗流浃背,旁边赫然醒目的公告牌提醒着我们,这是一个美丽与凶险并存的地方,只有经过充分的体能、心理和物资准备才可以。我们,当然是有备而来……</h3> <h3> 鳌山之所以在驴友界倍受瞩目,并不简单因为其海拔高,线路长,路难走,更是因为它气候奇诡多变,一日历经四季的气温,让人感觉在大自然面前是多么渺小纤弱,生命是多么不堪一击……看时间,这个公告牌是今年5.1山难后才有的……</h3> <h3> 秦岭的植被全国最多,也最复杂。亚热带、付亚热带、温带、寒带的植物都有,无论是阔叶林、针叶林、低矮型、高大型、四季青、落叶林在这里都能找到。孙思邈为什么选择在这里采药,其中道理一目了然。</h3> <h3>到达牛头树,休息片刻,准备开始传说中的崩溃坡。</h3> <h3>崩溃坡,更长更陡……</h3> <h3>到达2900营地,回望来时的路,清晰可见,其实我们并没有走多远,路漫漫啊。</h3> <h3> 进入高大的的白桦树和窜天神松了,树下,也增加许多一人及半人高的植物。巨石在向下的山体中随处可见,不过,他们总是披着一层绿色的外套,象海底的苔藓,毛茸茸地伏在上面。</h3> <h3>8月的鳌山,山花烂漫,黄的、粉的、紫的……,远远望去,像天上的繁星,又像鳌山的精灵, 点缀在小草间,点缀在石缝里,点缀在所能看到的极限处,山体被绿色温柔的包裹着,包围着………</h3> <h3>蝶恋花,相偎相依……</h3> <h3> 女人如花,花样女人,我们这些女汉子看着这些娇艳的花儿挪不动脚了😁</h3> <h3> 到达3000米营地,5年前就在此雪地扎营,那一晚只感觉到了冷,很冷……此时在看这个营地感觉温柔可爱了许多,旁边可以听到水流的声音,山有多高,水有多高,听向导讲,这是鳌山在海拔 3000米时的一大特点。只见水声响,不见水流淌,鳌山石头暗河的奇特景观,鬼斧神工……</h3> <h3> 此时此刻,忘记所有的艰辛和不适,展开双臂去迎接最美的一刻……这一刻,身体在地狱,眼睛在天堂……</h3> <h3> 指点江山……这一切,相信永远会印刻在你心海……</h3> <h3> 第二次驴行就上鳌山的小朋友,相信这会成为一段难忘的经历……来过、走过、艰辛、坚持、欣喜……只为感受不一样的气息……</h3> <h3> 12点多到达鳌头,开始午饭。鳌头其实只是乱石堆上的两块相叠的石头,并无特别之处,但对历尽艰辛跋涉到此的驴友而言,那是一个阶段的胜利标志!大家到此都很兴奋,各自摆出最豪迈的姿势。鳌头也是登鳌山一日与两日穿越的分水岭。到这里,整个鳌山穿越线完成不到三分之一。到这里,队伍要一分为二,体力较弱者可以原路返回,较好者登顶导航架,来回还需3个小时。</h3> <h3>独占鳌头,豪情万丈……如此霸气的徒步妹妹,看好你哟😁</h3> <h3> 午饭后,我们选择继续攀登,出发……为了魂牵梦绕的导航架,为了远方和诗……</h3> <h3>鳌太大梁被大雾笼罩,亦梦亦幻,风云变幻,沧海桑田。。。</h3> <h3> 鳌山,第四纪冰川遗迹地貌,山顶巨石遍布,错落有致,远看如流沙,近看是险峰……</h3> <h3>因为有坚定的方向,所以,我们一直在路上。。。</h3> <h3> 还要继续前行,越过帽子石,就是草甸路了,无边的绿野,盛开的小花,还有散落于其中的碎石,大自然真的是太奇妙了。。。喝口水,静观云卷云舒,歇歇脚,把这清新的空气尽情吸进肺里。。。让人如何不陶醉……</h3><h3> </h3> <h3>既然选择了远方,留给世界的就只能是一个背影……</h3> <h3>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因为前方是你的方向。。。</h3> <h3> 远处的山谷雾气升腾,如仙境一般,飘渺着,迷幻着,变换着各种姿态,或妩媚,或英勇,或温柔……</h3> <h3> 终于到达鳌山大梁,刚才还大雾弥漫,现在却云开雾散,是山神在欢迎我们吗?站在海拔 3400多米的山顶,望着四十里跑马梁,感受鳌山的阳光,鳌山的空气,鳌山的呼吸……像父亲的胸怀,宽广、博大、伟岸、厚重……</h3> <h3> 梁上漫山遍野的花儿,竞相绽放,如此强大的生命力,如此绝美的姿态……虽然短暂,却也要美过一切……</h3> <h3> 你是辣么美,辣么美,叫人如何不爱你……</h3> <h3>在这一刻,让我们驻足凝望,让如此美景定格……我们会一直在路上,携手走天涯。。。</h3> <h3>让时光在这里凝固,为我们所热爱的和坚持的……</h3> <h3> 3点到达导航架,这是鳌山另一个里程碑。也是驴友在茫茫飞机梁上赖以辨别方向的航标塔!所谓导航架,不过是几根长木搭建的三角支架,经年累月的暴风雨雪侵袭,依然屹立不倒,也算是个奇迹!导航架并不美观,能走到此处触摸他是驴友们足以自豪的!</h3> <h3> 对比一下5年前的导航架,现在的虽然有点垮塌,但依然挺拔地坚守着他的使命……为每一个驴友带来信心与力量……</h3> <h3>永远的导航架,哪怕只是几根木桩,那就是驴友的梦想……</h3> <h3>堆砌玛尼堆,为自己也为曾经的勇士祈祷……</h3> <h3> 美好的事情总是那么短暂,山神只给我们半个小时时间,梁上大雾又重新聚集起来,向导催促我们赶紧下撤,大雾一旦沉降下来,就会失去方向,是很危险的事情。是啊,我们不能那么贪心,一切都已经烙印在心里……</h3><h3> 鳌山,就是这样,以其迷人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我的步伐,一次又一次……欲罢不能……令人神往……</h3>